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教学法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击乐教学中情感体验教学法初探
作者:刘婧尧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年第13期
【摘要】所谓情感体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学习方法。校外打击乐是一门技能课,是以技能训练和音乐体验为目的,在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因此将情感体验教学法融入打击乐教学的全过程,除了训练高超的演奏技术外,还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熟练的技巧把控音乐的情感表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打击乐教学;情感体验;教学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丰富的情感认知和驾驭能力,研究创设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情感体验教育。所谓情感体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学习方法。
打击乐是一门技能课,是以技能训练和音乐体验为目的,在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而在实际中,许多人都冠以“无音
高”“无旋律”,甚至于“伴奏乐器”之称。其实不然,打击乐的情感世界虽没有其他音乐门类那么容易表现出来,但其情感仍是相当丰富而富有内涵的。因此我将情感体验教学法融入打击乐教学的全过程,除了训练高超的演奏技术外,还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熟练的技巧把控音乐的情感表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体验式节奏感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的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有效的进行演奏活动。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这就要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节奏教学,以保证教学的质量。而在实际打击乐教学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一味地敲打教材中的节奏,只是单调的模仿,既失去了兴趣,也缺少创新能力;部分学生缺少节奏感;缺少合作能力及责任感等。为此,不断挖掘多种生活语言节奏和身体律动节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语言节奏训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处处皆节奏
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作为人声,与歌唱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从呼吸上又与节奏的律动产生微妙的连接。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语言在节奏教学中起到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打击乐教学实践,根据对奥尔夫与柯达伊教育体系的研究,我将语言节奏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节奏的朗诵教学;念唱与声响的游戏教学;节奏时值的数字教学。第一阶段,节奏朗诵教学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字词、姓名等短小节奏开始再进化到对成语、谚语等短语节奏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对节奏的熟悉与掌握有很大的效果。将许多这样的小节奏型合在一起重复训练朗诵,再由学生进行改编创造,不仅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第二阶段,念唱与声响的游戏教学,其中包括孩子们熟悉的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语气的游戏、嗓音的声响游戏等,这几种练习与游戏的方法不仅能够起到节奏训练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学会与别人的合作精神。是有较高教学效益,能够整体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教学方式。第三阶段,节奏时值的数字教学,在不断地打击乐实践与教学当中,初步总结出了一种节奏教学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将所有节奏微分之后并以数字命名。例如:一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十六分音符,将四个十六分音符以此命名为一二三四。当需要演奏后十六这个节奏型时,应在一、三、四出现时演奏,二出现时则需要等待。在演奏小附点节奏型时,则需要在一和四出现时演奏,二三两个数字出现时需要等待,以此类推,给学生讲解这个之后,那些复杂的节奏类型就可以这样解释了。这种教学方法在日后的延伸教学中就能演变为重音转换练习,并且能辅助学生的合奏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节奏,模仿教师创编、表演、体验其中的快乐,培养节奏感和美感。
2.律动游戏激活学生多种感官
打击乐节奏训练中不仅要学生用听觉去感受节奏,同时还需要用整个身心去感受音乐的风格、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情绪的变化,因此我才用律动教学法,激活学生多种感官体验节奏韵律的美感。在律动教学中,我划分为两种模式:有意识律动模式与无意识律动模式。第一种集中意识律动模式——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声势练习是一种不受时间、环境、条件约束的,并且极其简单,对培养幼儿、儿童,甚至成年学习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声势练习的基本形式与方法中,有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四种主要的基本形式。在进行声势训练的同时,在节奏中加入固定音型的伴奏声势,使学生在领悟节奏训练目的的同时又能在各方面如创造力,合作力等方面及音乐素质上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身体配合是相当有效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模仿架子鼓的律动,有意识的进行相互配合,既能练习节奏节拍的稳定性,还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学习打击乐产生兴趣。加上脚的拍子,一方面晃动了身体,使打击乐这个看似比较枯燥的教学有了“舞蹈”的活力,更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表现音樂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手脚脑配合的能力,长期训练也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第二种无意识律动模式——我在以前和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学习打击乐时,学习了一种称之为“手脚分家”的律动练习,用手脚口分别演奏不同的节拍,例如脚跺四分音符,手拍八分音符,嘴唱附点八分音符,头脑并不为之做有意识的节奏对位,而是无意识的
持续演奏各个部位的演奏时值,由此来进行对复杂节奏与合奏的训练,此方法后来运用到我打击乐教学中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节奏的训练是对学习者基础的一种针对性训练,这种训练是对日后进行打击乐情感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也只有在技巧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音乐的表达也才能水到渠成。
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在技术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情感的表达就成了打击乐教学中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對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最完美的表达形式就是情感。音乐同语言相比,那些微小的表情记号、乐音行进过程中产生的休止符号,甚至于曲谱上作曲家的任何一个笔记,都是真实地把握了生命运动和情感产生的起伏、消亡的全过程。作曲家将情感赋予了曲子中,同样将表达情感的任务赋予了演奏者。涉及到个人自身的音乐修养与生活经历,当对音乐的学习从演奏音乐上升到享受音乐的高度,从而享受生活,这才是音乐认知能力的最终目标,打击乐亦是如此。
1.创编打击乐音乐故事演绎情景变化
音乐感知是指在打击乐教学初期,用音乐的强弱快慢演绎不同的情景,初步体会音乐在表达过程中,力度与速度在音乐的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例如,我曾编写的一个打击乐音乐故事《叮叮当当历险记》,在故事中叮叮和当当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在暑假出游的一系列愉快以及遇到危险的情境中,用平稳愉快的节奏和旋律表达出游的欢快,用诡异空灵的旋律演绎危险的逼近,用渐快渐强的节奏表达遇到危险情况奔跑的脚步与愈见急促的呼吸声等等一系列情感表达后,学生对音乐的表达有了最初步的认知,进而在学生自己演奏这样的情景音乐时就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情感表达,所以音乐认知是音乐情感表达的第一步。
2.通过曲谱认知感悟作品表现风格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均是将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构思通过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在许多钢琴、小提琴等曲谱中,作曲家通过各种感情记号将旋律连接起来,成为一条跌宕起伏的情感线条贯穿整个乐曲。在打击乐的曲谱中,这种做法同样存在。对曲谱认知上,首先就打击乐而言,打击乐的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分为旋律打击乐、固定音高打击乐和无固定音高的小型打击乐器。如在一首颤音琴曲目《BluesforGilbert》,这首曲子是一首蓝调风格乐曲,这首乐曲是作曲家为自己去世的好友Gilbert所写,曲目开头的两次非常接近的琶音,更像是一种回声,这正是作曲家在怀念自己好友,并呼唤他的一种情感表达,整首曲目都是作曲家与好友的美好回忆和为他去世而感到的悲伤交织在一起,这每一个音符和音乐表情符号都有他想表达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