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原质简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a
α4
2a
α6
α4
2b
α3
α4
4a
鼠李糖 N-乙酰葡萄糖胺 葡萄糖基
图4 O-特异多糖(福氏志贺氏菌)O-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举例
结合位置不同:1a与2a 结合方式不同: 1a 与4a 结合数目不同: 1a 与2b
二、细菌毒素
5、内毒素部分主要的病理生理效应 (1)致热性。已如前述,其作用机理是:内毒素作为外源性致 热原(热原质),激活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使 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继而作用于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 热。 (2)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内毒素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激活 凝血、纤溶系统,产生出血倾向,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 生,严重时导致休克症状。 (3)Shwartzman phenonenon 是由内毒素引起的DIC的一种特 殊形式,其病理变化特点是组织的出血性坏死。全身 Shwartzman反应的机制是全身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封闭。 (4)内毒素血症与休克。由于血液中细菌或病症内细菌释放大 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被大量内毒素污染的输液可引起内毒 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出现在多系统的多种疾病中,通常导致 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 死率极高。
热 原
质
简
述
一、定义和分类
定义:凡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为热原质 分类:热原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质 内源性高分子热原质 内源性低分子热原质 其它化学性热原质 细菌性热原质,即指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 素。
二、细菌毒素
根据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细菌毒素分为外毒 素和内毒素。 1、内毒素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成 分。它是外源性致热原,即热原质。只有当细菌死亡自溶或 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是类脂A。 内毒素具有很强的耐热性,需要250℃30分钟以上的 干热灭菌才能使其灭活。目前我国药典规定,在生物制品生 产过程中,玻璃用具的去热原质处理,需在180 ℃2小时以 上或250 ℃30分钟以上,日本药局规定需250 ℃ 1小时以上。 国外对内毒素的稀释水溶液研究,发现内毒素活性在200 ℃1小时时还能检测出来。有人建议,对于检查细菌内毒素 时所有器具的外源性内毒素的去除,最好采用250 ℃2小时 以上干热灭菌。
二、细菌毒素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综合相关资料,列表以示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项目
来源 存在部位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毒性作用 抗原性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释出 脂多糖(核酸多糖高分子聚合物) 250℃,30分钟才能灭活 较弱,但致热性强 弱。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但无中和反应。甲醛处理不形成 类毒素
外毒素
革兰氏阳性菌 代谢产物,从活菌分泌出 蛋白质 60-80℃,30分钟被破坏 强,但几乎不致热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类毒 素。
二、细菌毒素
4、内毒素的化学组成及其结构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 分子量大于10万Da,其化学结构由O-特异多糖、非 特异核心多糖和类脂A三个部分共价连接而成。其中 O-特异性多糖链游离于菌体表面,基部与核心多糖 相连;核心多糖的内侧端以其特有的2-酮-3脱氧辛 酸(reto-deoxy-octulonate,KDO)与类脂A相结合。 通常把KDO-类脂A部分称作核心糖脂,其结构和组 成在细菌中相当保守。脂多糖约占细菌干重的3.4%, 每个菌细胞外面,约有一百多万个脂多糖分子,脂多 糖分子通过类脂A锚定在外膜磷脂层的外叶中。 图1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示意图
二、细菌毒素
6、内毒素致病机理
革兰氏阴性菌 某些球菌、病毒、 螺旋体、立克次体 、支原体 释放 内毒素 激活 单核巨噬细胞 多形核白细胞 产生 特异性与非 特异性结合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 白介素-2 白介素-6 白介素-8等细 胞因子 介导 脓毒症 死亡 脓毒性休克
前列腺素血小 板激活因子、 一氧化氮等活 性介质
单核巨噬细胞 瀑布样反应
产生 全身性反应综合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
图5
细菌内毒素致病机理
和三、防止和去除热原质的原 则
1、严格控制并保证注射用水、各类化学药 品和原材料不被污染。 2、严格进行容器、用具的清洗与消毒灭菌。 3、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生产工艺中,根据所用容器、用具的性 质制订科学、有效的除热原质SOP,并 认真执行。
N-乙酰葡萄糖胺 葡萄糖Ⅱ 磷酸基团 磷酸基团或焦磷酸乙醇胺
O-Ag
葡萄糖Ⅱ
半乳糖Ⅰ
葡萄糖Ⅰ
HepⅡ
HepⅠ
KDOⅠ
lipid A
KDOⅡ-磷酸乙醇胺
HepⅢ
KDOⅢ
图3 鼠伤寒沙门氏菌脂多糖的核心区 Hep:L-甘油-D-甘露庚糖
二、细菌毒素
O-特异多糖,又称O-抗原,它结合在核心多糖上,位于脂多糖分 子的最外层,是细菌最主要的表面抗原。 O-特异多糖由寡糖重复单位组 成,每个重复单位通常由四到六个糖组成。例如:根据志贺氏菌O-侧链的 抗原特异性不同,可将志贺菌分为47个血清型或亚型;除福氏6型志贺氏菌 外,其它福氏志贺氏菌的O-抗原多糖链由共同的四糖重复单位(鼠李糖- 鼠李糖-鼠李糖-N-乙酰葡萄糖胺)组成,见图4
二、细菌毒素
内毒素的致热性。人体内内毒素的正 常阈值保持在0.001-0.05ng/ml之间,一旦 体内内毒素的浓度高于这个阈值时,就可 启动内外源热原质引起机体发热。另有资 料称,极微量的内毒素(1-5 ng/kg )注 射人体,体温于2小时内上升,可持续4小 时左右。
二、细菌毒素
2、外毒素 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中的 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杆 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 阴性菌中的痢疾志贺氏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也能产生外毒素。 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于细 胞外。外毒素的毒性强。例如,1mg肉毒杆菌外 毒素结晶,可杀死2000万只小白鼠,对人的最小 致列死量约为10-4mg,破伤风毒素对小白鼠的致 死量为10-6mg白喉毒素对豚鼠的致死量为10- 3mg。
O-Ag
core region
lipid A
OM PP PG
CM
图1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示意图 O-Ag:O抗原;core:核心多糖;lipid A:类脂;OM:外 膜;PP:周质间隙;PG:肽聚糖;CM:细胞质膜
二、细菌毒素
内脂A是由葡萄糖胺、脂肪酸、磷酸盐组成的一种磷酯。 葡萄胺双糖单位通过焦磷酸键聚合成亲水性类脂A骨架。类脂 A具有致热作用,是G-内毒素的毒性成分。结构见图2
POLYSACCHARIDE O O P OH O O O O O O O HO O O
NH
O O O
O O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12 14
14
14
图2
大肠杆菌类脂A结构(12、14代表脂肪酸的碳原子数)
二、细菌毒素
核心多糖又称核心区,是由内外两部 分较短的低聚糖组成,见图3
外核(outer core) 内核(inner 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