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叙事作文教学设计
东宝区文峰中学夏静
【教学目的】
1.学习在叙事作文中处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写作技巧,初步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体会以小见大的表达路径。
3.在写作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投影课件“纵观平常多少事,小事不小却能大。
如何寻得大道理,六个要素要巧抓。
”
从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引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板书:以小见大),明确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见微知著的表达效果(板书:见微知著)。
师:下面我们看一组来自课文的例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导学案中的思考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通过六个例子,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初步明确在叙事作文的细微之处,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对每种方法进行归纳,并相机板书(板书:巧用时间、巧借地点、巧塑人物、巧绘细节)。
1.阅读《散步》选段,思考:文章将时间选择在“初春”,描写初春的景色,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假如换个季节,好不好?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莫怀戚《散步》
2.《散步》中的人物,为什么都不取名字,而用母亲、妻子、儿子来代替。
想一想,给文中的母亲、妻子和儿子,每人加上一个姓名,好不好?为什么?
3.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木兰诗》,有人说文中的人物“木兰”以谐音理解,有“慕男”之意。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4.到九年级,我们还将学到课文《愚公移山》,这是一篇我们熟知的寓言故事,该文塑造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和智叟,作者表达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主题。
从这两个人物的姓名来看,你有什么启发?
5.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选择了在两处地点发生的事,一是百草园,意在写,二是三味书屋,名为“三味”,实则无味,意在写。
可见,作者在事件发生地点的选择上,很有深意,很有讲究。
6.读下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这些小细节,塑造了怎样的大形象。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7.在完成上述练习后,小结一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明确:巧用时间、巧借地点、巧塑人物、巧绘细节;从这些小的时间、地点、人名、细节中,看出大的主题、大的道理和大的形象。
)
三、自主作文、交流互动
(教师紧扣“以小见大”,小结上一环节中的学习成果,突出在叙事作文中处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写作技巧,明确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同时要求同学们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现场作文。
)
1.选题作文,题目自拟,构思立意,限时作文(限时20分钟)
参考如下题材,也可自己确定一个题材:(1)开学第一天;(2)发生在寝室里的事;(3)上学路上;(4)公交车上;(5)过生日的事。
2.展示交流,相互点评。
我的作文是这样的——
自我评价,我的成功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同学们对我的作文发表意见!
四、启发思维,拓展延伸
1.学生本次作文的收获,小结归纳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作文中,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在全班齐诵中,结束教学。
作文小见大,时间用的巧。
姓名要独特,人物塑造好。
事情分轻重,细节用心描。
地点也重要,道具不可少。
文章看似平,小中见大高。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叙事作文教学导学案
【学习目的】
1.学习在叙事作文中巧妙处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写作技巧,初步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体会以小见大的表达路径。
3.在写作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感受以小见大的思维过程。
【学习内容】
一、合作学习,研习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初步明确在叙事作文的细微之处,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对每种方法进行归纳。
1.阅读《散步》选段,思考:文章将时间选择在“初春”,描写初春的景色,与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假如换个季节,好不好?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2.《散步》中的人物,为什么都不取名字,而用母亲、妻子、儿子来代替。
想一想,给文中的母亲、妻子和儿子,每人加上一个姓名,好不好?为什么?
3.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木兰诗》,有人说文中的人物“木兰”以谐音理解,有“慕男”之意。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4.到九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将学到课文《愚公移山》,这是一篇我们熟知的寓言故事,该文塑造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和智叟,作者表达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主题。
从这两个人物的姓名来看,你有什么启发?
5.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选择了在两处地点发生的事,一是百草园,意在写,二是三味书屋,名为“三味”,实则无味,意在写。
可见,作者在事件发生地点的选择上,很有深意,很有讲究。
6.读下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这些小细节,塑造了怎样的大形象。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
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7.在完成上述练习后,小结一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二、自主作文、交流互动。
1.选题作文,题目自拟,构思立意,限时作文(限时20分钟)。
参考如下题材,也可自己确定一个题材:(1)开学第一天;(2)发生在寝室
我的作文是这样构思立意的——
自我评价,我的成功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同学们对我的作文发表意见!
三、启发思维,拓展延伸
1.小结本次作文的收获:
2.诵读小诗,巩固提升。
作文小见大,时间用的巧。
姓名要独特,人物塑造好。
事情分轻重,细节用心描。
地点也重要,道具不可少。
文章看似平,小中见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