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朱勤章

一、“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问题是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因此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问答式的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例如: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多少?能使学生学习或回忆陈述性知识,

(2)求解式的问题。它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必须通过周密的思考,借助某些特定的有效程序,经过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能使学生在知道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学习程序性知识或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3)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它具有应用性与综合性,必须综合运用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对实际生活、科技发展、工农业实际情况的发生和变化有所了解,并能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判断。

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回答得也很热闹。一堂课下来,课堂内没有学生静静思考问题的时间。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从问题类型来看,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极少,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实,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解决”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搞清什么是“问题”?教学的组织中,只有尽量减少问答式的问题,增加求解式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思维力度。

、“问题解决”的含义

(1) 问题解决是心理活动。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 。

(2) 问题解决是过程。“问题解决是把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过程”。

(3) 问题解决是教学类型。“问题解决”的活动形式可以看做是教或学的类型,可以考虑将“问题解决”作为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问题解决是目的。学习物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

(5) 问题解决是能力。把物理用于各种情况的能力,叫做问题解决。

上述各种解释,在形式上似乎并不一致,但是我们应看到它们所强调的共同的东西,即“问题解决”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它贯穿在整个物理教育中,应该是物理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

三、问题的功能

(1)“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

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先人之见的影响,因为人的大脑“有把信息和材料安放在内存模式中的归档能力。”思维还常会陷入滞涩与休眠状态。“问题”的出现,往往造成某种不确定性,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

2)“问题”促使思维进入“后反省状态”

当一个人碰到令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时,他就会受到刺激,去进行反省性探究。因此,思维是从一种怀疑或混淆的“前反省状态”,进入一种满意或以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情

景的控制为特征的“后反省状态”。在这种状态转换过程中,智力活动总是尝试性的,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

(3)“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在实施探索为本的教育中,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

去寻找答案”。这种对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以及“运用交流技巧将研究结果向专家以及不熟悉

该领域的听众报告”,将使大学生深受鼓励,同时领略一种“顶峰”体验。这种体验常常由于

百思不得其解和长期忍受疑惑的困扰而感受尤其强烈。贝尔纳对此有极为精辟的说明:“那

些没有受过未知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

(4)“问题”可促使“顿悟”的产生?

阿基米德为了测定王冠含金的纯度,废寝忘食,苦无所得,未料在洗澡时不经意间发现了“浮力定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苯分子像一条蛇咬着尾巴旋转,悟出六个碳原子苯环的概念。虽然人们至今尚未破译“灵感”、“顿悟”之谜,但是不妨大胆猜测,当某一问题已不受直接注意时,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对问题的思索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地考虑一个问题,有时可能造成思路的堵塞或误入歧途。而一旦松弛下来,倒可能产生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其实,没有对“问题”

的魂牵梦绕、锲而不舍的探究,没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也就不可能有“蓦然回着”时的惊喜。

四、一个“好问题”应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征:

(1)有与它有关的简单的、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有多种解决途径;

(3)学生能据此导出其他类似的问题;

(4)包含的数据或资料能组合、分类、制表或分析;

(5)能借助于观察或实验解决;

(6)学生有直接的兴趣或有一个有趣的答案;

(7)能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或通过探索可达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广。

五、“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与结构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问题解决”

模式。杜威将“问题解决”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感觉问题的存在、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考虑各种办法

的可能结果、选择一种解答的方法;

波利亚(POlya)贝9将其分为四个步骤;

理解问题、拟订计划、实行计划、回顾解答;瓦拉斯(G.Wallas )提出问题解决四阶段:准备、沉思、灵感、验证;布朗斯福特和斯特恩(Bransford &Stein )开发了五步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识别、问题表征、策略选择、策略应用、结果评价。上述这些问题解决模式的实质是个体(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全部可

能步骤、阶段或过程,是依据个体(或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心理认知程序进行划分的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依据上述“问题解决”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杜威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疑难的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当代美国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选择问题——明确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巴班斯基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集体讨论——证实结论——提出问题作业。总结以上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①创设问题情境T②提出问题T③分析问题T④解决问题T⑤总结规律T⑥迁移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