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考研经典试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考研经典试题答案解析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考研经典试题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理论力学
一、 填空题
1. 解:如下图所示,可在C 点对题述运动进行分解: (1) 圆盘绕0点逆时针转动; (2) 滑块A 水平向右直线运动;
_
31 b
同理可得 v A = O l cos60 = ----- o
1
3
由于该题所述牵连运动为转动,因而要选判断科氏加速度的方向:
根据右手定则,可得其方向如下图所示:
又根据圆周运动的性质可知
I AO = glsin60,
l sin 60 3l '
(3)
杆O i A 受牵连作绕O i A 轴的逆时针旋转运动
l AO 2 3b
_____ _ _____
接下来可再根据圆周运动的性质依次确定 a O 、a O 、a O 、a O 的方向如上图所示,
1 1
_ R T T
T T T
由此再根据运动合成定理可得 a O ■ a n ■ a O 1
■ aO ^ ■ a A ■ a C 0, 同时根据圆周运动及科氏加速度的性质,并将上式各加速度在
y 轴上投影可得
: : 2 :
:
2 O v A sin60 k O cos30 b O cos60 = b O1 cos30 ;
同时由于圆盘绕O 点作匀角速度运动,故:七=0,
2.
解:设任意瞬时,圆柱体的质心加
速度为 6,角加速度为;,重物
的加速度为a 2,则根据动量定理和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性质及加速度 合成定理,必有:
a 1 - T - a 2
mai 二 mig sin 二-T
一 mj E =Tr 2 1
咛2 二 m)2g
O 1
进一步可得
2、,3 2b 2
. 2 节 3l
3l 2
12 2bl 4.3 2b 2
9l 2
由上图可知F N =(R Jcosa ;
由滚动阻碍定律可得M fE M ma x=F N 6=(p+F2J6coP ; 由此根据力偶的性质可得 F T 2二吐 = 一 cos 〉;
联立,可解得
a
i
二
a 2 " m( si n r 2m 2si n J -
m 2 g
m 3 m,
3mt - m sin)g
3.解:由题意可得如下图所示的受力分析图(其中
F TI 、F T 2分别代表滑动
与滚动摩擦力,M f 代表滚动阻力偶):
/ i
r
1 m
首先,求解质心D 的位置:…宀
1
;
刚体作定轴转动,初瞬时• = 0,应用动量矩定理得J O 「- mg 2mg1 ;
2
a = | mgl ,
1 2 1 2 2 2
又j 「3mi
云细21 2ml
=
3ml
,由此得
3ml
故’詈,因此aD i r =36g
;
由质心运动定理:3ma D =3mg-F oy ; 故 F oy =3mg —彳口象=1|mg o
25
又刚体OA 与EC 要保持动平衡,由此可得F A =3mg-F °y
5.解:⑴设物块D 下降距离s 时,速度为V D ,贝U 系统动能为:
1 2 1 2
1 2 1 2
T 二? m m 2 V D J C C
2 J B 'B 2 EV A ,
其中:‘c 详
2v
D
R ; V A =2V D ; J c 二 J B ^mR 2
;
R
2
m m 2
1
m 2m 4 m !
1 7
m 4mi | m 2 2 2
同时根据滑动摩擦的性质F" = fF N = ( R + P2 ) f co 呦;
由于使得系统发生运动的力为 Q ,又由于:汀:::f , 故可得 Q = F T 4 — F T 2 = R F 2
f cos: - -P ——P ——COS : o
4.解:由题意可绘制如下图所示的运行与受力分析:
C
重力的功为:W = m • m 2 gs ;
(2)如下图应用相对速度瞬心的动量矩定理:
J o 並=m m 2 gR -F BC 2R ;其中 J ° =3
口可 m,R 2
,
R 2
Jmm 2g-3
m 】m 2
2 m
" g
2
4 4 7m 8m 1 2m 2
2 (7m + 8m 十 2m 2 )
6.解:对图示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应用动能定理T =W 并求导:
m 4m 1 m 2
2 v °a D p m m 2 gv ° ;
故a D
2 m m 2 g 7口::;8口
则可得F BC
m m27m 8mi| 2m t g - 3m 2m2m m2g 2 m m2 m 2叶g
7m 8叶2m2
由图示可知,h^Ftan30
3
F,F^R cos3^ - F , 3
3
F n1 =
G F A cos30 -F 2COS 30 ,F n2 二 G COS 30 F B COS 60 -RCOS60 , 即 F ni =G 吕 F A -F 2 ,F n2 卡G | F B - F i ,
即"G
子…歸厂予珀-亍;
由此可推得"齐詁-寻2沽+一手, 由题意 mA=3m , mB=10m ,
1 2方、
V 3 — 1 i‘
F A -——F ,Fn2 = ---
G +— 1 F B —F , 1 3丿
2 2* 3
丿 进而可推得F n1 =G •丄 2
由摩擦力的公式可知frf s F nl 迁 F n1, f 2
-f s F n2
n2 ,,
可推得 f^ 3^3
mg 3
FA-TF,f 2=^mg^F B-^F 。
4 8 4 4 8 24
由刚体动力学静平衡条件 M C F ]=0可得f i l Ac COs30二f z l Bc Sin 30 , 即3仏二f 』
BC
,
F, f 2 =dmg -^F B _^F ,
4
4
8
同时,由题意可知I BC =I AC CO S 30,则 直
3
l AC
2
故可推得9 mg U F A -3
F =^mg 」F B -丄F ,
4
8 4 8 16 16
即 5「3mg
f F B 卡卩
7•解:选定杆OA 与0占及BC 、滑块C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题
意可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受力分析:
又 f 「項 mg 3
F A
4
8
B 一 24
故可推得4mg ^^F
AC
二 ^mg 寻 F B 拐 F l
14
8
24 i
则该系统有5个活动部件,存在5个旋转副、2个移动副,故其自由度为
F =3 n — 2P L —P H =3汉5 —2汉7=1 个自由度;
因此可选择,为广义坐标,利用解析法求解:
通过主动力偶M、滑块C的驱动力Q作用点处相应坐标y A、x c的变分,确定A 点铅垂方向和C点水平方向的虚位移:
y A = l sin ■:},:. yA = l sin 丈.v,x c = I cos v 21 sin v tan v,、: x c = -2l sin v tan 丈.v
虚功之和为 '、.W=Q L-2lsin^tanw M[sinw
根据虚位移原理' 、W = 0得QL 21 si nvta nr - M si nr,
由该图我们可以看出在断绳前,其重心为C点,但在断绳后其重心迁移至A 点。
由此可以绘制出如上图所示,惯性力系方向简化结果,
rj^Qf L
贝U必有F| = ma = mR:•二
2
,J + f l | I 「mL.亿- I
J A a = J C+m!—I 妝=+m! — ! 1
m^-,方向如图所示。
12 2 3
解:⑴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绘制如下所示的运动分析,因而可知系统存
在两个自由度,因此可取广义坐标x/,其动能为
9.
M
IC
即M =2lQ tann。
T ^M V A+R B阮,
2 2
1 21 2根据运动学分析,v A=u,X, ' = I,则^ =- M u X - J B
t
(p _______ (p 故 V 二 mg zB 二 mg 2R 2-2R 2 cos cos^ 二一、2mgR 、1「cos COS3 ;
(3)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拉格朗日函数为 L =T —V = * M (u + * f +£ mR 2申2 + 血mgRjl _cos 甲 cos 夕
因而系统的广义动量积分
1 — s in 半
申 半
詡(^h-mR ^2mgR 2^co^cos i-^-mg ^^co ^sin 2, 由于、=0,丨=0,贝U p = M u x ;
⑷由拉格朗 日方程的广义能量积分求解公式可得
,, 何丄刃
cT ST 申
H 二 (p
—cos sin ;
- 由于=0^ =0,贝U H=M u X -M u XX
10.解:由题意可以做出如下图所示的运动分析: 由此其运动可分解为:
(1) 滑块4竖直向下运动(可忽略);
(2) 杆AB 绕AB 逆时针转动;
(3) 杆AB 与圆盘3接触点B 端水平向右运动;
1
=M u x mR 2 i - M u X X 「1 mR 2 山- 2mgR __ sin :
2,1_cos^ cos —
2
mgR 1 同时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可求得山十氏,故一1®*雋囲2
(2)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有势力为小球 统的势能由系统的重力做功决定,由于物块 而重力没有做功,因而系统的势能仅与物块 B 与物块A 的重力,因而系 A 的运动仅为水平运动,因 B 的重力做功有关,
即T=1討2 21如〜2敲巾24 ; o.。
15 ;霸;
同时根据上图可得水平位置时, I sin 30 m 2g T ,即 6 二 0.915 2, 20 61 . 门; 6^183 ■ 故 ‘2 rad s , ' ^=3 -3 -2 rad s ;
61 61
由于当弹簧压缩量最大的时候,所有的动能与势能将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
1
v 3 二 v^ tan 30 ,v 2 二 w cos30 , 3
即 v 3 2,」=3、3 2,故 T 10
由于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有
2 = 0.915
(4)圆盘3逆时针转动(牵连运动)。
则系统在水平位置的动能为T 冷Jj 冷J
3 f 冷讥V
,
故可得T - m,g k 2,即6 40:, 因此可得:=20 •、、406 m。
第三部分机械设计
一、选择题
1.解:为了避免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
除了要在结构上设法保证载荷不
偏心外,还应在工艺上保证被联接件、螺母和螺栓头部的支承面平整,并
与螺栓轴线相垂直。
在铸、锻件等的粗糙表面上安装螺栓时,应制成凸台
或沉头座。
当支承面为倾斜表面时,应采用斜面垫圈等。
因此应选择B。
2.解:牙型为三角形,内外螺纹旋合后留有径向间隙。
强度高是细牙和粗牙
螺纹的区别,
因此应排除A,对于B、D显然不是各类螺栓的基本功能和加工区别,故应
选择C。
3.解:带传动在工作时,带受到拉力后要产生弹性变形。
但由于紧边和松边
的拉力不同,因而弹性变形也不同。
当紧边在A点绕上主动轮时(如下
图),其所承受的拉力为R,此时带的线速度v和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均指
带轮的节圆圆周速度)V i相等。
在带由A1点转到B i点的过程中,带所受的
拉力由F l 逐渐降低到F2,带的弹性变形也就随之逐渐减小,因而带沿带轮的
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后收缩,所以带的速度便过渡到逐渐低于主动轮
的
圆周速度v1。
这就说明了带在绕经主动轮缘的过程中,在带与主动轮缘之
间发生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现象也发生在从动轮上,但情况恰恰相反,带
绕过从动轮时,拉力由F2增大到F i,弹性变形随之逐渐增加,因而带沿带
轮的运动是一面绕进,一面向前伸长,所以带的速度便过渡到逐渐高于从
动轮的圆周速度V2,亦即带与从动轮间也发生相对滑动。
这种由于带的弹
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因此应选择
(C )。
4.解:考察键连接的设计过程与顺序,应选择B。
5.解:考察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因为链是由刚性链节通过销轴铰接而成,当链绕在链轮上时,其链节与相
应的轮齿啮合后,这一段链条将曲折成正多边形的一部分(如下图)。
该正多边形的边长等于链条的节距p,边数等于链轮的齿数z。
链轮每转一转,随之转过的链长为zp,所以链的平均速度v为:
zm 1p z2n2 p
v =
60 1000 60 1000
链传动的传动比为:
i_全
i
12 '
匕z i
通常用上述两公式来求解链速和传动比,它们反映的仅是平均值。
事实上, 即
使主动链轮的角速度为常数,其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都是变化的,而且是 按每一链节的啮合过程作周期性的变化。
如上图所示,链轮转动时,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只有其铰链的销轴 A 的轴 心是沿着链轮分度圆运动的,而链节其余部分的运动轨迹均不在分度圆上。
若 主动链轮以等角速度 i 转动时,该链节的铰链销轴 A 的轴心作等速圆周运动, 设以链轮分度圆半径R i 近似取代节圆半径,则其圆周速度 V i=R 「i 。
为了便于分析,设链传动在工作时,主动边始终处于水平位置。
这样v i 可分 解为沿着链条前进方向的水平分速度 V x 和作上下运动的垂直分速度V y1,其值分 别为:
V X =w cos : = R < cos : , V y1 = V| sin - _ R ir sin :
式中[是主动轮上最后进入啮合的链节铰链的销轴 A 的圆周速度V i 与水平
线的交角,它也是啮入过程中,链节铰链在主动轮上的相位角。
从销轴 A 进入
cp cp
铰链啮合位置到销轴B 也进入铰链啮合位置为止,:角是从--至,—之间变
2 2 化的 1=360 “。
180* . 180”
V x = V
xmin = R 1 COS , V y1 = Vyimax 二 R i ‘1 sin
4 4 当-=0 时,Vx = Vxmin = R^ 1, 由此可见,主动链轮虽作等角速度回转,而链条前进的瞬时速度却周期性 地由
小变大,又由大变小。
每转过一个链节,链速的变化就重复一次,链轮的 节距越大,齿数越少,1角的变化范围就越大,链速的变化也就越大。
与此同 时,铰链销轴作上下运动的垂直分速度 V y1也在周期性地变化,导致链沿铅垂方
向产生有规律的振动。
同前理,每一链节在与从动链轮轮齿啮合的过程中,链 节铰链在从动链轮上的相位角
,亦不断地在一180 ..Z 的范围内变化(如上页
图),所以从动链轮的角速度为
V x R 网 cos P
■ ■ 2 ■
R 2 cos R 2 cos / 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 ㈡二丄二旦津-
cp 当一号时, V y1 二 V y1max 二 0
⑷ 2 R cos P
由上式可知,随着1角和 角的不断变化,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也是不断变 化
的。
当主动链轮以等角速度回转时,从动链轮的角速度将周期性地变动。
只 有在乙二Z 2,且传动的中心距恰为节距 P 的整数倍时(此时[二恒成立),传动 比才能在全部啮合过程中保持不变,即恒为 1。
上述链传动运动不均匀性的特征,是由于围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形成了正多 边形这一特点所造成的,故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为了减少这种多边形效应,即减少
1角的变化范围,故
应减小节距或增大齿数,故排除 B 。
2) 链传动的动载荷 链传动在工作过程中,链条和从动链都是作周期性的变速运动,因而造成 和从动链轮相连的零件也产生周期性的速度变化,从而引起了动载荷。
动载荷 的大小与回转零件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大小有关。
链条前进的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 F di 为
式中p 为链节距,p =2R sin180 。
从动链轮的角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 F d2为
式中:J 代表从动系统转换到从动链轮轴上的转动惯量,
*代表从动链轮的角
速度,R 2代表从动链轮的分度圆半径。
计算结果表明,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对相同的链轮直
径),则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同时,由于链轮沿垂直方向的分速度 V y 也在作周 期性变化,将使链条发生横向振动,甚至发生共振。
这也是链传动产生动载荷
■
的重要原因之一。
F di =ma c
式
中: m 代表紧边链条的质量,a C 代表链条加速度。
a C = = — R E ^COS P =尺国;sin P
dt dt
当 I ,±180 : z
时, a
C max 180
+Ri i 2 sin F d2 = R 2 dt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为减轻动载荷,应减少节距,增大齿数;同时结合⑴ 的分析可得应选择D 。
6.
解:考察各类联轴
器的特点与性质,对于载荷具有冲击、振动,应采用具有缓冲吸振的弹 性联轴器,故应选择C 。
7. 解:由于滑动速度
过高,会加速磨损而使轴承报废。
这是因为 p 只是平均压力,实际上, 在轴发生弯曲或不同心等引起的一系列误差及振动的影响下,轴承边缘 可能产生相当高的压力,因而局部区域的pv 值还会超过许用值。
故应选 择C 。
第五部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
、填空题
解:
十进制数连除,余 数倒序排列,直至商零,可得答案; 方法同上; 将二进制数以一 字节表示两位的方法显示可得答案; 按一字节存放一
位(对CF 无影响)的加法指令,将 然后根据所得结果可分析标志寄存器状态( 代表零标志,AF 代表辅助进/借位,PF 代表奇偶标志,CF 代表 进/借位标志,OF 代表溢
出标志);
ADC 代表带进位
的加法指令,方法同上;
SBB 代表带借位 减
法指令,将BX 与AX 相减后可得AX ,标志寄存器状态分析 同上;
NEG 代表求补码
指令,将AX 先转换为二进制,然后所有位全部取反后再加 1 可得结果,标志寄存器状态分析同上;
AND 代表逻辑与 指
令,将BX 与AX 进行逻辑与运算(根据真值表)后可得AX , 标志
寄存器状态分析同上;
OR 代表逻辑或指
令,将BX 与AX 进行逻辑或运算(根据真值表)后可得 AX , 标志
寄存器状态分析同上;
XOR 代表异或指
令,即将BX 与AX 先取反得AX 与BX ,然后进行
1.
1) 2
) 4)
位十进制数表示。
3.解:
ADD 代表不带进
BX 与AX 相加后可得AX ,
SF 代表标志位,ZF 2)
3)
4)
5)
7)
AX BX AX BX的运算后可得结果,标志寄存器状态分析同
上;
8) IMUL 代表带符
号数乘法指令,
4.解:
1)计算BP+SI+2可得源操作数地址偏移量;
2)经辨认可得该地
址寻址方式为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可得其有效地址EA可表示为
EA=[DS 左移4 位]+[BX]+[SI/DI]+[8 位/16 位偏移量]或EA=[SS 左移4位]+[BP]+[SI/DI]+[8位/16位偏移量],由此利用下述两种方法可得结果:SS左移4位后加地址偏移量;计算BX=BP+SI,然后计算BX+SI+2,再将DS 左移4位后相加可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