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最常见名词解释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infection 消毒: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非病原菌和芽孢。Sterilization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Antisepsis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为防腐剂。
Transformation 转化:是供体菌裂解后,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Conjugation 接合:两个细菌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DNA直接转入受体转入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Transduction 转导: 是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导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能编码某些特定性状,质粒并非是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遗传物质
Lysogenic conversion溶原性转换: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
Complete Transduction完全转导:是普遍性转导后,供体菌的DNA片段能整合在受体菌染色体中,并随染色体的复制而传代给子代,使受体菌及子代菌菌表现出供体菌的某些性状
Abortive transduction流产转导:指普遍性转到后,供体菌的DNA片段转导至受体菌内仍呈游离状态,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不能自身复制,也不能传代的现象
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普遍性转导:当温和噬菌体终止于溶原期进入裂菌生长周期,或裂菌性噬菌体在胞浆内复制时,细菌染色体也在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下崩解为许多片段。当复制的噬菌体DNA与蛋白衣壳装配,常误将细菌DNA或胞浆内的质粒包装入蛋白衣壳内,这种错误装配的噬菌体造次感染受体菌时,则会把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故称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包括完全转导和流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两种形式。
Specialized restricted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温和噬菌体通常以前噬菌体的形式整合在细菌染色体DNA的某个位置,当终止溶原状态,前噬菌体从细菌染色体上脱落时,有10-6机会发生解离偏差,连同相邻一段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起包装到噬菌体衣壳内。这样的噬菌体基因经转导并整合入受体菌染色体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由于该类转导DNA仅限于前噬菌体两侧的供体菌基因,故称为局限性转导。
Virulent phage 毒性噬菌体:跟然宿主菌后,能在宿主菌细胞内独立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宿主菌的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菌分裂而传代,但不引起细菌裂解,也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称之为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温和噬菌体具有溶原性和溶菌性两个周期。
SPA: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壁上具有抗原性的一种表面蛋白,可与人类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抑制抗体介导的细胞调理吞噬作用。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与相应抗原产生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抗原的检出
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隐性病毒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大多数感染者为隐性感染。
steady state infection稳定状态感染:某些病毒进入易感细胞后,并不会导致细胞的立即裂解死亡,但是病毒的复制会使细胞因为细胞融合或因产生表面新抗原而被免疫细胞攻击死亡,这种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感染方式即为稳定状态感染。
干扰素Interferon: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诱导下产生的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它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但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包涵体(inclusion body)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
Abortive indection顿挫感染或流产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酸,能量和原料等,是病毒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虽合成部分或全部的病毒成分,却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顿挫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潜伏期长,可达数年或者数十年,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一旦出现症状,其疾病后果严重。
Fungus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膜和核仁,褒奖内有完整细胞器,呈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属量变,即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通常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择性降低引起,易于发生小规模的流感流行。
Antigenic shift 抗原性转变: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或病毒表面一种或多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所致,病毒变异幅度大(HA、NA氨基酸变异率为20% 50%),属质变,常导致新的亚型产生,因人群缺乏相应免疫力,往往引起流感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随后该亚型进入抗原漂移阶段,直至新亚型出现。Dane颗粒:即乙肝病毒大球形颗粒,是结构完整、具感染性的HBV颗粒,存在于HBV感染者的血液中,又Dane于1970年用电镜首次观察到,故以其命名之。Dane颗粒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病毒包膜,其上镶嵌有HBcAg、pre S1、pre S2三种刺突,内层为HBV的核衣壳,衣壳蛋白为HBV核心抗原(HBcAg),核心内部为HBV不完全的环状DNA基因组与DNA多聚酶。
小球形颗粒(Small spherical particle):由HBV过剩的表面抗原聚集成的球形颗粒,大量存在于HBV 感染的血液中,可在电镜下观察,直径22nm。因不含病毒核酸,故无感染性。
Dimorphic fungus 二相性真菌: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的改变,在酵母菌和霉菌两种形态间互变,在体内或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时呈酵母菌型,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呈霉菌型,这样的真菌称为二相性真菌,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和孢子丝菌等。
Hypha菌丝:真菌的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孢子出芽形成的芽管在条件适宜时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菌丝和菌丝体的形态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功能不同又分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生殖菌丝。
Spore 孢子:由生殖菌丝形成,是霉菌的生殖结构,霉菌的繁殖即是借助各种无性或有性的孢子完成的,在条件适宜时孢子发芽伸出芽管,并发育成菌丝。孢子的形态也是鉴别真菌的一项重要依据。
病毒干扰(viral interference)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称为病毒干扰。
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50-700nm是聚合起来的小球形颗粒抗原:表面抗原(HBsAg)、前S1、前S2
缺损(陷)病毒(defective virus)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病毒单独在宿主细胞内不能合成病毒所需的全部成分,因此不能增殖成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缺陷病毒。
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Hfr 高频重组菌: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F质粒可插入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故称为高频重组菌。
皮肤癣菌:是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是引起浅部真菌最主要的病原菌。
M蛋白:是溶血性链球菌主要致病因子,具有抗吞噬与黏附上皮细胞的作用,与心肌组织有交叉抗原,可引起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
HBsAg:是HBV的外层蛋白抗原,由S基因编码,可存在与Dane颗粒的外层、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以及干细胞表面。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其抗体具有中和作用,为保护性抗体,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HBeAg:由HBV的前C和C基因整体转录的前体蛋白经剪切后形成。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可分泌至血清中,一般不存在与HBV颗粒中。其含量与HBV的DNA多聚酶消长相一致
HBcAg:是HBV的核衣壳蛋白抗原,在血液中不易检测到,但可存在于受感染的干细胞内。其相应抗体无保护性作用,可作为HBV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Pseudohypha 假菌丝:为类酵母型真菌的结构,该类真菌以芽生方式增殖,在子代细胞成熟后并不与母细胞脱落,可连成链状伸入培养基内,称为假菌丝。的致病作用是由于动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prpc所致,而这两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并没有改变。
Spore 孢子:由生殖菌丝形成,是霉菌的生殖结构,霉菌的繁殖即是借助各种无性或有性的孢子完成的,在条件适宜时孢子发芽伸出芽管,并发育成菌丝。孢子的形态也是鉴别真菌的一项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