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的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扩张侧向于描述城市空间的迅速膨胀,同时还伴随着对其他类型的侵占。
布雷特.密立根说城市空间扩张强调了某一类用地的绝对强势,因而造成了城市空间扩大过程中对其他类型用地的侵占,它体现的是将城市建设活动置于自然系统之上,将承置于乡之上的发展观。
特点;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和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地带。
又称城市地区。
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明显,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
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
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乡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
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4)土地利用的强动态性。
随着城市的扩张,靠近城市建成区或者交通用地区的农用地逐渐转化为非农用地,城市建设向外扩展。
城乡结合部的边
界也不断向外扩展。
(5)城乡便捷的模糊性(6)土地利用的敏感性。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城乡用地交错,城市用地破碎(2)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供需矛盾加大(3)人口激增,耕地变少,人地矛盾突出(4)用地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5)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薄弱(6)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
户籍管理问题
鉴于城乡结合部与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
行政区划问题
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
外来人口问题
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在此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多社会问题。
农民的出路问题
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土地开发问题
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
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
物业管理问题
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由于一些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
西进八里湖,是我市“西拓、南移、东挺、中疏”的城市建设总方针要求下的必然。
九江中心城区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区内水系交错众多,城市发展受限。
从地理位置看,城市主要发展趋势是向西发展。
因此在全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在对城区用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发展的态势,城市规划用地是沿长江岸线由东向西拓展,沿昌九高速公路轴向延伸,沿九威大道连片推进,环庐山公路适当布局。
西进八里湖,是拓展城市骨架,打造城市特色的必然选择。
九江老城区人口稠密、建筑密度大、建筑容积率高、交通拥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市骨架一直未拉开。
从城市建设的方针而言,就要拓展新城区,逐步完善改造老城区。
八里湖周边地区毗邻九江市区西面,其水域面积约平方公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两湖一江一山”成为九江得天独厚的城市山水格局。
环湖地带丘垄相围,自然植被葱郁,空气
清新,视野通透,且有庐山为背景,形成景观的多层次与纵深,具有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的理想风景旅游资源。
八里湖、赛湖环湖地区是建设旅游、工业集聚、度假休闲、宜居宜业、打造城市特色的最佳场所。
西进八里湖,是完善城市组团结构发展的必然需要。
环绕八里湖周边地区,即城市功能规划中的柴桑组团,内含原柴桑新城、昌河汽车工业园、沙河综合工业园,其组团本身工业基础雄厚,是九江重要经济支撑。
根据九江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应是环绕八里湖周边城区(柴桑组团)的城市中心区向西拓展的战略转移。
有路才有八里湖。
在市委书记钟利贵提出八里湖时代这一新概念后,从3月26日起,围绕八里湖开发的三大工程——长虹西大道、环湖路和十里河整治率先迈开开发八里湖的步伐,其意义对于“八里湖时代”非同一般。
(三)重点建设八里湖兼顾其它地区
八里湖地区建设框架现已基本展开,2010年将继续加快推进步伐,引导、吸纳和带动各类城市要素向新区集聚,逐步把八里湖新区建设成集望山、观江、赏湖、阅城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区。
1、继续推进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环湖三路、杭州路、环湖东路(胜利大道至前进西路段)等道路工程,基本形成新区主要路网。
同时,加强与长江二桥建设的衔接,完善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
2、加强滨湖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实施八赛隔堤区域生态化改造,重点打造东岸滨湖绿带与南部生态绿心,构筑生态景观环境。
3、立足城市整体,进一步加强博物馆、规划展示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城市功能性设施的建设,重点选择东岸用地,适时进行盘整开发,并配套完善生活居住公共设施,集聚新区人气。
4、进行赛城湖公园、濂溪公园及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兼顾城西、城东、十里等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九江市的发展战略应该定位为一是积极主动融入“武合昌”,对接“长珠闽”,走向全世界。
加快生产要素配置的国际化,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升国内国际产业协作分工的参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对九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全力推进大工业。
着力培植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纺织服装、电力能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强招商、重技改、盘存量、增总量,狠抓一批具有产业集聚作用的重大项目,大力扶持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实施高起点规划、全方位推进;多元化投资、高水平开发;优质化管理、多样性营销。
四是必须用统筹发展思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重点开发沿江、沿路产业带,集中精力解决沿湖和修武等西部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重点突破发展不平衡,谋求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依据城市发展现状,形成以九江中心城区为核心,沿长江城镇发展轴、沿昌九城镇发展轴,中部城镇发展区、东部城镇发展区和西部城镇发展区,即“一心两轴三区”,共同构成“*”
形放射状城镇空间结构,共同构成职能分工合理、空间联系紧密、空间结构完善的城镇空间网络。
(1)一心:即九江市中心城区(大九江方案或都市区方案),充分依托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交汇,国家级铁路枢纽、港口和区域支线机场的建设,以及有利于中心城市各项功能成长的措施,通过区域型高速公路、铁路的布局优化调整,增强九江市区的区域辐射影响力,强化九江市中心城区在整个长江中下游、赣北地区和九江市域的区域中心地位,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2)两轴:构建东西向沿长江城镇发展轴和南北向沿昌九城镇发展轴,有利于整合九江市域及周边临近地区的城市与产业功能,提升九江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其经济实力与对外辐射能力。
(3)三区:根据九江市经济空间分区,考虑城镇的空间分布和所依托的交通轴线,将九江分为三个城1.体制性矛盾及其影响。
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旧有体制、结构、规范的合法性的丧失过程,是一个全部体制、结构和规范的权威性受到严重冲击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新体制重建过程中极易诱发和暴露许多社会问题的过程。
而体制改革滞后和新体制尚未健全起来,则成为影响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发展的体制性原因,甚至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原因。
镇发展区:东第二,土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城乡结合部的土地是关系城乡结合部自身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部城镇发展区、中部城镇发展区和南部城镇发展区。
(1)制度性制约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损害了城乡结合部农民的应得利益。
以划拨为主而不是以经营为主的思路导致城乡结合部的地价过低,因此,农民既没有在初级地租上受益,也没有在级差地租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获取应得利益。
(3)土地流转中的问题较为突出。
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流转相当普遍,集体土地交易行为主体,既有村集体又有基层政府,还有使用土地的企业和个人。
(4)房地产开发问题非常突出。
出于减少成本和简化征地程序的需要,或者为了绕过控制耕地的国策,城乡结合部的房地产开发不少以“农”字立项,变相获得土地开发权
实现城乡结合部社会稳定,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
1.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城乡结合部推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第一,创新管理体制。
搞好城乡结合部的体制创新,就要在城乡结合部以全面推行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突破口,以及时解决“城中村”问题、探索“村改居”模式为重点,把落脚点放到切实加强和搞好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上来第二,着力解决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集体经济重组。
要依照政社分开原则,进一步明确乡级集体经济所有者主体,街道办事处与合作社应从人员、机构、职能、资金等方面完全脱钩,政府财政与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完全分开,社区范围内行政管理开支由财政预算解决,社区范围内市容、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所需经费列入有关城市管理部门财政经费预算
2.把城乡结合部第一,把城乡结合部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要根据对土地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标,把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合理分布城市产业和人口作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完善以主城为核心二是按照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要求,在暂时不改变城乡结合部村镇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情况下,通过明晰产权,搞好开发利用。
,城镇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搞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3.积极解决利益性矛盾,稳妥处理群体性矛盾。
4.搞好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加强人口管理工作。
加快城乡结合部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要积极探索符合城乡结合部特点的改革措施,可以遵循“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原则,加速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
5.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经济,整顿经济秩序。
6.搞好城乡结合部基层政权建设,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莲花镇位于九江市南郊,因镇境内著名的佛教圣地莲花洞而得名。
镇机关驻地妙智铺,距城区3公里。
该镇东临虞家河乡、威家镇,南倚庐山,西与开发区相连,北接十里街道,面积42平方公里。
辖7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66个村(居)民小组,78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
近年来,该镇依托区位优势,抓住九江城区向南拓展的机遇,围绕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莲花苗木”、“张记”菜刀、“查氏”茶饼、“龙门炒货”、“大棚草莓”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农家乐、休闲度假、登山健身等城郊旅游项目也日益如火如荼。
同时,着力在发展壮大工业上下功夫,从打造工业平台着手,先后规划建设了莲花、东城两个工业基地,已引进财兴五金、鑫星玻纤、汇诚制衣、美庐乳业等一批大规模企业落户,工业税收已成为全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强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