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_梅_的意象浅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民歌中亦是如此, 南朝的《西洲曲》写道: 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这里的“梅”不仅仅表友情, 也可能有所发展, 代 表爱情了。 唐人多有沿袭, 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曰: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孟 浩 然 的《早 春 润 州 送 从 弟 还 乡》曰 : 乡园欲有赠, 梅柳着先攀。 见 梅 即 产 生 相 思 , 让 人“ 空 断 肠 ”, 欲 赠 则 折“ 梅 柳”“ , 折梅”与“折柳”, 均是中古时代友人赠别的特定 仪式“ , 梅”之代表离情别绪, 同意象“柳”的意义无二。 梅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 基本就是这三大类意 象。其中一、二类关乎本性, 第三类是一种仪式或风 俗。其实在大部分作品中, 梅作为意象, 已经不仅仅 是一种花或者一种植物, 而是成为一种象征, 人的品 质的象征, 甚至是国家民族的象征。
61 语 文 学 刊
2007.10
借梅抒情, 以梅喻人, 手法是一致的。但人生的 境遇不同, 寄予的情怀也不同, 诗歌的境界自然也就 大不一样。从上述所举诗例当中, 我们已体会的比较 清楚。但为了使大家更明白, 我还想举下面两个更明 显的例子。
陆 游 的《卜 算 子·咏 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 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 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境遇, 寂寞孤独, 忍受凄风冷 雨。下片写梅花的品性, 它无意争春, 却遭百花嫉妒, 但它洁身自好, 即便成泥成尘, 仍清香如故。从上片 看, 其境界是孤寂、愁苦、凄凉的, 从下片看, 其境界是 无奈、落寞的。这与作者的处境有关。陆游是主战派, 他力主抗金, 却遭到排挤, 能不愁苦么? 但他心志不改 始终如一。所以, 梅花是词人自我的写照, 表现的是一 种无奈的孤傲清高和决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 — —《梅 花 落》 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梅雪相映, 融为一体。洁白 的世界, 动感无限, 生机无限, 真是美不胜收。 宋代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一首, 更是新颖别致: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争艳, 各不相让。诗人只得放下笔做一 番评价, 认为二者各有所长, 亦各有所短。梅虽白, 但 逊雪三分, 然而雪没有梅的幽香。于形象中蕴涵哲 理, 一直广为传诵。 梅的与众不同的幽香, 更是倾倒过无数的诗人。 陆游盛赞道: 清泉冷浸疏梅蕊, 共领人间第一香。
语 文 学 刊
语文学刊
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 逐寒风, 徒有霜华无霜质!
诗的前半部分, 主要是对梅花的赞美: 梅花不畏 严寒, 在寒风中开花, 在霜露中结实, 具有傲霜斗雪 的气骨。后半部分, 讥讽和批评杂树的凋零飘落。通 过对比, 突出梅花的品质。显然, 赞美梅花, 是诗人的 自况, 是为了表现诗人不随流俗的坚贞品格。讽刺杂 树, 是对门阀制度下的权贵们的尖锐抨击。
二、由梅凌寒的本性, 引申为象征人的某些品质 或情趣
梅耐寒, 常开放于雪中, 让人联想到坚贞不屈、 高洁不俗等品质与节操, 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并延 伸到对人的赞颂。
早在南朝刘宋时期, 诗人鲍照就写过一首叫《梅 花 落》的 诗 :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
2007.10
60 [ 作者简介] 朱仲坤,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教师。
一、美的化身, 诗意的幽香
古人咏梅诗最著名的要数宋代诗人林逋的七律 《山 园 小 梅》了 :
众苦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的前四句意思是说: 百花凋零, 摇落漂逝, 只 有梅花开放, 尤显明媚艳丽, 独自占尽了小园迷人的 风光。明净清浅的水中映出梅花疏朗横斜的倒影, 朦 胧的月色里浮动着梅花清幽的馨香。颔联是公认的 咏 梅 的 绝 唱, 诗 人 用 疏 影 、暗 香 描 绘 梅 花 , 以 水 和 月 做陪衬, 视觉、嗅觉、感觉并用, 不仅传神地写出梅花 的姿态和神韵, 而且创造出一种清幽朦胧的意境, 所 以有无尽的美感, 历来为人所称道。 由于梅常于雪中开放, 古人便将二者连写, 生出 无限趣味。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诗曰: 梅岭花初落, 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 花边似雪回。
作家作品
古 典 源自文库 歌 中“ 梅 ”的 意 象 浅 析
○ 朱仲坤
(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 山东 苍山 277700)
梅, 在植物学上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早春开花, 花 瓣五片, 有粉红、白、红等颜色, 味香。梅花每年开放在 冬末春初严寒料峭之时, 有耐寒傲雪之本性, 故常被 引申用以象征人的品质。因为梅有美丽的外形和醉人 的清香、报春而不抢春的风格以及不畏严寒的风骨, 所以它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无限的喜爱。在古典诗 歌中, 人们赋予它多种意象, 以寄托不同的情思。
毛泽东对该词的情调不以为然, 他也用同一词 牌 填 了 一 首《咏 梅》词 ,“ 反 其 意 而 用 之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仗冰, 犹 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 时, 她在丛中笑。
这 首 词 所 塑 造 的 梅 花 形 象 , 是 明 朗 的 、乐 观 的 , 词的情调也是积极的、向上的。该词作于 1961 年 12 月 , 当 时 中 国 正 处 于 内 忧( 三 年 自 然 灾 害) 外 患( 与 前 苏 联 反 目) 时 期 , 面 对 困 难 , 毛 泽 东 持 的 是 大 无 畏 的态度。他写的梅花, 迎着“风雨、飞雪”, 面对“悬崖 百 仗 冰 ”, 俏 丽 地 开 放 。 经 历 艰 苦 卓 绝 的 斗 争 , 迎 来 了“ 山 花 烂 漫 ”, 却 不 居 功 , 不 自 傲 , 并 为 此 而 感 到 无 比 的 高 兴 。这 是 无 畏 的 胸 怀 宽 广 的 革 命 者 的 形 象 。这 首词在内部传阅时,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几句话:“陆 游的北伐主张失败, 投降派打击他, 他消极颓废, 无 可奈何, 因此作此词, 而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却与 陆游相反。”
写梅花不畏霜雪, 不怕折磨, 骨气奇硬, 心地清 绝。直赞其气质和品格, 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
元 末 画 家 王 冕 , 隐 居 九 里 山 , 他 植 梅 、爱 梅 、画 梅 、咏 梅 , 曾 画《墨 梅 图》, 并 自 题 七 绝 曰 :“ 吾 家 洗 砚 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流清 气 满 乾 坤 。”这 里 的 梅 花 便 被 人 格 化 了 。画 家 以 梅 花 自 勉 , 在 梅 的 形 象 中 , 寄 托 了 自 己 的 理 想 、情 操 和 志 趣, 要洁身自好, 要保持高洁的品格。颜色不好看没 关系, 只要有清气在, 有骨气在, 就是天地间高洁美 妙的一棵梅花。正像一句诗评价的那样恰到好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 人与梅花一样清”。
— — —《初 春 书 怀》 明代项圣谟也赞道: 罗浮山下西河上, 独立春风第一香。 称梅香为“第一香”, 不仅因为梅花开得早, 更是 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具有特殊的韵味。 王安石也曾说: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这一“暗香”, 大概是对“第一香”的最好诠释吧。 其他的如姜夔的“梅花竹里无人见, 一夜吹香过石 桥。”南宋戴复古的“千山月色另人醉, 半夜梅花入梦 香 。”都 美 不 胜 收 。至 于 同 样 戴 复 古 的“ 有 梅 花 处 惜 无 酒, 三嗅清香当一杯。”, 以梅香代替美酒, 以嗅香代替 饮酒, 不独诗人, 就连读者也禁不住陶然沉醉了。
陆游的《落梅》诗曰“ :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 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赞美梅 花在狂风暴雪中凛然不屈, 但到了百花齐开之时, 宁 愿飘零, 也不愿向春神乞怜, 真正表现出“最高坚”的 气节。宋代词人萧泰来写过一首《霜天晓角·梅》词:
千霜万雪, 受尽寒折磨, 赖是生来瘦硬, 浑不怕, 角吹彻。清绝影也别, 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性情, 如 何共, 海棠说。
三 、梅 表 示 赠 别 和 怀 友
最早以梅表赠别的诗, 要数南朝宋陆凯的诗《赠 范 晔》: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 枝春。
范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著有《后汉书》, 陆凯同 他是好朋友。当时陆凯在江南水乡, 范晔在西北陇 头。陆凯思友心切, 正好碰到驿使, 便折梅以寄。“一 枝春”指梅花, 用赠梅花代替寄书信, 以示相思之意。 自此始, 人们常以梅花比喻驿使, 或称为梅花使。
61 语 文 学 刊
2007.10
借梅抒情, 以梅喻人, 手法是一致的。但人生的 境遇不同, 寄予的情怀也不同, 诗歌的境界自然也就 大不一样。从上述所举诗例当中, 我们已体会的比较 清楚。但为了使大家更明白, 我还想举下面两个更明 显的例子。
陆 游 的《卜 算 子·咏 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 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 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境遇, 寂寞孤独, 忍受凄风冷 雨。下片写梅花的品性, 它无意争春, 却遭百花嫉妒, 但它洁身自好, 即便成泥成尘, 仍清香如故。从上片 看, 其境界是孤寂、愁苦、凄凉的, 从下片看, 其境界是 无奈、落寞的。这与作者的处境有关。陆游是主战派, 他力主抗金, 却遭到排挤, 能不愁苦么? 但他心志不改 始终如一。所以, 梅花是词人自我的写照, 表现的是一 种无奈的孤傲清高和决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 — —《梅 花 落》 雪似梅花, 梅花似雪, 梅雪相映, 融为一体。洁白 的世界, 动感无限, 生机无限, 真是美不胜收。 宋代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一首, 更是新颖别致: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争艳, 各不相让。诗人只得放下笔做一 番评价, 认为二者各有所长, 亦各有所短。梅虽白, 但 逊雪三分, 然而雪没有梅的幽香。于形象中蕴涵哲 理, 一直广为传诵。 梅的与众不同的幽香, 更是倾倒过无数的诗人。 陆游盛赞道: 清泉冷浸疏梅蕊, 共领人间第一香。
语 文 学 刊
语文学刊
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 逐寒风, 徒有霜华无霜质!
诗的前半部分, 主要是对梅花的赞美: 梅花不畏 严寒, 在寒风中开花, 在霜露中结实, 具有傲霜斗雪 的气骨。后半部分, 讥讽和批评杂树的凋零飘落。通 过对比, 突出梅花的品质。显然, 赞美梅花, 是诗人的 自况, 是为了表现诗人不随流俗的坚贞品格。讽刺杂 树, 是对门阀制度下的权贵们的尖锐抨击。
二、由梅凌寒的本性, 引申为象征人的某些品质 或情趣
梅耐寒, 常开放于雪中, 让人联想到坚贞不屈、 高洁不俗等品质与节操, 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并延 伸到对人的赞颂。
早在南朝刘宋时期, 诗人鲍照就写过一首叫《梅 花 落》的 诗 :
中庭杂树多, 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
2007.10
60 [ 作者简介] 朱仲坤,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教师。
一、美的化身, 诗意的幽香
古人咏梅诗最著名的要数宋代诗人林逋的七律 《山 园 小 梅》了 :
众苦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的前四句意思是说: 百花凋零, 摇落漂逝, 只 有梅花开放, 尤显明媚艳丽, 独自占尽了小园迷人的 风光。明净清浅的水中映出梅花疏朗横斜的倒影, 朦 胧的月色里浮动着梅花清幽的馨香。颔联是公认的 咏 梅 的 绝 唱, 诗 人 用 疏 影 、暗 香 描 绘 梅 花 , 以 水 和 月 做陪衬, 视觉、嗅觉、感觉并用, 不仅传神地写出梅花 的姿态和神韵, 而且创造出一种清幽朦胧的意境, 所 以有无尽的美感, 历来为人所称道。 由于梅常于雪中开放, 古人便将二者连写, 生出 无限趣味。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诗曰: 梅岭花初落, 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 花边似雪回。
作家作品
古 典 源自文库 歌 中“ 梅 ”的 意 象 浅 析
○ 朱仲坤
( 山东省苍山县实验中学, 山东 苍山 277700)
梅, 在植物学上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早春开花, 花 瓣五片, 有粉红、白、红等颜色, 味香。梅花每年开放在 冬末春初严寒料峭之时, 有耐寒傲雪之本性, 故常被 引申用以象征人的品质。因为梅有美丽的外形和醉人 的清香、报春而不抢春的风格以及不畏严寒的风骨, 所以它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无限的喜爱。在古典诗 歌中, 人们赋予它多种意象, 以寄托不同的情思。
毛泽东对该词的情调不以为然, 他也用同一词 牌 填 了 一 首《咏 梅》词 ,“ 反 其 意 而 用 之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仗冰, 犹 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 时, 她在丛中笑。
这 首 词 所 塑 造 的 梅 花 形 象 , 是 明 朗 的 、乐 观 的 , 词的情调也是积极的、向上的。该词作于 1961 年 12 月 , 当 时 中 国 正 处 于 内 忧( 三 年 自 然 灾 害) 外 患( 与 前 苏 联 反 目) 时 期 , 面 对 困 难 , 毛 泽 东 持 的 是 大 无 畏 的态度。他写的梅花, 迎着“风雨、飞雪”, 面对“悬崖 百 仗 冰 ”, 俏 丽 地 开 放 。 经 历 艰 苦 卓 绝 的 斗 争 , 迎 来 了“ 山 花 烂 漫 ”, 却 不 居 功 , 不 自 傲 , 并 为 此 而 感 到 无 比 的 高 兴 。这 是 无 畏 的 胸 怀 宽 广 的 革 命 者 的 形 象 。这 首词在内部传阅时,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几句话:“陆 游的北伐主张失败, 投降派打击他, 他消极颓废, 无 可奈何, 因此作此词, 而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却与 陆游相反。”
写梅花不畏霜雪, 不怕折磨, 骨气奇硬, 心地清 绝。直赞其气质和品格, 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
元 末 画 家 王 冕 , 隐 居 九 里 山 , 他 植 梅 、爱 梅 、画 梅 、咏 梅 , 曾 画《墨 梅 图》, 并 自 题 七 绝 曰 :“ 吾 家 洗 砚 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流清 气 满 乾 坤 。”这 里 的 梅 花 便 被 人 格 化 了 。画 家 以 梅 花 自 勉 , 在 梅 的 形 象 中 , 寄 托 了 自 己 的 理 想 、情 操 和 志 趣, 要洁身自好, 要保持高洁的品格。颜色不好看没 关系, 只要有清气在, 有骨气在, 就是天地间高洁美 妙的一棵梅花。正像一句诗评价的那样恰到好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 人与梅花一样清”。
— — —《初 春 书 怀》 明代项圣谟也赞道: 罗浮山下西河上, 独立春风第一香。 称梅香为“第一香”, 不仅因为梅花开得早, 更是 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具有特殊的韵味。 王安石也曾说: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这一“暗香”, 大概是对“第一香”的最好诠释吧。 其他的如姜夔的“梅花竹里无人见, 一夜吹香过石 桥。”南宋戴复古的“千山月色另人醉, 半夜梅花入梦 香 。”都 美 不 胜 收 。至 于 同 样 戴 复 古 的“ 有 梅 花 处 惜 无 酒, 三嗅清香当一杯。”, 以梅香代替美酒, 以嗅香代替 饮酒, 不独诗人, 就连读者也禁不住陶然沉醉了。
陆游的《落梅》诗曰“ :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 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赞美梅 花在狂风暴雪中凛然不屈, 但到了百花齐开之时, 宁 愿飘零, 也不愿向春神乞怜, 真正表现出“最高坚”的 气节。宋代词人萧泰来写过一首《霜天晓角·梅》词:
千霜万雪, 受尽寒折磨, 赖是生来瘦硬, 浑不怕, 角吹彻。清绝影也别, 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性情, 如 何共, 海棠说。
三 、梅 表 示 赠 别 和 怀 友
最早以梅表赠别的诗, 要数南朝宋陆凯的诗《赠 范 晔》: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 枝春。
范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著有《后汉书》, 陆凯同 他是好朋友。当时陆凯在江南水乡, 范晔在西北陇 头。陆凯思友心切, 正好碰到驿使, 便折梅以寄。“一 枝春”指梅花, 用赠梅花代替寄书信, 以示相思之意。 自此始, 人们常以梅花比喻驿使, 或称为梅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