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德哥尔摩会议之后,人类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 环境意识已逐步为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广为各国所接受;各 国普遍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 等;环境保护科研和监测体系在各国逐步建成。但是全球环境恶化的趋 势仍未得到控制,地球母亲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形势。
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最大伤害,主要体 现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上。一方面,从人类原始的刀耕火种、到 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乱挖滥采、超载放牧、过度捕捞、不合理的灌溉 等生活方式,无一不加速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 性破坏、物种的锐减与灭绝、淡水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始自18世纪 50—60年代,已经使国际社会感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正在受到愈来愈严重 的威胁。
200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为政 府组成部门。
贵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农村生活环境保护包括: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 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建设等多项内容。农村饮水安全方面, 国家计划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3.23亿农村人口因高氟、高砷、苦咸、水 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造成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十一五”时 期解决1.6亿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2006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温家宝总理强调:
“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要得到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 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 高到20%。这些目标体现了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尽管 实现的难度很大,但必须下定决心确保完成。”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顺县环境保护局 姜忠发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的起源 二、贵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的环境制约 五、切实抓好农村生态保护工作 六、共同携手创造美好明天
Fra Baidu bibliotek境保护的起源
(一)国际环境保护的兴起 二十世纪以来,既是人类社会获得物质财富最多的时期,也是人为
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此次会议, 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同年,国务院作出了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一控双达标” 和全面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
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保大会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总理强调指 出:要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把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 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要公开曝光,并依法严惩。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业面源污染没有管理监测和控制,农业面源污 染的危害日益凸显,成为导致贵州一些地区耕地退化、农村和农业内部 环境恶化,影响江河湖泊水质、饮水安全、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主 要因素。目前,贵州省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整脏治乱为重点,加强农 村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种植业污染,贵州每年化肥施用 量近百万吨,而利用率低于35%的全国平均水平;废旧农膜残留每亩平 均达2.5公斤,部分高寒地区农膜的使用量更大,绝大部分农膜没有回 收处理,造成耕地退化和作物减产;畜禽养殖业污染,目前贵州畜禽粪 便年排放量已大大超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而处理率仅30%左右;同 时还有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
1989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这次会议上, 完善和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环保设施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排污收费、污染限期治理、 污染集中控制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1993年,国务院机构作了大的调整,将40多个部委减为28个,但国 家环保局却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
(二)中国环境保护历程 1973年8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会议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 1983年12月,事隔十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正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了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 1988年,环保局从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设出来,独立成国 家环保局。
破坏环境最严重的时期。为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国际社会于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决定 将这次大会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开始了防治污 染、保护环境的征程,实现了人类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20年后 的1992年,100多位国家首脑出席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明确提出摒弃传统增长模式,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环境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十一五”期间,贵州加大力度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超标耕地
综合治理,积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严防农用薄膜对耕地的 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 努力实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污染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 系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经济 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 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 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推行石油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引发出一 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草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地力 下降,植物病虫害增加,自然灾害频繁等。加之过快的人口增长,反过来 又大大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 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生 活过得更幸福、更舒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材 料、先进工具、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 提高,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利于资源环境 的保护。所以说,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而是相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