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0课 梨园春秋高中历史精品公开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园春秋
梨园春秋
“同光十三绝” “徽汉合流”
徽班进京 正式形成
走出国门
乾
道 道光二十年 同
民
隆 年
光 年
(1840)后
光 年
国 年
间
间
间
间
“国粹”京剧
京剧脸谱邮票
中国的地方戏曲
除京剧以外,中国还形成了其他 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有 360多种,称得上世界之最。
梨园春秋
评剧
豫剧 黄梅戏越剧 粤剧
梨园春秋
叁:展望梨园
——展望山西戏曲的未来
1984年出版的《山西剧种概说》记述了山西 的52个剧种,加上京、评、豫、曲四个外来 剧种,我省曾拥有56个剧种。
1990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共 材 载录49个剧种。 料 1982 年至今,20多年的时间,根据各地市 一 文化局给我们填写的《剧种剧团生存现状调 : 查表》显示,截止2003年底,山西现存剧种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 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Leabharlann Baidu
梨园春秋
回顾梨园 关注梨园 展望梨园
梨园春秋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
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成为我 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 的综合性“艺术学院”。后来就与戏曲 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 的代名词。
春秋指"历史",孔子编《春秋》,是我国第一
梨园春秋
“同光十三绝” “徽汉合流”
徽班进京 正式形成
走出国门
乾
道 道光二十年 同
民
隆 年
光 年
(1840)后
光 年
国 年
间
间
间
间
梨园春秋
戏曲的名 称 傩戏(傩 仪、傩) 南戏
元杂剧
京剧
时期
先秦 时期
两宋 时期
元朝 时期
清朝 时期
中国戏曲的发展
产生的背景或原 特点 因
发展阶 段
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们认知水平有限 崇尚鬼神等信仰
28个。 2017年12月30日,文化部召开了专题新闻发
布会,发布全国戏曲普查情况及成果。数据 结果显示,全国现有348个剧种,其中山西 38个,同其他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相比 数量人居全国第一。
材料二: 1、采访大同市晋剧院院长高礼谦 问:你们团的演员,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答:650元左右,一级演员按国家的工资标准是1700元,我们团 的一级演员只能打1100元。
源远流长的山西戏曲艺术从萌芽、演变,直 至逐渐成熟,一直与山西的社会文明生息与共, 休戚相关。春秋晋国到南北朝时期所推行的民族 融合进程,推动了当时的歌舞、音乐活动。汉唐 时期,优戏、百戏,宋金滑稽戏、傀儡戏在山西 民间广为流传,音乐、舞蹈作为人们的精神文明 需求,已十分活跃。宋金戏曲文物,如戏台、墓 雕、壁画在数量上莫不以山西为冠。宋到元,平 阳府(今临汾)雕版印刷十分兴旺,这里一度文 士荟萃,优伶辈出,成为元杂剧产生的沃土。明 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称雄商界500 余年,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推 动了山西戏曲文明的发展。
穿戴绚丽服饰 载歌载舞
源头
社会、城市经济发展 主要在民间流行、贴
通俗文化繁荣
近百姓生活、表达劳 发展
市民娱乐兴起
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城市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元朝注意保护艺人等
多种表演形式相结 合、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角色配合
成熟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文化中心;人们的娱乐 文化需求;统治者的重 视;艺人的努力
材料三:元代一度废除了科举制,长达近八十年,九儒十丐的职业等级制 度将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 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 推动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
材料四: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 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角色分为生、旦、净、
丑四大行当,将唱、念、 鼎盛
做、打结合起来,形成 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
系
梨园春秋
江西萍乡傩舞队在表演 “耍傩神”
浙江永嘉昆剧传习所演出的 《张协状元》剧照,《张协 状元》是中国最早的南戏剧 本
梨园春秋
元杂剧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梧桐雨》
梨园春秋
贰:关注梨园
——山西戏曲概说
梨园春秋
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 分析山西戏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出土于运城市侯村汉 墓的冥器陶塑戏楼模型,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 早的一座戏楼模型。
材料二:
梨园春秋
全国最早的金代戏台 ——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戏台
金代戏曲角色砖雕
梨园春秋
稷山县马村金墓中的戏剧砖雕
材料三:元人之中,大都之外,以平阳最 多……则元初除大都外,此为文化最盛之地, 宜杂剧之多也。 ——戏曲史专家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材料四:“元曲四大家”山西籍就有三位,即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只有马致远是大都(北京)人。
材料五:明清两代,晋商称雄商界五百年,创造了辉 煌的历史,使山西成为“海内最富的省份”。晋商热 爱家乡戏曲,不但在家乡出资组建戏班、科班、票友 班,而且走到哪里家他们不论走把戏班带到哪里。山 西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组建戏班、到哪里,就在哪 里盖会馆、建戏台。
2、采访耍孩儿剧团副团长李玉文 李团长说:耍孩儿剧团说起来是市级剧团,但条件非常差,办 公排戏只有一间,20世纪50年代初盖的30多平米的老房子。
部编年体史书,影响深远,后人常用"春秋"指 代历史.
《梨园春秋》,就是戏曲史
梨园春秋
回顾梨园
——回顾中国戏曲发展的历程
梨园春秋
材料一:“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街南桑家瓦子……大小 勾栏五十馀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 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 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截止2003年底,山西现存剧种28个,其 中有外来剧种京剧、豫剧、曲剧等三个;地 方剧种有晋剧、蒲剧、北路郴子、上党梆子 以及广灵秧歌、泽州秧歌、繁峙秧歌、朔州 大秧歌、祁太秧歌、襄武秧歌、临县道情、 洪洞道情、曲沃碗碗腔、上党落子、晋南眉 户、耍孩儿、河曲二人台、壶关秧歌、孝义 沁源秧歌、晋北碗碗腔、左权小花戏、翼城 琴剧等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