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政治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I)
〖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运用:运用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能力方面:
通过本框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重点解决办法】
1、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从内容来看,学生理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并不会感到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既很重要,又很复杂。从实践来看,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青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中的现实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个重点问题;应注意两点:第一,紧扣《课程标准》;第二,突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的内容较多,《课程标准》只是在"理解"层次规定:结合实例,讲授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教材主要是通过对两个事例的分析来讲述的,道理并不难懂。但应注意,两个事例论述的是"相互转化"的两种情形。要仔细研究教材叙述该问题的那段文字("宋体字")的理论观点,并进一步研究教材对事例进行分析的那段文字("楷体字")的关键词语。这样,就会明了这里说的两种情形是什么意思。"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明白这个道理有何方法论的现实意义吗?建国初期,我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突出来成为主要矛盾了。这也就要求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前后,我们党多次讲过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转移,仍旧《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困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的重大事件,由于没有离开这个中心,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人民得到了建国以来最多的实惠。由此可见,条件己发生变化,申心不转不行;条件没发生变化,中心不可乱转,动摇不得。
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和"运用"层次各提出了一项要求。在 "理解"层次,规定 "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要求有 "实例",而且是 "正反。实例都有,还要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可见,这一要求是较高的。这一要求是指一般的"工作方法"。在"运用"层次,还规定了讲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教材对上列两项要求是融为一体来叙述的,这样,我们在教学申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一种是先讲一般的工作方法,然后专门讲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另一种
是在讲 "抓住重点"和"统筹兼顾"两层意思时,既讲工作方法,又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问题。相比之下,前一种思路可能较好。在教学申,让学生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自然得出要抓重点和要统筹兼顾这样的工作方法,然后围绕以经济建设为申心这一主题,结合当前的实际说明抓重点和统筹兼顾,引导学生树立 "发展是硬道理,申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思想以及 "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观点。
复习提问
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种了?请同学们回忆并总结一下。
(设计这个题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矛盾分析方法的复习、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全面地把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并引出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的知识。)
导入新课
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到矛盾的特殊性,又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形,即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种矛盾本身固有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这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2页第2自然段并思考:
(1)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在辽沈战役中.当时都存在哪些矛盾?
(2)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作出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锦州的作战方针?
(3)在辽沈战役中,如果主攻长春、沈阳,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阅读,教师将辽沈战投示意图制作成投影片,学生可结合图片进行分析,教师总结。)在辽沈战役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如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沈阳之敌的矛盾等等,众多矛盾中为什么将首攻点放在锦州呢?这里就有一个抓关键、抓重点的哲学问题。
正如我们教材上所讲,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的基地,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路线的指挥下,我军抓住了整个统摄的重点和关键,因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
相反,如果把主攻点选在长春、沈阳会怎么样呢?正像毛泽东同志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则因为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问题已陷入被动地位。"
通过对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制定及实现过程,我们了解到,面对复杂事物的多种矛盾,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板书)
这里所说的抓重点和关键,就是哲学上讲的主要矛盾,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呢?相对于它的次要矛盾又指的是什么呢?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2页第4自然段并找出主次矛盾的含义。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把握主次矛盾要注意以下几点:
(l)前提;在复杂事物中。(板书)
必须是复杂事物,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若只包含有一种矛盾,就无所谓主次之分了。
(2)不平衡性;表现为诸矛盾的地位、作用发展不平衡。(板书)
比如在辽沈战役中,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