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对第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研究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属于地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该节课内容较多,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第二个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困难较大。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同时本课涉及一些气候名称、涉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
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们除了补充必要的知识,梳理知识联系外,必须弱化具体气候分布、名称、特征的记忆,突出用规律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环流的含义及大气环流的基本特性。
2、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培
养学生动手能力。
3、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分析北半球冬夏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原理,加强学生的理解。
4、理解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
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难点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及其运动规律。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几种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策略】
1、通过作板图,采取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的方法化解难点知识进行教学。
2、“问题导学”、多媒体实物投影。
3、引导分析法、假设推理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巩固知识。
4、借助比较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动手、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纬流向较低纬度,偏转成极地东风•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在
60°N 附近的近地面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
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然后向南北辐散,使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 带•
60 ° N 高空形成高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分别补充下沉气流,形 成中纬和高
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思考:全球七个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否相同 ? 分析总结: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分布规律是高低相间
南北对称分布•
过渡:太阳并不是终年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做周期性南北 回归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也做季节性移动 ,那么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展示: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气压带与风带的移
动•
思考讨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有何区 别? 分析总结:
A.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 季节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探究: 北半球 海洋和 陆地冬 夏季气
过渡:前面讲热力环流时提到了海陆风,海陆风产生原因是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的存在,大陆增温和降温速度快,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气压带风 带并未呈带状分布•
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读图、合作探究, 思考分析,发表看 法
半球三圈环流的 讲解分析思路,再 结合所学知识和 原理完成南半球 三圈环流•
板图展示法 和分析总结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图(三圈环流)的形成•
”
极述(氐压帶
ON
*西凤C 盛行爾说〉 副热带高压带
伊禺i 信凤尹讥家北伊%O
赤道低压带
学生读图,结合三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
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圈环流及气压带 和风带形成过程 并思考回答问题
理想现实化 二(再附加公 转条件)
学生通过读图、观 察思考,总结移动 规律并做笔记•
令却
读图思考、分析回 思考: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这个假设否定掉,我们地球表 答问题•
面的气压带应该是一种什么状况?下面以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为例 分别分析7月和1月海陆气压分布情况.
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欧大陆理想形状图
.
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上冬夏季高低气压状况和气压中心位置不同
?
讲解分析:通过多媒体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分析,得出结论.(并展示 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图如下 )
亚速尔
结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
思考:南半球气压带分布是否与北半球一致 ?
过渡: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气压中心势力强
,范围广,称为大气的活
动中心,它们随季节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 .请结
合P38活动对“季风环流”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逐步投影)
四.季风的形成
讲解: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称为季
风.并讲解东亚和南亚季风.
思考:冬夏季风的性质有何不同 ?
小结: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海陆 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 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重要原因之一。
压中心 的高低 (教学法: 论归纳法、 究学
习法)
引导学 生层层 推进
一月
c"
恭古卄西f
白利亚高瓜■>
:IT, J.
亚欧人陆
亚洲(印度〕低压
—\—M 、:.
平 洋
—- 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