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是除法这个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主题图带练习只有2页,涵盖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有认识平均分,怎样平均分。

对实物进行平均分,抽象到图上不能动手操作的图形的平均分的方法。

知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数;知道每份数,求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有余数的情况等等。

除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它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平均分。

而平均分,虽然在学生的平日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是概念却非常模糊。

因此,这一课,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就非常重要。

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短短的几个字,却有很多隐藏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障碍。

首先,分什么?分成几份?几份是什么含义?有许多孩子不理解几份的含义,因此,在做题时,虽然字字能识,却无法理解题意。

我在课堂上很善于将学生的疑点、学困点找出来,并且以浅显易懂的数学语言,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甚至以动手表演、操作的方式,将内隐的知识点外显出来。

我将整个分一分,平均分的过程用表演的方式,用动态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实理解了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

通过反复的分的过程,平均分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在处理练习时,我将一道题的价值充分利用。

就一道小猫分鱼的看图题,就进行了充分的发散。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开发。

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上课不焦不燥,不是忙于赶课,而是遵从学生思维发展得特点,不断地启发,锻炼学生的思维。

从这节课,我们看到,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挖出内隐的知识,用学生明白易懂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外显,这样学生才学得轻松。

尽可能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障碍,将这些障碍在新授课时解决,而不是留到练习时才发现问题百出。

只有这样,向课堂40分钟,这个主阵地要质量,才能做到真正的减负。

篇二: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是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个分一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

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

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新课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等实实在在的,生动丰富的活动中感知,才能帮助他们体验平均分,进而在脑海中建立起等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体会除法的意义。

一、故事吸引,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孩子是听故事长大的。

我根据课本的内容用讲故事小熊请客导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提出问题小熊该怎样分配这8个桃子,两只小猴可能吃到几个桃子呢?激发学生思维。

并以此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孩子们都沉浸在故事中,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情境。

二、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

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连一连,体会了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加深了对平均分的体验和感悟,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形成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恰当地结合教学内容和每一项教学活动,抓住有利时机,渗透尊重客人、待客之道等品德教育。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既鼓励了表现好的学生,又保护了表现差
的学生的自尊心,把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系统工程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角落。

篇三:分桃子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除法竖式一直被我们当作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让学生得以巩固。

而新课程改革下,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算,怎么列,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和感悟的机会。

因而在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我感觉怎样来列除法算式不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算理才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上不应当简单的采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机械的记忆竖式的写法。

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体会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

也许,这种做法延长了竖式展现的过程,但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清晰的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这样对学生真正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很有帮助。

本节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情境延伸,自主探索;情境再现,巩固强化等几个环节,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味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教师遵循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的思想,本节课还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
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法上要做到扬弃,凡是该学生发现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但对于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探究的问题,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要看准时机,掌握技巧,控制分寸,点到为止,该给学生讲清楚的要讲清楚,真正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通过本节课:1.我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趣的小侯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中展开教学,最后又续编故事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变无趣为有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思想。

2.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扶放结合。

恰当引导学生共同解决,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难点处理得科学到位,既考虑学生的现实能力基础,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深化。

4.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受。

利用教师评、学生评等多元评价来激励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篇四: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第一小节。

本内容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有:整
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混合运算。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和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方法,并为计算多位数除法打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形成运算技巧。

在对过去的40分钟的回顾、反思与总结,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在教学中,故事情境贯穿全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的分桃子的生动情境,在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交流对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注重数学教学与现实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数形结合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在探究 48 2 的笔算方法时,学生将口算方法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既为学生探索笔算除法提供了经验,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化难为易,使知识的构建更加直观,简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口算、摆小棒与探索笔算方法相结合。

在探究 48 3 的笔算方法时,为学生搭建了探索笔算方法的阶梯口算、摆小棒的步骤与探索笔算方法相结合,不仅使学生的探索活动得以有效进行,而且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在此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表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在对除法竖式从一层楼到两层楼的对比中,学生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4.笔算算理与语言表达相结合。

言语是思维的工具,学生语言内化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内化过程,也是其思维提升的过程。

在对 48 2 和 48 3 的笔算算理的表述过程中,笔算算法的提炼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对算理实现内化,从而巩固了笔算的要领。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
1.动手操作环节的设置不够细致,意图体现不充分。

可再设计为学生试摆,教师示范摆,学生再摆。

让全体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感知,以突破教学难点,即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时,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算理。

时间安排欠妥。

48 2 教学时,时间拖沓,以至于 48 3
学习时,又过于仓促,出现了刚刚提到的操作不充分的问题,也导致了后面的教学活动没能展开。

通过一次次的公开课的教学,专家、校领导以及同事们的不吝赐教,课后的不断反思、总结,我在不断地成长,我会把每次所得所失深记在心里,以便更好地开展日后的教学工作。

篇五:分桃子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历来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出现多种问题。

教材总安排的两个例题是 48 2 和 48 3 ,对于第一道例题,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口算中已学习过,所以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马上能口算答案24。

如果直接让孩子们先口算再笔算,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我在课堂一开始便创设帮猴王分三组桃子的情境,让孩子们觉得口算很难算出,得出笔算的必要性,然后再从简单入手分析笔算除法算理。

抓住孩子们好胜心理,先让他们试算,得出三种算法,尤其是第二种算法最多,正确的算法最少的情况,教师再逐一对他们的算法进行点评,确定第三种方法才正确,然后抓住学生心理进行算理探究,以摆小棒为脚手架,理解笔算算理。

然后再引入例2 48 3 ,让孩子们在对比中发现,第一题,4能除以
2,但是这道题目4不能整除
3,回到生活原型,来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利用课件的直观性,突破这个难点。

本堂课,以教师引导为主,适时让学生尝试,利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来理解算理,注重规范书写格式,同时对教材的内容合理进行安排,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留在下一节课来学习,给予学生更多时间来掌握基础的计算技能。

当然,本堂课在注重算法优化的同时,算法的多样化究竟要不要突出一下,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但课堂40分钟又显得少,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多,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