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1、使用范围

在已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铺筑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质量检测包括施工准备、所需设备、劳动力和材料,以及施工、试验、养护等全部作业。

2、材料

2.1水泥

(1)可使用各种硅酸盐水泥,不采用粉煤灰时,宜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使用缓凝水泥,其抗压强度、合格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

(2)采用机械拌和时,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不宜超过60℃,且不宜低于10℃。

(3)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相关规定,见表1。

(4)选用水泥除满足上述的规定外,还应通过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置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先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2.2粗集料

(1)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标准表1

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不少于2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表2的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碾压式贫混凝土土基层粗集料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 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粗集料级配范围表2

2.3细集料

(1)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宜采用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等破碎的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用砂标准见表3。

(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宜采用中砂,如果砂较粗,可使用干净的机制砂与粗砂掺

和使用。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细集料技术要求表3

术规范》(JTG F30-2003)附录B。

细集料级配范围表4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掺用粉煤灰时应符合表5的规定。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表5

注:(1)45?m气流筛的筛余量换算为80?m水泥筛的筛余量时换算系数约为2.4。

(2)混合砂的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活性指数要求应满足28d括号中的数值。

2.5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碾压式贫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4计)应小于0.0027mg/cm3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cm3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物质。

2.6外加剂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强度形成快,基层可不使用外加剂。如气温较高,可以使用减水剂、缓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7碾压式贫混凝土集料级配范围

由于碾压式贫混凝土强度除靠水泥、砂浆胶结作用外,骨料之间的嵌锁起主导作用,所以骨料的级配十分重要。为防止混合料的离析,改善和易性,粗集料采用最大粒径为31.5mm,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所用骨料级配见表6。

骨料级配表6

3、配合比设计

3.1设计要求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技术要求。

(1)强度: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设计强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表7

(2)工作性

碾压混凝土属于特干硬性混凝土,工作性指标的选择、检验与控制对于其压实度、弯拉强度及平整度至关重要,具体指标为:

[1]可压性:用改进VC值评价,要求出搅拌口改进VC值宜大于20s±5s,碾压时的改进VC值宜控制在30s±5s,试验中的“试样表面出浆评分”宜为4-5分,并不应低于4分。[2]易压实性:要求20sRA法压实度大于95%。RA法是将2.5kg 的碾压式混凝土放入圆筒模具中,再把23.3kg的重锤提进圆筒,振动台开动20s,测定其压实度,来量度易压实性。(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分别见附录1、附录2。)

3.2设计原理与方法

基层碾压式贫混凝土配合比,应使用正交设计法或建议采用日本建设部关东技术事务所与水泥协会共同推荐的碾压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这一方法显著的特点是将多个主要因素联系在一起,根据混凝土学原理,按照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空隙分别由水泥浆和砂浆填充的原则,引入水泥浆填充系数K p 和砂浆填充系数K m ,即:

K p =水泥净浆体积/细骨料空隙体积≥1 (1)

K m =砂浆体积/粗骨料空隙体积>1 (2)

通过试验研究,在一定的密实功下当填充性良好时,K p 、

K m 值可分别取1.1-1.4和1.2-1.6。确定K p 、K m 值后,RCC

的各种材料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3)

(4)

5)

G=

1000-10Va

10V G Km + 1 W G ρG

S= 10V G KmG {

10VsKp +

1 }*W G

Ws

ρs

W

+ C =

10VsKpS ρC

Ws

式中:V a—含气量(%)

W s、W G—干细骨料、粗骨料在充分密实下的单位质量

(kg/m3)

V s、V G—干细骨料、粗骨料在充分密实下的空隙率(%)

ρs、ρG、ρc—分别为细骨料、粗骨料、水泥的密度

(g/cm3)

G、S、W、C--分别为细骨料、粗骨料、水、水泥用量(kg

/m3)

根据日本提供的方法,关键就在于找出K p、K m值W/C。K p(包含水泥用量)、K m(包含细骨料用量)、W/C和粉煤灰用量是影响碾压混凝土可碾性、易压实性、强度、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在碾压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材料,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就应考虑添加材料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3.3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设计

[1]进行原材料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