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一去二三里
唐诗一去二三里的名字
《山村咏怀》赏析《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作品原文山村咏怀一去①二三里,烟村②四五家。
亭台③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3]白话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4]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5]作品鉴赏文学赏析“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6]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3] 名家点评现代作家金波《金波论儿童诗》:声、义、画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7]现代语言学家杨春霖《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生动而含蓄,自然而贴切。
[8]现代作家协会会员郭彦全《履痕乡梦共诗情》:顿觉跌君多姿,妙趣横生。
[9]作者简介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
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词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词
以下是三条相关诗句及解析:
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出自宋代邵雍的《山村咏怀》。
哎呀,你想想看呀,这走出去没多远,也就大概二三里路吧,就看到那烟雾缭绕中的小村庄,有四五户人家呢!这画面是不是特美呀!就好像我们去郊游,走着走着,哇,看到前面那片宁静的小村落一样。
例子:我们那次去山里玩,一去二三里,不就看到了那隐藏在树林中的几户人家嘛,真有那种诗里的感觉。
2. “一去二三里,亭台六七座。
”还是出自《山村咏怀》呢。
这说的是呀,再继续走呀走,这才走出去一二三里地呢,就出现了六七座亭台楼阁呀!哇塞,这也太有诗意了吧!就好像我们在公园散步,没走多远呢,就看到那些漂亮的亭子错落有致。
例子:上次我们在那个景区,不就是一去二三里,就瞧见那些古色古香的亭台了嘛,特别有意境。
3. “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
”同样来自《山村咏怀》。
你看呀,才走这么点儿路,就能看到那八九十枝美丽的花朵绽放着呢!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画面呀!就好像我们在春天的小路上,一转角,哇,好多漂亮的花呀!例子:那次去郊外,真的是一去二三里,路边就有八九十枝花在争奇斗艳,真的好美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诗句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美感,让人对那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呀!。
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
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
【意思】: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句】:
一去二三里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幼儿园小班必背古诗20首
幼儿园小班必背古诗20首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言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山行》杜牧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4.《回乡有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5.《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一去二三里》
古诗《一去二三里》(原文)一去二三里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注释)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创作背景)作者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作者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赏析)开头两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作者简介)邵康节(1011—1077),名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
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
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
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
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
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
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的诗句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的诗句
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古诗是《山村咏怀》。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诗句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
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小学生古诗词三级20首
三级古诗词1、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2.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3、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4、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6、清平乐.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7、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9.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0、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古诗一望二三里全诗的意思
古诗《一望二三里》的意境与现代解读《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首诗以其精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既幽静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清新。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开篇两句,诗人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这里的“一望二三里”,既表现了乡村的辽阔,也展示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烟村四五家”,则描绘了村庄的烟火气息,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这两句诗,犹如一幅水墨画,把乡村的清新与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
“门前六七树,山后八九花。
”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细节。
门前的树木,山后的野花,这些看似平常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格外生动和鲜活。
“六七树”、“八九花”这些数字的使用,不仅表现了乡村的朴素与自然,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相呼一两声,各言三四事。
”这两句诗则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相互呼唤的声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他们谈论着各自的生活琐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真情实感。
这里的“三四事”,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粹,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它既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清新,也展示了村民们的朴素与自然。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望二三里》这样的古诗,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它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通过《一望二三里》这首诗,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宁静;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我们应该学会珍视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60句带数字的古诗词
60句带数字的古诗词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诠释】登高望远,欲览尽千里风光,还需拾级而上,站得更高,视野才更为辽阔无垠。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元·徐再思《无题》【诠释】踏上旅途,行过二三里地,烟云缭绕中四五户人家静静安坐,门前绿树成行,春花点点,数不尽的恬静与自然。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诠释】四月春归大地,芳菲殆尽,而山间古寺桃花正艳,时光在这里轻轻驻足,绽放着迟到的温柔。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现代·毛泽东《七律·长征》【诠释】五岭山脉如细浪起伏,乌蒙山雄伟磅礴,于红军眼中不过泥丸踏过,豪情万丈,尽显英雄气概。
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唐·杜甫《阁夜》【诠释】五更时分,战鼓号角声声悲壮,星辰摇曳映照三峡,动荡中的山河,夜色下更显苍茫壮阔。
6、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两汉·卓文君《怨郎诗》【诠释】心中万语千言难以言尽,百无聊赖间依偎栏杆,思绪纷飞,尽是无从说起的深情与寂寥。
7、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唐·张籍《成都曲》【诠释】万里桥畔酒香四溢,游人徘徊,每一处酒家似乎都有故事,选择哪家栖息,成了最幸福的烦恼。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诠释】行车停驻,只为那傍晚枫林如火,霜叶比春花更加绚丽,自然之美,让人心生眷恋。
9、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意乱。
——两汉·卓文君《怨郎诗》【诠释】四月枇杷未至成熟之时,对着镜子,心中却已是一片纷乱,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当下的彷徨。
10、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诠释】边塞之声四起,伴随着号角,群山之中,长烟落日之下,孤城紧闭,一幅秋日边疆的苍凉画卷徐徐展开。
适合3~6岁幼儿古诗(10首)
适合3~6岁幼儿古诗(10首)1.适合3~6岁幼儿古诗山村咏怀邵雍〔宋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简析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2.适合3~6岁幼儿古诗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赏析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赏析《一去二三里》北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说明①去:从这到那。
里:长度单位,一里相当于今500 米。
②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③亭台:供游人欣赏、休息之类的亭子。
今译从这里一下子走出去好几里地,〔看见了〕住着几户人家的炊烟袅袅的小村庄,〔还看见了〕一些亭台,以及很多漂亮的野花。
原文赏析【摘于古诗词典】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欢。
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叨念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
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漂亮的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赏析诗人去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缕缕炊烟。
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致的亭阁楼台,独自悄悄欣赏,才发觉身边的树枝上挂着。
八朵、九朵,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拓展:一去二三里试题一、看拼音写笔画héng zhé gōu shù wān diǎn nà( ) ( ) ( ) ( )二、看拼音写字èr sì liù bā shí( ) ( ) ( ) ( ) ( )三、猜字谜,把谜底写在()里1、tóu shì一, yāo shì一, wěi shì一, sh ǔ dào mò liǎo bú shì一。
( )2、十zì wěi bā wān wān, suàn suàn shù m ù shǎo 三。
一去二三里古诗
一去二三里古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去二三里古诗《一去二三里》是宋代词人邵康节所作古诗词之一、我为大伙儿搜集整理了一去二三里古诗,热烈欢迎阅读文章。
一去二三里古诗 儿歌
一去二三里古诗儿歌山村咏怀yīqùèrsānlǐ【sòng 】shào yōng【宋】·邵雍。
yīqùèrsānlǐyān cūn sì wǔ jiā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zuò亭台六七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八九十枝花。
【注释】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翻译】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
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一、看拼音写笔画héng zhé gōu shù wān diǎn nà二、看拼音写字èr sì liù bā shí()()()()()三、猜字谜,把谜底写在(里1、tóu shì 一, yāo shì 一, wěi shì 一, shǔ dào mò liǎo bú shì 一。
一去二三里古诗翻译
一去二三里古诗翻译
一y ī去qù二三èrsān 里l ǐ
宋代sòngdài 邵雍shàoyōng
一y ī去qù二三èrsān 里l ǐ,烟yān 村cūn 四五sìwǔ家jiā。
亭台tíngtái 六七liùqī座zuò,八九十bājiǔshí枝zhī花huā。
译文1: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译文2: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
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一去二三里古诗]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古诗(gǔshī)]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篇一:一去二三里古诗全文(quán wén)及赏析山村(shān cūn)咏怀宋代: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yān cūn)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yìwén)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注释①去:指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简析“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故事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
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一年级上册至三年级下册古诗
一年级上册至三年级下册的古诗包括以下几首:
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村居》(唐)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1.《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24年古诗一去二三里(五篇)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一去二三里篇二
一、谈话
1、教师: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吧。从一数到十看谁数得准。
教师:真厉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古代有一位诗人,他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样写的吗?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名字就叫《一去二三里》。
二、听古诗《一去二三里》
1、听配乐古诗朗诵《一去二三里》。
伊川大莘店的邵夫子祠原是邵雍与父亲、继母、弟弟邵睦隐居之地:
1687年春,康熙皇帝赐的《学达性天》御匾由钦差喀拜送到该词:
《宋史邵雍传》记载的“先生三十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说的就是邵雍的母亲迁葬在“伊水上”,即伊水的上位(河流水西、水北为阳,即上位),墓在大莘店西北,距大莘店村内的居住地三里地。当时他在此办书院,“讲学于家”,下午下课后,他步行三里地到母亲坟上,将一路沿途所见记录成诗。由莘店到邵墓当地习惯口语称做“一去二三里”。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年外一首诗原词文
一年级古诗词1. 《一去二三里》-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 《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 《悯农二首·其二》-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7. 《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8.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一去二三里目标:1、感受古诗表现的意境美.2、能发现五言诗的特点并大声朗诵古诗。
3、能寻找出古诗中蕴含的数字秘密。
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会朗诵一些古诗。
2、物质准备:《幼儿用书》P1、磁带。
过程:一、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朗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要求:吐字清楚,声音响亮,能朗诵出古诗的韵味。
二、引导幼儿发现古诗的特点。
用符号记录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五言古诗的特点。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符号分别记录这首古诗有几句每句有几字如:~~~~~ ~~~~~ ~~~~~ ~~~~~ (四句)XXXXX(每句有五个字)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听录音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2.闭眼欣赏,鼓励幼儿根据古诗内容想象古诗中的意境。
3.结合《幼儿用书》P1的画面欣赏古诗问: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4.幼儿跟录音朗诵,鼓励他们发现古诗中的数字秘密。
问:你发现古诗中藏着哪些数字秘密四.幼儿朗诵古诗1.要求幼儿发准字音:村、四、亭、座、十、枝。
2.鼓励幼儿用手指表示数字的动作来记忆古诗内容。
3.幼儿分组以接龙游戏的形式朗诵古诗每组幼儿一人朗诵一句,四句朗诵完,第五个人又重复朗诵古诗的第一句。
比比哪一组朗诵古诗的遍数最多。
4.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朗诵古诗,注意引导幼儿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活动延伸:1.幼儿回家学习更多的古诗,在语言角开展“诗歌朗诵会”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2.在《幼儿用书》上书写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散文:风筝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拟人化描述风筝的有趣。
2.能根据散文内容回忆自己放风筝的情景,理解散文中的想象。
3.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注意句与句间的停顿。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放风筝,注意观察风筝满天飞的情景。
2.《幼儿用书》P23.优美的乐曲活动过程:一.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风筝飞上天时象什么要求幼儿正确使用比喻句,而对幼儿想象的内容不加限制。
二.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有趣。
1.老师朗诵散文。
问:散文把风筝描述成什么了2.重点欣赏散文的第二段。
问:风筝娃娃在天空中干什么请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说说风筝娃娃是怎样玩的幼儿扮风筝娃娃,边欣赏边随散文内容表现。
3.配乐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内容的连贯、流畅。
鼓励幼儿可边欣赏边用柔美的动作表现对散文的感受。
4.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想象。
结合《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内容,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句子的丰富想象。
三.朗诵散文1.幼儿集体朗诵散文,鼓励幼儿用充满童趣的情感和语气朗诵。
2.重点指导幼儿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有感情地朗诵。
3.配乐朗诵,激发幼儿朗诵的兴趣。
4.鼓励幼儿加上恰当的动作朗诵散文。
活动延伸:1.制作自己喜欢的风筝。
2.幼儿到野外放风筝。
3.用风筝布置教室。
活动内容:环保故事受伤的大山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内容的起伏变化,对美的环境有向往的的情感。
2.能围绕故事中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讲述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
3.能畅谈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知道怎样注意环保。
活动准备:1.认知经验准备:观察社区环境,向家长了解有关环保的问题2.材料准备:《幼儿用书》P4—5,两幅图(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引出故事1.出示大山受伤前后的样子的两幅图,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幼儿思考:大山受伤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猜猜是什么原因让大山受了伤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内容的起伏大山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受伤后大山发生了那些事大山是怎样恢复原来的样子的2.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中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1)结合《幼儿用书》P4—5的画面,让幼儿与同伴自由讨论故事中的内容。
(2)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山三.畅谈自己的生活环境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有那些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美四.畅想自己喜欢的环境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彩笔描绘自己最喜欢的环境。
2.幼儿用自己的话清楚的与同伴交流自己向往的环境。
活动延伸:亲子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参与植树活动或制作一些环保标志牌挂在社区环境中。
阅读:谁扭曲了铁轨活动目标:1.积极探索画面内容和文字符号所要表现的完整故事。
2.能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内容,并能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及对话。
3.知道热胀冷缩的常识。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与父母一起寻找生活中有关热胀冷缩的现象。
2.《幼儿用书》P6—7活动过程:一.自由阅读探索画面内容1.看看,这几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鼓励幼儿大胆询问自己不理解的画面内容以及不认识的文字符号。
二.集体阅读故事引导幼儿逐一讲述画面内容,重点是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话。
1.图一:小动物们准备修一条铁路,它们在议论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想小动物们对于修铁路可能发表的意见。
可引导幼儿从为什么要修铁路修铁路后有哪些好处等不同角度去猜想角色对话。
2.图二:引导幼儿观察鼹鼠的动态,鼓励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描述。
3.随机讨论修铁路所需的材料和工序,也可鼓励幼儿用简单清楚的话讲述到故事中。
4.观察角色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对比讲述图三、图四的情节变化。
三、讨论热胀冷缩的现象。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呢四、小组表现画面内容。
1.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画面中的故事,幼儿自由按画面选角色。
2.指导幼儿分角色轮流说对话,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合作表演完整的故事。
活动延伸:1.幼儿可将故事内容作为自编自演童话剧的素材。
2.继续探索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3.生活中,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句。
诗歌:春天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能从诗歌中发现柳树在春天里的变化,以及诗歌有规律的句式。
3、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朗诵诗歌,表现出诗歌的美。
活动准备:1、观察柳树在春天里的变化。
2、《幼儿用书》P8-9,优美的乐曲。
活动过程;一、欣赏诗歌《春天》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欣赏诗歌,感受画面里与诗的和谐美,从画面中感知诗中的意境。
2、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听听诗歌有几段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诗歌中有规律的句式特点。
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诗句的美和生动。
1.引导幼儿发现诗歌中运用的拟人化的表现形式。
谁对柳树做了什么2.听听诗歌里柳树一次次发生了什么变化。
3.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诗歌中柳树的变化。
三、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诗歌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语气语调)来表现这首诗更恰当2.幼儿尝试朗诵某一段,小组练习用最恰当的声音表现。
3.在优美的乐曲中,鼓励幼儿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来朗诵。
活动延伸;请幼儿用画笔在《幼儿用书》P8—9上轻轻添画上自己喜欢的花,并按要求添画出柳条。
语言游戏:转转说说活动目标:1.能积极地参与听说游戏,有良好地倾听习惯。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游戏要求讲一段话。
3.正确使用因果复句:因为……,所以……。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P10—112.每组一个小转盘,(转盘内容同书中的一样)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交谈。
鼓励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最讨厌……;最希望……等话题。
二.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
结合《幼儿用书》P10—11,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和玩法。
幼儿看图中的转盘,老师交待游戏的玩法规则。
玩法一:幼儿依次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指针停在哪一格,即按格中的文字提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指针停在“人”的格中,幼儿可说我喜欢的人……;可说我讨厌的人……;也可说我最想当的人……等。
玩法二:幼儿集体转转盘,转盘停,指针在哪一格,本组的幼儿就依次用简短的话按格中要求接龙说句。
如:甲:我喜欢XX水果,因为……,所以……。
乙接着说:我喜欢XX水果,因为……,所以……。
规则;幼儿必须按指针停下后,所指的位置讲一段话,其余幼儿一定要认真倾听。
三.幼儿玩游戏1.幼儿分组玩游戏,要求必须遵守游戏规则。
2.老师指导幼儿说完整的一段话,正确使用因果复句:因为……,所以……。
续编故事:桃花瓣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意境的有趣和美,喜欢创编活动2.能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大胆地续编故事情节。
3.能清楚地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桃花,拾桃花瓣大胆地玩。
2.环境材料准备:一张有桃花树的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的贴绒图片。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一片桃花瓣儿,问:这是什么象什么可以用来作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2.教师讲述“桃花瓣儿”故事的前半部分:“远远的,滚来一个雪球……小猫乐得跳起来:这正是我要的发夹,还是粉红色的哩!”二、续编故事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续编故事:1)小兔有许多好朋友,他把装有桃花瓣的信寄给了谁2)收到了小兔寄来的桃花瓣他们把桃花瓣用来作什么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及桃花瓣与动物相对大小关系上去分类,去创编。
3.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只要符合故事情节内容,就应给予肯定和支持。
4.可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后,由一个小朋友按照本组讨论的意见到讲台上讲述。
三、幼儿评价别人编的故事引导幼儿从故事内容的创编、语句是否完整、用词是否恰当等方面评价。
四、教师讲述故事结尾教师讲述时,将幼儿创编的内容编入故事中。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画出来,讲给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听,也可将画展出或将小朋友的画装订成册制成一本书。
漫画:打中了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漫画,感受漫画表现的幽默。
2.能形象地描述小男孩的动态,猜测小男孩的心理活动。
3.能围绕爱鸟进行讨论,将漫画内容编成小故事。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知道应爱鸟。
2.《幼儿用书》P14—15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阅读探索漫画的内容。
引导幼儿按小圆点的多少有顺序地看漫画内容。
二、与同伴交流漫画内容。
鼓励幼儿把自己从漫画中发现的情节讲给小伙伴听。
三、引导幼儿发现漫画的有趣。
1.问:谁被打中了小男孩的头为什么会起大包2.小声议论:你觉得这则漫画的趣味在哪里四、引导幼儿讲述漫画表现的故事。
1.看一看,比一比,四幅图中小男孩的动态,表情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形象地描述小男孩的动态,引导幼儿仔细按画面内容讲或想象一些动作过程。
2、猜一猜,想一想:小男孩的心理活动。
小男孩为什么要用石子打鸟小男孩被石子打中,他在想什么3.幼儿完整地讲述漫画故事。
五.话题讨论:小鸟能打吗我们应该怎样爱护鸟活动延伸:1.幼儿收集漫画,与同伴交流。
2.亲子同乐:阅读漫画科幻故事:气球星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内容的神奇、有趣,对气球星充满幻想。
2.能理解故事中有丰富想象的情节。
3.展开想象,与同伴畅谈气球星上可能发生的事。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P16—17,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从故事名字上让幼儿感知故事的神奇。
幼儿自由议论:你知道天上有哪些星猜猜气球星是怎样的二、欣赏故事,感受故事内容的神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