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课属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4课《吸热和散热》的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是不同的,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但学生对物体的散热性了解很少,且收集数据及分析结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实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2)技能目标:能用接触式测温仪完成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且能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4)工程与技术:能尝试改变实验装置,继续研究其他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三、实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数据认识到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四、实验教学内容
学生使用接触式测温仪同时测得4种不同颜色物体吸热和散热前后的温度变化,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让学生明白同一种物质,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五、实验材料
教材上是在两个颜色不同的纸盒中放入温度计,分别放在阳光下和背阴处,观察温度变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见图1)。
图1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此实验方法的条件要求高,耗时较长,如遇阴雨天气无法进行实验。
而且学生在户外操作不安全,读取温度计示数的结果往往有偏差。
也有学生表示此实验方法不够准确,因为温度计测量的是纸罩内的温度,而非不同颜色纸盒表面的温度。
基于以上事实,我对实验材料做了创新与整改(见图2)。
图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它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台灯光源,用来代替太阳光(见图3)。
第二部分,四色灯罩,分别是白色、黄色、蓝色和黑色.安装灯罩时,要保证各面与光源的距离相等(见图4)。
第三部分,接触式测温仪(见图5)。
它是一款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机身上的红色按钮是开关键,HOLD是锁定键,可以锁定屏幕,方便记录当时测定的温度值。
UNIT是单位切换,默认单位是摄氏度,除此以外,还有背光开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键。
它有四个温度探测器,可满足多点测温需求。
我们把温度探头分别对应插在四色灯罩的纸筒内,打开电源开关,屏幕上即可显示测定的温度值。
T1显示的是白色区域内的温度值。
T2显示的是黄色区域内的温度值。
T3显示的是黄色区域内的温度值。
T4显示的是黄色区域内的温度值。
图3 台灯光源图4 四色灯罩图5 接触式测温仪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实验材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它分为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1)先设计一个学生熟悉的场景,假设暑假想去炎热的海边玩,该选择什么颜色的防晒T恤呢?
(2)出示四种颜色不同的防晒T恤(白色、黄色、蓝色、黑色)。
(3)学生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实验设计。
(二)实验探究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
1)按下红色按钮,打开接触式测温仪,屏幕上即可显示测定的温度值。
待示数稳定后,在实验报告单上记录吸热前的温度。
2)打开台灯电源,不一会,我们可以发现屏幕上的示数在慢慢上升,大约30秒左右,按下HOLD键锁定屏幕,并关闭台灯电源,让四色灯罩开始降温。
此时,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即为吸热后的温度,也为散热前的温度,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在实验单对应的位置。
3)按下HOLD键解锁屏幕,我们可以发现屏幕上的示数在慢慢下降。
大约30秒左右,再次按下HOLD键锁定屏幕,记录散热后的温度。
4)最后算出吸热和散热前后的差值。
(2)预测实验结果。
(3)温馨提示:
1)组装实验材料时,要保证台灯光源距各面灯罩的距离相等,要将接触式测温仪的4个探头分别对应插在灯罩上的纸筒内。
2)吸热和散热的实验时间分别为30秒左右。
因为时间过短,温度差值不大,数据不够准确。
时间过长,实验效率不高。
3)小组分工,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整理实验桌面。
(4)分组实验。
(5)分析实验结果。
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性记录表中,黑色吸热前后差值最大,其次为蓝色、黄色、白色(见表1)。
那么,吸热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黑色、蓝色、黄色、白色。
表1 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性能记录表
在不同颜色物体的散热性记录表中,黑色散热前后差值最大,其次为蓝色、黄色、白色(见表2)。
那么,散热性能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黑色、蓝色、黄色、白色。
表2 不同颜色物体的散热性能记录表
(5)实验结论:同一物质,深色升温快,降温也快;浅色升温慢,降温也慢。
【活动目的】在科学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加以验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
去炎热的海边要穿白色T恤。
【活动目的】联系实际生活,找出生活中应用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的例子。
七、创新之处
(一)教具上的创新
(1)台灯模拟太阳光,节约实验时间,可在室内完成实验。
(2)将台灯罩改装成多色灯罩,可同时检测多个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
也可将多色灯罩替换成其他材料进行热的对比实验。
(3)利用接触式测温仪替代传统温度计,数字化采集数据。
这样不但提升了测量的灵敏度,提高了学生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解决了小学生读温度计示数的困难,收集的数据既直观,又准确。
(4)接触式测温仪的探头线用对应颜色的卡纸做了标记,避免实验时混淆结果。
(5)温度检测探头被紧紧包裹在卡纸中,实验数据更真实有效。
且温度检测探头方便拆卸。
(6)除灯罩颜色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
台灯光源距各面灯罩的距离相等,保证了实验中的同发热体、同距离的对比实验,凸显了实验中的公平性、科学性。
(7)实验效果显著、操作简单,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
(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1)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比实验,参与性更广,探究性更强,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设置实验记录单,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在收集与整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等都会得到一定的展现和锻炼。
(3)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愿意继续研究其他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如检测不同液体或固体吸热和散热前后的温度变化。
八、实验效果评价
(1)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能突破本实验的重难点。
(2)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接触式测温仪的使用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精准度。
(4)教师自制的实验教具,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