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目录

1.清明上河图 (1)

2.南宋四家 (1)

3.“元四家” (2)

4.清初六家 (2)

5.对名言的理解 (2)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

2)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2)

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2)

4)画分南北宗 (3)

1.清明上河图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

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2.南宋四家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亦称“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刘马夏”之称

3.“元四家”

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也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4.清初六家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目为“正统”。代表作:《雅宜山斋图》、《夏山图》

5.对名言的理解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2)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王履的《华山图序》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篇画论。在此篇画论中,王履详尽地描述了他创作其作品《华山图册》的思考过程与审美追求,其中在论述“形”与“意”的关系、关于宗法的传承以及画家如何求变等问题上均提出其独到的看法,尤其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强调山水画创作中师法自然的重要性,可谓是唐人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个人实践体验。

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因为儿童年代生活经验与知识范围,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形以上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

4)画分南北宗

摘要以禅理喻画理,以禅派喻画派,是董其昌绘画理论的基石。“画分南北宗”说着重于从顿渐之分来立论,而不是着重于从正闰之分来立论;不应该看做一个史学问题,而应该看做一个美学问题,即是否可能同时并存着在横向上可以相对划分的通过不同画风、不同画法、不同审美追求和不同作画态度所呈现出来的两种相映成趣的绘画美学体系。本文从“画分南北宗”说误读的缘由、“画分南北宗”说与“文人之画”内涵的异同两个方面,来阐释“画分南北宗”说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