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 : 2005 - 11 - 03 修回日期 : 2006 - 01 - 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0471073) ;江苏省软科学重点项目 (BR2004014) 作者简介 :王子龙 (1972 - ) ,男 ,河南永城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研究方向 :技术经济 ,区域经济 。
The Em p ir ica l Ana lysis of Agglom era tion L evel M ea surem en t of Industr ia l cluster
WANG Zi - long, TAN Q ing - mei, XU Xiao - di ( Institu te of R eg iona l Econom y of N an jing U n iversity of A eronau tics & A stronau tics, N an jing 210016, Ch ina)
企业的市场份额 sj的一个权重 ,通常对大企业给予 的权重大 。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
个优点 :第一 , H 指数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
集中程度 , 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
两个因素的影响 。如设企业平均规模大小为 x =
1 N
N
∑X
j=1
j
,则标准差为
:
N
σ2
=

j=1
(
X
j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区域发展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_金飞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_金飞

行实证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成熟的工商 业基础, 东部地区逐渐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 推动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大片地区的服务业总体 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该 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呈现出极大的活力。 当前, 整个东部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制 造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发展遭遇 “瓶颈” 。因此, 加快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有效集聚, 成为推动东部地区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的又一新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竞争 力、 推动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基于上述考虑, 本 文立足于产业演进与集聚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该地区生产 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 深入解构影响东部地区生产 性服务业集聚的各因素,, 相关结论可为推动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 的良性发展与有效集聚提供经验参考与决策依据, 1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1.1 研究思路 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内生于制造业, 但对生产性服务业 的研究仍与制造业有所区别。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生产 性服务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 以国内 外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文献为基础, 提出相关 研究假设, 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 演进及其集聚 的实际情况, 对影响东部地区 (十个省市) 生产性服务业集 聚的主要因素在其集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 持续发展与有效集聚提出实践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根 据前文所述的六个影响因素, 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 济模型。首先, 运用单位根检验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 防止出现伪回归; 其次, 进行协整检验, 检验变量间的长期 均衡关系; 最后, 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 根据显著性水平, 观察各解释变量的符号, 分析六个影响因素在生产性服务 业集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 制造业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多数学者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分离出来 的, 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Lundvall 和 Borras (1998) 认 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 的界限越来越迷糊,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协同与 融合。一般学者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其他产业尤 其是制造业的增长 (Riddle, 1986)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 来制造业发展态势迅速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 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2) 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Marshall (1890) 提出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从三个方面 阐述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机理, 这三个方面分别 为: 首先是共享的劳动力市场, 其次是中间产品的投入, 最 后是技术外溢。作为集聚经济形成的基本因素, 劳动力共 享市场可以起到避免劳动力要素流动时的信息不对称以 及降低劳动力搜索成本的作用。多种类低成本的中间产 品有利于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另外, 技术外溢有助于激 发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外部经济 理论明确说明了技术创新以及高素质人力资本对生产性

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地区之间的差异与不平衡现象也日益凸显。

因此,研究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现代服务业。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中国逐渐从传统制造业大国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商务咨询、文化创意等领域,在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中国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好,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人才流失和资源匮乏等问题。

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研究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产业集聚效应。

在经济学中,产业集聚效应是指同一行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这种集聚效应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是因素。

相关部门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和提供相应扶持措施,可以引导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促进其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在研究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时,还需要考虑到人才因素。

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高,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往往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因此,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了关键。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在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发展。

现代服务业区域集聚水平与集聚经济效应及创新效应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

现代服务业区域集聚水平与集聚经济效应及创新效应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

域之间发展水平 存 在 明 显 差 距 ;当 I=0 时 表 示 空 间 不 相 关 ,即 研
究区内各单元经济活动呈现无规律的随机分布状态。
二、集聚水平测度
考虑到获取数据的准确性,行业分类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 》(2002、2011 年 修 订 );数 据 来 源 《深 圳 统 计 年 鉴 》;其 中 ,信 息
内所有企业规模均相同时的企业集中度。
从上述计算公式可知,EGa 的取值范围在 0 和 1 之 间 , 取 值
越大,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产业集聚程度越低。
修 正 后 的 EGa 指 数 消 除 了 企 业 规 模 差 异 和 地 方 专 业 化 差 异 对 产
业集聚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伪集聚”的产生,衡量现代
别计算 2004-2013 年深圳现代 服 务 业 RZI 和 LP,计 算 结 果 见 表
1。
表1 年份 RZI LP
2004-2013 年深圳现代服务业 RZI 和 LP 值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070618477 0.998368542 1.066835538 1.17253167 1.290344827 1.346291294 1.621582138 1.541860995 1.591367221 1.603137991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区域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结构;集聚效 应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spe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nd the choice of measures indicator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and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above factors 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ffect,and analyzed the indicators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 in Shenzhe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gglomeration economy effect. Keywords:Modern Service Industry;Regional Agglomeration;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Agglomerate structure;Agglomerate Effect

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_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_金荣学

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_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_金荣学

(1991)受 洛 伦 兹 曲 线 和 基 尼 系 数 的 启 发 提 出来的, 主要是衡量某行业在空间上分配 的均衡程度。 其具体计算过程是依据 i 区 域 j 产业构成的空间洛伦兹曲线进行计
Σ 算 ,一 般 的 计 算 公 式 为 :G= (Xi-Yi)2, 其 i
中 Xi 与 Yi 与 前 述 含 义 一 致 ,前 者 是 i 地 区 某产业占全国该产业产值(或就业人数等) 的比重, 后者是该地区产值 (或就业人数 等)占全国总产值(或就业人数等)的比重。 G=0 时 表 示 产 业 在 空 间 的 分 布 是 平 均 的 。 G 越接近于 0, 说明某产业在空间上的分 布越 平 均 ,G 越 接 近 于 1,代 表 某 产 业 在 空 间上分布越不均衡, 可能集中在一个或几 个地区, 从另一角度表明该产业的集聚程 度较高。
2. 从 产 业 份 额 指 标 看 我 国 服 务 业 集 聚现状。
我国各服务业份额前 10 位的省份
从我国各省(市、区)服务业占全国服 务业的份额来看, 近十几年来的变化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地理空间上 看, 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在珠三角 和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紧随其后(以山 东、辽宁为最,天津发展滞后),中部地区除 了河南一枝独秀之外,其他如湖北、湖南在 全国的份额在下降, 而排名最后几位的都 是西部省份, 说明我国服务业在地域上的 分布是相对不平衡的, 与空间基尼系数传 递信息不一致。二是从规模上来看,排名前 10 位 的 省 份 服 务 业 增 加 值 占 到 全 国 服 务 业 增 加 值 近 70%,排 名 前 5 位 的 省 份 则 占 到 近 50% ( 表 1 中 给 出 了 排 名 前 10 位 的 具体情况, 可以简单计算得到前 5 位的情 况,为节省篇幅,具体值略去)。三是从发展 趋势来看,前 10 位省份十多年来除了房地 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以外,其 他的所占份额有所下降, 其中金融业下降 最多为 10 个百分点。但是前 5 位省份所占 份额显示, 除交通运输和金融业略有下降 之外,其他行业份额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 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十分激烈, 以东部沿海 省份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服务业集中度降 低,但同时专业化的程度又在加深,区域之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也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本文将分析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发展现状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目前,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徐州市等地已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尤其以南京市、苏州市为代表。

其中,南京市以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主导,发展效果显著。

苏州市以高端制造、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为重点,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和创新创业园区。

无锡市则以智能装备、健康产业、互联网经济等为核心,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二、问题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导致了市场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均衡。

2.环境污染问题。

在集聚区建设过程中,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企业治理不规范,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企业发展。

3.人才短缺。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由于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等因素,高端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集聚区的发展。

三、对策1.制定产业规划。

制定针对不同城市的产业规划,防止同质化产业的竞争,加强产业协同,推动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多元化方向发展。

2.严格环保监管。

加强环保治理,建立健全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

4.促进企业合作。

加强企业间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克服。

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立泰;张祖妞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本文采用墒指数、H指数以及空间基尼系数,从总体水平、区域视角和行业视角测度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人力资本)、地理位置以及工业发展水平与服务业集聚水平正相关,且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作用最显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也有显著影响;而政府干预能力则与服务业集聚水平负相关.最后提出了结论及启示.
【总页数】7页(P51-57)
【作者】陈立泰;张祖妞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
【相关文献】
1.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2003-2015年行业面板数据[J], 熊萍萍;王邹辉
2.我国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空间关联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雪娇;肖海峰
3.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路丽;陈玉玲
4.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雷宏振;潘龙梅;雷蕾
5.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伟;逄红梅;邱爱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前言城市的服务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发展中,不同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文将从集聚效应的角度出发,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集聚效应对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影响。

集聚效应的概念及重要性集聚效应是指当某个领域或行业在某个区域内达到一定规模后,能够吸引该领域或行业其他合作伙伴的入驻,形成一定规模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

近年来,集聚效应在经济学界备受关注,被广泛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服务业方面,集聚效应的作用尤为突出。

由于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包括非竞争性、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等,所以服务业在城市内部容易形成集聚。

集聚效应可以使城市的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提高规模经济效应,也有助于推动服务业技术进步,形成技术外溢效应。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为2003年至2017年中国城市服务业企业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本文使用了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从业人均产值和企业数量三个指标来衡量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为了衡量集聚效应的影响,本文还引入了城市规模、城市发展阶段和人口因素等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并且采取 Bootstrap 检验方法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

实证结果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集聚效应对城市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集聚效应的增强有助于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

2.城市规模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与服务业从业人数、从业人均产值和企业数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

3.城市发展阶段和人口因素对服务业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

分析和讨论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1.集聚效应是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某城市内服务业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后,服务业企业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形成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集群效应,进一步推动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实证研究

我国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实证研究
产 性 服 务 业 集 聚 程 度 较 高 , 部 分服 务 业 不 存 在 集 聚特 征 ; 国服 务 业集 聚 区域 主 要 位 于 东部 地 区。 且 我
关键词 : 务经济; 务业; 服 服 服务 业 区 域 集 聚
中图 分 类 号 : 7 9 F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7 4 2 l ) 3— 0 6— 5 17 2 1 ( O O 0 0 4 0
业 的 就 业 人 数 占该 产 业 总 就 业 人 数 的 比 重 与 该 地 区 全
( )衡 量 指 标 的 选 取 一
目前 用 来 衡 量 产 业 区 域 集 聚 度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以 下
几种 :
部 就 业 人 数 占总 就 业 人 数 的 情 况 , 反 映 某 一 产 业 在 地 来
2 H oe . ovr系数 。 H oe ovr系数 最 早 由 H oe ovr提 出 , 用 以表 示 某 一 行 业 在 地 域 上 的集 聚 程 度 。路 江 涌 等
( 0 6 用 Hovr 数 测 度 出 2 0 20 ) oe 系 0 3年 我 国 制 造 业 门 类
2 9个 2位 数 行 业 的 行 业 区 域 集 聚 程 度 , 罗 勇 等 与
( 0 6 、 学 花 等 ( 0 4 的 结 论 不 一 致 , 路 江 涌 本 人 20 )吴 20 ) 与 用 产 业 区 域 集 聚 指 数 测 算 的结 论 也 不 一 致 , 此 他 解 对 释 为 “ ovr 数 未 考 虑 行 业 内 企 业 集 中 程 度 及 其 变 H oe 系
1 产业集 中度指数 ( R . C 指数 ) C 指数 是指 规模 。R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关爱萍;陈锐【摘要】〔Abstract〕 Becaus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vital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region , there are increasing studies on the methods in evaluating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in a region . Firstly , this paper covers several methods on eval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which are widely -accepted in a systematical way , including Industry Concentration ,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 E-G index andso on , assess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Secondly , this paper gives out suggestions on choosing the proper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when evaluating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in a region , in order to get a more accurate result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通政发[2013]19号_1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通政发[2013]19号_1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文:----------------------------------------------------------------------------------------------------------------------------------------------------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通政发〔2013〕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服务业集约发展水平、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坚持规模扩张与质态提升并重,充分发挥南通区位、资源、特色产业等比较优势,立足现有集聚区发展基础,按照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要求,实施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一批龙头带动型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重点培育一批高成长型新兴服务业集聚区,优化提升一批特色型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服务产业集聚、服务企业集中和服务功能集成,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我市服务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体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市建成60家规模较大、集聚度较高、特色鲜明、业态先进、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拉动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力争12家达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标准,其中2~3家达到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标准;力争市级以上集聚区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实现地税收入60亿元。

(三)工作原则抓引领。

注重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和园区发展相衔接,合理确定各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明确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济发达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地 区专业化水平较 高, 经济薄弱的西北部地 区专业化水平较低。 该结果可以为评价和发 展产业集群提供 决策参考。 关键词 :
An Em p r a t y o t nd s ra gIme a i n Le e e s r me ti i a ic S ud n he I u t i lAg ] l o r to v lM a u e n n Ch n
薛 艳
摘 要: 产业集聚是各 国经济发展 过程 中的必然产物 。由于规模收 益递增 和正的外部经 济效应 , 产业集聚往往导
致 制造 工 业进 一 步 趋 向 集 中 , 区域 产 业 布 局 与 发 展 产 生重 要 影 响 。 文 利 用 产 业 空 间集 聚 0 数 和 行 业 集 中度 对 本 指 C 数 , 结 合 区域 产 业 专 业化 指 标 对 中 国部 分 制 造 产 业 2 0 — 0 6年 集 聚 水 平进 行 了测 度 。计 算 结果 表 明 : R 指 并 0220 中 国制 造 产 业 的 总 体 集 聚 程 度 正 在 不 断提 高 , 业 集 聚 和 地 方 化 呈 现 增 长 趋 势 ; 造 业 专 业化 水 平 不 断提 高 , 产 制 经
e a u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i d sra l t r. v l ai n u t lcuse s n i
c n rlz t n a d h v mp ra ti fu n e o e in li d sra a o ta d d v lpme t e taiai n a e i o n n e c n rg o a n u tilly u n e eo o t l n.Th g lme ai n l v lo e a g o rto e e f s me f o o Ch n S i a’ ma u a trn i d sr d rn 2 02- 0 6 s n cu i g n u t f y u g 0 i 2 0 i me s rd y h 0 nd x f n u til p t l a u e b t e i e o i d sra s ai a a go r t n n CR i d x f i d sra c n e tain o eh r wi rg o a n u til p ca iain n e .T e g lmeai a d o n e o n u t l o c nr t ,tg te t e in l i d sra s e i l t id x h i o h z o r s ls id c t h tt e o eal a g o rto e e fCh n S ma u a t rn n u t s i ce sn o tn o sy a d e ut n iae t a h v r l g lme ain l v lo i a’ n f cu g i d sr i n r a i g c n i u u l n i y te e i lo a p r e d n y o du tila go r t n a d lc lz t n h e s e ilz t n l v lo n f cu n h r sa s n u wa d tn e c fi sra g lme ai n o aia i .T p caiai e e fma ua t r g n o o o i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

31 —
张三峰
我 国生产 者服务业城 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 究
的集 聚主要 表现是 一 些 重要 的大 城 市 出现 十分 集 中和 完 善 的 服 务 业集 聚 区 , 成 城 市 中央 商 务 区 形 ( B ②。 国内的研究 表 明 , C D) 生产 者服务 业在 城市集 聚不 仅是 未来 我 国服 务业 发展 的方 向 , 而且 是城 市吸 引资本 和人才集 聚不 可或 缺 的关 功 能 1] 2 我
辖 市 中金 融业 、 息服务 业 、 信 商务服 务 业 和 科研 服 务 业 集聚 程 度较 高 ; 制造 业 与 相 关 的生产 者服 务 业在 东部 沿海城 市集 聚 度较 高 , 而其他 城 市 的生 产 者服 务 业
并 没有 形成 集 聚优 势 。 因此 , 为提 升城 市竞争 力 , 同的城 市应 采取 不 同的 策略 不
促进 生产者 服 务业 集 聚。 关键 词 : 生产 者服务 业 ; 集聚 ; 区位 商 ; 市 城
中 图分 类 号 :7 9 F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0 ( 00 0 —0 3 — 7 17 — 3 1 2 1 ) 3 0 1 0


引言

收稿 日期 :0 9—1 0 20 2— 9
作者简介 : 张三峰( 9 1 18 一
) 男 , 南周 口人 , , 河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基金项 目: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现代服务业发展 战略研究”( 目编 号 :8 J 06) 项 O A Y 4 和 国家 社会科 学基 金项 目“ 快发 展现代服务业的制度障碍 与政策 ” 项 目编号 :8 J 0 3 阶段性成果 。 加 ( 0 CY 4 )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探析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探析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探析
周秀玲;姜超
【期刊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28)006
【摘要】科学系统的现代服务业评价体系是准确测度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文章梳理了现代服务业评价的相关文献,提出了测度现代服务业的方法.首先在现代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界定其定义和范围,其次建立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通过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体系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从而形成完整的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为现代服务业的测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页数】5页(P63-66,71)
【作者】周秀玲;姜超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学科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方法研究*--基于学术期刊的视角 [J], 俞立平;刘骏
2.江西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分析——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IFI)测度方法 [J], 龚诗媛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淳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思考 [J], 史剑波
4.宁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评价——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IFI)测度方法 [J], 课题组
5.产业发展水平结构性测度方法与应用 [J], 张丹宁;候现前;李军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测度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测度

作者: 王燕飞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集体经济
页码: 32-3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3期
主题词: 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
摘要: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对江苏省2006-2010年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现象进行测度.结果发现:江苏省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几个行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与其他产业的集聚程度则较低.从地区来看,苏南地区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较高,苏中和苏北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较落后.。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25•【字号】通政发〔2015〕45号•【施行日期】2015.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通政发〔2015〕4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发展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互动并进,推动服务业“提质、扩量、增效”,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一、鼓励示范性集聚区加快发展鼓励各类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化发展、集群化发展,经滚动评定的示范性服务业集聚区(首批示范性服务业集聚区名单详见附件),享受以下扶持政策:领军企业奖励。

对当年新落户集聚区且经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的行业领军企业,视企业投资规模及贡献度给予10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

对特别重要的企业,可以“一企一策”。

平台建设补助。

对集聚区内新建(市区共建)的用于提供行业公共服务(实际服务企业超过50家)的平台,按照平台实际投资额(设施设备投资,含软件系统、知识产权等)的30%补助,最高不超300万元。

产业基金引导。

对集聚区内当年新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基金优先给予支持。

资源要素倾斜。

对集聚区内新建项目优先提供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集聚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向上争取各类服务业政策支持。

工作绩效评定。

示范性集聚区实施动态管理(须有专业团队、产业规划、公共服务平台、区级扶持政策),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且绩效突出的集聚区,评定一、二、三等奖;对成功创建特色园区(国务院有关部委、省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特色园区)的集聚区,奖励集聚区管委会50万元~100万元,用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分析

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分析

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分析作者:李坤丁祖振赫英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19期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度科技化、信息化、服务化、附加值高和资源损耗低的特点,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保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支撑。

对苏北五市2010—2018年现代服务业及细分行业集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南京市进行比较,以期对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291X(2021)19-0123-03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作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是伴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主导着城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竞争力的高低。

现代服务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苏北五市苏北是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简称,该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创新能力很强,开放程度也很高。

苏北的地势主要以平原为主,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按照目前的江苏省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苏北地区一共包括5个地级市,分别是淮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和盐城市,目前苏北地区常住人口有3 037多万。

苏北正抓住六大和六大省级战略,现在成为华东地区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的地区之一。

但从江苏全省来看,苏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如苏中、苏南,在城市的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各城市服务业的结构比较趋同,服务业的比重空间较小,仍需转型和升级来解决当前的面临的问题。

(二)产业集聚本研究对于服务业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主要是借鉴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家王缉慈的定义。

服务业产业集聚出现在以下一些服务机构和服务企业中:它们在地理上相互临近且互相联系,又由于这些服务企业具有产业联系从而互相间产生影响并出现互动,于是在区域经济中产生外部效应,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在区域中形成较具规模的市场效应,从而获取更大的优势条件及利益,并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服务理念的创新。

提高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

提高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

提高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
张春法
【期刊名称】《唯实》
【年(卷),期】2015(0)4
【摘要】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快速发展,如集聚水平逐步提升、规模经济初显效应、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等,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个体发展差异显著,产业同构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十分匮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业创新缺乏活力,运营管理粗放低效等。

为此,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夯实微观基础;以人才创新为动力,打造智力高地;以产业创新为方向,构建比较优势;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改善发展环境。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张春法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中定位与选址的思考——以成都犀浦-土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
2.中小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方法探讨——以泰兴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
3.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
4.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

南通应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运用改进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对南通2013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得出南通现代服务业产业间集聚水平极不均衡,行业内部各指标间协调性较差等结论,由此提出优化布局、健全机制、创新驱动以及建设服务平台等产业集聚措施。

标签: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空间基尼系数;改进区位熵1研究背景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我国经济正由“服务经济”主导进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现代服务业相比较传统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有着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高的产业关联带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地产业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战略任务。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分类标准,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范畴。

近年来,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现象。

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相对集中。

产业集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更有效的满足需求,现代服务业需要更接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地,另外现代服务业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性较高,信息和知识往往形成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从而导致服务业相关资源、要素和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化。

我国学者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比较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功能作用、发展演变机制、影響因素以及集聚水平测量等。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对产业聚集度研究进行检索。

以“篇名=服务业+集聚+测度(测量)”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搜索,我国学者对服务业集聚水平测量的研究始于“九五”末期,利用测度模型对相关地区及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区域差异分析以及与制造业集聚比较等问题进行研究。

南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定位。

南通应致力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更好的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南通目前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发展途径进行研究。

2南通服务业聚集水平测度实证研究2.1测度方法说明随着我国服务业集聚理论发展的深入,出现了多种用于评价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其中包括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集聚指数等。

本文旨在研究南通这个经济体服务业集聚度,在测度产业集聚时,以总体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为参考系,根据与总体空间分布的差异程度来判断产业的集聚水平,因此我们考虑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这两种方法来测度南通服务业集聚水平。

2.1.1区位熵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区位熵计算公式:LQij=qij/qjqi/q式中LQij,为i产业在j区域的区位熵,qij表示产业在j区域的产出指标或就业人数;qj表示该区域所有产出指标或总就业人数;qi表示i产业在更高经济体中的产出指标或就业人数;q表示更高经济体所有产业的产出指标或总就业人数。

通过该地区产业活动与总体经济活动的比值大小来判断该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

LQij大于1,说明该产业在该区域集中程度较高,反之集中度低;LQij越大,说明该产业的集中度越高,否则集中度越低。

区位熵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方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产业集聚水平。

但是区位熵无法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某区位熵最大的地区不一定是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

2.1.2改进区位熵法由于区位熵本身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反映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计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本文借鉴唐丽敏等的研究成果,采用改进区位熵指数。

公式如下:kij=[(qij/qj)/(qi/q)][(pij/qij)(pi/qi)]=(pij/qj)·(pi/q)式中kij表示改进的区位熵,qij表示j区域产业的就业人数,qj表示j区域总就业人数,qi表示更高经济体i产业的就业人数,q表示更高经济体总就业人数,p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产值,pi表示更高经济体i产业的产值。

引入劳动生产率,改进的区位熵即为j区域i产业的产值与总就业人口的比值与更高层次经济体i产业的产值与总就业人数的比较。

改进区位熵指数较好的规避了测度的片面性。

2.1.3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指标的一种,由克鲁格曼在1991年时提出,当时用于测算美国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现在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度产业聚集程度。

其公式如下:G=ni=1(Si-Xi)2在此公式中,G 为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区域某产业的相关指标(产值、就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占经济体该产业相关指数的比重,Xi为i区域的相关指标(产值、就业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占经济体的比重,n为经济体中区域的数量。

G 的值在0和1之间,若G的值越接近于0,则表示产业分布越均衡,若G的值越接于1,则产业集聚程度越强。

空间基尼系数把地区面积对地理集中度的影响考虑进去,而且将全部产业的地理分布作为比较基础,使得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具有可比性,是一个相对集聚度指数。

2.2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研究本文选取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和各县区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产值以及城镇集体以上从业人数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数据来源《南通统计年鉴2014》和《江苏统计年鉴2014》。

区位熵测度采用江苏省为高层次经济体,测度南通服务业在全省视域下的情况。

空间基尼系数以南通市下属的市区(含通州)、海安、如东、启东、如皋和海门6个区县为次一级的区域,以南通市为整个区域进行计算。

2.2.1区位熵测度分析由表1可知,从区位熵的产值角度来看南通现代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房地产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熵值均大于1,说明这些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均高于全省水平。

租赁和商务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南通先进制造发展迅猛,从而带动了该产业集中度较高。

南通是传统的教育和建筑强市,基础雄厚、专业化程度高。

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仅为0.2左右,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最低仅为0.05,反映出南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惠及民生的生活服务类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从空间基尼系数值来看南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金融业的产业集聚度较高均大于0.1,市区产业集聚程度远高于县区。

这与南通提出的“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中提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服务外包、现代金融、文化产业、科技服务、商贸流通等行业。

南通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较好,投资环境和金融市场发展良好,有利于各种资源的集聚,这也说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科技和城市化水平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由于政府对教育优势资源均衡化主导的影响,南通的教育空间基尼系数最低,呈现出分散发展的局面。

3结论和建议3.1结论本文通过运用产值和就业人口的区位熵、改进区位熵以及空间基尼系数法,对2013年南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

可以看出:南通现代服务业产业间集聚水平极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相较于生活性服务业水平较高。

生活性服务业,受政府宏观政策主导因素的影响,产业聚集度相对较低。

行业内部各指标间协调性较差,发展程度不参差不齐。

没有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吸纳就业明显、劳动生产率强以及集聚程度显著的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

3.2建议3.2.1科学优化布局,形成区域错位协同发展应根据城市定位、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结合各区域服务业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禀赋,科学合理规划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产业间水平分工,错位发展,培育特色,促进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布局相衔接,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城市能级层级相互促进,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

南通市区先进制造业相对发达,应构建以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金融、科技服务、文化产业、商贸流通等行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布局结构,发挥城市核心集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与上海市和江苏省产业发展互补的产业结构。

各县区应该结合优势产业,规划有区域特色及衔接主城区产业配套的服务业集聚区,如皋应围绕船舶及配套、海洋工程两大现代制造业园区建设,牵引带动配套产业及信息技术、金融、商务服务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3.2.2强化政府职能,健全集聚机制体制要促进南通现代服务业集聚有序和均衡的发展,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建设。

针对重点发展的鼓励类项目,在税收、资金、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

强化集聚区的产业配套,优化和完善产业链,采取产业链整合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的举措引导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企业进入集聚区。

合理规划集聚区内产业区、功能区和生活区的配套,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3.2.3科技创新驱动,加快集聚效应提升现代服务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的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城市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引领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集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极大地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

因此服务企业应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自身集聚吸纳能力。

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来自企业,企业的创新源自专业技术人才的力量。

从南通的重点产业布局来看,应重点引进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知识流程外包、供应链管理等高端服务业技术和管理型领军人才;集聚企业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生产力的转化,企业集聚效应的提升。

3.2.4公共平台建设,助力集聚区发展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是融环境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客户资源服务、技术支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载体。

集聚区内企业共享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随着苏通恒实总部园、崇川家装设计园、南通国际软件产业园、如皋中航瑞赛科技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能达商务区、如皋软件外包产业园、海安软件科技园等市级集聚区的建设,一批资源集合、产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