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垂体瘤MRI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
QJ AN P W 。
S ) G ih n FE G a yu n 1 ( J a g。 c Xio a 1 .De a t n Ra ilgy,Ey 7 EN r Ho — p rme t t o doo e“7 r s
p t l / Fu a i e st ia d n Un v r iy,S a g a o h n k
s c ie y r ve e 9 c s sofi va ie piuia y ad n pe tv l e iw d 2 a e n sv t t r e om a r e y pa hoogy Re uls As f rt we y ni a e fi v s p ov n b t l . s t: o he t nt nec s so n a sve piu t r d no a i t ia y a e m s.m e n sz um o s w a 8c ,r n ng f o a ieoft r s2. m a gi r m I 0 t . c ] The e . o 7 0 n. r wo e 8 c s s o 1 c oss y tc r a e fIe r i c s i d ge e ato nd3 c s s o e or h ge I n r l xt nso a hem os omm on t e o nv v m e . Thec ve n s snu e n r in a a e fh m r a . n ge e a ,e e i n w st tc yp fi ole nt a r ou i s wa he l O te sl nv ve t u t e ( 9. ).f lowe tc c a m ( . ) a d ci us (1 ) Co lso :Con s t 1 S a iy i ol d s r c ur 2 4 ] ol d by op i his 21 8 n lv 4.1 . ncu ins —
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期延 长 、 神 经 支 配 的 肌 肉 有 神 经 源 性 损 害 等 。 其 余 患 者 组 尺
肘 上 5c 至 肘 下 5c 的 MC 明 显 慢 于 对 照 组 , 肘 上 5 m m V 且 c 至腕 的 MN m AP也 明 显 低 于对 照 组 , 者 组 肘 上 5c 至 患 m 肘 下 5c 的 MC 明 显 慢 于 肘下 5c 至腕 部 的 MC 说 明 m V m V, 尺神 经 原 发 损 伤 位 于 肘 管 区 , 其 远 端 亦 有 不 同 程 度 损 伤 。 且 患 者 组 分 段 运 动 神 经 动 作 电 位 潜 伏 期 均 较 对 照 组 明显 延 长 , 说明C T u S神 经 电生 理 检 测 动 作 电 位 潜 伏 期 及 波 幅 对 诊 断 有 重 要 意 义 , 其 当 患 者 MC 处 于 正 常 范 围 时 , 段 动 作 尤 V 分 电位 潜 伏 期 及 波 幅 的 测 定 则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综 上 所 述 , 用 神 经 电生 理 检 测 C TS 可 在 病 变 早 期 准 应 u ,
4 — 7 44 .
( 收稿 2 1 — 5 1 ) 0 00 - 7
海 绵 窦侵 袭 性 垂 体 瘤 MRI 与病 理 对 照 研 究
崔 涛” 富奇志 ’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院 1 神 经 外科 ) 2 神 经 内科 ) 洛阳 4 1 0 703
【 要 】 目 的 研 究 MRI 海 绵 窦 侵 袭 性 垂 体 瘤 的 诊 疗 价 值 及 其 意 义 。 方 法 摘 对
窦 侵 袭 ; 例 MRI 3级 侵 袭 病 例 术 中 未 见 侵 袭 。 结 论 3 示
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 【 关键 词 】 垂 体 瘤 ; 共 振 成 像 ; 袭性 磁 侵
侵袭性垂体腺瘤:MRI与术中对照研究(附35例回顾分析)
t o . I a o m row i a e o vn o a i a e( l , 2 ) adte e e f n ac m n w r c m a dwt t— u r S rt s t o t h e t r nc ne t n g s T WI T WI , g eo eh e e t e o pr i m s i o u tm t o f il m n hd r n e e hU
d n rvd t b n aiept tr d nma b ug r n ew n et po e O eivsv i aya e o ysreyu d re tMR xmiain wt o t s eh c me s i u ea n t i c nr t n a e m。T , 2 , r- d o h a n 1 T WI pea W1 n
【 关键词 】 垂体肿瘤 ; 侵袭性 ; 磁共振成像
中图 分 类 号 :7 64 R 4 . R 3 . ;45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0 120 )O 04—0 10 9 1 (06 1 一18 4
Ivs e# ̄ tr nav i ay ̄eo : nma MRI td 0lae i ug a f dn s(erset eaayio ae) u yc| , dwt sri l' ig rt pc v n ls f 5css s I r I h c m o i s 3
垂体肿瘤MRI诊断
空蝶鞍形成机制
鞍隔孔膜薄、孔较大(大于 5mm )或鞍膈缺损, 蛛网膜下陷鞍内,脑脊液进入蝶鞍,使蝶鞍上部 扩大。 少数空蝶鞍与脑脊液漏、脑积水有关; 颅内高压可致蛛网膜腔隙疝入鞍内形成。
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
垂体前叶明显缩小、 扁平紧贴鞍底,鞍内 空虚,充满脑脊液, 形成类似部分空蝶鞍 改变; 垂体柄明显缩短或消 失,后叶高信号区消 失; 在鞍上池中垂体柄的 顶端有高信号的小结 节,为异位的神经垂 体即垂体后叶
注意 中间囊部和某些技术伪影在 MRI上可以与微腺瘤表现相似
垂体瘤(大于10mm)
瘤体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等信号或较 高信号。 肿瘤形态显示可以明确垂体腺瘤与视交叉、两侧海绵窦 的关系。 坏死、囊变区在T1加权上呈更低信号,在T2加权上呈高 信号。 垂体卒中为急性出血和垂体腺瘤梗塞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伴有严重的头痛、高血压和视觉突然丧失。
侵袭性垂体腺瘤 的MRI判断
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侵袭海绵窦、鞍底骨质和蝶窦,其中 以海绵窦受累为MRI的一个重要征象。
垂体腺增强往往低于邻近的海绵窦。两侧海绵窦信号强度 不对称是海绵窦受侵犯最敏感的征象,然而特异性差。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包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一些作 者倾向于以下判断:
1.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达67%或以上,海绵窦累及可以确诊 2.如果海绵窦显示不清楚或海绵窦上、内侧壁与肿瘤相连,应高度怀疑; 3.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小于25%或海绵窦内、上壁未与肿瘤接触, 可 以明确海绵窦未累及。
灰结节异位瘤 (错构瘤)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
生殖细胞瘤
•肿瘤在MRI T1加权像上, 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加 权像上呈等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显著 强化,肿瘤囊变和钙化成 分无强化,呈低信号。 •肿瘤转移较早,顺脑脊液 种植转移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垂体瘤在治疗之前需要准确的诊断结果作为基础,这样医生才能对是否患上垂体瘤,以及垂体瘤患者的时机病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有助于正确地制定其治疗方案,目前诊断垂体瘤主要还是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脑肿瘤的检查来实现的。
那么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1、临床表现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
2、病理学检查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
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
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度高,但误诊率也高。
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3、内分泌检查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
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
4、影像学(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
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
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院都已经能够检测。
但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实验室检查,而忽略了垂体激素的分泌节律对取血时间的特殊要求,使得很多患者的激素测定结果无法判断。
通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垂体激素的测定以及影像学的检测,垂体瘤的诊断不难确定。
原文链接:/ctl/2015/0724/227619.html。
垂体瘤诊断治疗
垂体瘤诊断和治疗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10 %左右。
近年随着医学检查技术发展,垂体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有报道约15 %~20 % 。
垂体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30~50 岁者居多。
除了催乳素瘤妇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外,其他各型垂体瘤并无明显性别差异。
垂体瘤患者可于起病后不同时期有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肿瘤向鞍外、鞍上扩展压迫邻近组织出现头痛,以两颞部、额部、眼球后或鼻根部胀痛为主。
垂体瘤的分类(一)根据病理组织染色分类为: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
(二)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分为:1. 分泌性腺瘤:PRL腺瘤、GH腺瘤、ACTH腺瘤、TSH腺瘤。
2. 非分泌性腺瘤:肿瘤细胞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三)根据肿瘤大小分为:1. 微腺瘤:直径<10mm;2. 大腺瘤:直径10 – 50mm;3. 巨大腺瘤:直径 >50mm;(四)根据生长行为分为:1. 侵袭性肿瘤:肿瘤生长突破包膜或侵犯邻近结构的垂体腺瘤,约占垂体瘤的43%。
2. 非侵袭性肿瘤。
3. 垂体癌。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垂体瘤的临床表现早期很少,尤其是微腺瘤。
发展到症状明显时主要分三大症群:1.垂体本身受压症群:由于腺瘤体积增大,瘤外腺体组织受压,造成垂体促激素减少和相应的靶腺腺体功能减退以及腺体组织的萎缩。
临床上可表现为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一个或多个腺体功能的低下。
如阳痿、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闭经、不育、怕冷、少动、浮肿、乏力、纳差等。
2.垂体周围组织受压症群:包括头疼、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3.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包括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垂体瘤的诊断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重要线索。
影像学的检查如CT、MRI在诊断垂体瘤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MRI不仅可发现直径3mm的微腺瘤,而且可显示下丘脑结构。
各种垂体激素的测定以及功能试验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垂体大腺瘤概述垂体大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脑垂体腺瘤,通常是良性的。
该瘤可分泌激素,导致垂体功能亢进或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大腺瘤通常可以通过MRI成像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也非常重要,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脑垂体瘤进行区分。
MRI诊断垂体大腺瘤MRI是诊断垂体大腺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建议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磁共振增强成像(MRI)以及脑垂体增强成像(pituitary-enhanced MRI)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为医生提供详细的垂体大腺瘤特征信息。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MRSI可以直接测量人体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可以在不破坏组织结构的情况下获得瘤体的生物学信息。
MRSI可以对垂体大腺瘤组织内代谢产物的分布进行不同程度的定量统计和分析,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重要手段。
垂体大腺瘤的MRSI表现为在1.3、2.1、2.8和3.3 ppm处具有峰值,具有代谢物分析的价值。
磁共振增强成像(MRI)磁共振增强成像(MRI)是诊断垂体大腺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对比剂(gadolinium)可以增强瘤体的对比度,专业人员可以对瘤体进行细节和特征的观察,以确定瘤体大小、血供以及瘤体囊肿等特征。
脑垂体增强成像(pituitary-enhanced MRI)脑垂体增强成像专门用于诊断垂体大腺瘤。
该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更准确地区分正常垂体腺和垂体大腺瘤。
该方法可以直接对垂体腺进行成像,也可以使用对比剂增强画像,使垂体瘤更加明显。
垂体大腺瘤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关键。
在进行MRI后,可以通过观察瘤体是否有增强、大小和形状、血供、水平等方面来进行鉴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垂体大腺瘤鉴别。
腺瘤其特征是瘤体界限清晰、无卫星灶,可明显增强。
鞍区囊肿与腺瘤不同,鞍区囊肿界限清晰、无卫星灶,一般不会增强。
在MRI上通常呈现液态信号。
垂体超生长症垂体超生长症通常与巨腺瘤有关,MRI上常表现为垂体增生和瘤体无法完全分开,通过观察瘤体体积以及分泌六类激素(生长激素、催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卵泡激素)的水平来进行诊断。
垂体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咽管瘤
CT-C
CT-C
CT-C
颅咽管瘤
CT-C
MRI-C
颅咽管瘤
T1WI
T2WI
DWI
CO
颅咽管瘤
T2WI
T1WI
T1WI
CO
CO
脑膜瘤
病灶中心多位于鞍结节或鞍旁 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 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等或略低T1、等或略高T2信 号 多数密度或信号均匀 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 脑膜尾征 蝶鞍形态正常,可见垂体影 可见局部骨质改变
垂体瘤 的CT和MRI诊断
史浩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影像科
鞍区CT和MRI检查
鞍区CT检查
患者头部呈过伸或过屈位 冠状位扫描 增强扫描(含碘对比剂)
鞍区MRI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头部线圈 扫描序列包括:T1WI和T2WI序列
扫描方位包括:冠状位和矢状位,必要时横 轴位 增强扫描(含钆对比剂)
T2WI
T1WI
CO
垂体柄
CT 垂体柄由漏斗部发出在视交叉前 下方行至垂体的中后部,大多在 鞍背前1~2个层面显示清晰 垂体柄宽径约3mm,于冠状位图 像垂体柄居中,少数向一侧倾斜, 常见于垂体两侧高度不等或鞍背 CT 偏斜者,在CT图像上由于鞍背 骨伪影干扰或扫描体位影响,垂 体柄显示不清 CT片呈等密度,MRI T1WI呈等 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由于 脑脊液影像显示不清;密度和信 号均匀 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
垂体大腺瘤CT表现
CT-P CT-C
CT-C
CT-C
垂体大腺瘤CT表现
CT-P
CT-P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价值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价值作者:刘文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
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 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
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瘤;磁共振成像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属于良性颅内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15%。
其中少数垂体瘤虽然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但生物学行为似恶性,称为侵袭性垂体瘤。
此类肿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因此术前采用影像学手段了解肿瘤生长方式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该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垂体瘤卒中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45.2岁。
按激素类型分为:无功能腺瘤21例,泌乳素腺瘤6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混合型1例。
用SIEMENS公司Symphony 1.5T 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颅正交线圈,常规选用SE序列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TR=450 ms, TE=15 ms)和T2WI(TR=3 000 ms, TE=90 ms);注射Gd—DTPA后行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在冠状位上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对图像上肿瘤的大小、部位、信号特点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进行分析描述。
2 结果2.1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或丧失13例,神经内分泌症状11例,头痛5例,头晕2例,无明显症状者1例。
2.2 MRI表现肿瘤最大径均>10 mm,属巨腺瘤,平均为25 mm×29 mm。
MRI在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 式 以 及 术 后 治 疗 方 案 的选 择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意 义 。
【 关键词 】 垂 体腺 瘤 ; 磁共振 ; 诊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4 1 3 6 . 2 0 1 3 . 0 1 . 0 0 4 文 章编号 : 1 6 7 4— 4 1 3 6 ( 2 0 1 3 ) O 1— 0 0 0 9— 0 4
H o s p i t a l f o Q i n h u a i A r e a i n N a n j i n g,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6 ,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WA NG D e h a n g,E— ma i l : w a n g d e h a n g @h o t ma i l . c o n r
位平扫及 T 1 WI 冠状位 、 矢状 位和横轴位增强扫描 。结果 描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肿瘤 向周 围组 织侵犯 表现 为颈动脉 包绕 , 海绵 窦受 累 ; 鞍底下 陷 , 部 分肿瘤 突 人蝶 窦 ; 突破鞍隔等 。MR I 示海 绵窦 4级 受侵 的有 2 4侧 , 3级 受侵 的有 2 7侧 , 术 中均证 实海绵 窦受 侵 犯, 颈 内动脉部分或完全受包绕 。结论 MR I 可在术前正确评估垂体 腺瘤 的侵袭性及 侵袭范 围 , 对手术
垂体大腺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及病理评价
M RI a d Pa hoo cSt d fl v sv n s fPiu t r a r de o a LIY i n t lgi u y o n a ie e so t ia y M c oa n m s ng, ZU O i ZH OU a g y ng, ta.Ra i l M n, Y n-a e 1 do— o gy Dep rm e 。 e he op e s H o pia , u ng ng 5 80 a t nt Sh nz n Pe l s t l G a do 1 20, P.R. Chi na
大腺 瘤 的 生 长特 点与 肿 瘤 的功 能 类 型没 有 明 显 的 相 关 性 。 【 键 词】 关 垂体 ;腺 瘤 ;磁 共 振 成像 ;病 理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图 分 类 号 】R7 9 4 ;R 4 . 【 献 标 识 码 】A 中 3.1 452 文
【 章 编 号 】1 0 — 3 3 2 0 ) 1 0 0 — 4 文 0 0 0 1 ( 0 8 0 — 0 60
度 、 死 囊 变及 侵 袭性 作 为 MRI 价 肿 瘤 生 长 的 指 标 , 瘤 细 胞 增 殖 活 性 ( CNA、 6 及 Ⅷ 因 子 检 测 作 为 病 理 指 标 。 坏 评 将 P Ki7)
结 果 : 袭性 大腺 瘤 的 肿 瘤 长径 与和 非侵 袭性 大腺 瘤 相 比 差 异 有 极 显 著性 意 义 ( 侵 P< 0 0 ) 长 径 ≥ 3c 的 巨腺 瘤 组 与 长 .1 , m 径 < 3 m 的 大腺 瘤组 在 侵 袭 性 生 长 上 差 异 有 极 显 著 性 意 义( c P%0 0 ) . 1 。侵 袭 性 和 非侵 袭 性 大腺 瘤 的 Ki7表 达 差 异 有 显 6
垂体瘤诊断的金标准
垂体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
除此之外,垂体瘤的诊断还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1. 临床表现:垂体瘤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包括慢性头痛或视力/视野异常头痛、海绵窦综合征、脑神经损伤、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下丘脑功能障碍等。
2. 内分泌学检查:垂体瘤可以导致各种垂体激素的分泌异常,通过检查这些激素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垂体瘤。
3. 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的MRI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CT扫描也可以提供关于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的信息。
当个体出现以上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是否患有垂体瘤。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
yas (agn l er rn ig7—6 )w r ic d u u y T e eiwa a s a epesdb eMRI f 3I A i ri 7 ee nl e i or td . h v n yi w s x r e yt P s t s g— ud n s r e l s s h o3 w hu
I A f r p r t n P b o eo ai e e o Ke ywo d : I v i e P t ia y Ad n ma r s n a v ; i tr ; s u eo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约 占鞍区肿瘤 的 3%~ 5 3 3 %。其中少数垂体腺瘤虽然在组织学上表
关 键词 :侵袭性 ,垂 体 ,腺瘤
【 文章编号】 10— 4 (o80. 5. 【 08 0 120 )9 730 5 0 3 中图分类号】 R 4 I 4 5 文献标识码】 A
M RIa pe r n e o n a ie p t ia y a no a p a a c fi v sv iu t r de m
维普资讯
第 1 7卷第 9期
Vo . 7 No 9 11 .
20 0 8年 9月
S p.2 0 e 08来自武警 医学院学报 AcaA a e a dcn eC AF t c d mie Me iia P ・7 53 ・
侵袭性垂体瘤并瘤卒中的MRI诊断价值
C e e e .t uh n2JTeP ol H silfXi u i g e ,un dn 2 1 02TeFr ol h nZw nJ t Y c u . h e e o t Zu p p a o n  ̄J nm n ag og5 9 0 ; h it pe h a G sP e
s t , r n I , g t ,orn] 1 t d D P jco ,pn eh eune uig . I cn e.  ̄ t c l aT WI aia cr a T a e G — T A i et n si-c os e c,s 5 MR an r l a oD l s t l o WI f r n i q n0T s
H s ilfK nh r usa ,i gu2 5 O o t u sa ̄ nhn J ns 13 0 p ao K a
【 bt c】O j t e T s sh l R ai e i ns vse iir aeo a i A s at b cv o s st v u oM Im g gnh a os fnav t ty dnm t r ei ae ea ef i n i t d g ioi i pua wh
a o lx . eh d 1 a e sw t n a ie p ti r d n ma c n r d b u g r n ah lg e ei g d w t p pe y M to s 8 p f n i iv sv i t y a e o o f me ys r ey a d p t oo y w r ma e h i h ua i i
体 瘤 患者 , 用 O5 的 MRI , 用 自旋 回波 序 列行 矢状 位 、 状位 及 轴 住 T。 I增 强后 行 矢状 位 、 状 位 及 使 . T 机 选 冠 W , 冠 轴位 Tw x , 扫描 , 与手 术病 理 结 果 对 比分 析 。结 果 1 例 示侵 袭性 垂 体 瘤并 瘤 体 卒 中 , 坏 死或 囊 变 , 并 8 9例 9例
海绵窦侵袭型垂体瘤磁共振诊断系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灵敏度:Se=a/(a+c)
特异度:Sp=d/(b+d)
灵敏度(Se):表示实际有病按诊断标准 正确判为有病的概率 特异度(Sp):表示实际无病按诊断标准 正确判为无病的概率 阳性预告值(PV+):表示预测阳性结果 的正确率,预示一个诊断结果为阳性者 的患病概率 阴性预告值(PV-):表示预测阴性结果 的正确率,预示一个诊断结果为阴性者 的患病概率
时由于血流淤滞于海绵窦的静脉丛 而呈高信号; 其外侧壁是硬膜结构,T1像为低信号; 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则由于高速流 动的动脉血而始终呈流空信号。
(3)计算机对MR图像的处理
通过扫描仪把病人MR图像输入计算
机,把海绵窦及其与垂体瘤的关系 做如下分类:
在鞍区冠状位 MR图像上颈内 动脉海绵窦段 呈圆环形,据 此将海绵窦的 静脉间隙分为 四个,即内侧 间隙、上部间 隙、下部间隙 及外侧间隙。
手术之前,每例的MR图像都经过顿志平、 韩韬两位医师共同审阅,协商同意取得 一致之后填写术前诊断意见,此时两位 医师并不知道手术诊断结果以排除干扰 如果垂体瘤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正常腺体 信号和/或海绵窦的内侧间隙显现则排 除侵袭的存在,如果不是上述情况则怀 疑存在海绵窦侵袭
怀疑海绵窦侵袭根据如下情况继续分析
(6)统计方法(一)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根据已有病例寻
找海绵窦垂体瘤的诊断标准,是一 项具体的诊断试验,每一项拟诊标 准的结果可以表达成四格表形式, 通过四格表可以计算以下数值 :
四格表的形式如下
海绵窦侵袭型 垂体瘤
阳性病例数 阴性病例数
非海绵窦侵袭 型垂体瘤
a c
低场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
低场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
梁琳;唐桂波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39)7
【摘要】目的:研究低场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特征。
方法: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瘤病人,使用德国西门子Magnetom-open0.2T常导磁共振仪,选用自旋回波序列行T1WI冠状位、矢状位平扫和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
结果:侵袭性垂体瘤易向鞍区多个方向侵犯,其中以海绵窦和颅底骨质侵犯为主要特征,向周围组织浸润表现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肿瘤多为等T1等或长T2信号,可伴有坏死和出血,增强扫描多呈均匀强化。
结论:MRI可清楚反映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侵袭特征,为术前诊断垂体瘤的侵袭性提供依据,对选择手术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3页(P78-80)
【关键词】垂体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作者】梁琳;唐桂波
【作者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5.2;R739.41
【相关文献】
1.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J], 陈万中
2.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与影像学特征 [J], 罗文军;郭伟;罗甜;殷富春
3.侵袭性垂体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J], 谷青芬;关勇;臧加伟
4.侵袭性垂体瘤术前MRI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J], 熊鹏举;邓磊;钱锁开
5.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 [J], 代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规MRI联合DWI在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价值
Va ue o o e i n lM RI i c m b n t o t f uso i h e m a i n t e d f e e i t a i g s so n a i e f o no - l fc nv nto a n o i a i n wih dif i n we g t d i g ng i h i f r nt a i ld a no i f i v s v r m n
i v s e p t i r d n ma TANG u u , AN e , ENG Xio y a , ta . p rme to do o y E e a d ENT n a i iut y a e o v a Z o h a QI W nF a u n e 1 De a t n fRa i l su ytev leo Abta t j ci : t d h au fMRI n ldn i u inweg tdi gn DWI npt i r d n maf r v cu igdf s ih e i f o ma ig( )i iut ya e o o a
i v sv d n ma( o p B, 9 c s s . s e x c e twa s d t o a e t e M RI f d n s o h s wo g o p , d i n a i ea e o Gr u 2 a e ) Fih r e a tts su e o c mp r h i ig f t e e t r u s a d — n
脑垂体瘤CT及MRI的诊断价值
33 颅底 型垂体瘤 的 C . T诊 断价值
C T显示颅底溶 骨性
22 颅底垂体瘤和脊索瘤 的 MR 表现及 比较 . I 221 常规 MR 颅底垂体瘤 TWI 稍低信号 ,信号 略 . . I 呈 低于小脑 白质 , 增强后 明显强化 , 肿瘤边缘锐利 , 呈足状突起侵
1 资料 与 方 法
多见 , 可合并坏死 、 囊变 , 部分表现为单纯性囊变 。 T表现为鞍 C
区肿块 , 扫等 密度 , 平 无钙化 , 实性部分强化 明显。MR 表现为 I 本组 1 颅底垂 体瘤患 者年龄 2 5例 1岁 ~
1 一般资料 . 1
TWI 。 等信号 、 2 稍高信号 , TWI 强化 明显 。 I C MR 较 T的优势在于
1 方法 . 2 所用 C T机 为德 国 SMEV I I S公 司生 产 的 6排 螺旋 C 均采用冠状位直接动态增强扫描 , T, 但部分病例 在冠 状 位平扫时亦 能显示低密度 。 R 是 目前显示鞍 区正常结构及病 M I 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 可以多方位扫描 , 软组织分辨率高 。 对
肿瘤呈稍高信 号 , 在稍高信号背景上散 布着 大小不一的小泡状 高信号影 , 小泡多呈圆形或类 网形 。 颅底脊索瘤 TWI , 信号及颅
底骨质破坏形式 、 部位 与颅底垂体瘤 相似 , 常规 增强扫描 也表 现为明显强化 , 2 上呈显 著高信号 。 TWI 222 动态增强 M I 颅 底垂体瘤 呈快速 强化 和快速 消 .. R 退 的双期 强化特征 ,0s 6 位置 为强化 曲线 的分界点 ;颅底脊 索 瘤 在 5 n内是持续强化 , mi 呈单一上升峰。
均为蝶鞍 内密度不均匀 的实性软组源自肿块 ,肿瘤边界不清楚 , 密度稍低于脑 白质 , 增强扫描呈 中度强化 。 5 中 , 1例 4例脊索瘤 内有少量钙化点 ,1 1 例未见钙 化 , 垂体 柄偏移 , 鞍底骨质变 薄 、 侵蚀和下 凹。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
侵袭性垂体瘤28例MRI诊断体会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43)006【摘要】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
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一般认为IPA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
IPA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有着重要关系,术前MRI检查可以判断垂体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从而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
作者采用MRI诊断IPA患者2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258-1259)【作者】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MRI室,郑州,45005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磁共振室,十堰,442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与影像学特征 [J], 罗文军;郭伟;罗甜;殷富春2.常规MRI联合DWI在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价值 [J], 唐作华;钱雯;冯晓源;宋济昌;周康荣3.侵袭性垂体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J], 谷青芬;关勇;臧加伟4.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脊索瘤与侵袭性垂体瘤的价值 [J], 满术千;蓝海源;张学勇;陈淑艳;梁峰;王明杰;李旭丹5.侵袭性垂体瘤术前MRI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J], 熊鹏举;邓磊;钱锁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垂体腺瘤的治疗与护理
相关解剖-2
脑垂体的解剖
远侧部(前叶) 腺垂体 中间部 结节部 脑垂体 漏斗 漏斗柄 神经垂体 神经部(后叶)
正中隆起 垂体柄
腺垂体的正常解剖生理
占脑垂体的75%。腺细胞排列成索或团,网眼内有血窦。 细胞
○ 生长激素细胞:GH ● 泌乳素细胞:PRL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ACTH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SH ● 促性腺激素细胞:LH(黄体生成素)
尿崩的诊断与处理
尿崩是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几乎均见 于垂体微腺瘤。
尿崩多见于术后3 h以后,表现为尿量持续在300ml/h以上, 脉搏逐渐加快、血压逐渐降低、脉压逐渐缩小,皮肤粘膜弹性 较差,患者自觉烦渴难忍。
术后尿崩多为一过性,弥凝口服或皮下应用垂体后叶素后,多 在1~3天内稳定、1~2周内好转
单击添加副标题
垂体腺 瘤的治 疗与护
理 202X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
概述
1
垂体腺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
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肿瘤。
2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约占颅
内原发肿瘤的15%(第三位)。
3
尸检垂体腺瘤的发现率为
20%~57%。
4
高分辨MRI:正常人群中15% 存
在与垂体腺瘤有关的结构改变。
淡漠,全身无力。
另外,可让病人 进食含钾、钠较 高的橙子、猕猴 桃、咸菜等食物。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处理
经蝶窦垂体腺瘤切 除术后常见的并发
1 症,垂体微腺瘤术 后多见,可能由此 造成颅内感染。
漏液较轻时无需特 殊处理。漏液较重
3 应行腰穿蛛网膜下 腔置管援续体外引 流,必要时经蝶手 术修补鞍底。
表现为由鼻孔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
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
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瘤;磁共振成像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属于良性颅内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15%。
其中少数垂体瘤虽然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良性,但生物学行为似恶性,称为侵袭性垂体瘤。
此类肿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因此术前采用影像学手段了解肿瘤生长方式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该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10年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垂体瘤卒中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45.2岁。
按激素类型分为:无功能腺瘤21例,泌乳素腺瘤6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混合型1例。
用siemens公司symphony 1.5t 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颅正交
线圈,常规选用se序列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tr=450 ms,te=15 ms)和t2wi(tr=3 000 ms, te=90 ms);注射gd—dtpa后行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在冠状位上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对图像上肿瘤的大小、部位、信号特点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进行分析描述。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或丧失13例,神经内分泌症状11例,头痛5例,头晕2例,无明显症状者1例。
2.2 mri表现肿瘤最大径均>10 mm,属巨腺瘤,平均为25 mm ×29 mm。
32例病灶形态均呈不规则形,其中15例病灶边界欠清。
32例中14例伴有坏死、囊变,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9例伴卒中者t1wi等信号内见不规则高信号,内可见分层,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平扫呈中等信号部分增强扫描时见轻中度强化;9例呈较均质实性肿块,t1wi及t2wi均呈均匀中等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或明显强化。
32例中,21例突破鞍隔向鞍上侵犯,视交叉不同程度受压上抬,并于鞍隔处出现“束腰征”;17例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7例双侧同时侵犯;10例侵犯蝶窦;5例合并侵犯斜坡;2例侵犯前颅窝;1例偏一侧生长侵犯一侧颞叶。
2.3 手术及病理表现术中全部病例可见肿瘤组织和周围结构
关系紧密,刮除难度较大,手术无法全切肿瘤。
鞍底硬膜穿孔、破坏21例,肿瘤包绕颈内动脉17例,蝶窦腔内直接见到肿瘤10例,
侵犯斜坡5例,侵犯前颅窝与额叶关系密切2例,1例于左侧中颅窝见肿瘤组织,与mri表现一致。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32例均为侵袭性垂体瘤,肿瘤染色显示嫌色细胞腺瘤25例,嗜酸细胞腺瘤5例,嫌色细胞并嗜酸细胞腺瘤2例。
3 讨论
侵袭性垂体瘤是由jefferson于1940年首先提出[1],目前认为侵袭性垂体瘤是指垂体瘤细胞侵犯了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如海绵窦、颅底、副鼻窦等,并引起相应的破坏。
侵袭性垂体瘤最早是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手术中可见肿瘤组织和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密切,肿瘤可包绕局部血管,以颈内动脉最为常见,手术难以全部切除,病理上可见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并侵入邻近硬膜组织,但不具备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性[2]。
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肿瘤有无内分泌功能有关。
侵袭性垂体瘤中的大多数无功能,本组病例中,21例为无功能腺瘤,其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肿瘤的占位效应[3],包括视力下降或丧失(13例)、头痛(5例)、头晕(2例)等,另有1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其他11例具有内分泌功能侵袭性垂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分泌激素类型有关,泌乳素腺瘤为最常见类型,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闭经,男性性欲低下。
生长激素腺瘤在成年患者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本组中泌乳素腺瘤6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混合型1例。
由于术前诊断对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而在影像学检查中,mri可多序列成像及对软组织的高分辨,使其成为
侵袭性垂体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mri可明确显示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向和所累及范围,mri增强检查更能显示出肿瘤向周围组织的侵犯。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信号特征与瘤内有无囊变、坏死、出血有关。
肿瘤内无囊变、坏死、出血,为较均质肿块时,多为等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
瘤内有坏死或囊变时,t1wi 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
瘤内出血时,t1wi呈等信号内见不规则形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平扫呈中等信号部分增强扫描时见轻中度强化。
本组32例中14例伴有坏死、囊变,9例伴瘤卒中,9例呈较均质实性肿块。
肿瘤中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都可能提示侵袭性垂体瘤。
侵袭性垂体瘤的形态常为不规则分叶状,提示肿瘤生长不均衡,内部分化不均一,易造成周围结构侵犯。
垂体腺瘤最常见的鞍外扩展方向是鞍上扩展,其次为向两侧扩展侵及海绵窦并包绕颈内动脉,再次经鞍底进入蝶窦,另外还可侵犯斜坡及颅底。
本组中21
例突破鞍隔向鞍上侵犯,视交叉不同程度受压上抬,并于鞍隔处出现“束腰征”,17例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10例侵犯蝶窦,5例侵犯斜坡。
冠状面增强扫描对判断海绵窦及颈内动脉是否受累有较高价值。
一般垂体瘤早期强化程度没有海绵窦明显,两者在信号上有所区别。
鞍底破坏于矢状位t1wi显示较好,表现为鞍底线状低信号下移、中断甚至消失,肿块向蝶窦腔内突入或充满整个蝶窦腔。
鞍背及斜坡侵犯于矢状位t1wi显示较佳,表现为局部骨髓腔内的
短t1高信号消失,代之以与肿瘤近似的等信号。
综上所述,侵袭性垂体瘤术前mri检查对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毅,叶远良,邱修辉.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特征及临床意义. 山东医药, 2009, 49(17): 113—114.
[2] 朱芳,周义成,王承缘,等.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和病理研究.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9): 653—656.
[3] vieira jo jr, cukiert a, liberman b,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cavernous sinus invasion by pituitary adenoma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surgical findings. arq neuropsiquiatr, 2004, 62(2b): 43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