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孟子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思想和主张

这些资料都是整理的笔记,在教材上一般都能看到,不过一般不好整理。分享给大家。

(一)“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不是食色,告子曰:“食色性也”。应当是提“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属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费思耳矣。”(6)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这反映了唯心主义观点。

孟子的“性善论”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为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孟子认为,讨论人性就应反映出所讨论的对象人这一类的类本质,所以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相对于其他的类绝不相同,而同类之中却相似。基于此,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7)并以之贯彻于其教育和政治实践。其二,“性善论”还包含着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之,“我固有之”(8)的仁义礼智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性本初称不上善,所谓有善性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积淀而成。所以,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这又合乎逻辑地要求这种结果成为进一步进化的起点与内在依据。这就是孟子为何把性善解为“端”,把教育过程视为“扩充”本性的过程的原因。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孟子说过,探讨人性不过是在探讨人的所以然,而探讨人的所以然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9)所以,既然仁义属于人之所有,“为仁义”就必须依据人之所以然,“行其所无事”,“以利为本”。

所以孟子的“性善论”指出了: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二)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目的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善性”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10)的“治人”的“劳心者”。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是先天的,而人的本性仅具有善的萌牙,是谓性“善端”,有待于以后教育的“扩弃”和“完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于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与禽兽无异”。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1)因此说,孟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以教育入手的,

而教育又是扩充完善的过程。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对“劳力者”的教育则是为了使之成为统治者的顺民。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2)孟子说过:“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13)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人伦”就是“人道”。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4)后世称之为“五伦”。“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为人们所普通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重父子一一孝,长幼一一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一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事父母;义,从兄长;智,明白以上二者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教悌在礼节上的表现;信,老老实实地做事,讲信用。他认为“百亩之田,勿夺民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15)这是他政治的理想“王道之成”。他希望把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实现,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教育通过使人明了并实现这一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道德教育思想理想人格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还在于他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6)“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决不无原则地服从,应立足于仁义礼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其次,“大丈夫”还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17)

孟子同孔子一样,其施教的目的在于培养“治人”的“君子”,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也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求诸己”、“忠恕”、“厚于责己”、“知耻”、“过则勿惮改”、“杀身成仁”等思想,并且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孟子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内部修养,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持志养气

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18)“志,即人的志向,或信念与追求;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孟子要求士人必须”尚志“。志与气又是紧密相联、互为因果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19)在这里孟子进了志与气的关系,意志专一了,就会一鼓作气,气专一了也会使意志更加坚定。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0)这浩然之气是什么呢?连孟子本人也说:”难言也“,很难说得具体明白。不过他解释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体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21)显然,这种以直(正义)培养起来,而一点也没受到损害的至大至刚之气,是一种冲天的壮气,是凛然

正气,是压倒一切的豪迈之气。明道不移,集义既久,浩然之气就会毫不勉强地自然而生,所以,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

存心养性

孟子既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所以道德教育首要的就在于存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这些被他称之为”小体“的感官不具备理性,因此易受外物引诱而入歧途。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22)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多;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发挥人的”大体“一一理性思维的作用。

动心忍性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23)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磨炼意志,在磨炼意志方面孟子不自觉地摆脱了”性善论“的束缚,认识到后天环境对促进人的聪明才智形成的重要性。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平?(音趁)疾“。(24)孟子认为,一个”大丈夫“应当经过磨炼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并且大丈夫为了道义,为了信仰,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能”舍生取义“。

反求诸己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孔子讲忠恕之道,要求”君子求诸己“,”厚于责己“。孟子将这一思想推演为”反求诸己“,并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25)当一个人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且”乐取于人以为善“。(26)总之,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对任何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反躬自问自己的仁已够了,礼也够了,那么一般说来是会得到别人相应的仁爱和礼遇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知耻改过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28)如果为物欲所蔽,失去了这一善端,就会做出不义的事。做了坏事,如果知道羞耻,就会重新恢复这一善良的本性。所以说”人不可以无耻。“如果做了坏事不知羞耻,那么这种耻才是真正的无耻,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孟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上知耻与否对人关系重大,对那些有意搞机谋权术的人来说是用不着羞耻的。做了坏事失去了人善良的本性,已经无异于禽兽而不象个人了,还不知羞耻,那就怎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