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指南解读
肾性贫血治疗的临床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的临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aed2d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7.png)
肾性贫血治疗的临床指南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所引起。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的全面指导。
一、诊断标准1. 患者有慢性肾脏疾病史,预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²)。
2. 血红蛋白浓度<130g/L。
3. 骨髓铁储备充足,无明显感染或其他溶血性疾病。
二、治疗原则1. 针对病因治疗:控制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减少EPO分泌抑制因素,如铁剂缺乏、炎症状态等。
2. 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红蛋白水平决定输血指征。
3.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动剂、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三、具体治疗方法1.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动剂:皮下注射,根据患者反应和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
常用药物有地贝波特(Darbepoetin alfa)和米泊酸(Methoxypsoralen)。
2. 铁剂补充: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或静脉铁剂(如蔗糖铁、葡萄糖酸铁等),根据铁代谢检查结果和患者贫血程度决定。
3. 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叶酸口服,维生素B12可通过注射或口服给药。
4. 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红蛋白水平决定输血指征。
四、治疗监测1. 定期检测血红蛋白、铁代谢指标、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
2. 监测患者血压、心功能,警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透析患者药物清除情况等。
五、治疗目标1.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至正常范围,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3.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六、患者教育1. 告知患者肾性贫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的重要性。
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肾脏疾病进展。
本指南根据我国肾性贫血的诊疗现状制定,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2解读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2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bcc9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1.png)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2解读肾性贫血诊断与监测一、肾性贫血的诊断流程及检测项目推荐意见•肾性贫血患者,应系统检查,明确非肾性贫血的病因(1D)。
•通过系统检查除外合并的贫血疾病后,才能确诊肾性贫血(1D)。
•肾性贫血患者应进一步诊断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1D)。
二、肾性贫血患者的监测推荐意见•3期以上慢性肾脏病(C KD)患者应常规进行贫血筛查(1D)。
•合并贫血和贫血初始治疗阶段的C KD患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铁蛋白(S 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 A T)(1C)。
•贫血维持治疗阶段或血红蛋白(Hb)较为稳定的C K D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血常规以及S F和TS A T(1C)。
•针对C K D贫血患者进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 H 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对数(sT f R/l o g Fe r ri ti n)及血清/血浆C R P检验,有助于准确评估铁状态(2D)。
•可疑存在非肾性贫血或ES A s治疗低反应的患者,应检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必要时进行骨髓象检查(1D)。
肾性贫血治疗总体原则、靶目标及管理肾性贫血治疗靶目标推荐意见•肾性贫血治疗的Hb靶目标为:Hb≥110g/L,但不超过130g/L(1A)。
•肾性贫血患者,应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生理需求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调整H b靶目标(2D)。
•存在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病史患者,应根据原发病情况调整ES A s/H IF-P H I治疗的H b靶目标(2,未分级)。
•肾性贫血治疗的铁代谢指标的靶目标为:S F>100μg/L且TS A T>20%,或者C Hr>29p g/红细胞和(或)s T f R/l o g Fe r ri ti n≤2(1B)。
•肾性贫血患者,应维持S F200~500μg/L,TS A T 20%~50%(2B)。
•肾性贫血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ES A s/H I F-P H I及铁剂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及时治疗(1,未分级)。
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课件
![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44d3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8.png)
非药物治疗
调整饮食
01
适当增加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如瘦肉、动物
肝脏、绿叶蔬菜等。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03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提高身
体免疫力,改善贫血症状。
03
肾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
02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 2
铁剂补充
对于铁缺乏引起的贫血,可给予铁剂补充,如硫 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EPO可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常用的 药物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3
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对于伴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患者,可 适当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肾性贫血。
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肾脏疾病,控制血压 、血糖等指标,以预防肾性贫 血的发生。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 养物质,特别是铁、叶酸和维 生素B12等。
避免损伤肾脏
避免滥用药物和不良生活习惯 对肾脏的损害,以降低肾性贫
血的风险。
护理要点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等指标,以及肾功能状况,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使用铁 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 疗。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以促进康复。
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指南解读【37页】_71
![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指南解读【37页】_71](https://img.taocdn.com/s3/m/35a335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9.png)
28
J 16: 3070-3080, 2005
其他辅助治疗
✓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丁可能有益, 但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应按照临床实际酌情 处理。
✓ 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C和雄激素制剂。 ✓ 应该尽可能避免输血(尤其是希望肾移植的患
者,但供体特异性输血除外),单纯水平不作 为输血的标准。
✓ 以下情况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治疗(推荐输注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 症状的严重贫血;合并抵抗的贫血。
1.05(0.94~1.17) 1.92(1.38~2.68) 0.71(0.54~0.94) 0.56(0.49~0.65)
3
()
(%)
() 1998
4
2006
研究
2006
研究
2009
5
高靶目标带来的矛盾现象
高靶目标组死亡率高,但高者死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6 218 172 29 3
0
亡率低
Hgb quintile (g/dL)
6
2007
mortality (%)
< 1 0 .2 10.2 to 10.6 10.6 to 11.6 11.6 to 12.8
> 1 2 .8 .
< 1 0 .2 10.2 to 10.6 10.6 to 11.6 11.6 to 12.8
> 1 2 .8
16
剂量调整解读: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使用脉冲式治疗的患者水平在 靶目标水平上下波动的现象
变异性有多种计算方法
2009 20: 479-487
17
结果分析: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相关
《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e0e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8.png)
口服铁剂一般需在餐后服用,以减轻 胃肠道反应;静脉铁剂则需通过静脉 注射给药,适用于口服铁剂无效或不 耐受的患者。
其他辅助药物介绍
叶酸和维生素B12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常用于治疗伴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的肾性贫血患者。
雄激素类药物
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数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适用于 部分肾性贫血患者,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症。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 见并发症,随着CKD病情进展,贫血 发生率逐渐升高。
肾性贫血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可 增加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 事件的风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肾性贫血可导致患者乏力、心悸、呼 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目的
重病情。
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心理疏导
针对肾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 疏导和干预,以缓解不良情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肾性贫血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病友互助组织、志愿者服 务等,为患者提供心理、情感和生活上的帮助。
06 特殊人群的诊疗考量
儿童肾性贫血特点及处理方法
儿童肾性贫血特点
儿童肾性贫血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可 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针对儿童肾性贫血,应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肾功能。 同时,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合理选择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 等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儿,可考虑输血治疗。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766cf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4.png)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01背景概述为规范中国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管理,针对以往肾性贫血专家共识存在的问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于2021年编写发布了《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称为《指南》)。
新版《指南》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
本文就肾性贫血中常见的铁缺乏作重点解读。
02肾性贫血流行病学肾性贫血不仅是肾脏疾病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合并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已达到10.8%,其中非透析CKD患者总体贫血患病率为28.5%~72.0%,且随着CKD进展而增加。
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更是高达91.6%~98.2%。
肾性贫血不仅会影响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促进肾脏病的发展,增加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的发生率。
因此,规范诊疗肾性贫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肾性贫血发病机制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通常当男性血红蛋白(Hb)<130 g/L,非妊娠女性Hb<120 g/L,妊娠女性Hb<110 g/L,可诊断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一类复杂的临床问题,其发病机制为: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及活性降低;2.铁缺乏及代谢障碍,另外患者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炎症、尿毒症毒素、失血等也有可能引发。
因此,需要系统规范的检查,进行排他性诊断评估。
其流程为:1.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贫血;2.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包括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对于合并其他贫血的CKD患者,首先需要对因治疗;3.诊断肾性贫血后,还应进一步纠正铁缺乏、炎症等危险因素,再给予药物治疗。
中国肾性贫血指南解读
![中国肾性贫血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7a319a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a.png)
中国肾性贫血指南解读前言肾性贫血是由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肾性贫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肾性贫血的治疗和管理已成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重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指导肾性贫血的治疗和管理,中国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肾性贫血指南》。
本文将就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有助于临床医生和患者对肾性贫血的认识和治疗。
指南内容定义和诊断标准肾性贫血的定义是:由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贫血,其最主要的机制是肾素-红细胞生成素轴组成的调节系统失衡,使红细胞生成受到影响。
肾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 110 g/L 或血红蛋白 110-120 g/L,血清铁>5 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 20%,血清铁蛋白<100 μg/L,肝素化血浆活性(TfSat)< 20%,同时存在慢性肾脏病,并排除缺铁性贫血等其他原因。
治疗和管理根据指南,治疗肾性贫血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补铁、促红细胞生成素剂和输血等治疗措施。
其中,补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的治疗反应,应在治疗开始后的第4-6 周进行评估,如果血红蛋白水平上升>10 g/L,则治疗有效。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改变治疗方案。
对于透析患者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的补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合理调节剂量和给药时间。
对于输血治疗,应掌握适当的输血指征和输血剂量,遵循输血原则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检测输血反应和感染传播。
预防和监测预防肾性贫血应从预防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入手,包括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避免药物毒性和感染等危险因素,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营养饮食。
肾性贫血患者的监测和随访应按照指南规定进行,包括血红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TfSat 和慢性肾脏病病情等指标,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本文对《中国肾性贫血指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肾性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和管理、预防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
![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85a99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f.png)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过程
本指南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经过广泛的文献回 顾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制定出针对肾性贫血的诊断、 治疗和管理方案。
在制定过程中,委员会充分考虑了各类患者的实际情况和 需求,以确保本指南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指南 将定期进行更新和修订,以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 践经验。
谢谢观看
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监测病情 变化,如定期记录血压、体重
等指标。
遵医行为
强调遵从医嘱的重要性,指导 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预防并发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性贫血可 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如心血管疾病等。
06
特殊情况的处理
儿童肾性贫血
01
02
03
04
儿童肾性贫血的发病率较高, 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等。
心理支持
定期复查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
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患者教育
01
02
03
04
提高认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性贫血的 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信息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
自我监测
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水平
肾性贫血患者通常具有低 于正常范围的血红蛋白水 平,男性低于130g/L,女 性低于120g/L。
肾功能不全
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 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肌酐 清除率降低或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
肾性贫血指南解读PPT课件
![肾性贫血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6d7857e45c3b3567ec8b25.png)
持在130g/L以上。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前采取标本
检测Hb浓度。
靶目标值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求以 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9
rHuEPO的临床应用
1、使用时机
透析或非透析的CKD患者,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2
次Hb均低于110g/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它贫血病
因,应开始rHuEPO治疗。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4
患者 NHCT 1998 美国HD;伴 CHF n = 1233
转归(高Hb靶组 vs 低Hb靶组) 联合终点(死亡或MI) MI/住院率/严重心衰等 需输血者比率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
HR/RR 1.3(0.9~1.9) 无统计学差异 21 vs 31%(p<0.001) 39 vs 29%(p=0.001) 1.34(1.03~1.74) 1.18(1.02~1.37) 1.34(1.01~1.48) 0.78(0.53~1.14) 127 vs 111(p=0.03) 1.05(0.94~1.17) 1.92(1.38~2.68) 0.71(0.54~0.94) 0.56(0.49~0.65) 5
5
14 97
34
>13. 0 . <11. 1
11.1 to 11 .5 11.5 to 12 .1 12.1 to 13 .0 >13. 0
72 233 267
Hgb quintile (g/dL) 7 2007 FDA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CHOIR
产生矛盾的可能机制Biblioteka 高Hb靶目标带来的矛盾现象
高Hb靶目标组死亡率高,但高Hb者死亡率低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1d965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9.png)
免疫抑制剂和雄激素等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 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和疗效。同时需要注意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确保安全有 效的治疗。
04
非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
饮食调整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如鱼、瘦肉、蛋等,以满足身
详细描述
铁剂可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常用的铁剂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方式,其中静脉注射效果更快。 在使用铁剂时,需要注意补充的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
总结词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也是导致肾性贫血的原因之一,因此补充这两种营养素对于治疗肾性贫血具 有重要意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慢性肾脏病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 成素减少,同时伴有铁、叶酸等造血 原料缺乏,以及炎症、毒素等因素影 响红细胞寿命。
发病机制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 内的代谢废物,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紊 乱和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影响造血功 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肾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水 肿、高血压等。
建立支持系统
鼓励患者加入病友互助组 织或寻求社会支持,以减 轻其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05
肾性贫血治疗注意事项与建 议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评估肾功能
由于贫血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应同时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以便更好地了解贫血的原因和进展。
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目录
• 肾性贫血概述 • 肾性贫血治疗原则 • 肾性贫血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 • 肾性贫血治疗注意事项与建议 • 肾性贫血治疗研究进展与展望
治疗肾性贫血的全面指南
![治疗肾性贫血的全面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01e5b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6.png)
治疗肾性贫血的全面指南简介治疗肾性贫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本指南将提供一些简单策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肾性贫血。
诊断肾性贫血诊断肾性贫血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指标:- 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 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降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通常降低-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通常升高- 骨髓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生成异常治疗策略治疗肾性贫血的策略包括纠正贫血、治疗肾脏疾病和促进红细胞生成。
纠正贫血- 补充铁剂:口服或静脉注射铁剂,根据铁缺乏的程度决定剂量和给药途径。
- 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如果存在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应及时补充。
- 输血:如果贫血严重或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纠正,考虑输血治疗。
治疗肾脏疾病- 控制原发病:治疗肾脏疾病的根本方法是控制原发病的进展,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肾脏替代治疗:对于晚期肾病,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肾功能。
促进红细胞生成-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根据EPO水平和贫血程度,考虑使用外源性EPO来刺激红细胞生成。
- 铁剂治疗:如果存在铁缺乏,同时使用铁剂可以增强EPO治疗的效果。
- 其他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维生素C、口服铁剂增强吸收等。
随访和监测对于肾性贫血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随访和监测项目:- 血红蛋白水平: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治疗效果。
- 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定期监测铁储备情况。
- EPO水平:定期检测EPO水平,指导EPO治疗的调整。
结论治疗肾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纠正贫血、治疗肾脏疾病和促进红细胞生成等策略。
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肾性贫血治疗全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f32b8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f.png)
肾性贫血治疗全指南1. 引言肾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肾脏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贫血症状。
对于肾性贫血的治疗,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策略,以纠正贫血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做出独立的决策。
2. 诊断和评估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
这包括以下步骤:-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和呼吸系统的状况。
- 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铁、铁结合力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 进行尿液检查,以评估肾脏功能和尿蛋白。
3. 治疗策略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目标是纠正贫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策略:3.1 补充铁剂对于肾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铁代谢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口服铁剂或静脉注射铁剂。
3.2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于一些严重贫血的患者,医生可以考虑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来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剂量和频率。
3.3 血液透析与肾移植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可能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最终选择。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肾性贫血,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随访和监测治疗肾性贫血后,定期的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时,医生应关注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肾功能和贫血症状等指标。
5. 结论肾性贫血的治疗需要综合的策略,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常见的治疗策略,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性贫血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f76f5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性贫血治疗指南1000字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性贫血治疗指南肾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肾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这是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地产生足够的红细胞素,导致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肾性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气短、头晕、心悸等。
这篇文章为您介绍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一、铁剂肾性贫血患者体内缺乏铁,铁剂可以帮助增加患者体内的铁含量。
铁剂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
如果患者无法口服铁剂,可以使用静脉注射。
一些常见的铁剂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使用铁剂时需要注意,不适当使用会导致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二、利血平剂利血平剂能够促进红细胞增生,从而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红细胞代谢和失效的内分泌机制来刺激红细胞增生。
美国FDA批准使用的利血平剂包括: 培美曲塞(CERA)、达比加群(Darbepoetin alfa)、重组人促甲状腺素(Epoetin alfa) 等。
使用的利血平剂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使用,以防过度和低用量的使用。
三、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是必需的营养素,对于红细胞的形成和生长过程至关重要。
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导致贫血。
对于肾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补充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
四、 EPO刺激剂EPO刺激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红细胞增生的药物,基于人工合成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EPO刺激剂可以使用口服和注射给药两种方式,常见的EPO刺激剂包括巨噬细胞刺激素、达比加群等。
综上所述,上述治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互相配合,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对于肾性贫血患者,在使用治疗方案前必须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诊断,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并仔细进行监测评估。
【指南】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要点
![【指南】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e4b6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0.png)
【指南】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要点1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1.贫血的诊断标准:依据WHO 推荐,海平面水平地区,年龄≥15 岁,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妊娠女性<110g/L,可诊断为贫血。
在诊断肾性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2.评估肾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1) 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s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
(2) 网织红细胞计数。
(3) 铁储备和铁利用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
(4) 未能明确贫血病因时,可进行维生素 B12、叶酸、骨髓穿刺、粪便隐血等项目的检查。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红蛋白检测,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以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进行鉴别诊断。
2铁剂治疗1.铁剂治疗指征(1) 对于未接受铁剂或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s,ESAs)治疗的成年(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30% 且铁蛋白≤500 ug/L,则推荐尝试使用静脉铁剂治疗。
在CKD 非透析患者中,或可尝试进行为期1-3个月的口服铁剂治疗,若无效可以改用静脉铁剂治疗。
(2) 对于已接受ESAs 治疗但尚未接受铁剂治疗的成年CKD 贫血患者,若需要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或希望减少ESAs 剂量,且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铁蛋白≤500 ug/L,则推荐尝试使用静脉铁剂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OIR(Si 美国3/4期CKD;联合终点 ngh. n = 1432 总住院率 2006) CVD住院率 CREATE(D 多国3/4期非 rueke. 重症CKD 2006) n = 603 TREAT(Pf 多国3/4期 efferet T2DM合并CKD; al. n = 4.38 2009 ) 联合终点 需要透析 联合终点 卒中 心脏血管手术 需要输血
生活质量 医保费用 副作用 死亡率 ?
生活质量 医保费用 副作用 死亡率?
rHuEPO低反应性(EPO抵抗)
定义:
皮下注射rHuEPO达到300IU/Kg/W (20000 IU/W)
或静脉注射rHuEPO达到500IU/Kg/W (30000IU/W) 治疗4个月后, Hb仍不能达到或维持靶目标值, 称为EPO抵抗。
解读rHuEPO反应性:与死亡率正相关
1. 0
n=
206
218172293 Nhomakorabea48
33
79
222
249
Hgb quintile (g/dL)
2007 FDA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NHCT
mortality (%)
10 15 0
184 247 209
48
<11. 1 11.1 to 11 .5 11.5 to 12 .1 12.1 to 13 .0
0. 8
Fraction surviving
0. 6
<83.5 U/k g/wk (n=252)
0. 4
83.5 to 155 U/k g/wk (n=252) 155 to 252 U/k g/wk (n=251)
0. 2
252 to 423 U/k g/wk (n=252) > 423 U/k g/wk (n=252)
高Hb靶目标带来的矛盾现象
高Hb靶目标组死亡率高,但高Hb者死亡率低
80
Lower target
Higher target
mortality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 >12. 8 . <10. 2 10.2 to 10 .6 10.6 to 11 .6 11.6 to 12 .8 10.2 to 10 .6 10.6 to 11 .6 11.6 to 12 .8 >12. 8
• 谨慎调整ESA剂量,避免Hb短期内过快改变,是降
低CKD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机制(NEJM 2010)
4、剂量调整 应根据患者Hb增长速率调整rHuEPO剂量:
初始治疗Hb增长速度应控制在每月10~20g/L范围内稳定 提高,4个月达到Hb靶目标值。 如每月Hb增长速度<10g/L,除外其它贫血原因,应增加 rHuEPO使用剂量25%; 如每月Hb增长速度>20g/L,应减少rHuEPO使用剂量25%~ 50%,但不得停用。
2007 FDA Analysis
ESA剂量调整解读: Hb变异性与CKD患者预后相关 • Yang等发现, Hb变异性每增加0.5、1、1.5 g/dl
,死亡率分别增加15%、33%、53% (JASN 2007)
• Hb变异性增加的机制复杂,包括ESA、铁缺乏、尿
毒症毒素、感染、肿瘤、卫生政策等有关
5
14 97
34
>13. 0 . <11. 1
11.1 to 11 .5 11.5 to 12 .1 12.1 to 13 .0 >13. 0
72 233 267
Hgb quintile (g/dL) 2007 FDA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CHOIR
产生矛盾的可能机制
HD患者优先选择静脉使用铁剂。
非透析患者或PD患者,可以静脉或口服使用铁剂。 若患者TSAT<20%和/或SF<100 ng/ml,需静脉补铁100~ 125 mg/周,连续8~10周。 若患者TSAT≥20%,SF水平≥100 ng/ml,则每周一次静脉 补铁25~125 mg。
2、使用途径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药和皮下注射同样有 效。
对非透析的患者,推荐选择皮下注射。对血液透析 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药,也可选择皮下注射。
对腹膜透析患者,建议皮下注射。
3、使用剂量: 初始剂量 皮下给药:100~120IU/Kg/W;静脉给药:120~150IU/Kg/W。
持在130g/L以上。对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前采取标本
检测Hb浓度。
靶目标值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求以 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rHuEPO的临床应用
1、使用时机
透析或非透析的CKD患者,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2
次Hb均低于110g/L,并除外铁缺乏等其它贫血病
因,应开始rHuEPO治疗。
CREATE trial
14 13 12
NHCT trial 1999 2000 KDOQI
2000
KDOQI 2006 2007中国
CVD/ CHF/DM 2010中国
EBPG
2008
CHOIR trial
TREAT trial
11
EBPG
2004
10
9 8
KDOQI 2007
2003 2004 2005
高靶目标组死亡率高的原因: 高Hb使血液粘度增加,血压增加,死亡率增加; ESA和/或铁剂本身的副作用; 导致EPO低反应的合并症; 其它 关注指南修订: 如何制订Hb靶目标? 如何减少ESA及铁剂用量,减轻副作用? 如何处理EPO抵抗(低反应)?
• • • • • • •
靶目标值:
Hb水平应不低于110g/L(Hct大于33%),但不推荐Hb维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 张弦
目 录
• rHuEPO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治疗中的意 义 •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靶目标值 • rHuEPO的临床应用 • rHuEPO治疗的低反应性(EPO抵抗) • rHuEPO的辅助治疗(铁剂的治疗)
我国患者CKD贫血现状
•
•
中国成人的CKD发病率为10.8%。
ESA剂量越高, 反应性越低,死 亡率越高
24 27 30 33 36
0. 0 0 3 6 9 12 15 18 21
time (months)
2007 FDA exploratory analysis
EPO抵抗的常见的原因
铁缺乏
炎症性疾病
慢性失血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多发性骨髓瘤
若SF>500 ng/ml,补充静脉铁剂前应评估EPO的反应性、 Hb和TSAT水平以及患者临床状况。此时不推荐常规使用静 脉铁剂。
其他辅助治疗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卡尼丁可能有益,但不推
荐作为常规治疗,应按照临床实际酌情处理。
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C和雄激素制剂。
应该尽可能避免输血(尤其是希望肾移植的患者,但供
维持治疗阶段,rHuEPO的使用剂量约为诱导治疗期的2/3
若维持治疗期Hb浓度每月改变>10g/L,应酌情增加或减 少rHuEPO剂量25%。
5、给药频率
在贫血诱导治疗阶段,应依据患者贫血程度、合并高血压 等并发症及应用rHuEPO的规格,每周1~3次给药。 进入维持治疗期后,应依据患者Hb水平的维持以及不良反 应情况,选择每周1~2次给药或每1~2周给药1次。 rHuEPO 每周1次给药,具有相似的疗效,且减少患者的注 射次数,增加依从性。
JASN 2009 20: 479-487
NHCT 结果分析:Hb变异性与HD患者预后相关
2.5
严 重
2
<9.9 9.9 to 10.8 10.8 to 11.7
1
CVD /
1.5
患 者 年
11.7 to 13.4 >13.4
0.5
0
< - 0.5 -0.5 to - -0.33 0.33 to - -0.15 0.15 to <0 <9.9 9.9 to 10.8 10.8 to 11.7 0 to 0.1 0.1 to 0.25 11.7 to 13.4 0.25 to 0.35 >13.4 0.35 to 0.55 >0.55
疗和输血治疗的风险。
• 对初始和获得性治疗反应低下患者,最大剂量不应高于初 始剂量(基于体质量计算)的4倍。
补充铁剂
接受rHuEPO 治疗的患者,无论是非透析还是何种 透析状态均应补充铁剂达到并维持铁状态的目标 值。 血液透析患者比非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更大的铁补 充量,静脉补铁是最佳的补铁途径。 补充静脉铁剂需要做过敏试验,尤其是右旋糖酐铁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患者 NHCT 1998 美国HD;伴 CHF n = 1233
转归(高Hb靶组 vs 低Hb靶组) 联合终点(死亡或MI) MI/住院率/严重心衰等 需输血者比率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
HR/RR 1.3(0.9~1.9) 无统计学差异 21 vs 31%(p<0.001) 39 vs 29%(p=0.001) 1.34(1.03~1.74) 1.18(1.02~1.37) 1.34(1.01~1.48) 0.78(0.53~1.14) 127 vs 111(p=0.03) 1.05(0.94~1.17) 1.92(1.38~2.68) 0.71(0.54~0.94) 0.56(0.4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