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究

作者:袁涛孙悦高将王文芬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43期

[摘要] 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指示,强化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水资源与取水工程”是环境工程与市政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教师传授学生水资源综合利用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把握思政教育的极好契机。以关注国内外资源动态为基础,加强案例的展示与探讨,并在实践中巩固与拓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 课程思政;水资源与取水工程;一带一路;立德树人

[基金项目] 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2019249)

[作者简介] 袁涛(1983—),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水环境评价与水处理技术研究;孙悦(1983—),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078-03 ; ;[收稿日期] 2020-03-16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和教育理念、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实践。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2]。

一、课程思政方法论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仅从“思政课”谈“思政课”的时代已经过去,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

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统一,是教书育人有机统一。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对学生思想、观念、言行的影响最直接。如果教师不承担起教书育人职责,甚至出现误人子弟的情况,那就会动摇甚至颠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这就是“人师”的道理所在[3]。

老师要将怎样的价值观在课程中传授于学生呢?我们需要做好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業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基于以上核心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二、“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并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指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明灯。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我国开启了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新篇章。一改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是针对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大学生是未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为适应绿色发展的需求,该课程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关内容,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严峻的环境问题,课程涉及水资源的分布、地表水、地下水的数量、质量计算、水资源质量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等多方面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水资源的基本知识、理论,掌握取水构筑物的基本设计方法,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实施中,注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引导学生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基本道德品质;同时结合我国在解决自身水问题积累的经验,可以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辟解决水问题的探索渠道。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学习欧美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发了自己对水问题的解决之道,用6%的水资源,9%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我们解决水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世界很多国家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导,可结合课程知识开展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分享,体现“大国担当”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三、探讨实施途径

1.关注国内外水资源发展动态

近年来我们国家出现了湖泊污染、饮用水污染等公众关注度高的环境问题,部分学生受网络言论的影响,认为发达国家的环境好,而我国发展经济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需要讲授给学生水生态破坏、水资源枯竭等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历史性的污染事件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和反思。40年来中国的环保发展是一个一直受重视、不断积累、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嫣然成为了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内容。

专业课老师在讲授到相应课程内容时,整理总结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经验,分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的潜力和路径;将我国在太湖、巢湖等知名流域治理取得的成就,介绍给同学,一方面作為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学生珍爱学习、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2.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课堂思政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案例选取可以即可包括身边发生的,也可包括新闻广为报道与热议的。如渔业和畜禽养殖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周围水体抗生素与抗性基因污染,相当地域的鱼类受到影响,视频和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当今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检索能力,因此案例教学要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