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美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代美术
简议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专业:
姓名:
年级班级:
二零一六年六月
摘要 (3)
ABSTRACT (3)
第一章:唐代历史背景及唐代人物画发展 (4)
1.1唐代人物画发展历史背景 (4)
1.2唐代物画发展进程 (4)
第二章:唐代人物画代表画家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5)
2.1阎立本 (5)
2.2吴道子 (6)
2.3张萱 (7)
2.4周昉 (7)
第三章:唐代人物画绘画题材 (8)
3.1历史题材 (8)
3.2宗教题材人物画 (9)
3.3风俗习惯人物画题材 (9)
3.4仕女人物画题材 (10)
第四章:唐代人物画的历史价值 (11)
4.1唐代人物画艺术成就 (11)
4.2唐代人物画影响 (11)
参考文献: (12)
结论 (12)
后记 (12)
论文原创性声明 (13)
摘要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在唐代达到高度成熟,出现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代表性画家和作品,在技巧和理论上对中国绘画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中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向世俗化转变,题材内容转向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盛唐人物画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制在其中均有所体现。

代表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人。

关键词:唐代人物画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in the Tang Dynasty reached a high degree of maturity,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creative representative painters and works, in skill and theory of Chinese painting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s. During the Mid Tang Dynasty i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an unprecedented prosperous era, is a new style of the era, religious painting more to the secular change, subject to major political events at the time. Art is a product of the times, figure painting in Tang Dynasty presented the prevailing social outlook,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religion, ritual in which has been reflected. On behalf of the painter Wu Daozi, Yan Liben, Zhang Xuan, Zhou Fang, and others.
Key words:Tang Dynasty Figure painting Wu Daozi Zhang Xuan Zhou Fang Yan Liben
第一章:唐代历史背景及唐代人物画发展
1.1唐代人物画发展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华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百花齐开的全盛时期。

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威名远扬的大唐王朝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一路遥遥领先,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且最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

唐代农业发达,工商业也飞速发展,特别是开元年间,长安、洛阳、扬州成为享誉世界的大都市。

唐在当时的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与各国文化交流频繁。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使其成为世界交流的中心。

在唐代大一统的局面下,南北朝时各方面的文化得到进一步融合,使中华文化发展到顶峰。

这一时期,物质上的富足催生了文化上的需求,皇家贵族热爱收集书画作品,对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唐代人物画发展进程
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把唐代人物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唐时期和晚唐时期。

初唐时期国力雄厚,版图辽阔,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人物画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代表画家阎立本确立了工笔人物画风。

盛唐时期是唐代最繁荣的时候,也是唐代美术最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其风格上的独特,内容上的丰富,气魄上的宏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涌现了像吴道子这样杰出的画家。

中唐时期政局稳定,文化繁荣,当时长安涌现出了大批画家,其中以周昉,张萱为代表的前后同流派仕女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画家吸收西域及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艺术表现技巧更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画作越来越注意反应人物精神面貌及现实生活。

晚唐时期政治动荡,军阀混战,在社会不安稳的大背景下,美术创造没有明显的创新。

总的来说,唐代美术不仅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美术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美术的高峰,对当时世界有着很大影响。

第二章:唐代人物画代表画家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2.1阎立本
阎立本(?一一673年)是画家兼工程学家,并且具有政治才干,在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他代阎立德为工部尚书。

在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作了宰相。

他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而且大多反映了唐初一些重要的史实。

代表作品多为历史人物题材,如《历代帝王图卷》、《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外国图》、《永徽朝臣图》、《昭陵列像图》等。

由此可见,阎立本的作品是唐代的伟大政治事业的颂歌。

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认真切磋加以吸收和发展。

从他的作品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较之前朝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着细致的刻画,都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2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

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

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

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

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影响不限于唐代的绘画和雕塑。

他的画风在宋代仍为很多画家所追摹向往。

北宋初年的宗教画家几乎都没有完全超出吴道子的范围。

而在绘画史的发展上,宗教画自宋代以来,
就没有出现重大的改变。

可以说中国风格的佛教绘画在吴道子的手中是最后形成。

2.3张萱
张萱,长安(今西安)人,唐代画家,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

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

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

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张首的人物画作品注重构图上的变化,讲究疏密聚散。

色彩上偏向于鲜艳绚烂,通过贵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足向上,表现了妇女的温柔与妩媚,歌颂了对生活的强烈欲望。

2.4周昉
周昉(公元8世纪-9世纪初),唐代著名画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

出身显贵,先后任越州、宣州长史。

能书,擅画人物、佛像,尤其擅长画贵族妇女,容貌端庄,体态丰肥,色彩柔丽,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喜爱。

他是中唐时期继吴道子之后而起的重要人物画家。

早年效仿过张萱,后来加以变化,别创一体,有“周家样”之称。

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卷、《挥扇仕女图》卷、《调琴啜茗图》卷等。

周防作品的特点据记载是“衣裳劲
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防的作品《统扇仕女图》、((花仕女图》中见到。

虽然所选取的题材也和张首差不多但周防更注重画中人物形象神态的表现,是典型的以神表形、意象造型手法。

周防用笔遒劲纤细,铁线勾勒,柔丽而富有弹性。

设色清丽艳明,对质感的描绘非常贴切:纱衫轻薄透明,肌肤丰肤白哲、光彩照人,羽毛轻盈,头饰闪亮。

第三章:唐代人物画绘画题材
3.1历史题材
初唐绘画多用作政治辅助,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具有较强烈的说教意义。

统治阶级把绘画作为宣传自己功绩伟业和教化大众的重要手段,通过绘画大力宣扬王朝的威德与强大,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阎立本长期追随李世民,是李唐统治阶级的重要成员,他的绘画以唐王朝的政治需要与艺术主张有关,如《步辇图》表达了唐太宗的睿智和禄东赞对唐太宗的仰慕,生动记载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具有高度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还有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卷》,这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人物画作品。

他在这里对于统一了天下,或促成了统一趋势的帝王,都表现了他们共有的一种庄严气概。

而亡国之君,如陈叔宝则表现其猥琐无能的特点。

从唐代历史题材人物画中我们发现,画面中有意识的将地位高的人的比例画得比侍从大,这是宗法等级观念在绘画中的表现,这种手法在
封建社会中随处可见,也不免渗透到艺术中。

3.2宗教题材人物画
宗教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盛唐时期达到了宗教与艺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个顶峰时期。

从当时的社会来看,唐时寺庙,规模相当大,往往是宗教、科学、文化研究的学府,又是市民的文化娱乐场所,音乐、戏剧、绘画、诗歌等集中处。

使用绘画作为一种媒介是宣传宗教最好的方式,因为绘画为了能更直接,更简洁的体现宗教内容,能使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接受和容易理解,而使画中的人物以及情节内容都大大的广泛起来了,情节内容都接近生活化、世俗化,很容易了解所信仰的深刻内容。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当时的贵族作为取材的对象,这体现了宗教画的世俗化,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3风俗习惯人物画题材
风俗画可以看成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它还可以被当作历史研究材料,研究当时的人物习俗。

这种题材最贴近生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现也使艺术表现的范围更加多样化。

唐代的风俗绘画表现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常见的有表现贵族阶级的餐饮、狩猎、车马出行与征战,乐舞、百戏、农耕和放牧等,还有表现贵族体闲生活的情景,如张萱的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及《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对贵妃姐妹奢侈生活的真实写照。

该画表现的就是天宝年间煊赫一时的虢国夫人在众仆人的引导和护卫下与友人骑马踏青游春的情形。

画中情节简单,没有任何背景,却充满着闲适的春游气氛,这一骑从行列在表现当时豪贵的生活方面具有概括的意义。

《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生活气息。

3.4仕女人物画题材
唐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美术发展的社会条件,人们思想意识上引起对物质生活的强烈的兴趣,贵族中间更流行着崇尚物质享受的享乐思想。

唐朝出现了新的女性审美观念,仕女画由前代的教化功能转变为欣赏功能。

把“仕女画”推向成熟期的是画家周昉。

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衣裳劲简”、“彩色柔丽”。

这些特点可以在他的作品《簪花仕女图》中见到。

该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
感。

画家在手臂上的轻纱敷染淡色,深于露肤而淡于纱,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传达出柔和、恬静的美感。

现从出土的大批中、晚唐时期的陶俑来看,画中仕女的服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时装文化。

第四章:唐代人物画的历史价值
4.1唐代人物画艺术成就
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唐代人物画己经完成了从注重伦理美学特征向艺术本体美特征的转变。

在绘画艺术本身的审美上己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唐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为人物画的产生准备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市民阶层的形成,社会审美观念的发展,加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理论指导思想。

题材众多,有描绘政治事件,有描绘日常生活,有描绘宫廷贵族。

在绘画技法上,以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为代表的唐代人物画家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了一套与绘画题材相适应的表现手法。

从“铁线描”到“药菜条”再到“琴丝描”,这些线描风格的创造奠定了唐代人物画样式的基础。

4.2唐代人物画影响
唐代人物画对后来的人物画创作影响很大,创作技法上的发展为五代和两宋的人物风俗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人物画的影响辐射
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对当时的世界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及卓越贡献应该得到肯定。

参考文献:
《浅谈唐代人物画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霍思光
《盛唐时期人物画研究》田路
《中国美术史》姜松荣
《唐代绮罗人物画研究》霍雨露
《唐代人物画造型初探》夏展
结论
唐代人物画在南北朝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下,进行了自己的革新,不仅产生了众多传世佳作,也为后来的五代两宋人物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的我们,在学习其表现手法,了解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更要将其发扬光大。

后记
本论文主要是对唐代辉煌的人物画成就的描述,在一大批画家的努力下,唐代人物画承上启下,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
珠。

今天的我们,理应借鉴传统,弘扬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用艺术启迪人性中的真善美。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思考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二零一六年六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