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思想探微_以解构主义为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
此论一出,迅速为学界所认同“,案本 - 求信 - 神似 -
3.翻译中思的缺席与多重意义
化境”是我国翻译经历的四个阶段, 化则是“最高境
如同中国哲学中对“道”的理解一样,西方哲学把
界”,这一阶段可谓“艺术上臻于精妙超凡之境,以言翻 世界本源都归结到逻各斯上,从而建立起形而上的本
译,大概就是得心应手,至善尽美”[6]。深谙中国传统文化 体体系,德里达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如同世界
Fra Baidu bibliotek
没有距离, 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 心中,并不显露,即便显露出来也会如“印迹”一样变
还时常有距离”[10]。这就是翻译中的一个不可译的问 动。所以,文本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意义,思的缺席使
题。这正如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在《巴别塔》所说的, 得文本多重意义成为可能。
巴别本身是个专有名词,但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其本
是解释的过程,是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 代替,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一个文本与另一个
释过程”。在解构主义看来,逻各思缺席情形下,文本 文本之间有调节的转换。在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
必然会与“思”不一致,加之文本本身并不完整统一, 间或之内,我们将不会,事实上也从未传递过纯粹的所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真正达到作者的原 指,所指的手段只留下未触摸的处女地”。[14]如果以不确
础,但我们认为,翻译本质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一种语 1963 年钱钟书发表《林纾的翻译》,首提“化境”一说,
收稿日期:2011-12-10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B39);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课题(2007S027)
作者简介:冯立新(1970-),湖北大冶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
意,译作作者定会把自己的理解加入进去,理解多元 定来解构结构主义的确定或等值理论,那么文本意义
化成为必然。“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而不 也无法确定,翻译真的成为一种虚无主义时,解构主义
是说使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想之中并设身处地地领 只是破坏。所以,德里达开始建构解构主义翻译观,他
会他人的体验”[12]。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原作所赖以生 提出翻译在量上必须等同于原文,避免过多的阐释、分
主义相联系,认为钱氏化境说是对传统的“信”翻译观 界的本源。以逻各斯这个超验中心为源头,产生出我
的反叛,隐含着翻译作为一种“调控性转化”和“后起 们的世界。与西方逻各斯相一致,“在中国哲学上与本
的生命”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比西方以德里达为代表 体相当之字,如‘道’,如‘太极’,如‘玄’,如‘理’,没有
一种特殊的语法表达一种视界,用一种特殊的词汇表 借助于文本来完成的,由此必然会因作者不同而产生
明其所指,它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同一的 不同的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的那样“,义不显露而亦
一个词。“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 可游移,诂不通达而亦无定准,如舍利珠之人见色,如
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 庐山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就是说意义或思藏于
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它就是逻各斯。西方哲学与 只能是符号的符号,在思和言说都不在场的情形下,
西方阐释学也正是在本体论上认同了“逻各斯”的先 译作不可能是原文,只是一个意念的解释。德里达否
在性而成就了这个源点,从这个源点衍生出理性、文 定言说与文字的等级秩序,他认为文字不是语言的附
化及其这个世界的精神与形而下的物理生存现象[8]。 属,文字造就并丰富了语言。正如德里达所言,“如果
的钱钟书,借用本源性概念来表述翻译标准。化有转 本源一样,逻各斯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为此,逻各斯
化、出神入化之意,钱钟书将其称为人心之通天。“盖 要借助于存在呈现自己,要使自己在场。逻各斯使自
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师天写实,而犁然有当 己在场的方式一是通过思,即理性的思考存在,二是
于心;师心造境,而秩然勿倍于理。莎士比亚尝曰‘:人 借助自身的言说把理性呈现为活生生的在场。这种终
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圆通妙澈,圣哉言 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所构成的一系列的逻各
乎。人出于天,故人之补天,即天之假手自补,天之自 斯是呈等级序列的,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
补,则必人巧能泯。造化之秘, 与心匠之运, 沆瀣融会, 先,同时,言语优于文字,文字只是记录声音的符号,是
无分彼此。”[7]在化中实现本体与客体的同一,自我与自 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言说”是为了使超验的“思”
存的“文化语境”被重新建构,在一个新的文化语境中 析,在质上“用最适宜的和最确当的方法,将原文最合
文本被赋予新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译作成 适的意义带入译入语,从而为其所用。”[15]总而言之,确
为后起的生命得以延续。正如加达默尔所说“,进行理 切的翻译就是好的翻译,是人们所期待的那种翻译。
解活动的意义境域”是永远开放的,“理解的每一次实
思”趋向一致,而后者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理性的 万物,这一过程即为化。五代谭峭所著《化书》中所言:
强调, 突出了直观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一意义上, 海氏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
的哲学可以显示出钱氏观念的跨文化意义[4]。无疑,相
翻译的标准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其
关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解读钱钟书翻译思想提供了基 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了影响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构主义哲学。在德里达看 意义阐释始终是缺席的,读者能看到的也是缺席的在
来,传统翻译可谓是“绝对纯粹的、透明的、明确无误 场。缺席的在场使得文本仅仅是一个符号,其意义不
的可译性”,但不同言语和文本间具有不可通约性,语 可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物,而是一种随处飘荡的
言从一开始起就是混乱的,而不同语言中的那些习语 “印迹”,随上下文不同以及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思想影响之大。针对钱钟书翻译思想,学界进行了深 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钱氏翻译思
二、解构主义下的钱钟书翻译思想
想的分析。罗新璋、朱宏清、佘协斌等人分析了钱氏
“化境”、“雅译”等议题,认为其译学主张中的“化”是
1.翻译终极目标的逻各斯与化境的解构
“言高而旨远,辞约而义微”[1]。二是钱氏翻译思想的哲
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讲理性就是“逻各斯”,理性可达 文字意指书写,尤其是符号的恒久构造,那么文字从
世界万物之中。
普遍意义上说,涵盖了语言符号的全部领域”[11]。书写
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德里达等为代表的学者 所具备的差异运作机制及其所产生差异的力量,是语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形而上哲学进行批判,形成 言存在并发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作为文本符号的终极
的解构主义翻译学派更早地提出一种中国式的“解 一个含在象外之意”[5]。在老庄哲学中,“道生一, 一生
构”翻译思想[3]。三是钱氏翻译思想的文化意义。蔡新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万物之所一系而一化
乐认为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 之所待”,道也就是万物本源。基于本源会衍生出世界
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关键词:化境;可译和不可译;原作与译作;文本与意义;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I2;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2)04-0130-03
一、问题的提出
言的过程,但它不仅是一个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作为 翻译,它涉及跨语际、跨文化交流,必然会体现不同的
中西方传统哲学都存在一个超验中心,哲学把世
学意蕴。蓝红军、穆雷认为翻译思想中有着休谟哲学 界的事物维系到哈贝马斯所说的“一”上,即逻各斯,
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 体现了钱氏对西方理性中心主 它构成了神话后的哲学在概念层面上安身立命的终
义思想的反拨[2]。李文革将钱氏翻译思想与西方解构 极本体,如同早期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火”,这就是世
2012 年 4 月 (第 4 期,总第 180 期)
【文艺论丛】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Apr.,2012 (No.4,General No.180)
钱钟书翻译思想探微
—— —以解构主义为视角
冯立新
(华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1963 年钱钟书发表《林纾的翻译》,首提“化境”一说,学界称其为翻译最高境界。在化境说中他提出
译”,这意味着人们的任何转述、翻译都无法展现其原 理性,是一种理念或意义,言说是一种接近精神内部
貌,译和不可译的问题由此凸显。
或意义的存在。而书写是衍生物,它使“思”缺席,远离
对可译和不可译的问题,钱钟书很早就关注到。 了思。由此,书写文本不可能与思表现出一致,因为我
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选择,每一种语言都以 们无法与原作者的“思”进行对话,我们对其的理解是
4.翻译中原作与后起的生命
身的语义变得更复杂,语言本身难以达意。巴别塔是
一般认为翻译应该是译作与原作一一对应,但现
翻译中必然会碰见的问题,语言的差异使得不同语际 实中译作总是会有一个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
具有了不可通约性,无法克服巴别塔问题。
“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至可以说,翻译始终 131
本。用德里达的话来说,西方在场本体论的拼音语言
西方哲学文化传统有一个形而上的终极范畴即 则是一种隐喻,书写作为符号的符号是使活生生的言
逻各斯。因为世界万物生成发展都遵循一个不变的 说缺席且死亡的空壳[8]。作为在场的思和言说,我们对
“定则”,这一“定则”就是世界万物生成、变化背后的规 其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而从翻译来看,书写的文本
对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确切性翻译,钱钟书的化境与
现都可能被认为是被解东西的一种历史可能性…… 其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
对于同一部作品,其意义的充满正是在理解的变迁之 写道“: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
中得以表现。”[12]显然,任何对原作理解并不是一种简 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
的多重含义更是具有某种不可还原性,因此便导致了 显然,语内阅读一个文本、一个词汇都会发生意义的
人类之间交流的困难和不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多重理解,语际的翻译更会出现“印迹”的交叉重合。
翻译也就成了十分必要但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9]。正
与解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钱钟书也发现
因为我们无法避开翻译这一问题,于是诉诸于“不可 了思与文本的差异以及文本意义的多重理解。思就是
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而作品的价值也因不同的 作的风味,就算入于‘化境’。17 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
理解而生机勃勃。
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
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 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可见,信一 直是翻译中的首要标准,译作应该忠于原文。如何忠 于原文,钱钟书有自己的解读。他早年看林纾翻译作 品时讲到“,出于意外,它居然还有些吸引力。我不但把 它看完,并且接二连三,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 都值得重读,尽管漏译误译处处皆是”。对于其所谓 “信”的作品,因为忠实,译作却失去了生命力。钱钟书 指出,“对其作品中的误译也当是比较‘忠实’的译本 来读,譬如孟德斯鸠和迭更司的小说,就宁可读原
然的同一。化境虽美,但它终究也只能是一种追求,是 作为观念对象能“在场”,使“逻各斯”之“思”的意义在
“心手皆不到”的最高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钟 场。因为等级序列,言说使意义在场,而书写则使意义
书认为其只能是高山仰止,在追求中将化境解构掉。 缺席,因为所谓书写就是将言说用符号表达出来的文
2.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钱钟书学贯中西,因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外 文化的解读和翻译为人所称道。正如学界前辈罗新璋 先生所说,“有文章说,不懂钱钟书,是国人的悲哀;同 样,不识钱氏译艺谈,也是译界的不幸。”足见其翻译
文化意蕴,又会包涵价值理性,包涵文本的开放性阐 释。钱钟书翻译思想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又兼 取了西方近现代哲学逻辑思辨之长。从西方解构主义 的角度去理解钱钟书翻译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诱”、“讹”和“化”,分析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译者与原作者、译作与原作、文本与意义、翻译确切等问题,与西方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翻译有时是一个不可译的事件,翻译不是复制原作,原作需要打开封闭
性,为开放性阐释提供思想张力,由此,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真正确切的、好的翻译文本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