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 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
失及其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由来与本课题的前期研究
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众多因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知识状况是否适应新的要求?如有不适怎样应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现状展开。研究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
(一)国外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国外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于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全国数学能力纵向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这里引用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 Fennema)和弗伦克(Megan Loef Franke)《教师的知识及其影响》一文中的综述:“尽管相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尽管有迹象表明一些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但研究工作对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的看法并不
给以很大支持。”“NL SMA调查者仔细地核实了教师所学过的数学课程的数量然后测算这些数量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相关系数他们没有发现重要的关系。5年后艾森伯格(Eisenbeng)重复这一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1](222)
这类研究的明显不足是对教师所掌握知识的测度不够合理。显然用教师先前学过的数学课程数目作量化指标难以反映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正如芬内玛和弗伦克针对这类研究中关于知识测试与相关系数计算方面的问题分析后所指出的:“可能是不适当的知识测量与相对有限的研究方法隐蔽了原本存在着的教师知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1](223)再者将教师数学知识的一个自变量对应于学生成绩的因变量使得这类研究“对教师的知识是如何综合起来的或在所学大学课程与课堂教学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关系没有提出多少依据”。[2]因此“人们的普遍反应是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去否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应对这一问题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3](28)(二)国内关于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研究结论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学科知识才能应付自如地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便是这一观念的真实反映。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也有研究得出与上述NLSMA 调查者相类似的结论。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1996)称:“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
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需要知道一部分学科知识以达到某种水平但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4]由于没有报告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因此无从对“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作出评估。就结论而言可以认为只是陈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判断:教师拥有一定的知识对于搞好教学是必要的但不具充分性。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的解释并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接受与理解。
进一步的研究有一项是以北京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的调查分析。该调查“根据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分别编制问卷。对于学科知识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但“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5]
这里透视“观念—结论”的变迁不难发现它实际上反映了对教学的关注从学科知识向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整合的转移同时也折射出教学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知识传授向追求学生更广泛发展的倾斜。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进步应当加以肯定。
问题在于首先为了实现新的追求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达到何种水平才能保证在对学科知识作教育学的解释和心理学的加工时
不至于出现知识性、科学性的偏差。可以说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诚然要对本体性知识的“某种水平”作出泛学科的、较为一般的具体刻画是困难的特别是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进一步加大了从理论上作出这一刻画的难度。但是对现阶段任教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教师如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所拥有的本体性知识水平是否适应目前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调研作出具体判断却应该是可行的也是课改推进的实践所十分需要的。
其次用“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测度项目是否有失偏颇?换句话说用“给学生的一杯水”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合适吗?那么又如何来测量教师的一桶水呢?是测量它的量还是测量它的质?
有鉴于上述国内外从量的视角以静态测度研究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所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拟从质的视角动态考察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状况。首先从课堂观察与现象分析入手发现调研测试的素材然后从课改推进中的教学需要着眼确定测量内容力求使质的测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充分的现实意义进而辅以访谈与个案研究使研究更为动态化。
(三)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听课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在近两年来听课观察与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其
中除了教师教错了之外还有两类反映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现象:一是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难以解惑;二是按似是而非地理解加工教学内容。下面各举一例。
[案例1]
引入平角、周角等概念后一位青年骨干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差不多写了半黑板。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些问题自己能解答。随后交流大家认为满意了就把该问题擦掉。最后还剩下一大半问题学生无法解答或有学生试图解答但其他同学不认可。于是教师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时会明白的。
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
课后教师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
[案例2]
教学被除数是0的除法其中涉及除数不能为0教师认为:“除数不能为0。这是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其意思是有困难的”就借助了一个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巧每天去森林给小动物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