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大鱼与小鱼教学案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大鱼和小鱼》教学案例

徐福小学范瑾洁

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在感受和认知中,学会比较和鉴别物象的大小特征。

在自然界中、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大与小的对比现象。大的和小的在一起时,情感交融,富有一种浓厚、生动的气息。将大的和小的有比较地组织、构置在一起,会很自然地流露出美好的情趣。本课所选的“鱼”是小学生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也是学生最喜爱表现的绘画题材之一。但本课的教材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画出一条条“美丽的鱼”,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大鱼和小鱼,理解大鱼和小鱼的差异,将大鱼和小鱼和谐、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充实在画面中。

物体间的大小感知是通过对比得出的,大小是相对的。本课通过大鱼、小鱼的造型表现,让学生感知大小对比的原理和表现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对比表现,能画出“大鱼和小鱼”愉快地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反映集体生活的幸福和欢乐。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自编一些如“鱼妈妈和鱼宝宝”等故事,启发创作的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并能以鱼为对象,感知大小对比,在比较和造型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2.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现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故事情

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

重点: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物体大与小的差异。在观察、感受和表现中进行比较和辨别,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难点:理解在一个画面中,大与小局部间的彼此区别和联系(大与小的并l

列或遮挡)。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且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几点让师生

共同受益。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的促进他们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创设生动活泼的“海底世界”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把孩子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住了。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到这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里,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演一演,让学生们变成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凭借原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学生很容易引发相关联想,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好了知识和心理的双重铺垫。这样他们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

二、体验教学,感悟生活

本课教学设计引入体验学习的理论,首先把教室的四面墙布置成一个海底世界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通过画鱼比赛,体验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课件演示大海被污染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感悟保护环境的的重要性。

三、合作交流、促进发展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流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和创造成功,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启发帮助学生在同伴间的共享中激起共鸣,促进共同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本课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成功之处,电脑课件对大海的展现,弥补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去室外感知的缺憾,拓展了学生思维,让他们了解大自然。音乐的引入,在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