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精品)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b71f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0.png)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
3.拓展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从香港人民、祖国大陆人民、国际社会等角度,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教师情。
2.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祖国对香港的关爱和香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生理解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badadd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5.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拼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咆哮”、“诞生”、“遨游”、“铠甲”等词的意思,并能够正确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歌中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以及诗歌中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诞生”、“风雨”、“铠甲”、“午夜”等词在诗歌中的深刻含义,以及诗歌中的叙事和抒情如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播放香港回归的相关视频或者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新课(2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基调。
(2)通过拼读、书写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咆哮”、“诞生”、“遨游”、“铠甲”等词的意思,及其在诗歌中的用法。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叙事和抒情是如何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3.操练新课(15分钟)(1)学生分段朗读诗歌,检测学生的朗读效果。
(2)通过小组朗诵、全班朗诵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韵律。
(3)进行随堂小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朗诵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2.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演示文稿、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某些场景或者情感,或者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5bfe2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1.png)
十一、教学延伸活动
1.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珍惜时间,勇敢面对挑战”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增强班级凝聚力。
2.校园广播:邀请学生参与校园广播节目,朗读课文《最后一分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让更多的同学受到启发。
5.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最后一分钟”的作文。
五、课后作业
1.家庭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完成生字词的练习。
2.选做作业:
(1)写一篇关于“最后一分钟”的作文。
(2)搜集关于珍惜时间、勇敢面对挑战的名言警句。
六、教学反思
二十一、教学资源更新
1.教学材料更新: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材料,引入新的教学案例和资源,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和吸引力。
2.教学技术利用:探索和利用新的教育技术,如在线教学平台、教育应用程序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资源。
3.教学资源共享: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评估:在学期末进行教学评估,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成果等方面,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十五、教学改进计划
1.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改进计划。
2.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
3.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全课时课程教育设计说教课教案.docx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全课时课程教育设计说教课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2492973b4daa58da0114ac3.png)
课 时 备 课 教 案
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课型
新授
共2课时
教
学
目的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重 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③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
④看着那冉冉升起的旗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3、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
①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1、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2、质疑、合作探究:
三、诵读诗歌,激荡情感
1、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
2、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
请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说出你内心的感动。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最新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精品)
![最新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c7e79c5f18583d048645918.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最后一分钟》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那么大家知道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要如何写呢?下面来看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在吟诵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揭题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2、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特殊的时刻吗?3、教师激情揭题:是的,这个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大地四处开放;这一刻,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这一刻,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1、指名读第一小节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自豪)。
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最后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f8e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生:香港回归祖国。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分钟》就是讲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自读课文)3.交流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课文中的“一分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关键时刻。
生2:课文中的语言很优美,比如“东方之珠”、“紫荆花”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
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到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内容。
4.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分段落朗读课文,并简要概括每段的意思。
生1:第一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的准备工作。
生2:第二段写的是回归仪式正式开始。
生3:第三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结束,香港回归祖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5.学习生字词和优美词句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一起学习生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师: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优美词句。
(师生共同积累优美词句)6.朗读展示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分组朗读展示)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生1: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2103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png)
4.作业布置应更具针对性,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珍惜时间。
5.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八、教学评价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
1.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1.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1.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批改,收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掌握情况以及对时间管理意识的认识。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2.教学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学习生字词
1.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识记。
1.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点评、指导。
3.理解课文内容
1.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点评、总结。
4.分析课文修辞手法
1.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指导。
5.情感体验
1.1学生谈谈自己对“最后一分钟”的感悟。1.2教师总结,强调珍惜间的意识。6.小结与作业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9《最后一分钟》精品教案10页word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9《最后一分钟》精品教案10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ddd6c93dc850ad02de8041ea.png)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9《最后一分钟》精品教案教学要求: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资料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东方之珠》),谈对香港的了解一、读正确,得韵味(一)读正确,读通顺1、我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了三篇课文,回顾了几段历史,今天,我们再来走进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齐读课题(最后一分钟)2、昨天大家预习了,你知道这“最后一分钟”是指哪一分钟?——这是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
(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这一分钟。
)3、是啊,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最后一分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行政区区旗同时升起,国歌响起的这一时刻,人们激动地热泪盈眶,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一刻,让我们深情地再读课题——4、预习时课文读了几遍?——告诉我,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5、有人说,诗是语言的贵族,如果语言啰里啰唆,就不是诗了。
诗歌虽然语言简练,但我们也要注意每个字都不能读错。
所以,在字音上,我们首先要把它读——正确。
怎么样,要不要再好好读读?6、谁来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
读得真好听,更重要的是的确读正确了。
其实,这首诗真不好读呀,其中不仅有多音字,还有五个生字。
你都读准了吗?(出示:悄然落地一缕硝烟铸进深入骨髓中国人的脊梁刹那的寂静颤抖的嘴唇)这个悄【qiǎo】字,还有一个读音是——指名读,齐读文中是深入骨髓的——伤痕,这让你体会到——说得真好!来,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诗句中,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二)体验节奏,得韵味1、同学们知道吗?诗歌,既然被称为歌,那肯定很好读,也很好听。
你读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觉?2、可如果我稍微改动一下,可能就不一样了。
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
![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bbe3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9.png)
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篇1学习目标:认识5个生字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
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
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会诗歌内容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
)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不平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
)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
(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c9a2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一分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一分钟》,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感受人们的激动心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
2.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回归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对香港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分享他们对香港回归的认识。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2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
3.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感受他们的心情。
2.学生发表自己对香港回归的看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学生分享个人的感悟。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正确运用生字词,并能够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并能够主动分享个人的感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一、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激动”、“欢呼”、“泪眼”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2466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7.png)
二十三、教学资源整合
1.教师应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2.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实现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十四、教学评价与反馈循环
1.建立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循环机制,确保教学评价结果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学改进。
5.融入德育:教师应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十七、教学拓展活动
1.课后阅读: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知识视野。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3.文化交流: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他人的优点。
3.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合作。
十五、教学评价标准
1.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应用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能力提升:评价学生的朗读、默读、合作学习、情感表达等能力的发展。
3.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以及对时间的珍惜意识。
-学会珍惜时间,努力拼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理解“最后一分钟”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
二、教学目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原文及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d78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6.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一分钟》原文及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一分钟》,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分享对课题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主勾画出生字词,查找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记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文原文一分钟一分钟,香港回归祖国母亲。
一分钟,百年国耻终被雪。
一分钟,中华儿女齐欢腾。
一分钟,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一分钟,东方之珠焕发新生。
二、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品味课文的优美语句。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5.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记忆。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复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如“一分钟,香港回归祖国母亲。
”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11cd49650e52ea551898ac.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案【三篇】《最后一分钟》教案一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有去过香港的吗?香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但你可知道,150多年前,这颗东方明珠却曾落入英国强盗之手。
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归祖国。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初读1、放声朗读,边读边想:每个小节主要讲什么?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正音)叩问脊梁硝烟深入骨髓悄然落地3、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
现在,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指名分小节读,并试着归纳每节的主要意思)4、同学们很厉害,这么难读的诗,你们刚开始读就能做到字正腔圆,响亮流畅,还大致读懂了诗歌的意思,很不简单呐!三、学习第2节1、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伟大时刻就要到来。
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为我们体现最后一分钟的场景呢?(指名读第2节)2、交流:诗人抓住了哪些特写镜头?其实,刚才说的这些特写镜头,从诗歌的角度来讲就叫——意象。
也就是作者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加以想象,从而表达自己浓烈的情感。
3、那么,从这些特写镜头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气氛?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自己去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交流。
4、反馈,朗读。
四、学习第3节1、香港回归,是所有中华儿女百年来的心愿。
世界即将见证这伟大的时刻,但同时,百年前的那段屈辱历史,在这最后一分钟,也不由涌上作者心头。
默读诗歌第3节,划一划,圈一圈,文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2、交流,点拨。
(1)从这个节中,你知道香港的沦陷和哪些历史事件相关?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捕捉到这些历史事件的?(板书: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2)师小结:这又是诗歌的另一特点,它用最凝练、最概括的语言,体现出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浓烈的情感。
(3)师叙述(配上图片):让我们看看吧!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清朝末年,英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贩卖鸦片。
不但挖空了中国的国库,更使无数中国人深陷毒品,无法自拔。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1111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9.png)
3.小组活动:各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海报,内容包括:时间的重要性、名言警句、实际行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深度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角色情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感受。
5.课堂小结,巩固所学: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事件。
3.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背景,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教学活动: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背景,引发思考。
(二)讲授新知
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教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说出时钟的特点,进而引出“时间”这个话题。
教学活动:让学生观察时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谈谈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2.提问激趣: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吗?”让学生回忆所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逐段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课文的每个段落。
五年级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
![五年级语文教案《最后一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39af65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6.png)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最后一分钟》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情感。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
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最后一分钟》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教学课件。
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先给学生呈现课文《最后一分钟》的题目,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故事可能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2.学生依次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猜测。
Step 2:朗读课文(15分钟)1.老师给学生示范朗读课文《最后一分钟》,注意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2.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发音和语感。
Step 3:理解课文(20分钟)1.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课文,逐段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a.为什么朱红要尽最后一分钟去爱?b.为什么朱红要尽最后一分钟去读书?c.你觉得朱红的父母会理解她吗?为什么?Step 4:造句练习(20分钟)1.老师出示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例如:尽情、义务、善良等,要求学生造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2.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句子,并进行互动讨论。
Step 5:创作练习(20分钟)1.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个图片,例如一个大海,要求学生以《最后一分钟》为题,写一篇小短文,描述海的美景,并表达对美的眷恋之情。
2.学生进行创作,并将作文交给老师检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分钟》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到了课文中的情感。
通过造句和创作练习,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互动与讨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培养。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9336a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1.png)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会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那一时刻的庄重和喜悦,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我会提问:“你们知道香港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那一刻的情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让学生感受到那一时刻的庄重和喜悦,引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不同人物为何会有不同的情感和举动,以及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课文内容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你们认为作者想通过课文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等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引导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2.运用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字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26b13cfc789eb162dc819.png)
24、最后一分钟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诉说了1997年7月1里,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诗中有一些意象及词语设计了香港的历史,需要老师点拨。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联系香港历史理解课文。
根据本诗结构仿写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联系香港回归的历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感情。
4、了解本诗的结构,以北京奥运开幕式为内容,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课文1、师导入:(出示中国地图。
)在祖国的南端,有一个富裕的岛屿,那就是香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他们的情感流露于一首首诗中,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其中的一首:最后一分钟。
2、出示课题,齐读。
3、每首诗都需要我们用心地多读几次。
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诗,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感受。
4、每个人都用心地读过了。
也许还是朦朦胧胧的了解,但是,读了诗,肯定有体会。
最后一分钟中,包含着人们怎样的感情。
(简单交流)二、品读第一小节,感受激动的心情。
1、就让我们跟随着诗歌,重回那个午夜。
指名读第一小节。
2、抓住叩问体会:(1)理解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就是叩问。
(2)所有的中国人住你的手,叩问着你,这个“你“指指的就是——香港。
用上拟人的写法,更加亲切了。
(3)孩子们,中华儿女在向即将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真诚热切地询问什么?(4)是的,血脉相通,这就是一份亲情、关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三、了解文章的脉络1、如果说第一自然段只是告诉了我们诗歌的背景,是诗歌的引子,(引子)那么23自然段又分别讲述什么内容,请同学们默读23段,自己概括2、交流:现实历史3、认真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概括这一段的内容:祝愿。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6e094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8.png)
二十四、教学风险预防与应对
1.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风险,如学生情感波动、课堂纪律问题等,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
3.建立应急机制,对于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等,能够迅速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教学秩序。
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记忆以及写作技能的运用。
3.定期进行小测验或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结果调整教学计划。
十八、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1.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爱国主义的阅读材料。
1.课堂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导入部分的内容,再次关注课题“最后一分钟”。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停顿等。
3.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二十五、教学成果展示
1.定期举办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如写作比赛、绘画展览、演讲比赛等,展示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成果。
2.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3.通过校园网、校报等平台,宣传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利用信息技术,如在线答题、互动平台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262fe08a1284ac950430b.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对香港有什么了解吗?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指导学生朗读“三分诗,七分读”。
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四、课时准备:1课时五、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二)展示资料1、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ddb71915f804d2a16c14c.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三篇《最后一分钟》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分钟》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教学准备:闹钟一只教学过程1 让学生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2、好,时间已到,谈谈你们的感受好吗?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
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一分钟》(板书课题)。
请大家齐读课题。
谁愿意说一说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6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还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快来读读课文吧!二朗读理解课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是啊,可怜的元元只晚起来一分钟,就迟到了20分钟,多难为情啊!你能找到他难为情的语句吗?用"——"把它画出来。
请看图,哪个小朋友是元元,用手指给同桌看。
你能为大家表演这种表情吗?3、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一定非常后悔。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元元后悔什么呢?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请大家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同桌合作交流。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悟1 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重要呢?下面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能做什么,好不好?第一组学生读书;第二组学生写字;第三组学生口算;第四组学生绘画。
一分钟过后交流汇报。
2你知道一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
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
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
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
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一: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点拔二: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男女对读,齐读。
四、小结。
1997年7月1日,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刻,香港成为了中国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
在这一
刻,无数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铺垫情感。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溢于言表。
让我们齐读第1、2小节,再来回顾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二、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1、香港曾是烙在我们中华民族身上无法忘怀的痛苦和屈辱。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资料:(出示)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2、从这段资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通过资料了解香港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的那一段屈辱历史,为学生理解第3小节作铺垫。
)
3、如今,看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听着耳边传来的国歌声和人们轻轻的呼喊声,作者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3小节。
4、据生答师随机点拨:
(点拔一)生: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出示诗句: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
如今香港回归,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怎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指导有感情朗读。
点拨(二)生:感受到香港回归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么让人激动。
出示诗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生再自由朗读,生交流各自的体会(从“使大海沸腾”中感受人们喷涌而出,非常强烈深厚的爱国热情)随机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
男女分读,齐读。
三、品读第4小节,展望未来
1、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
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请同学门自由朗读第4小节,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据生答随机点拨:
“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
说明香港将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分钟。
齐读诗歌。
四、拓展升华
1、香港的回归历经坎坷,中华儿女可以挺直脊梁了。
作者把自己那沸腾的热血与深深的爱国深情融入到了诗句的字里行间中。
(出示图片)如果你能亲眼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
2、交流写话,师点评。
3、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
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