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鳜鱼养殖现状分析及健康养殖技术探讨
鳜鱼优良品种培育与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名称:鳜鱼优良品种培育与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技术优势:配合优质苗种推广应用,建立池塘底质与水质评估与改进技术、鳜鱼苗培育期的病害防控技术和鳜鱼成鱼养殖过程的生态调控技术。
适养时间和区域: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技术要点:通过引进消化国外鱼类选育种新技术,采用家系选育、群体选育及鱼类亲子鉴定技术,经连续4代的选育,培育出快长、成活率高且均匀度好的翘嘴鳜“广清1号”优良品系,建立了配套的鳜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并研发了生态调控产品。
通过优质苗种与配套的科学养殖方法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鳜鱼养殖经济效益,减少饵料消耗量以及苗期和养成期病害的发生,生态效益显著。
“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
”鳜鱼以其鲜美的肉质广受食客赞誉。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鳜鱼人工繁殖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鳜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
养殖过程中鳜鱼全程以活体幼杂鱼为饵料。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主导研发的“鳜鱼优良品种培育与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极大促进了广东鳜鱼养殖的良种化和鳜鱼产业升级,对于鳜鱼养殖业以及其它淡水鱼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近年来,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广清1号”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广清1号”新品种性状优势明显广东是鳜鱼主养区,年产量近1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成。
同时广东也是鳜鱼苗种的主产地,有70%的鳜鱼苗来自广东。
2012年,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鳜鲈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星表示,她的团队调研发现,鳜鱼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个体均匀度不高、成活率比较低的问题,往往在一个养殖周期结束时,还有20%-25%的个体达不到上市规格,需要继续养殖。
2013年,团队从安徽秋浦河、洞庭湖收集的翘嘴鳜野生群体和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保种的翘嘴鳜“华康1号”选育群体中挑选出600尾个体,作为基础群体进行翘嘴鳜新品系选育,选育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的选择育种,最终培育出了翘嘴鳜新品种“广清1号”。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鳜鱼,又称草鱼,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养殖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鳜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包括种苗选育、池塘建设、水质管理、饲料喂养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
一、种苗选育1.优质种苗的选择对于鳜鱼养殖,种苗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育种苗时,应选择体形饱满、色泽良好、有活力的个体为种鱼,并注意避免任何疾病和畸形的个体。
2.繁殖技术鳜鱼常用的繁殖技术有池塘养殖繁殖和草堆繁殖。
在池塘养殖繁殖中,可通过调节水温、施加石灰等方法促进鱼群的自然繁殖;而草堆繁殖则通过将选定的草堆放置在池塘中,提供繁殖场所,使鱼群在草堆中进行繁殖。
二、池塘建设1.选址与规划池塘的选址应避开污染源和集水区域,并充分考虑地势、水源、排水和日照等因素。
在池塘规划方面,应合理设计池塘大小和形状,确保充足的养殖面积和良好的水流通。
2.池塘修筑池塘的修筑应考虑池底的平整度,通常采用挖填法和垫土法两种方式。
挖填法适用于底泥较厚的地区,土方可用来填塞,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石灰和有机肥料;而垫土法适用于底土较稀薄的地区,通常垫土厚度为10-15厘米。
三、水质管理1.养殖水源养殖水源的选择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洁且无污染,以保证鳜鱼的健康生长。
同时,需要注重水温控制,合理调节水温,确保鱼群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2.水质调理鳜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水质调理。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氧、加碱、除杂和消毒等。
增氧可通过增设氧气供应设备来实现,加碱则是为了维持水体pH值的稳定,常见的碱剂有石灰和纯碱。
除杂和消毒通常使用氯化池塘或过滤设备等方法。
四、饲料喂养1.饲料种类选择鳜鱼的饲料种类多样,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
在喂养过程中,可根据鱼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以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喂食方式常见的喂食方式有散料喂食和投料喂食。
散料喂食适用于鳜鱼较小的阶段,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而投料喂食则适用于鳜鱼较大的阶段,可使用专业的投料设备将饲料投放到水中。
桂花鱼的养殖技术桂花鱼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
桂花鱼的养殖技术-桂花鱼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桂花鱼又称鳜鱼,淡水品种,鲈形目,常见养殖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翘嘴鳜的幽门盲囊数量最多,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强,因而生长最快,目前人工养殖最多的也是翘嘴鳜,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桂花鱼的养殖技术,桂花鱼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
桂花鱼养殖现状与发展方向全国养殖桂花鱼规模与产量当属广东为最,湖北和江苏次之,广东亩产多在4000斤左右,同时养殖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成本也偏高;其他省份平均亩产多在1000-2000斤,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但养殖成功率低,养殖技术差异明显。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苗种退化,病害严重,养殖成本高风险大,冬季饵料鱼难寻,用药多食品安全问题。
发展方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倡无公害生态养殖,建立国家级鳜鱼良种场,探索鳜鱼饲料养殖,鳜鱼疫苗的研发与运用,工厂化养殖,拓宽消费市场如深加工。
桂花鱼的养殖技术A、桂花鱼苗种培育将苗移入泥池培育,每立方米水体放体长1厘米的鱼苗400尾。
鳜鱼产卵后的第2、3天各催产一批鳊鱼,作为鳜鱼的开口饵料鱼苗,具体视视鳜鱼苗量及饵料需要量来确定鳊鱼催产批次,一般为2~3批次。
鳜鱼苗与饵料鱼苗的投入比例,原则上为1:3~5。
开食3~5天后,可因场制宜投喂白鲢、草鱼和花鲢苗。
原则上每天喂苗1次,但视饵料鱼苗长至1.2~1.5厘米时,开始投喂乌子,此时的鳜鱼苗与饵料鱼苗的比例为1:3左右。
从鳜鱼苗开食开始,长至1厘米约需10~12天,2厘米约需17~20天,3厘米约需24~27天,4~5厘米约需30~35天。
水质要求水源良好,水质清新,无污染。
进水口用50目网片过滤,除去敌害生物。
B、桂花鱼成鱼养殖桂花鱼的养殖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
1、鳜鱼的混养。
桂花鱼的混养主要有三类型:一是以桂花鱼为主的类型。
土池面积以0.5~2亩为宜,每亩放鳜鱼1000尾。
一种是搭配鲫鱼,每亩水面可以投放2龄的鲫鱼600尾,计100千克,鳜鱼可食繁殖的小鲫鱼,其他野杂鱼类以及小虾;另一种是旁皮鱼,每亩水面右放养1冬龄旁皮鱼10千克左右(还要投入600只活蚌供旁皮繁殖)。
鳜鱼无公害健康养殖与防病
(2)定期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使用微生物制剂是通过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出优势有益 微生物群体, 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 降解水体及底质有害物 质, 降低氨氮、 亚硝酸盐、 硫化氢等水质因子, 从而达到调节 改良 水质, 减少疾病发生。施用微生物制剂前 2- 3 天需进行
2、 池水消 毒:放苗前3-4 天 用0.5ppm强氯精或每 亩0.5
支康丰l 型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 放苗前 1- 2 天每亩用 u 100 150 克灭虫精全池泼洒。
四、 饵料鱼的培育准备
1、 池水消毒2- 3 天后, 每亩放养鳝、 草、 缩、 土妓、 麦鳞或 泰鳞鱼苗(鱼花)300 万 一 万尾, 500 作为饵料鱼。 2、 饵料鱼的培育:投喂花生鼓、 麦皮等粗饲料, 15- 20 经 天培育, 饵料鱼长至 1.5- 2.5 厘米体长时, 使用0.7ppm硫酸 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 可投放级鱼苗培育。
五、 种苗选择和培育
10- 15 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调节水质, 同时用0.7ppm硫酸 铜、 0.3ppm灭虫精或 lppm 敌百虫杀虫, 2 天后再使用 10.5ppm强氯精0.5ppm鱼菌清消毒杀菌, 经过处理后的池水
才可用作养殖池用水,杜绝病原及污水因注换水进人养殖
池。
1、 种苗选择: 种苗的质量好坏关系到级鱼养殖成功与 否。 放养的种苗要求:健康无病、 活力好、 体态均匀饱满、 摄食 生猛、 规格均一、 无畸形, 最好选择经过选优复壮的良种, 有 条件可提前进行病毒检测,确保放养不携带虹彩病毒的种
三、 养殖池水的准备
3、 饵料鱼投喂和消毒 饵料鱼品种以土鳞、 麦鱿和链鱼为主, 质量应鲜活、 无污 染、 无带病原体、 体内无残饵、 无腐败变质。应长期保持饲料 鱼的充足和适口, 避免级鱼时饱时饿, 影响体质和生长速度。 坚持每批饵料鱼放塘投喂前, 必须进行浸浴消毒, 避免病原
桂鱼季花鱼鳜鱼养殖技术(全面版)
第 四 节
一、面积
成 鱼 养 殖
对投放夏花当年养成的,面积1~3亩;大于此规格的, 面积1~5亩,水深2~3m。
二、养殖模式
放养
(g)
时间
密度
(尾/亩)
成活率
( %)
亩产
(kg)
规格
(kg/尾)
夏花 6月上旬 1000~1500 30~50 7月上旬 700~900 50~150 3月上旬 500~700
4、产卵与受精 人工产卵授精 5、孵化
1)设施
孵化环道:放卵50~60万粒/m3。 孵化槽:70~90万粒/ m3 。
2)孵化用水设施及处理 A 孵化用水设施 B 用水处理:在用水10d前用生石灰消毒,或3d前用漂 白粉消毒。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3)孵化水质条件 水温20~30℃,最适25~27℃。 D.O大于5mg/l。
3、日粮与饵料系数
日粮:鳜鱼每天所摄食的饵料鱼重量与鳜鱼体重之间的百分比。
饵料系数:4~6
4、投喂 剩余法投喂
不论鳜鱼摄食多少,在养殖水体中始终有未吃完
的饵料鱼。
饱食法投喂
∨
将饵料鱼分次投入鳜鱼养殖水体,每次投入均被
食光,一直投喂到不引起鳜鱼的摄食反应,不来抢食 为止。
五、疾病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 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
E、低温预防。可采用1.5~3%的食盐溶液泼洒的方法。
讨
论鳜鱼的人工繁ຫໍສະໝຸດ 与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 相比,在技术要求上有哪些不同点?
第 三 节 苗 种 培 育 孵化出膜的鱼苗→稚鱼(3cm以上、寸片、夏花) 寸片→ 10cm → 50~100g鱼种
一、鳜仔鱼的摄食及行为 二、鳜仔鱼发育阶段的临界期
鳜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鳜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选择: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最低水位不低于2米的水域,并确保无污染、风浪影响小。
网箱养殖应选择水体开阔、有一定水流、向阳背风的地方,同时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使网箱壁产生绿苔等附着物,以免伤鱼放鱼。
饲料选择与投喂: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小鱼、小虾为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鱼是一项关键的环节。
不同生长阶段的鳜鱼对饵料鱼的大小和摄食量都有不同的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和饵料鱼种类。
养殖密度: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养殖密度至关重要。
密度过高会导致鳜鱼生长缓慢、个体差异大,而密度过低则会影响产量。
因此,需要根据养殖环境和水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安排养殖密度。
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巡塘,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注意观察鳜鱼的粪便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养殖环境。
此外,做好防盗措施等安全措施也非常重要。
疾病防治:鳜鱼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需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等,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总之,鳜鱼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养殖环境、饲料选择、养殖密度等。
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以确保鳜鱼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
我国的鳜鱼市场分析报告
收入水平:中等收入群体为主
消费习惯:注重品质和口感,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较高价格
购买渠道:线上线下均有涉及,线下购买比例略高
品牌忠诚度:较高,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品牌和口碑较好的产品
购买频率:消费者购买鳜鱼的频率与季节、节日等因素有关
购买渠道:消费者购买鳜鱼的渠道包括线下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购买动机:消费者购买鳜鱼的动机包括食用、送礼、收藏等
06
A
B
C
D
供应商选择标准: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
合作模式:长期合作、短期合作、战略合作等
供应商管理:评估、监督、激励等
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等
鳜鱼市场供应链中的物流环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和配送。
物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其中公路运输最为常见。
鳜鱼市场供应链中的配送网络主要包括配送中心、配送站和配送点,其中配送中心负责货物的集中和分拣,配送站负责货物的配送和分发,配送点负责货物的最终送达。
鳜鱼餐饮企业:如广东、四川等地的鳜鱼餐饮企业
05
鳜鱼进出口企业:如广东、福建等地的鳜鱼进出口企业
鳜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
01
鳜鱼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成本降低
02
03
鳜鱼市场需求多样化,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04
鳜鱼养殖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鳜鱼养殖环保要求提高,绿色养殖成为趋势
05
鳜鱼价格波动较大,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明显
鳜鱼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量逐年增加
鳜鱼市场规模:2020年约为100亿元
鳜鱼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亿元
鳜鱼市场区域分布:华东地区占比最高,华南地区次之
鳜鱼养殖现状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分析
2020年第5期 吉林畜牧兽医129·产业分析·ChanYe FenXi鳜鱼养殖现状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分析李长秀1,梁前才2,韦明肯1*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2.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推广技术中心,广东茂名 525000摘 要:鳜鱼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淡水鱼品种之一,在江浙及湖广等地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
而作为名贵鱼类,鳜鱼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全国水产市场中必不可少的热门商品,许多大型超市的活鱼柜台也在大量引进鳜鱼。
本文分析总结了鳜鱼高产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高产高效的技术要点,不断转换养殖思路探索先进技术,让鳜鱼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品种,提升商品属性的同时增大产量,帮助养殖户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鲑鱼养殖现状;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鳜鱼的肉质鲜美,做法多样,深受人们喜爱,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有助于人们调养身体。
同时鳜鱼具有体质健壮、肉质肥厚、头大嘴尖的特点,并且以捕食鱼虾为食物,是性情较为凶猛的食肉性鱼类。
它喜欢吃鲜活的鱼饵,喜欢栖息在净水或在微微流水的环境中,因此,作为淡水性鱼类比较适合在水草茂盛的池塘中饲养。
它能够适应正常的水温,温度繁殖季节较长,一年中5~10月份是迅速生长的繁殖最佳期。
近年来,鳜鱼养殖规模和销售渠道不断扩大,使许多养殖户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愿望。
本文总结目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鳜鱼高产养殖技术推广以提高鳜鱼养殖业的产量[1]。
1 目前我国鳜鱼养殖的现实状况分析首先,目前我国鳜鱼养殖技术还不完善,各种各样的疾病为鳜鱼养殖户带来了很大困扰。
20世纪90年代在广东省鳜鱼主要产区爆发过大规模流行病,使鳜鱼产量大幅度下降[2]。
当时对于流行病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这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进一步导致新的疾病发生。
鳜鱼在进入最佳繁殖期时也是疾病暴发最高的时期,尤其夏季出血病和车轮虫病的爆发率很高,它们导致鳜鱼的死亡率急剧上升。
鳜鱼的单养——围网养殖关键技术
鳜鱼的单养——围网养殖关键技术鳜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市场欢迎。
在现代养殖业中,普遍采用围网养殖鳜鱼的方式,使鳜鱼养殖获得了飞速发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鳜鱼围网养殖的关键技术。
围网的选择鳜鱼最适合养殖在水流缓慢、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河流和湖泊中,围网养殖的最好方式,是将合适的鳜鱼栖息区域圈起来,形成一个较小的固定区域。
因此,选择合适的围网尤为重要。
围网养殖鳜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鱼儿的生存和健康,因此选择围网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网的尺寸和材质。
网的尺寸应根据养殖的鱼的大小、数量和活动范围而定,同时围网的材质也要耐腐蚀、强度高,具有防脱逃等特点。
•网体结构。
围网的结构应该稳固、坚固,并能够保证鱼类不被外界害虫或者风浪所伤害,并不影响其正常呼吸和生长。
•网孔的大小。
网孔的大小取决于鱼的大小,大的鱼应该在较大的网洞中,而小的鱼应该在较小的网洞中,避免小鱼被大鱼吞食。
环境控制围网养殖鳜鱼也需要控制环境因素,包括水质、温度、氧气含量和水深等因素。
水质控制一般来说,水质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氨氮含量、总磷量、PH 值、硬度、碱度等。
在围网养殖中,必须保证水质清澈、无臭无异味,否则极易造成鱼儿的死亡。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澈,鳜鱼养殖时需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可通过增氧设备、过滤系统等技术措施,将废水去除或者抽到远离养殖区域的地方排放。
温度控制鳜鱼是亲热水性鱼类,一般生长温度在18℃至26℃之间。
所以,在冷季时需要启用加热设备,水温一定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要注意水温的波动,避免出现水温剧烈变化,建议在养殖期间定期检测水温,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加热设备。
氧气含量控制鳜鱼生活和生长必须依靠氧气,一旦氧气含量不足,鱼儿就会出现缺氧状况,甚至会引发疾病和死亡。
为了保证充足的氧气含量,鳜鱼围网养殖中应该尽量增加水面波动,水面波动会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可以通过冲浪机、氧气增加器等设备进行调节。
水深控制鳜鱼是一种游泳能力较强的鱼类,需要充足的游泳空间,否则鱼儿的运动量不足,生长不会很好。
鳜鱼养殖心得
鳜鱼养殖心得鳜鱼养殖心得篇1鳜鱼养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收益的产业。
以下是我对鳜鱼养殖的一些心得体会。
1.了解鳜鱼:在开始养殖之前,你需要对鳜鱼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鳜鱼,又称为桂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种,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2.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鳜鱼养殖需要一个安静、水质清澈的水塘。
同时,水源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应确保水塘中的水是新鲜和干净的。
此外,适当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3.鱼苗购买鳜鱼苗时要选择健康的鱼苗,可以在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
对于鱼苗的****,建议选择专业的鱼苗养殖场。
4.饲料选择:鳜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小鱼和昆虫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活饵,如小鱼、虾和蝌蚪等。
5.养殖周期:鳜鱼的养殖周期通常为6-7个月,但具体养殖周期会因养殖条件和鱼苗质量而有所不同。
6.疾病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塘清洁,以防止鱼类感染疾病。
如果发现鱼类有异常表现,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7.养殖成本:鳜鱼养殖的成本包括鱼苗、饲料、人工、水电和鱼塘租金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成本,以保持盈利。
总之,鳜鱼养殖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但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获得成功。
鳜鱼养殖心得篇2鳜鱼是一种美味的鱼类,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随着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鳜鱼养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以下是本人对鳜鱼养殖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有志于从事鳜鱼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品种选择鳜鱼的品种繁多,有不同的形态、生长速度和养殖难度。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市场需求和品种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而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鳜鱼品种更适合养殖。
二、养殖环境鳜鱼养殖需要一个干净、适宜的环境。
水质的清新程度对鳜鱼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池应建在通风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方,水质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另外,鳜鱼喜欢安静,养殖环境要尽可能减少噪音和震动。
三、饲料选择鳜鱼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苗种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
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
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
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
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
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
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
①池塘条件。
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米左右。
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
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
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
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
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
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
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
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碳源调控水体技术
碳源——发酵效果好,微生物易利用
液体碳源
固体碳源
碳源调控水体技术
碳源使用方法
泼洒
鲮鱼转化
1、存塘鲮鱼保持肥满,降低饵料鱼消耗 2、鲮鱼摄食碳源后,被鳜鱼捕食后,可以 帮助调控鳜鱼肠道菌群 3、鲮鱼帮助大分子碳源分解,排放到水体 后,微生物可以迅速利用。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200-300斤/亩
水份12-20% pH 7.5-8.0
1公斤/亩
干塘
土 壤 氧 化 剂
碱化
晒塘
200-300斤/亩 石灰 2000-3000斤/亩 鸡粪
翻耕
碱化+施肥
气泡病
→从微做起,还人类健康大世界!
塘底有机物多→→藻类生长旺盛→→溶氧 饱和(25MG/L)→气泡病 处理方法: 防重于治,如何实现猪屎变鱼饲料
1
病毒病
鳜鱼常见病害
鳜鱼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006年11月底 香港食环署从桂花鱼检出孔雀石绿 2012年5月中旬 广州黄沙水产市场鳜鱼因孔雀石绿超标停售半月之久
高效、生态养殖是出路
同生共衡
休耕期正确的土壤修复措施
土壤性质与池塘产量
常见的池塘底部土壤修复技术
晒塘
清淤
石灰碱化
休耕期土壤修复程序
氨
提供高效发酵碳营养源,把水体多余的氨、氮、有 机物等转化成生物饲料,被鱼虾高效利用,实现健 康养殖。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饲料蛋白质 鱼虾 氨氮 细菌蛋白质
饲料矿物质 鱼虾 矿物 细菌矿物质
饲料维生素 鱼虾
生物转化--生物饲料 抗病力强--肠好水靓
细菌维生素
澳维多肽有什么用?
养一亩鳜鱼能赚多少钱?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 - 养殖技术
养一亩鳜鱼能赚多少钱?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养殖技术虽然说现在的养殖业发展的非常迅速,鱼的养殖在众多的养殖业当中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当前鳜鱼行情较好,只要做到长速快,产量高,成本低就一定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养一亩鳜鱼能赚多少钱?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鳜鱼赚钱吗鳜鱼,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
鳜鱼,在我国一直是优质名贵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养鳜鱼的成本和利润目前早鳜新鱼陆续上市,价格依然强势,8两以上标准规格33-35元/斤。
鳜鱼养殖成本中最大的是饵料鱼投入,占到总开支的80%以上,相同行情饵料鱼成本控制越低,鳜鱼养殖利润就会越高。
不过,由于市场上饵料鱼(主要是鲮鱼仔)投喂的饵料不同(许多用猪鸭料替代养鲮鱼仔,落后区域甚至用豆粕、麦麸等原粮),导致鲮鱼仔的肉质和品质的差别较大,连锁导致长鳜鱼的斤鱼成本也差异较大。
目前市场上出一斤鳜鱼大约需要饵料鱼4.5-5.5斤,而花都赤坭海大客户骆老板早鳜干塘,长一斤鳜鱼只需要4.4斤鲮鱼仔,只因全程饵料鱼使用了海大鲮鱼料鱼仔(海大鲮鱼料058),每斤鳜鱼成本降低4元,早鳜亩利润达到18000元。
鳜鱼苗如何培育刚孵化出膜的鱼苗身体柔软细嫩,个体比家鱼小,体长仅4毫米左右。
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即进入夏花培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生产中归纳为流水和静水培育两种方式,流水育苗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比静水稍慢。
1、流水培育:流水育苗又分用孵化缸和环道育苗两种方式,操作基本相同。
①培育条件:孵化缸(环道)具有水质新鲜、水体交换量大、水温均衡、温差小、溶氧丰富等优点,符合鳜鱼苗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生产中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即将在孵化缸(环道)中孵化出膜的鳜鱼苗继续留在人工控制水流的原缸(环道)中培育。
鳜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鳜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鳜鱼养殖那可是个技术活!就好比培育一颗珍贵的宝石,需要精心呵护。
首先,鳜鱼养殖得选好苗种。
这就像盖房子得打好地基一样,要是苗种不好,那后面可就麻烦啦!你想想,要是一开始就选了病恹恹的苗种,那还能指望养出肥美的鳜鱼吗?所以一定要挑选健康活泼、无病无伤的苗种。
养殖环境也超级重要。
鳜鱼喜欢干净的水质,就像我们喜欢清新的空气一样。
要是水质不好,鳜鱼能长得好吗?一定要保证水体有足够的氧气,还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处理问题。
喂食也有讲究呢!鳜鱼是肉食性鱼类,得给它吃新鲜的小鱼小虾。
这就好比我们每天都要吃美味可口的饭菜才能有活力。
可不能随便喂些劣质的食物,不然鳜鱼会生病的。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得格外小心。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疾病防控,定期消毒,防止病菌入侵。
一旦发现有鱼生病,要赶紧隔离治疗,免得传染给其他鱼。
鳜鱼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它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让人们大饱口福。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鲜美的鳜鱼,那是多么幸福的画面啊!而且鳜鱼的市场需求大,养殖鳜鱼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再说说实际案例吧!我认识一个养殖户,他以前啥也不懂,瞎养一通,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后来他认真学习鳜鱼养殖技术,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现在他的鳜鱼养得可好了,赚了不少钱呢!这就说明,只要掌握了技术,鳜鱼养殖绝对能成功。
总之,鳜鱼养殖虽然有挑战,但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养出又肥又美的鳜鱼,让你的钱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鳜鱼池塘高效养殖实用技术
鳜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市场需求大,销售价格高,养殖效益好,是许多养殖经营者普遍看好的淡水名贵品种。
由于鳜鱼品种独特,性格凶猛,对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要求相对较高,在池塘养殖经营过程中要想实现高产高效,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养殖实用技术:一、选择适宜的养殖水面鳜鱼喜欢清新的水体,对水质要求极高,其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
因此,养殖鳜鱼的池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水深适宜。
鳜鱼生性凶猛,活动范围大,水质标准高,因此养殖水体要有一定的深度,必须达到2.5m 以上。
二是水量充沛。
养殖用水的水源必须稳定、充足、无污染,要求长年都有优质水源供应,水量充足,且远离一切污染源。
三是水质优良。
鳜鱼喜欢清新、洁净的水质,池水透明度务必保持在30cm以上,池塘最好有活水常年流动,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四是排灌自如。
养殖池塘必须有独立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通畅,进排水口安全可靠,同时配套网具等拦鱼设备。
五是设施完备。
池塘要求底部平坦,底质宜沙质土,池底淤泥略少。
同时,池底要求保水、保肥性能好,以便于培肥。
为保证生产需要,每个池塘必须配备抽水机、增氧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六是消毒彻底。
鳜鱼对养殖环境要求严格,对有些药物敏感,发病治愈难度大,因此必须保持水体环境优良,通过优化水质、消杀病害因子,以减少病害发生。
消毒时选择晴好天气,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彻底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寄生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等。
二、采取合理的放养方法由于鳜鱼抗病力弱,且有互相残食习性,因此放养鱼种时一定要把好技术关:一是放养准备关。
在清塘消毒后约一周左右,可在池塘中注入清新用水,开始注水深度约80cm,放入小鱼虾进行试水,确认水体毒性消失后,方可将水体加○王文彬深到2.5m以上准备放鱼。
放养前,还要根据池水肥度情况,施足基肥,可采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用量把握在每亩150-200kg,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动物供鳜鱼食用。
二是放养品种关。
鳜鱼养殖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增氧机、潜水泵等设备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促进水体的循环 和交换。
化学调控
在水质恶化时使用化学药剂来调节pH值、去除有害物质等,但应 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鳜鱼造成危害。
防止水质恶化措施
合理投喂
根据鳜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投喂, 避免残饵和粪便过多导致水质恶化。
定期排污
02
细菌性烂鳃病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
皮亦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
03
肠炎病
病鱼肛门红肿,肠管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或血
脓,肠壁弹性差,容易拉断。
预防接种和驱虫计划制定
预防接种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通常在春季水温回升至20℃以上时进行,接种前应对鱼体进 行消毒处理。
选择远离工厂、公路等噪 音源的地点,减少外界干 扰,有利于鱼类生长。
池塘大小与深度设计
池塘面积
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池塘面积,一 般而言,池塘面积越大,越有利 于鱼类生长。
池塘深度
池塘深度应适中,既要保证水体 的稳定性,又要避免过深导致底 部缺氧。通常池塘深度控制在 1.5-2.5米之间较为合适。
池塘防逃设施建设
观察鳜鱼摄食情况
密切观察鳜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次数,确保鳜鱼吃饱吃好。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
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温、水质变化,适时调整投喂策略,以满足鳜鱼的生长需求。
04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
pH值
鳜鱼适宜生长的pH值为 7.0~8.5,过高或过低 都会影响鳜鱼的生长和 健康。
溶解氧
池塘主养鳜鱼需把好五关 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技术 - 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鳜鱼需把好五关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技术-养殖技术鳜鱼俗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等,分类学上属于鲈形目、鳜亚科、鳜属。
鳜鱼为我国传统名贵鱼类,现在市场价格一直较高且稳定,养殖效益好。
连续多年从事鳜鱼池塘主养,并取得一定成效。
池塘主养鳜鱼需把好五关池塘主养鳜鱼成鱼技术。
具体来了解一下:一、严把池塘养殖条件关鳜鱼主养池塘要求底质平坦,淤泥要少于15cm。
砂底塘和新挖塘养殖鳜鱼效果更佳。
池塘多以3~5亩为宜,池塘面积过大,不利鳜鱼捕食,面积过小,池塘水质不易控制,易造成缺氧、泛塘,风险较大。
由于鳜鱼喜欢清新且溶氧量高的水质,故主养池塘其水源要充足,进排水方便,正常蓄水深不能小于2m。
二、严把鱼种放养关鱼种放养应根据水质、饵料鱼的丰欠、气候、管理水平来决定放养密度。
一般在长江流域,每年6月初,每亩可放养4~5cm的鳜鱼苗800~1000尾;也可通过20~25d的集中强化培育,将4~5cm的鳜鱼苗养至10cm左右后,投放于池塘,此种规格的苗种每亩可放500~800尾,可大大提高养殖成活率。
三、严把饵料鱼投别致关鳜鱼终生以鱼、虾为食,饵料鱼的种类、大小和数量对鳜鱼生长均有很大影响。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对不同种类,同种规格的饵料鱼、鳜鱼最喜捕食麦穗鱼、鲮鱼,其次是鳊鱼、草鱼,再次是鲫鱼、鳙鱼、鲢鱼等。
一般所投饵料鱼的规格以鳜鱼体长的1/3~1/2为好,饵料鱼过小,不利鳜鱼生长;饵料鱼过大,鳜鱼在饥饿摄食后,可能卡死鳜鱼,也可能使鳜鱼消化道受伤,引发感染。
为确保饵料鱼供应,鳜鱼主养池与饵料鱼池的面积要1:3配套,其中养殖前期饵料鱼配套方法为:利用放养鳜鱼之前的空闲时间,在池塘中培育前期饵料鱼,即在鳜鱼鱼种放养之前的15~20d,每亩投放饵料鱼水花40~50万尾,可采用常规方法培育;养殖中后期饵料鱼的配套方法为:采取多池、高密度饲养,一次放足,分次起捕,逐步稀疏的养殖方法,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
通常此种方法每亩水面可放养水花3~5万尾.用施肥和投喂商品饲料相结合的办法培育饵料鱼。
水库生态鳜鱼养殖方案及措施
水库生态鳜鱼养殖方案及措施1.引言1.1 概述水库生态鳜鱼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鳜鱼这种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的淡水鱼类备受青睐,因此鳜鱼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然而,在水库生态环境下养殖鳜鱼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鳜鱼的生长和品质。
本文将对水库生态鳜鱼养殖的意义和前景、水库生态环境对鳜鱼养殖的影响以及针对水库生态条件提出的具体养殖方案和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分析和概述,以及对每个章节的简要说明。
可以介绍每个章节的重点和内容安排,让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该部分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鳜鱼养殖的意义和前景,分析水库生态环境对鳜鱼养殖的影响,并阐述撰写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水库生态鳜鱼养殖方案及措施,包括养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细则。
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展望水库生态鳜鱼养殖的未来发展,并探讨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将全面展示水库生态鳜鱼养殖方案及措施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水库生态环境对鳜鱼养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养殖方案和措施,以期为水库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
同时,通过对水库生态鳜鱼养殖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保护水库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水库生态鳜鱼养殖产业的规范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正文2.1 鳜鱼养殖的意义和前景鳜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
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鳜鱼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广东省地方标准 鳜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G 167 渔业水质标准 B 10
0 3g 氯 异氰 尿酸 全 池泼 洒 ,其 余按 s T10 .k三 3 c/ 08
的规定执行。
42 鱼 苗 质 量 .
S C/T 10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技术规范 8 0 NY 00 无公害 食品 5 7
3 ~5 d d内吃 完 。
45 鱼 种 收 获 .
经培 育 2d左右 ,体 长达 8m~1c 时 ,宜及 5 c 2m 时捕捞 ,分塘养成 。
5 成 鱼 养 殖 5 1 放 养 前 准 备 . 同 41 . 52 鱼 种 质 量 .
5 .. 配 备增氧机 ,每 1 5 a .32 5 /1h 池塘配 备 0 k ~ .W 4
渔业地 方标 准 。标准 由广 东省 海 洋与渔 业局 渔业产 品质 量监 督 处组 织专 家编制 。 已经 广 东省质 量监
督 局 正式对 外发布 。
广东省地方标 准
鳜 健 康 养 殖 技 术规 范
1 范 围
深 1 m~2 m。塘基 完整 无崩漏 ,淤泥 厚度 不超 过 . 5 . 5
鲮 、麦穗加拉鲮 、露斯塔野鲮 、鲢 、鳙鱼等为最好 。
饵 料鱼应体质健壮 、无疾病 ,规格整 齐 ,全长约
为鳜鱼苗金长 的 2 5 / 。投喂前应药浴 消毒 。
海 洋与 渔业
2 0 . 0 87
维普资讯
44 投喂量 .3 .
冬 春 季 适 当少投 ,一 般 日投 饲 量 为鳜 体 重 的 5 %一
3 环 境 条件
31 池 塘 .
选 择通风 向阳池塘 ,面积 O h ~05a . a . 左右 ,水 2 h
根 据池塘条件 、饵料鱼供应 、饲养方式和饲养技 术水平而定 ,池塘放 养量为每 1 5 a00尾 ~80 /1h60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