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400字 描写诸葛亮的作文400字_作文4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400字描写诸葛亮的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我国有四大名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些都是名人作家所写的,有些是写古代历史故事,也有写《红楼梦》的经典爱情故事。
其中,诸葛亮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他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散文家和外交家,号称“卧龙”。
记得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
草船借箭住要讲的是,周瑜暗算诸葛亮,他的计划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
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
可是诸葛亮说只用三天就行了。
他的方法是:让鲁肃借20只船,每船配30名军,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曹操看雾气正浓,不敢轻举妄动,就射了10万只箭,就这样,诸葛亮的到了10万只箭。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令我十分的佩服!
我眼中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火烧新野……这些都是诸葛亮的传记,为蜀国立功的事。
我以前很敬佩诸葛亮足智多谋、出神辽化,可我看了<<历史真相>>这本书,我对诸葛亮的看法有了改变,其实诸葛亮是个虚张声势的人。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不是诸葛亮;火烧赤壁不是诸葛亮的方法,而是周瑜、鲁肃、吕蒙的方法;三气周瑜根本不存在,是周瑜老死的,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借东风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出师表也不是诸葛亮写的,是周瑜和鲁肃;历史上是二出祁山,不是六出祁山;是三擒孟获,不是七擒孟获,而且孟获都是马谡出的主意,并非诸葛亮……还有,刘备是十二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不是三顾茅庐拜访他。
这些都可以说明,诸葛亮虚张声势,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足智多谋而改编的。
我喜欢草船借箭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
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我觉得诸葛亮一生犯了很多错误:不该让马谡守街亭、不该让关羽守荆州、不该叫马岱杀魏延、不该火烧新野……所以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个虚张声势、胆大妄为的人,还不如关、张等人。
我眼中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虎”。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可惜,英年早逝,享年
54岁。
诸葛亮之所以在我心目中占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立下赫赫战功军师,还是一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英雄。
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军队来夺取城池。
各位大臣都慌了手脚,可是,诸葛亮却从容不迫,他放开双眉,面带微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城墙上。
他命令把所有城门打开,并吩咐所有士兵都装成老百姓模样去打扫城外,自己则把所有的战旗收起来,他让两个书童拿着他的琴来到城墙上,自己坐下来弹琴,他双眼一闭;双手放到琴弦上,悠然自得的弹起琴来,边弹琴还边吟诵起诗来,脸上带着笑容,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司马懿见了这般情形,便说了声“撤”,他的二儿子疑惑不解,问道:“父亲,这不正是我们攻城的好时机吗?怎么还撤兵呢?”司马懿说道:“我多次与孔明交战,假若现在攻进去,里面必有埋伏!这样不仅没攻城,反倒会造成两面俱伤。
”于是,司马懿便带领十五万大军返回魏国。
由此可见,诸葛亮面对十五万兵马,他是多么冷静!更让我对他的临危不惧赞不绝口。
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假若他没有那么多的智慧,能在城中坚守,以退为进吗?之所以诸葛亮能让后人感动的泪满衣襟,是因为他是一个临危不惧的英雄!只可惜,他没有遇到明君呀!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在世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难道,这不值得人们敬佩吗?
我眼中的诸葛亮这大概会是我写过的最困难的一篇周记了。
我对于诸葛亮的了解是在太少。
他在当时对于刘备和整个蜀国的贡献,对于并未读过《三国演义》原著的我来说,并没有具体的概念。
我只是知道他所创造的那种“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贡献,是我无法想象的辉煌。
诸葛亮是智慧的。
这样毋庸置疑的事实几乎不需要争论。
《隆中对》里的他,身居世外却运筹于帷幄之中。
他的智慧不仅仅在于作为一个军事家的机智,也在于作为一个普通人,有足够的能力却不愿卷入权力斗争当中去。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和陶渊明的共同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诸葛亮是正直的。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面对一个国家的渺茫希望,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当初那个羽扇纶巾的威武军师,如今也不得以拉下脸面,像一个长者一样劝诫新的君王。
转眼间,曾经的潇洒随着先帝的驾崩,国家的蹉跎,消失得无影无踪。
诸葛亮是孤独的。
他的孤独在于没人理解。
曾经拥有诸葛亮,将自己形容为“如鱼得水”的刘备,也被寂寞的神请去了天堂。
面对不可雕的朽木,扶不上墙的烂泥——阿斗。
作为一个曾经被作为至交,如今不被理会的军师,他已经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甚至做了许多他没必要做的。
只是再多的努力,在那个本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离去后,都没有了意义。
有些人,从他做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决定开始,就注定会改变世界,这种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也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而他自己,也从此变成了另一个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眼中的诸葛亮说起三国英雄,有人会说是霸气十足曹操,也有人说是兴建汉室大业的刘备。
但在我眼中,诸葛亮更称得上是一位三国英雄。
诸葛亮,刘备麾下的军师,万人仰慕的伟人,一个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与才能的三国武侯。
夺荆州,取四川,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哪一份不是诸葛亮的功劳!
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瑜妒忌诸葛亮,就故意陷害诸葛亮,让他造十万枝箭。
诸葛亮不仅不推辞,而且立下军令状在三天之内完成。
如此庞大数量的弓箭,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上交,这不免令人费解。
一二天毫不造箭的动静更使大家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
诸葛亮却在第三天凭二十条草船“借”来了曹军射来的利箭,及时、顺当地交了差。
如此计谋,实在令人叹服。
诸葛亮,他是一名军师。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提起他。
是他采用了空城计使得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望风而逃。
这也足以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正是凭借着这不平凡的才气,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风流人物,成为了无数人眼中、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这正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读后感我今天看了一篇民间故事,叫《三考诸葛亮》。
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十岁那年拜水镜先生为师,水晶先生为他出了三道难题,诸葛亮全答对了,水镜先生就收他为徒了。
诸葛亮用他的智慧答对了先生出的问题,我要向他学习勤奋、多动脑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一个勤奋学习,聪明的好孩子。
诸葛亮读后感我读了一篇小故事,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的大概内容是:马谡与曹操对战,诸葛亮战前对王平和马谡交代,要在靠山靠水的地方安营扎寨。
结果,马谡自以为聪明,把营地驻扎在山顶,王平怎么劝他都不听,后来,被曹操放了一把火,火势很大,包围了整个山,只有几个兵和马谡杀出来。
曹操也不想斩杀马谡,不过由于马谡犯的错误太大了,损失了许多兵将,诸葛亮只得杀了他。
其实马谡也是一员猛将,失去了挺可惜,可是他身为下将,就必须服从上级的领导,擅自改动作战计划,肯定不行,还连累了许多并肩作战的弟兄,这不是就他自己,是一个兵营,几千人啊,对将来的作战损失了许多兵力,诸葛亮杀他也是无奈啊!
诸葛亮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智谋单元中的三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看《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这篇文章里面讲了:诸葛亮小时聪明好学,那时候没有表,靠公鸡打鸣上下课,他在上学时为了让自己多学一些知识,给自己口袋里装一些米,每当看到公鸡快打鸣时,就往外面撒一些米,这样公鸡就去吃米,忘了打鸣,直到有一天,先生发现了,一怒之下把诸葛亮撵出了学堂,后来知道诸葛亮回家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诸葛亮很好学,就派人把他叫了回来,从此,诸葛亮学习更加用功了。
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诸葛亮那时要学费,为了多学一些知识,诸葛亮只好耍小聪明。
而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上学不用学费,不用耍小聪明,只要抓紧自己的时间,认真学习。
是书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我们都应该爱读书。
诸葛亮读后感我喜欢看书,并且看了很多很多书,不过最让我难忘的书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
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我给你讲讲吧: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大战。
在东吴,孙权的手下有一个叫周瑜的人,他才华横溢、心胸狭窄。
还有一个备的手下叫诸葛亮的人,诸葛亮足智多谋,知天文,知地理。
周瑜怕诸葛亮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就想杀他。
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就要杀头,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也造不出来啊!第一天诸葛亮对他的好朋友鲁肃说:“去准备二十只船,一只船上有一千个稻草人,二十个人。
”到了第三天,诸葛亮开着船到曹军那里,曹操命令士兵往船上射箭,过了一会,诸葛亮回去了,让士兵把船上的箭拔下来,数了数,十万多只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困难不要害怕,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成功。
诸葛亮读后感
今年暑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其中《诸葛亮火烧新野》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讲了:当诸葛亮被封为军师,掌管着全军兵马,调度文武百官。
他拿着刘备刺的剑印,命令将士们:“关羽领兵埋伏在豫山,张飞只要一看见南面失火,就从山谷中杀出来,放火烧曹军的粮食,关平和刘封领兵准备好火药埋伏在博望坡,赵云领兵引诱曹军入包围圈,接着假败逃走。
”夏侯淳紧追不舍,进入了包围圈,关羽从中杀出来,烧了曹军的粮食,张飞见南面失火也杀出来,曹军大败而逃。
可是曹操不甘心又领五十万个兵,向新野城杀来诸葛亮撤走城内百姓,用空城计迷惑了曹军,夜里在曹军毫无防备之时用了火攻把曹军打得大败,这一次,诸葛亮立了一次大功。
这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前都要仔细思考,不要轻易上别人的当,做事要谨慎。
诸葛亮读后感牛子辰我今天看的故事是《诸葛亮三气周瑜》。
周瑜因为经过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更嫉妒诸葛亮了,而且诸葛亮、刘备占了东吴的荆州,他决定除掉诸葛亮和刘备。
(第一气)他就给孙权出了个主意说:“你把你的妹妹假装嫁给刘备,然后趁机杀了刘备,夺回荆州。
”孙权依计行事。
周瑜就派鲁肃请刘备过来,诸葛亮害怕到了东吴就回不了西蜀。
他就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让他保护刘备。
刘备和赵云成功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周瑜见弄假成真,气急败坏。
(第二气)周瑜带着水兵去追刘备、赵云,结果被诸葛亮提前安排的水军将三人接走了,蜀军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气得剑伤复发。
(第三气)周瑜想假途灭虢,夺回荆州。
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周瑜病倒在床,大叫着:“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嫉妒别人,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双方的愿望。
不要心胸狭窄,要心胸宽广。
诸葛亮读后感张耀匀读了《诸葛亮三气周瑜》这篇文章,我不仅仰面大笑。
诸葛亮居然用自己非凡的智慧与能力,气死了周瑜这样一个智谋过人的人!真是可笑加荒唐也。
我认为这个周瑜被气死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周瑜心胸狭窄,第二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举世无双的雄才大略,大胸襟和大智慧。
那么,诸葛亮气周瑜是哪三气呢?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险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比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自己便被活活的气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还真为周瑜而感到惋惜,说起来,他也是三国时的一代风流人物。
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可惜啊!周瑜不能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几场小小的败仗就把自己给气死了,难道他不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吗?我想大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吧。
我们以后遇到事,都不能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逞一时之气而遗憾千古,为人处事要宽宏大量,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诸葛亮读后感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小时候在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那儿读书。
老先生养了一只大公鸡,用公鸡啼叫的时候作为下课的铃声。
老先生课讲得非常好,诸葛亮很喜欢听,可是鸡一叫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还没听够,所以,公鸡每次叫唤,他都很反感。
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每次在公鸡快叫时,诸葛亮就扔出一把米,鸡一吃米,就忘了鸣叫,因此,常常是同学们饿得发慌,先生也觉得很累才下课。
时间长了先生觉得莫名其妙,诸葛亮却暗暗得意。
终于,这个秘密被先生发现了,老先生一气之下,将诸葛亮赶出了学堂。
诸葛亮非常后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老先生后来想了想诸葛亮也是为了多学习,心想这孩子很聪明,如果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一定前途无量,于是,他原谅了诸葛亮,把他叫回了学堂。
从此,诸葛亮明白了要把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他对先生恭恭敬敬,还下河捉鱼,给先生滋补身体,还帮先生打扫卫生,赢得先生的赞赏。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不要用在歪地方,否则,也会使人走上歪路,做出一些没有道德的事情,遭到人们的唾弃。
比如:二战期间,发动战争的希特勒就非常聪明,但他却把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发动了战争,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
宋朝的秦桧,也非常聪明,据说他的书法写的非常好,可以称为“家”,但是他非常嫉妒岳飞,不顾国家安危,用他的计谋杀死了岳飞,结果受到了人们的唾弃,他也背上了千古骂名。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诸葛亮读后感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师,大家都知道他是智慧的代表,小时候他拜水镜先生为师,学满三年后,水镜先生为诸葛亮和其他弟子出了一道考题,考题是这样的:
水镜先生说:“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出师。
”弟子们急了,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里有要紧的大事,一定得赶紧回去!”水镜先生概不理睬。
只有诸葛亮,早就伏在桌子上睡着了,鼾声大作,搅的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非常生气。
午时三刻快到了,诸葛亮一觉睡醒,听说先生出了这么个考题,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快还我三年学费。
”
水镜先生见到诸葛亮这么辱骂他,他命令弟子把他赶出水镜庄,诸葛亮一出庄子,从地上拿起一根棍子,走进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起棍子对先生说:“刚才为了考试,冒犯了恩师,弟子愿受重罚。
”先生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高兴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真得可以出师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诸葛亮真聪明!他没有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巧妙地完成了先生地考核。
学习上也是这样,暑假里妈妈教我背英语单词,不用死记硬背,非常灵活好记,比如:单词ten和pen只有一
个字母不同,可以对比记忆;单词playground是一个合成词,play的意思是玩,ground的意思是地方、地面,合起来的意思是玩的地方——操场,很容易记住他的汉语意思;单词beautiful有九个字母,很难记,妈妈就让我把它分成三小段:bea—uti—ful,来记,很容易就记住了,我觉得这些特别的背单词的方法真好!现在我很喜欢学英语哦!!!
在我们的学习中,一定要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智慧,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我们的学习会又有趣、又轻松哦!
/zuowen/400zi/21581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链接!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