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案选]

1.哮二十年,沉痼之病,无奏效之药。起病由惊忧受寒。大凡忧必伤肺,寒入背腧,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病发喘不得卧,…投以搜逐,而病去必当养正。今中年谅无大害,精神日衰,病加剧矣。
《济生》肾气去桂、膝。病发时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
《临证指南》

2.哮证每十日一发,嗽痰夜甚,脉形俱属虚寒,乃用六味滋阴,治不对证,焉能奏效!议补益中气,为虚哮治法。
党参、山药、茯苓、半夏、炙草、于术(炒)、杏仁、煨姜
《类证治裁》

3.喘哮气急,原由寒入肺腧,痰凝胃络而起。久发不已,肺虚必及于肾,胃虚必累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恋不化,气机阻滞,一触风寒,喘即举发。治之之法,在上治肺胃,在下治脾肾,发时治上,平时治下,此一定章程。若欲除根,必须频年累月,服药不断;倘一暴十寒,终无济于事也。
发时服方:
款冬花、桑白皮、紫菀、苏子、沉香、茯苓、杏仁、橘红、制半夏、黄芩。
平时服方:
五味子、紫石英(煅)、橘皮、半夏、茯苓、苡仁、蛤壳、胡桃肉、杜仲、熟地。
《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

4.痰喘,劳碌感寒触发,呀呷有声,胸膺先觉不舒而病作,其痰阴气坠,已非一日矣,阅苔满白,脉来沉弦,于法当宗小青龙加减。姑宗仲景之意,不拘其方,俾得肺气宣通,则痰自下降。
麻黄(蜜炙)、杜苏子(盐水炒)、橘红(盐水炒)、枇杷叶(去毛)
附资料:
哮证大全

一、哮喘类[无兼证]

[1-1]哮喘。
[方药] 二母丸:《寿世保元》
1、[组成]知母(去皮、毛)60克、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
2、[用法] 上药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连皮姜汤送下。
3、[主治]哮喘。

[1-2]久近喘嗽,口干作渴。
[方药] 玉液散:《世医得效方》卷五
1、[组成] 瓜萎根、知母、贝母(去心,炒)各30克、甘草(炙)15克、人参15克。
2、[用法]为末。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
3、[主治] 久近喘嗽,口干作渴。

二、痰喘类:

(一)外感类

[2-1-1]外感燥痰,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咯痰难出。
[方药]二母二陈汤:《症因脉治》卷二
1、[组成] 知母、川贝母、半夏、白茯苓、陈皮、甘草。
2、[用法] 水煎服。
3、[功用] 润燥化痰止咳。
4、[主治] 外感燥痰,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咯痰难出。

[2-1-2]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方药] 川芎
石膏散:《医学入门》卷八
1、[组成] 川芎、芍药、当归、山栀、黄芩、大黄、菊花、

荆芥、人参、白术各1.5克、滑石12克、寒水石、桔梗各6克、甘草9克、石膏、防风、连翘、薄荷各3克、砂仁0.75克。
2、[用法] 上药水煎,温服。
3、[主治] 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及中风偏枯。

[2-1-6]哮孔,喘急痰盛。
[方药] 五虎二陈汤:《古今医鉴》卷四
1、[组成] 麻黄(去节)3克、杏仁14粒(泡)、石膏(煅过)3克、橘皮3克、半夏(姜制)3克、茯苓(去皮)2.4克、甘草2.4克、人参2.4克、木香2.1克、沉香2.1克、细茶3克。
2、[用法] 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葱白3茎,蜜3匙,水煎服。
3、[主治] 哮孔,喘急痰盛。

[2-1-7]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
[方药] 从龙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1、[组成] 龙骨(不用煅,捣)30克、牡蛎(不用煅,捣)30克、生杭芍15克、清半夏12克、苏子(炒,捣)12克、牛蒡子(炒,捣)9克。
2、[用法] 水煎服。
3、[主治] 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
4、[加减] 热者,酌加生石膏10-30克。

(二)内伤类

[2-2-1]痰火上升,上壅胸膈,发为哮证。
[方药] 竹沥涤痰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引费伯雄
1、[组成]
栝楼仁12克、生桑皮、川方贝、光杏仁各9克、旋复花6克、飞滑石18克、石决明24克、天竺黄4.5克、淡竹沥100毫升、姜汁2滴(同冲)。
2、[用法] 水煎服。
3、[功用] 蠲痰降火。
4、[主治]痰随火升,上壅胸膈,发为哮证。

[2-2-2]哮喘痰嗽。
[方药] 压掌散:《摄生众妙方》卷六
1、[组成] 麻黄4.5克、甘草6克(炙)、银杏4-5个。
2、[用法] 上药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时温服。
3、[主治]哮喘痰嗽。

[2-2-3]素患哮吼,发则喘急,痰涎上壅,不时复发。
[方药]千金定吼丸:《寿世保元》卷三
1、[组成]南星、半夏各120克(用生姜、牙皂各90克,煎汤浸星、半各一宿,切片,再加白蜜60克入汤内,同星、半煮至汤干,去姜、皂,只用星、半)、贝母、枳实(麸炒)、黄连(姜炒)、黄芩(酒炒)、连翘(去心)、白附子、天麻、僵蚕(炒)、桔梗、瓜萎各30克、锦纹大黄(酒拌,九蒸九晒)30克、青礞石(用消煅为金黄色者)15克、沉香15克。
2、[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竹沥、姜汁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临卧时口噙化下;或丸如黍米大,生姜汤送下。
3、[主治]素患哮吼,发则喘急,痰涎上壅,不时复发。

三、喘嗽类:

[3-8]咳嗽,哮喘

[方药]琼珠散:《赤水玄珠》卷七
1、[组成] 桑白皮120克、五味子60克、炙甘草60克、陈皮60克、粟壳500克(去蒂、膜,用醋浸三宿,晒干,再入醋浸,

晒干)。
2、[用法] 上药为末,用冷蜜汤调服。
3、[主治] 咳嗽,哮喘。
4、[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煎、油腻、酒、咸、酸等物。

四、小儿类

五、肾虚类

六、大便泄泻类:

七、肺气不足、坐卧不安类:

[7-1]肺气不足,久咳不止,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膈不利,呕吐痰沫。
[方药]人参定喘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1、[组成] 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曲各30克、桑白皮、五味子各45克、罂粟壳(蜜炙,刷)60克。
2、用法]上药研为粗末,入人参片拌匀。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3、[主治]
肺气不足,久咳不止,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膈不利,呕吐痰沫。

[7-6]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方药] 白前汤:《外台秘要》卷十引《深师方》
1、[组成] 白前6克、紫苑、半夏(洗)各9克、大戟(切)3克。
2、[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1升,渍之一宿,明旦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3、[主治] 久患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
4、[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

八、吐脓腥臭痰类

九、寒哮类
[9-1]哮喘,遇冷饮食而发者。
[方药]三白饼子:《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九
1、[组成] 白面粉、白糖各6克。
2、[用法] 饴糖饼化汁,捻作饼子,炉内煨熟,加轻粉12克捣匀。分作二三服,令病人食尽,吐出病根即愈。体虚及年幼者,分四五次服之。
3、[功用] 涤瘀涌痰。
4、[主治] 哮喘,遇冷饮食而发者。

[9-2]风寒哮喘,喉中痰声不断。
[方药] 半夏杏仁汤:《杏苑生春》卷五
1、[组成] 半夏3克、杏仁2.4克、枳壳、桔梗、片芩(炒)、紫苏各1.5克、麻黄1.8克、甘草1.2克。
2、[用法] 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时服。
3、[主治] 风寒哮喘,喉中痰声不断。

十、伤寒后哮

五十七、表寒束其内热,致发哮证呀呷不已,喘息有音者。
加味甘桔汤:《医学心悟》卷三[组成]
甘草1.5克、桔梗、川贝母、百部、白前、橘红、茯苓、旋复花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
[主治]表寒束其内热,致发哮证呀呷不
已,喘息有音者。

五十八、哮喘。外感表邪,发热,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
防风泻白散:《病因脉治》卷二[组成]
防风、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用法:上药为粗散。水煎服。
功用:
[主治]哮喘

。外感表邪,发热,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

六十一、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芦吸散:《张氏医通》卷十三[组成]
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煅)15克。
用法:为极细末。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一日五至七次。
功用: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主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禁忌]肺热者禁用。

七十二、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冷哮丸:《张氏医通》卷十三[组成]
麻黄(泡)、川乌(生)、细辛、蜀椒、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酥炙)、半夏曲、陈胆星、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生甘草各30克、紫菀茸、款冬花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赢者3克。更以三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功用:
[主治]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八十一、哮喘。
定吼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组成]
南沙参1500克、豆豉1500克、黑苏子2500克、杏仁2500克、橘红1000克、制半夏1500克、白桑皮2500克、象贝2500克、白芥子500克、萎皮500克、菜菔子1000克。
用法:化痰降气。
功用:
[主治]哮喘。

九十一、新久寒痰哮喘,声如曳锯。
胜金理中丸:《饲鹤亭集方》[组成]
肉桂、海螵蛸、白芥子、白胡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末,用神曲、生姜汁打和为丸。每服6克,开水送下。
功用:
[主治]新久寒痰哮喘,声如曳锯。

九十八、哮吼。
哮吼丸:《青囊秘传》[组成]
杏仁9克、马兜铃9克、蝉衣6克、桑皮7.5克、白果肉7.5克、白矾15克、白信0.9克。
用法:上药为末,红枣肉为丸,如绿豆大。食后用冷茶送下,男7丸,女6丸。服后立刻吐痰而哮平。
功用:
[主治]哮吼。

九十九、哮喘。
哮吼灵秘丹:《寿世保元》卷三[组成]
胆南星60克、大半夏(用白矾15克、牙皂15克,同煅一夜,不见白星)60克、赤茯苓(去皮)60克、苦葶苈60克、大贝母60克、沉香30克、青礞石(消煅)15克、天竺黄6克、珍珠(豆腐煮)9克、羚羊角(锉末)1支、乌犀角9克、白矾30克、硼砂30克、风化消15克、花蕊石(火煅)15克、孩儿茶15克、款冬花30克、铅白霜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
丸,临卧时用姜汤送下。外制六味地黄丸,空腹时服,百发百中。
功用:
[主治]哮喘。

一OO、久患呷嗽,咳而喉中多痰,结于喉间,喉中呀呷有声,发即偃卧不得。
射干

丸:《圣济总录》卷六十五[组成]
射干30克、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干姜(炮裂)、款冬花(去萼,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5克、细辛(去苗、叶)、贝母(去心,炒令微黄)、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脂)各30克。
用法:上十二味,先捣前十一味,细罗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饮下7丸,稍加至15丸,一日二次。
功用:
[主治]久患呷嗽,咳而喉中多痰,结于喉间,喉中呀呷有声,发即偃卧不得。

一一一、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
麻黄定喘汤:《张氏医通》卷十三[组成]
麻黄(去节)2.4克、杏仁14粒(泡,去皮、尖,研)、厚朴(姜制)2.4克、款冬花(去梗)、桑皮(蜜炙)、苏子(微炒,研)各3克、甘草(生炙)各1.2克、黄芩、半夏(姜制)各3.6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滓。以生银杏7枚,捣烂入药,绞去滓,乘热服之。去枕仰卧,暖覆取微汗。
功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方论]本方证系寒邪外束,热壅于内,肺失宣降所致。方中麻黄宣肺平喘,黄芩、桑白皮清降肺热,苏子、杏仁降气化痰,厚朴、半夏宽理气,燥湿化痰,款冬花润肺止咳,甘草和中缓急,银杏敛肺定喘。诸药合用,俾痰热内消,寒邪外解,肺府清而喘逆自止。

一一二、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胀肠鸣,鼻流清涕。
麻黄柴胡升麻汤:《兰室秘藏》卷下[组成]
麻黄、草豆蔻、益智仁各4.5克、吴茱萸、厚朴各0.6克、当归梢、甘草、柴胡、生黄芩各0.3克、升麻、神曲、苏木各1.5克、全蝎2个、红花少许。
用法:上药锉碎,分二服。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微有汗则效。
功用:
[主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胀肠鸣,鼻流清涕。[禁忌]服药后宜避风寒。

一一五、上气咳逆,喉中如水鸡声,喘息不通,呼吸欲绝,脉浮。
清肺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组成]
紫菀茸、杏仁(去皮、尖)、诃子(煨,去核)各60克、汉防已30克。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鸡子白皮1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服。
功用:
[主治]上气咳逆,喉中如水鸡声,喘息不通,呼吸欲绝,脉浮。

一一七、久有哮喘,每遇寒即发,发则上气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
不愈者。
清上补下丸:《寿世保元》卷三[组成]
怀生地黄(炒,锅内酒拌,蒸黑)120克、南枣(酒蒸,去核)60克、怀山药45克、辽

五味子45克、天门冬(去心)45克、牡丹皮45克、泽泻45克、枳实(麸炒)45克、贝母45克、麦门冬(去心)45克、桔梗(去芦 )45克、黄连(姜炒)45克、杏仁(去皮)45克、半夏(姜炒)45克、瓜萎仁(去油)45克、枯芩(酒炒)4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功用:清肺补肾,化痰平喘。
[主治]久有哮喘,每遇寒即发,发则上气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者。

一一八、肺劳虚寒,心腹冷气,胸胁逆满,气从胸达背痛,饮食即吐,虚乏不足;虚寒哮嗽,呕逆便溏,脉细者。
温肺汤:《重订严氏济生方》[组成]
人参、钟乳粉、制半夏(汤泡七次)、桂心(不见火)、橘红、干姜(炮)各30克、木香(不见火)、炙甘草各15克。
用法:为末,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
[主治]肺劳虚寒,心腹冷气,胸胁逆满,气从胸达背痛,饮食即吐,虚乏不足;虚寒哮嗽,呕逆便溏,脉细者。

一二O、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
僵蚕汤:《瑞竹堂经验方》卷二[组成]
好末茶30克、白僵蚕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放碗内,倾沸汤150毫升,用盏盖定。临卧再添汤点服。
功用:
[主治]喘嗽,喉中如锯,不能睡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