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三篇优秀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0.短文三篇
四川德阳五中龚如君编写
教学目标
1.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
2.把握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
把握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蒙田,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
2.鉴赏其构思之妙,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生于1533年。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
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在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眼里,又该如何对待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呢?
㈡提出目标。
我们本节学习这首词的共性目标是:
1.了解蒙田,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
2.鉴赏其构思之妙,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3.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我们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个性特长设立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你的个性目标是:
二、探究生趣
㈠速读课文,请用序号(一,二……)标出意义段落,请用序号(1,2……)标出段内层次,请用“”标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请用着重号标出关键词语,请在相关的文字旁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如对内容、主旨、语言、表现手法等的看法等,请结合学习目标、课后练习,将不能解决和有不同见解的问题逐一列举出来: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㈡课堂探究
探究结构
精读课文,并与同学商讨,根据文体特征、文中表现思路的语句或词语,探讨本诗的结构,体会其妙处,并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1.探究本课结构,从总体上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第二部分: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2.探究本课的结构有何妙处,思考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示?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归结:
探究内容:
1.“生之本质在于死”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2.“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有怎样的含义?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探究主旨:
《热爱生命》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它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明确: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
探究手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对比。
好日子——细细品尝,坏日子——消磨光阴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
突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自由探究:
学习本课有怎样的收获?
自由讨论:
三、总结固趣
㈠自主归结。
1.归结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2.归结应积累的思想材料:
3.归结应形成的能力:
4.归结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5.归结学习的作用:
⑴学了本课对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有何作用对学习写作有何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与掌握阅读技巧有何作用
⑵本文有哪些思想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思想品质或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如何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这些思想行为或生活态度使之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南㈡自主反思
1.反思学习效果
⑴本课哪些学习目标已经达成哪些还似是而非哪些尚未达成
⑵对于掌握得似是而非、尚未达成的目标应怎样弥补?
2.反思学习态度
学习本课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改进如果学习态度积极,是由于什么原因将来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3.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你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习本课你学了新的学习方法了吗如果学到了,那是什么方法你将怎样运用于将来的学习中
㈡学习体验
1.学习本课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
2.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㈢老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预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熟读课文,列出需要探讨的问题。
2.对课文进行个性解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帕斯卡尔,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
2.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帕斯卡尔,生于克莱蒙费朗,逝于巴黎。他自幼聪颖,求知欲极强,12岁始学几何,即通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并掌握了它。16岁时发现着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据说他后来由此推出400多条推论。17岁时写成《圆锥曲缐论》(1640),是研究德札尔格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
帕斯卡尔的思想理论集中地表现在他的《思想录》一书中。此书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它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