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专业术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硫酸;(2)与其他金属(主要是铁)结合的硫酸;(3)未被结合的,过剩的游 离酸。由于无法单独测定与钛结合的酸和游离酸,只能测定这二者的总和,因此 就把二者的总和称为有效酸。 有效酸=与钛结合的酸+游离酸
酸比值 钛液中有效酸与总钛含量之比叫酸比值。酸比值又叫酸度系数,通常用 F 来表
示。
钛液的稳定性 稳定性又称稳定度,就是在钛白粉生产中,钛液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有发生
消色力 颜料的消色力,就是这种颜料与另一种颜色的颜料混合后,能使得到的混合物
显示它本身颜料的能力。以白色颜料而言,当它与一深色颜料混合后,混合物的 颜色越浅,表示它的消色力越强。
吸油量 颜料的吸油量是指每 100g 颜料,在达到完全湿润时需要用油的最低质量,吸
油量常用百分率来表示。
有效酸 在酸解产物浸取所得的钛液中,硫酸主要以三种不同形式存在:(1)与钛结合
早期水解而析出白色胶体粒子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强弱程度叫做钛液的稳定度。 表示这种倾向强弱的特性叫做钛液的稳定性。
钛液的早期水解
一般来说,从酸解后到未进行后期水解之前,钛液中不应含有偏钛酸和正钛酸 这两种胶体粒子,但是有时在钛液的浸取、还原、输送和存放过程中,由于操作 不当或条件变化,而在钛液中出现上述两种白色胶体物质,这种现象称为钛液的 早期水解。
预处理: 在矿物进入电炉冶炼前,为了改善矿物性能等而对矿物进行一定的处理。
预还原: 在矿物进入电炉冶炼前,对矿物先进行还原处理,将矿中部分铁氧化物还原成 低价铁或金属铁的处理方法。
预氧化: 在矿物进入电炉冶炼前,将矿物在中性或氧化气氛中进行焙烧的处理方法。
电炉冶炼法: 通过电炉并由电极输入电能来进行冶炼的方法。
钛白行业专业技术术语
折射率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有时会因速度发生变化而改变方向,这种
现象叫做折射,当光从真空射入某一种介质而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 弦的比值叫做折射率,折射率又称光指数。
白度 白度是表示物质对可见光吸收与反射两部分之比,相对白度是波长和粒度的函
数。白度综合了白色颜料的亮度与色调两种光学效果。
翻渣: 在钛渣冶炼时,因炉料突然陷落造成还原反应瞬间激烈发生,产生大量 CO 气
体经熔渣逸出,使渣出现沸腾和喷溅现象。
低价钛: 化合价低+4 价的含钛化合物。
半钢: 钛渣冶炼时铁氧化物被还原后所生成的一种铁水,因含 C 介于钢与铁之间,故 称半钢。
不溶钛: 不溶于硫酸的钛化合物。
挂渣: 在冶炼钛渣时,为防止钛渣对炉壁的腐蚀,在炉内壁挂上一层钛渣以保护炉壁 的方法。
着色底相 着色底相又称灰漆色调,它受颜料的平均粒径及其散射力大小的影响十分明
显。
着色力 着色力是指一种颜料与另一颜料混合后,所给予另一种颜料的着色能力。
钛白粉的型号区分 涂料用钛白粉分为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二种。按国际贯例,金红石型用其英文
Rutile 的第一个字母 R 表示,称为 R 型;锐钛型用其英文 Anatase 的第一个字母 A 来表示,称为 A 型。未经后处理的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分别称为 R1 和 A1 型; 经过后处理的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分别称为 R2、R3 和 A2 型。 我国还把塑料用的 锐钛型钛白粉称为 AP 型;把化学纤维用的锐钛型钛白粉称为 AH 型。
钛液水解的目的 钛液的水解是使二氧化钛组分从液相的钛液转变为固相的偏钛酸,从而与母液
中的可溶性杂质分离,以提取纯净的二氧化钛。
偏钛酸水洗的目的 水洗的目的是利用偏钛酸的水不溶性和杂质离子的水溶性进行液固分离,从而
除去偏钛酸所吸的母液中的大量的铁、硫酸及其他可溶性杂质,使之得到比较纯 净的偏钛酸。
真空过滤洗涤法 利用抽真空造成的压力差,将滤液吸过过滤介质,而将固体吸附在过滤介质表
煅烧的目的 在高温下使偏钛酸脱水、脱硫,并且形成具有一定晶型、达到一定质量指标的
钛白粉。
粉碎钛白粉的目的 经煅烧的钛白粉大都是粒子的聚结物,需通过粉碎才能使粒度达到颜料标准的
要求,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不透明度及其他颜料性能。
钛白粉包膜的作用 包膜也叫表面处理,就是在钛白粉颗粒表面包上一层特殊的膜,使钛白粉颗粒
水解率 水解率是反映水解完成程度的一个值。即液相 TiO2 转变成固相 TiO2 的百分
比。水解率的高或低,分别表示钛液中 TiO2 转变成固相 TiO2 的转化率的高和 低。
沉降率 偏钛酸颗粒在水解后浆液中沉降速度的快慢叫做沉降率。它是反映水解好坏和
偏钛酸粒子大小的一个值。沉降率高,偏钛酸粒子就细;沉降率低,偏钛酸粒子 就粗。
钛液的浓缩 钛液中的水是溶剂,是可挥发的,而钛液中的硫酸氧钛、硫酸钛和硫酸亚铁等
是溶质,是不可挥发的。借助于加热的作用,使钛液中的溶剂(水)逐渐气化挥 发而排除,使溶质的浓度逐渐增大,这个过程称为浓缩。
涂料用钛白粉的质量要求 A、白度好;B、研磨润湿性好;C、耐候性好;D、化学稳定性好;E、粒度
小,遮盖力大,消色力高,不透明度和光泽度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钛液冷冻结晶的目的 从钛铁矿经过酸解再经过加水浸取所得到的钛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冷
冻结晶的目的主要是使硫酸亚铁成为晶体析出,然后通过过滤,使硫酸亚铁从钛 液中分离出来。
钛液的净化 经沉降除去绝大部分残渣和经冷冻结晶除去硫酸亚铁晶体后的钛液,尚含有一
些沉降不完全而带来的颗粒细小的微量固相物。这些固相物极细,表面可能带有 一定电荷,是一种胶体物质,由于颗粒小,在硫酸亚铁晶体粗滤时,能够穿滤而 留在滤液中;另外钛液还存在着除钛以外的可溶性杂质,有害的杂质必须除去。 将钛液进行过滤,就是除去固相物,使钛液净化的一种手段。
电极: 将电流输入电炉内,并由此将电能转化为矿物冶炼所需要的能量的导电物体。
石墨电极: 采用石墨作为电极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已焙烧成形的电极。
自焙电极: 将电极糊填充在电极筒套中,通过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来焙烧成形的电极。
还原剂: 用于将高价氧化物还原成低价氧化物或金属单质的物料
炉况: 电炉冶炼过程中炉内的状况。
钛渣: 钛铁矿(钛精矿)配加一定量的含碳还原剂通过电炉熔炼,使矿中的铁氧化物被 C 还原,从而实现铁钛分离,钛氧化物被富集在炉渣中所形成的产品。
酸溶钛渣: 用作硫酸法钛白生产原料的钛渣
氯化钛渣: 用作氯化法钛白或海绵钛生产原料的钛渣
富钛料: 将钛铁矿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富集而得到的高品位的含钛物料的总称
本身与外面介质(空气或油料)隔开,这样就可以防止钛白粉的光化学活性影响 油料的稳定性和避免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从而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使 其更适合于室外使用。
无机包膜 在钛白粉浆液中添加无机处理剂,并使其金属离子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
沉积在钛白粉颗粒的表面,以降低光化学活性,提高耐候性。
有机包膜 在钛白粉浆液中加入有机处理剂,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二种形式吸附在钛白
酸解率 溶液中的可溶性钛盐总量(以 TiO2 计)占所投钛铁矿中所含钛总量(以 TiO2
计)之百分比,叫做酸解率。 溶液中总钛含量 酸解率(%)=(溶液中总钛含量 /矿粉中总钛含量) *100
钛液的残渣 用硫酸分解钛铁矿后,经浸取所得到的溶液,是一种混浊不清的复杂体系。这
种溶液既具有真溶液的性质,又具有胶体溶液的性质,既含有以钛和铁为主的可 溶性硫酸盐,又含有不溶性的、颗粒较大的悬浮的机械杂质和颗粒较小的、具有 较高稳定性的胶体杂质。后两种不溶性的固体杂质,称之为钛液的残渣。
直流电炉: 采用直流电源的电炉。
交流电炉: 采用交流电源的电炉
明弧冶炼: 在冶炼钛渣时,通过电极顶端发出弧光热量来熔化物料进行冶炼的方法。
盐处理 偏钛酸在煅烧前加入少量化学品添加剂进行改性处理的过程,称为盐处理,亦
称为前处理。
钛白粉的后处理 钛白粉的后处理是对经过粉碎的钛白粉粒子进行粒度分级后,将合乎要求的粒
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过程。
粉化、老化、耐候性 用于室外的漆料,经过日晒雨淋,漆膜逐渐被破坏,其表层逐渐失去光泽,颜
料颗粒离析出来,成为一层可被擦去的疏松粉末,这种现象称为粉化。在粉化的 同时,白漆会泛黄,色漆会褪色,这种现象称为漆膜老化。漆膜能耐受这种老化 的程度,称为耐候性。
面。水洗时清水不断将溶解的杂质离子带过滤层而除去。
叶滤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一种具有众多毛细孔的物料为介质,在真空的作用下,使溶液从小孔通过,
而将固体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和固体水洗的目的。
漂白的目的 利用三价钛溶液漂白,把氢氧化高铁除去,煅烧后就不会产生与金红石型钛白
粉同晶型结构的 Fe2O3,这样钛白粉的白度和消色力就不会下降。
搪瓷用钛白粉质量要求 ①纯度高;②杂质少(若含有 Fe2O3 或 Cr2O3,则产品会产生黄荫);③颗粒细小 而均匀(使熔制时与其他材料易于混合而使在熔制过程中的熔制时易于控制); ④具有很强的折射率和较高的消色力,在瓷釉中作乳浊剂,具有很强的乳浊度和 不透明性,使涂搪后涂层薄、光滑和耐酸性强。
电焊条用钛白粉的质量要求 (1)杂质含量少,硫和磷的含量不能超过 0.05%,因为硫和磷在焊接时不挥发而转 移到焊缝金属中去,硫能使焊缝产生气泡和热裂缝(热脆性),磷能产生冷裂缝 (冷脆性); (2)颗粒小而均匀,45μm 筛孔筛余物要少 0.5%; (3)视比容在 0.8~0.9g/ml 之间,如过小则粘性差,在配方中要增加水玻璃用量, 以致影响焊接操作的点火。
250℃。
熟化的目的 酸解反应后要进行熟化,其目的是让固相物逐渐冷却,在这个冷却过程中,让
一部分未酸解的矿粉继续与存在的游离酸作用,以利提高酸解率。
钛液的还原 浸取的钛液中既有硫酸亚铁(FeSO4),又有硫酸高铁 Fe2(SO4)3,硫酸亚铁在
酸性溶液中是稳定的,只有在 PH 值大于 5 时才开始水解;硫酸高铁在 pH 为 2.5 的酸性溶液中,即开始水解,生成氢氧化高铁沉淀。在偏钛酸洗涤时,当 pH 达 到 2.5 就会生成氢氧化沉淀混杂在偏钛酸中,待到煅烧时即变成红棕色的三氧化 二铁混在产品中,而影响钛白粉的白度。因此,钛液中就不允许有三价铁的存在, 必须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
遮盖力 遮盖力是指当一件物体涂以某种涂料时,涂料中的颜料能遮盖被涂物体表面的
底色,使这底色不能再透过涂料而显露出来的能力。 颜料质量(g) 遮盖力= 颜料质量(g)/ 被涂物体表面积(cm2) 颜料的遮盖力越大,则这个数值越小。 遮盖力也可以用每克颜料能遮盖被涂物体的表面积来表示,就是上一种表示方法 的倒数。这种方法表示的颜料遮盖力越大,则其数值便越大,涂膜便可以越薄, 所需的涂料量便越小。
铁钛比 钛液中总铁含量和总 TiO2 含量之比叫做铁钛比,其公式如下:总 Fe 含量(g/l)
铁钛比=总 Fe 含量(g/l)/ 总 TiO2 含量(g/l) 铁钛比的高低,对水解产物的偏 钛酸的颗粒大小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钛白粉生产中,特别是在涂料钛白 粉生产时,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铁钛比范围内。
粉颗粒表面,改变钛白粉的表面性质,以改进钛白粉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
不透明性 指光对颜料颗粒不能通过的程度。不透明性的大小,首先取决于颜料的折射率
和粒度,当然也与颜料体积浓度及吸油量等次级特性有关。
光泽度 表示某一物质对一投射来的光线的反射能力。反射能力越强,光泽度越大。
色相 就是颜料给予人们的色光感觉。
钛液浓缩的目的 浓度低的钛液制得的偏钛酸的颗粒较粗,进而制得的钛白粉的颜料性能较差。
为使钛液经过水解得到颗粒较细均匀的偏钛酸,进而得到颜料性能优越的钛白 粉,就必须将经过结晶过滤的浓度较低的钛液进行浓缩。
水解先加晶种的作用 因为晶种是决定水解产物粒子形状、大小和最终产品性能的关键,是诱导热水
解正确进行的向导。加晶种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制得的粒子大小适当和均 匀,并且有一定结构的水合二氧化钛;二是能使水解速度加快,使水解作用进行 得较完全,得到较高的水解率和获得优良颜料性能的钛白粉。
分散性 涂料的制造,实际上是通过研磨或搅拌,将颜料很好地分散在各种基料的胶粘
液体中。颜料在介质中的易分散程度和在分散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称为分散性。
硫酸分解钛铁矿的方法 根据参与反应的硫酸浓度和最终反应产物的状态,钛铁矿的酸解方法分为三
种,即液相法、两相法、固相法。
固相法酸解 采用 80%以上的硫酸,反应激烈迅速,在 5~30min 内完成,反应最高温度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