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思想探微_以解构主义为视角
对钱钟书“诱(或媒)-讹-化”翻译思想的分析与思
对钱钟书“诱(或媒)\讹\化”翻译思想的分析与思摘要:钱钟书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切磋琢磨,仔细推敲,发前人之未发,创造性地提出了“诱(或媒)”、“讹”、“化”的翻译思想,把“诱(或媒)”、“讹”、“化”三者建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揭示了翻译的基本过程,使我们能从本土翻译理论中更直接、更形象和更亲切地认识到翻译所起的作用、翻译中常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翻译的标准问题。
关键词:钱钟书;诱(或媒)、讹、化;翻译思想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钱钟书先生在译学方面的论述,作为其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的“化境说”作为其翻译思想的集大成,更是为人所熟知。
他没有给后学留下太多的有关翻译理论的著作,其翻译美学的思想,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七缀集》等著述中。
然而这些宝贵的理论财富却是我国翻译思想史上的不朽篇章,如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本文拟从钱钟书的“诱(或媒)、讹、化”入手,通过阐释其内涵,探讨从中得到的对翻译问题的启发和思考,及其理论指导价值。
一、钱钟书“诱、媒、讹”翻译思想的内涵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就翻译的过程、标准及其本质特征提出了“诱(或媒)”、“讹”、“化”的理论,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的翻译美学思想。
在文章一开始,钱钟书写道: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
钱钟书借古人之语,由此延伸出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展示版)
青 衣
二、主要文学作品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猫》(讽刺小说) 《人· 兽· 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 《也是集》《谈艺录》(中华书局9月版) 青 《七缀集》
青 衣
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 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 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 的偏见。
青 衣
•
钱钟书故居,钱绳武堂, 建于1923年,系七开间三 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 筑之特点。
青 衣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现有文献记载并不多。《中国翻译词典》 提及的主要有三项:一是所谓的‚补偿原则‛,即‚此‘本’ 不失便不成翻译‛,‚盖失于彼(原文)乃所以得于此(译文) 也‛,二是认为‚译本应该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 本‛,三是标举‚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介绍也仅
化境说
‚化境‛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对许慎关于翻译的一段训诂的 理解: 《说文解字》 卷六 《口》 部第二十六字: ‚囮, 译也。 从 ‘口 ’ , ‘化’ 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 名曰 ‘囮’读若 ‘譌’ 。 ‛ 南唐以来, ‚小学‛ 家都申说 ‚译‛ 就是 ‚传四夷及鸟兽 之语‛ , 好比 ‚鸟媒‛ 对 ‚禽鸟‛ 所施的引‚诱‛ , ‚譌‛ 、 ‚讹‛ 、 ‚化‛ 和 ‚囮‛ 是同一个字。 ‚译‛ 、 ‚诱‛ 、 ‚媒‛ 、 ‚讹‛ 、 ‚化‛ 这些一脉通承、彼此呼应的意义, 把翻译能起的作用、 难于避免的毛病、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仿佛一 一透视了出来。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 把作品从一国文 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 痕迹, 青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钱钟 书 1981 衣 : 18)。
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于翻译理论
钱先生的翻译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 是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学研究。 是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主要著作
1941 《写在人生边上》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著名短篇小说集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集)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版);《谈艺录》(补订本)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2003 《钱钟书手稿集 荣安馆札记》 2005 《宋诗纪事补订》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添加副标题
thank you!
翻译思想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添加副标题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和成就
人物简介
01
翻译思想
钱钟书翻译思想探微——以解构主义为视角
原作 的“ 投胎转世” “ 壳换 了一个 , ,躯 而精神姿致依 然故我” 。
关键词 : 化境 ; 可译和 不可译 ; 原作 与译作 ; 文本与意义 ; 解构主义 中图分 类号 : ; 5 1 H0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2 3 4 ( 0 2 0 — 10 0 10 — 20 2 1 )4 0 3 — 3
二 、 主义下的钱钟书 翻译 思想 解构
想 的分析。罗新璋 、 朱宏清 、 佘协斌 等人分析 了钱 氏 “ 化境” “ 、雅译” 等议题 , 为其译学 主张 中的“ 是 认 化” 1 . 翻译终极 目 标的逻各斯与化境 的解构 “ 言高 而 旨远, 约 而义微 ”】 是 钱 氏翻译思 想 的哲 辞 [ 1 。二 中西方传统哲学都存在一个超验 中心 , 哲学把世 学意 蕴 。蓝 红军 、 雷 认 为 翻译 思想 中有 着 休谟 哲 学 界 的事 物 维 系 到 哈贝 马 斯 所 说 的 “ ” , 穆 一 上 即逻 各 斯 , 和哲学阐释学 的基础, 体现了钱 氏对西方理 I中心主 它 构 成 了神 话 后 的哲 学 在 概 念 层 面 上 安 身 立 命 的 终 生 义思 想 的反 拨[ 2 1 文 革 将钱 氏翻译 思 想与 西 方解 构 极 本 体 , 同早 期 德 谟 克 利 特 所 说 的 “ ”这 就 是世 。李 如 火 , 主义相联系 , 认为钱氏化境说是对传统的“ 翻译 观 界 的本 源 。 以逻各 斯这 个超 验 中心 为 源头 , 生 出我 信” 产 的反 叛 , 隐含 着 翻译 作 为 一 种 “ 控性 转 化 ” “ 起 们 的世界 。 西方逻 各 斯相 一致 ,在 中 国哲 学 上 与本 调 和 后 与 “ 的生命 ” 的解 构主义翻译 观 , 比西方 以德里达为代 表 体相 当之 字 , ‘ ’如 ‘ 如 道 , 太极 ’如 ‘ ’如 ‘ ’没 有 , 玄 , 理 , 的解 构 主义 翻译 学 派更 早 地 提 出一 种 中 国式 的 “ 解 个 含在 象外 之 意 ” 。在 老庄 哲 学 中 ,道生 一,一 生 嘲 “ 构” 翻译思想l 3 】 。三是钱氏翻译思想的文化意义 。 蔡新 二 , 生 三 , 生 万 物 ”“ ” “ 物 之 所 一 系而 一 化 二 三 ,道 乃 万 乐认为钱钟书的“ 不隔” 与海德格尔 的“ 说, 非对象性 的 之 所待 ”道 也就 是万 物本 源 。基于 本 源会 衍 生 出世界 , 思” 向一致 , 趋 而后 者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理性的 万物 , 这一过程即为化。五代谭峭所著 《 化书》 中所言: 道 虚化神 , 化气 , 化 形 ” 神 气 。 强 调, 出 了直 观 的作 用 与价 值 , 突 在这 一 意义 上 , 氏 “ 之 委也 , 海 的哲 学可 以显示 出钱 氏观 念 的跨 文化意 义【 4 】 。无疑 , 相 翻译 的标准 一直 是学 界争 论 的焦 点 问题 之一 。 其 关 的研 究 为 我 们 正 确 解 读 钱 钟 书 翻译 思 想 提 供 了基 中影 响最 为 深远 者 当属严 复 的 “ 、 、 ” 信 达 雅 翻译 标 准 。 础 , 我们 认为 , 译本 质是 用另 一种 语言表达 一种 语 16 钱 钟 书发 表 《 纾 的 翻译 》 首 提 “ 境 ” 说 , 但 翻 9 3年 林 , 化 一
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述评作者:张华斌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1年第01期内容摘要:近年来,钱锺书先生在译学理论建构上的贡献日渐引起国内学界关注,一批研究钱锺书翻译思想的著述相继问世。
本文基于文献检索法,从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概述了2000-2019年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指出钱译研究尚存挖掘不够、视野狭窄及“碎片化”态势严重等不足。
文章认为,构建科学系统、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方为钱译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钱锺书翻译理论述评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管锥编》《谈艺录》《围城》《七缀集》《人兽鬼》等不朽巨作。
钱氏在国学、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登峰造极的学术造诣为其赢得了“文化昆仑”之美誉;而作为翻译家(尤其是翻译理论家),钱锺书及其成就却有被低估之嫌,盖因其译论散落诸文,未见集中阐发所致。
其实,钱氏在众多著述中对其翻译思想有过精妙的论述;但其文要言不烦,博大精深,故而留给学界不少解读空间。
新千年以降,国内钱学研究似有向钱氏翻译理论建构转向的趋势,学者们纷纷聚焦锺书先生散落各地的译学思想,并形成题材各异、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
鉴于此,本文拟简要梳理2000-2019年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新形势下译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管孔之见。
一.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一)年份分布笔者分别在“中国知网(中心站)”、“读秀”和“万方数据库”以“‘钱钟书’①and‘翻译’”为主题词,对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文献进行高级检索(见表1)后发现,“读秀”所列140部学术著作中,仅于德英的《“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和杨全红的《钱锺书译论译艺研究》2部专著全书以钱锺书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其余著作仅零星提及钱氏译论。
因而本研究重点搜索关涉钱锺书翻译思想的学术论文,并根据以下条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1)、研究对象为钱钟(锺)书的翻译观(思想);(2)、剔除以“《围城》”、“杨绛”、“钱钟(锺)书生平”、“钱钟(锺)书翻译毛泽东著作”(属于翻译实践范畴)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献;(3)、各库重复文献只计1篇。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详解
翻译作品
• • • • 1955年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版<堂· 吉可德>引言》 1979年出版《林纾的翻译》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 《七缀集》的完成
青 衣
钱氏翻译理论及思想
•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 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 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 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 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 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 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 发甚少。
• 1966年,56岁, “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
•
• •
•
•
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经受了冲击。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 罗山县的“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回京,开始写作《管锥编》。 1979年 六十九岁《管锥编》 1—4册由中华书 局相继出版 1991年 八十一岁。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 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 他谢绝拍摄。 1998年 八十八岁。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 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 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 青 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衣
主要文学作品
• • • • • • • • • •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猫》(讽刺小说) 《人· 兽· 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 《也是集》《谈艺录》(中华书局9月版) 青 《七缀集》
论钱钟书《谈艺录》中引文翻译的创新性
论钱钟书《谈艺录》中引文翻译的创新性作者:王凤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4期【摘要】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集文学创作、文艺研究和翻译于一身的大家。
就翻译角度而言,钱钟书先生兼具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创新性的翻译理论观点,这在其代表作品《谈艺录》中得以全面展现。
本文即以《谈艺录》为对象,以钱钟书先生所推崇的翻译观为基础,系统探究了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引文翻译中的匠心独具之处,由此管窥其对“失本成译”、“译之化境”理论的践行,并进而希望藉此对我国目前文艺翻译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钱钟书《谈艺录》翻译创新性钱钟书与《谈艺录》钱钟书,字默存,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学研究家,在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极高建树,其文学作品《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享誉海内外,其艺术评论集《管锥篇》和《谈艺录》被誉为“开掘不尽的宝藏”而为世人推崇,同时,钱先生可谓学贯中西的博学鸿儒。
本文以《谈艺录》为研究对象,从翻译角度诠释这位现代文化巨擘在该领域上的创新突破和捭阖传神之大成。
《谈艺录》是钱先生第一部学术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采纳西方社科、人文学观点来评论我国古典诗话艺术的文学评论集。
评述内容涵盖了以唐宋代表诗家为重点的众多作品,引述西方论著500余种,其评论方法既包含传统思想理论中的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佛学等,也涵盖了新兴学派如新批评比较学、超现实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既有我国古典传统诗话理念阐释,又有欧美原汁文艺思想。
《谈艺录》中随处可见如泉才思,典雅文言,还援引了英、法、西、德、拉丁等语言,这对于普通学者而言堪堪膜拜瞻仰亦属难事,更无论比肩。
钱钟书的创新翻译观:失本成译与译之化境钱先生的艺术之路大致经历了从文化研究到文学创作、再经翻译最终回归文化研究的路线,《谈艺录》引述英文原著达147处,这些引文翻译系统反映出钱先生在翻译领域独到的翻译观念。
钱先生不只是一个翻译家,更是一个翻译理论家,如收录于《七辍集》的翻译理论文章《林纾的翻译》,借解读林纾译作的契机相对完整地阐释了自己的翻译观。
解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翻译思想研究
解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翻译思想研究作者:欧湘华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09期【摘要】对解构主义的创新特点及其对翻译学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阐释,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近现代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思想进行研究,旨在对翻译活动进行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解构主义翻译学译者主体性创译化境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批判理论,即解构主义思潮,它由美国学者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1966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
解构主义以解释哲学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的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
解构主义学派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即对原文——译文,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二元对立关系都予以否定,主张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而非传统译论中的模仿与被模仿的主次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翻译界虽然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从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无法引进接受西方当时较为先进的传统翻译思想,但是其所奉行的发展思路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称之为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如:长期以来被中国译者视为至高标准的“信、达、雅”,鲁迅所秉承的“宁信而不顺”以及自翻译活动出现之时就已经存在且延续至今的直译与意译之争都能体现这种传统的翻译观念。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源文本的价值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认为翻译活动是从属于源本文的价值,是第二性的东西,传统翻译观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译者在翻译时对源文本的忠实程度,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近似性、等值性等等。
80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理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其中的结构主义学派的翻译思想很快成为主流,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发现该派理论存在各种缺陷,因此开始尝试寻求更先进更正确的翻译思想来指导他们的研究。
而从90年代开始,解构主义学派的翻译理论开始被介绍到中国,该理论刷新了中国学者对传统译论的看法,其创新的核心思想使其在众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中脱颖而成,一度成为我国翻译界研究的“风暴中心”,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
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
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
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1、“化境”“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译也。
从“口”,化“声”。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是同一个字。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作者:董梓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摘要: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国学大师对东西方古典文化和主流学术思想都有这深刻的见解。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诱讹化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
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
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
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1、“化境”“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囮,译也。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PPT课件
作的黄金时期。
主要作品:散文集《写在
小学毕业后,人钱生锺边书上》,短篇小19说35集年,携新
先办后的在苏美州国桃圣坞《《公中围人会学城·兽主,》·,鬼诗》话, 长专篇集婚学小《夫英说谈人国杨,绛就留读
无锡辅仁中学艺就录读》。、论文《中国于诗牛与津大学艾
学校良好的英语环中境国画》等。克赛特学院
使其英语水平迅速提
二.主要翻译思想
《华严经疏》卷六:
““捨佛筏境登界岸有,二禪:家以为悟 境一“一 境,致化, ;诗,境如家等”如以 无说法为 差性的别化,来。境是源”,佛诗证禪
----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
二,十方国土,是佛化 境。”
二.主要翻译思想
文
学 创
化境
作
三
境
神境
界
圣境
二.主要翻译思想
“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 圣境也;
一、走近钱锺书
1910年生于江苏 无锡书香门第家 庭。从小接受伯 父钱基成和父亲 钱基博的启蒙教 育,浸染于浓厚 的国学氛围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29年,考入 清华大学外国 语文学系。博 览中西新旧文 艺书籍,旁及 心理学,哲学 等领域,驰誉 全校。
之时193光7年轴,
携家人赴 法,入巴 黎大学研 究院研究 法国文学。
(Exeter
高。
College)。
1938年归国,历 任西南联大、国 立师范学院、震 旦女子文理学院、 上海暨南大学外 文系教授、中央 图书馆英文总纂 等职。
二.主要翻译思想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 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 ‘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 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譌 [é]”、“讹”、“化”和“囮[é]”是同一个字。“译”、 “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 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 polysemy, manifold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 )、难以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 ”),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钱锺书,1997:269)
钱钟书译论研究
钱钟书译论研究赵玉珍【摘要】钱钟书论述翻译的文字不多,除了独立成文发表的三篇文章外,其余文字散见于《谈艺录》《管锥编》等著作,其中有些内容尚未引起翻译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比如,《谈艺录》中钱钟书评论了严复及其翻译,该评论与他人的评论颇有不同.他论述翻译的文字涵盖译者、译作、翻译标准等多个方面,对当今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期刊名称】《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0)004【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钱钟书;翻译;严复;林纾【作者】赵玉珍【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英语系,北京100871;河北大学外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钱钟书论述翻译的文字不多,只占他全部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很小的一部分,有“论近人诗”、《译事三难》《翻译术开宗明义》《译诗》《译音字望文穿凿》《论不隔》《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等。
数量不多,却包含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的翻译研究有较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下文拟对这些文字加以梳理。
在《谈艺录》(1948)一书中,钱钟书评论了黄遵宪、严复和王国维的诗歌,*正文中没有标题,目录部分为这部分题名为“论近人诗”,本文“论近人诗”的小标题即出自此处。
在评论黄遵宪的诗歌时,他用了严复和王国维的诗作为参照,其中论及严复的文字如下:严几道号西学巨子,而《愈懋堂诗》词律谨饬,安于故步;惟卷上《复太夷继作论时文》一五古起语云:“吾闻过缢门,相戒勿言索”,喻新句贴。
余尝拈以质人,胥叹其运古入妙,必出子史,莫知其直译西谚Il ne faut pas parler de corde dans la maison d’un pendu也。
点化熔铸,真风炉日炭之手,非“喀司德”“巴立门”“玫瑰战”“蔷薇兵”之类,恨全集只此一例。
其他偶欲就旧解出新意者,如卷下《日来意兴都尽、涉想所至、率然书之》三律之“大地山河忽见前,古平今说是浑圆。
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
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
陈大亮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2006()4
【摘要】“化境”说自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虽然在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其理论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本文从国内译界对“化境”理论认识的误区出发,从三个方面澄清了对“化境”理论的种种误解,重新认识了“化境”所蕴涵的理论价值。
【总页数】6页(P1-6)
【关键词】化境;讹;训诂;标准;解构主义
【作者】陈大亮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钱钟书"化境"翻译理论之我见 [J], 张彦文
2."化境"=解构?r——比较钱钟书"化境"说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J], 高佳艳
3.钱钟书先生之"化境"翻译理论之我见 [J], 刘静
4.中国译论的高峰
——钱钟书"化境"说 [J], 段少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钟书翻译思想
”“讹”“化 “诱”“讹”“化”的翻译思想 “诱”
翻译在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 翻译在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即诱导人认识外 国文学。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国文学。所谓“ 钱钟书认为, “媒”。钱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 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 居间者” 联络人” 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 外国作品, 外国作品,去阅读外国作品
我们的看法
我们赞成化境论和神似论。 我们赞成化境论和神似论。翻译时不能过于 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而要精读熟读原文, 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而要精读熟读原文, 把握好原文的意义风格。 把握好原文的意义风格。翻译不仅在于形似更 在于神似。 在于神似。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思维方式 的很大不同, 的很大不同,翻译最好保留原作的精神和美感 特征。努力做到形神兼备传神达意。 特征。努力做到形神兼备传神达意。
小结
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却又给认识世界的制造了最大的 障碍; 障碍;我们常常把语言上的障碍转化为观念上与行为上的 障碍。因此, 翻译”是对文化的“沟通” 文化的“ 障碍。因此,“翻译”是对文化的“沟通”、文化的“对 便有了特殊的意义。钱钟书用“ 话”便有了特殊的意义。钱钟书用“诱”、“讹”、“化” 三字高度概括了翻译的性质,功用, 三字高度概括了翻译的性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 最高境界,并以次指导翻译工作者“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 最高境界,并以次指导翻译工作者“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 严格执行翻译的任务( 林纾的翻译〉)。其评论在当代 严格执行翻译的任务(〈林纾的翻译〉)。其评论在当代 中国译学界独树一帜。 中国译学界独树一帜。 同时, 同时,从钱钟书对翻译思想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深 知他的动态、多元、开放的文化观, 知他的动态、多元、开放的文化观,这种思想为当今全球 化语境下进行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了颇具借鉴价值 的思路。译文是语言文化灵魂的传递,好的译文是“ 的思路。译文是语言文化灵魂的传递,好的译文是“发现 之杖” 而差的译文却是“发现之障” 之杖”,而差的译文却是“发现之障”。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安丽娅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5)003
【摘要】钱钟书1963年3月写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译论,仔细分析,有一部分译论竟然与同一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兴起的解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中一西两种译论虽然阐述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文章拟从解构主义的视角,通过观察和讨论林纾的翻译作品,来探讨文学翻译作品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问题.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安丽娅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读《林纾的翻译》——从异化角度看林纾的翻译策略及对文本的选择 [J], 江淑婧;邓新梅
2.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原文、译文、作者和译者的存在 [J], 安澜;蒲艳梅
3.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J], 黄培清
4.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关系解读 [J], 张英华
5.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林纾的部分译作读后思考 [J], 曹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失本成译_和译之_化境_钱钟书的翻译文本观(1)
“ 孔子认为 , 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 , 最重要的事情是正名。就是说, 实” 应当与“ 名” 为它规定的 ① 关于社会 , “ ” “ ” ( 《 ) 含义相符合 。 有学生问孔子 : 若要您治理国家 , 您先做什么呢? 孔子说 : 必 先 正 名 乎! 论 语·子 路 》 参观冯友兰《 孔 。h : / / / / / 。 子的正名观 》 z %B F%D 5%B C%E 4 t t h i . b a i d u . c o m b l o i t e m 2 2 5 0 5 9 d 9 a f 0 2 b d e 9 3 9 0 1 2 f c b . h t m l p g g j g/ 。 塞万提斯 ” ② 现译 “ 高僧传 》 作者 , 南朝梁时浙 东 上 虞 ( 今 浙 江 上 虞 市) 人, 他撰写的《 高僧传》 是 中 国 佛 教 史 上 的 一 部 名 著。 ③ 释慧皎为 《 《 高僧传 》 记录了南朝梁以前历代高僧在佛经翻译 、 义解 、 习禅 、 明律等十个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 是后人研究中国佛教史以及 佛教本土化的重要典籍 。
收稿日期 : 2 0 1 1 1 2 2 5 - - , 作者简介 : 葛中俊 ( 男, 江苏盐城人 ,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1 9 6 7 -) 学贯中西 ; 他脑力非凡 , 笔达犹得神助 ; 他逍遥自适 , 惬意如沐春风 ; 他想远离政治 , 但世 俗 万 物 始 终 ① 他博古通今 , 伴随左右 。 他做研究 、 写小说 、 搞翻译 , 他的学问人生 , 清澈而澄明 。
第2 3 卷第 4 期 2 0 1 2年8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T o n i U n i v e r s i t J o u r n a l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c t i o n g j y
解构之维钱锺书先生
解构之维钱锺书先生钱锺书先生是中西兼通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中有许多先见性的卓识,与西方学术巨子冥契相通,让人惊叹不已。
从“解构”的角度来解读钱锺书,不是说钱锺书受到了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而是我们在钱锺书著作中读出了极为鲜明的解构性特征。
西方解构主义将矛头直指西方思想史观念的整体性与同一性,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与语言中心主义,任意涂抹传统的“宏大叙事”,在人文科学话语中自由嬉戏等等主张,都可用来比附与解说钱锺书著作,或者说,两者之间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
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将“解构”作为又一条串起钱锺书著作的线索,对其重新加以解读,从而标示出锺书著作在语言立场、文化态度、文本形态和思维向度上的解构性及其与西方解构主义的关系。
一西方文化的主流历来把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当作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以至生存方式,西方文化的一般传统也正是以此为根基和主导的。
近代以来,理性作为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被推至至高无上的地位。
笛卡尔提出将一切都提到理性的法庭面前去审查,黑格尔更是登峰造极,提倡绝对理性精神。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否则就是放弃存在的权利。
然而,到了 19 世纪中叶,尤其是到了20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金融资本的快速扩张,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人的理性精神支柱遭到彻底的摧毁,非理性思潮甚嚣尘上。
战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又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之惠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科技所导致的人本身价值的失落。
在这样的社会思想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进而将现代主义所倡言的非理性推向极至,表现出对秩序理性的叛逆和对无中心、不确定性的推崇,甚至将后现代主义推衍开来,把一个流派的力量变为整个文化的思想。
按照一般的理解,“后现代”既是词汇层面的、也是学科层面的,更是文化层面的。
它已然成为1950 年以来变化了的社会的整体文化特征,贯穿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从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空间组织、视觉形象、文学叙事到哲学思考方式,几乎都被笼罩在“后现代”这个无所不包的神秘之网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特殊的语法表达一种视界,用一种特殊的词汇表 借助于文本来完成的,由此必然会因作者不同而产生
明其所指,它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同一的 不同的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的那样“,义不显露而亦
一个词。“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 可游移,诂不通达而亦无定准,如舍利珠之人见色,如
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 庐山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就是说意义或思藏于
单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而作品的价值也因不同的 作的风味,就算入于‘化境’。17 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
理解而生机勃勃。
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
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 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可见,信一 直是翻译中的首要标准,译作应该忠于原文。如何忠 于原文,钱钟书有自己的解读。他早年看林纾翻译作 品时讲到“,出于意外,它居然还有些吸引力。我不但把 它看完,并且接二连三,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 都值得重读,尽管漏译误译处处皆是”。对于其所谓 “信”的作品,因为忠实,译作却失去了生命力。钱钟书 指出,“对其作品中的误译也当是比较‘忠实’的译本 来读,譬如孟德斯鸠和迭更司的小说,就宁可读原
钱钟书学贯中西,因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外 文化的解读和翻译为人所称道。正如学界前辈罗新璋 先生所说,“有文章说,不懂钱钟书,是国人的悲哀;同 样,不识钱氏译艺谈,也是译界的不幸。”足见其翻译
文化意蕴,又会包涵价值理性,包涵文本的开放性阐 释。钱钟书翻译思想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又兼 取了西方近现代哲学逻辑思辨之长。从西方解构主义 的角度去理解钱钟书翻译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的钱钟书,借用本源性概念来表述翻译标准。化有转 本源一样,逻各斯是先于世界而存在的。为此,逻各斯
化、出神入化之意,钱钟书将其称为人心之通天。“盖 要借助于存在呈现自己,要使自己在场。逻各斯使自
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师天写实,而犁然有当 己在场的方式一是通过思,即理性的思考存在,二是
于心;师心造境,而秩然勿倍于理。莎士比亚尝曰‘:人 借助自身的言说把理性呈现为活生生的在场。这种终
是解释的过程,是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 代替,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一个文本与另一个
释过程”。在解构主义看来,逻各思缺席情形下,文本 文本之间有调节的转换。在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
必然会与“思”不一致,加之文本本身并不完整统一, 间或之内,我们将不会,事实上也从未传递过纯粹的所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真正达到作者的原 指,所指的手段只留下未触摸的处女地”。[14]如果以不确
的多重含义更是具有某种不可还原性,因此便导致了 显然,语内阅读一个文本、一个词汇都会发生意义的
人类之间交流的困难和不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多重理解,语际的翻译更会出现“印迹”的交叉重合。
翻译也就成了十分必要但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9]。正
与解构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钱钟书也发现
因为我们无法避开翻译这一问题,于是诉诸于“不可 了思与文本的差异以及文本意义的多重理解。思就是
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圆通妙澈,圣哉言 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所构成的一系列的逻各
乎。人出于天,故人之补天,即天之假手自补,天之自 斯是呈等级序列的,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
补,则必人巧能泯。造化之秘, 与心匠之运, 沆瀣融会, 先,同时,言语优于文字,文字只是记录声音的符号,是
无分彼此。”[7]在化中实现本体与客体的同一,自我与自 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言说”是为了使超验的“思”
思”趋向一致,而后者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理性的 万物,这一过程即为化。五代谭峭所著《化书》中所言:
强调, 突出了直观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一意义上, 海氏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
的哲学可以显示出钱氏观念的跨文化意义[4]。无疑,相
翻译的标准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其
关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解读钱钟书翻译思想提供了基 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讲理性就是“逻各斯”,理性可达 文字意指书写,尤其是符号的恒久构造,那么文字从
世界万物之中。
普遍意义上说,涵盖了语言符号的全部领域”[11]。书写
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德里达等为代表的学者 所具备的差异运作机制及其所产生差异的力量,是语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形而上哲学进行批判,形成 言存在并发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作为文本符号的终极
主义相联系,认为钱氏化境说是对传统的“信”翻译观 界的本源。以逻各斯这个超验中心为源头,产生出我
的反叛,隐含着翻译作为一种“调控性转化”和“后起 们的世界。与西方逻各斯相一致,“在中国哲学上与本
的生命”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比西方以德里达为代表 体相当之字,如‘道’,如‘太极’,如‘玄’,如‘理’,没有
意,译作作者定会把自己的理解加入进去,理解多元 定来解构结构主义的确定或等值理论,那么文本意义
化成为必然。“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而不 也无法确定,翻译真的成为一种虚无主义时,解构主义
是说使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想之中并设身处地地领 只是破坏。所以,德里达开始建构解构主义翻译观,他
会他人的体验”[12]。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原作所赖以生 提出翻译在量上必须等同于原文,避免过多的阐释、分
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关键词:化境;可译和不可译;原作与译作;文本与意义;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I2;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2)04-0130-03
一、问题的提出
言的过程,但它不仅是一个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作为 翻译,它涉及跨语际、跨文化交流,必然会体现不同的
然的同一。化境虽美,但它终究也只能是一种追求,是 作为观念对象能“在场”,使“逻各斯”之“思”的意义在
“心手皆不到”的最高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钟 场。因为等级序列,言说使意义在场,而书写则使意义
书认为其只能是高山仰止,在追求中将化境解构掉。 缺席,因为所谓书写就是将言说用符号表达出来的文
2.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
的解构主义翻译学派更早地提出一种中国式的“解 一个含在象外之意”[5]。在老庄哲学中,“道生一, 一生
构”翻译思想[3]。三是钱氏翻译思想的文化意义。蔡新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万物之所一系而一化
乐认为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 之所待”,道也就是万物本源。基于本源会衍生出世界
存的“文化语境”被重新建构,在一个新的文化语境中 析,在质上“用最适宜的和最确当的方法,将原文最合
文本被赋予新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译作成 适的意义带入译入语,从而为其所用。”[15]总而言之,确
为后起的生命得以延续。正如加达默尔所说“,进行理 切的翻译就是好的翻译,是人们所期待的那种翻译。
解活动的意义境域”是永远开放的,“理解的每一次实
没有距离, 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 心中,并不显露,即便显露出来也会如“印迹”一样变
还时常有距离”[10]。这就是翻译中的一个不可译的问 动。所以,文本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意义,思的缺席使
题。这正如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在《巴别塔》所说的, 得文本多重意义成为可能。
巴别本身是个专有名词,但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其本
130
此论一出,迅速为学界所认同“,案本 - 求信 - 神似 -
3.翻译中思的缺席与多重意义
化境”是我国翻译经历的四个阶段, 化则是“最高境
如同中国哲学中对“道”的理解一样,西方哲学把
界”,这一阶段可谓“艺术上臻于精妙超凡之境,以言翻 世界本源都归结到逻各斯上,从而建立起形而上的本
译,大概就是得心应手,至善尽美”[6]。深谙中国传统文化 体体系,德里达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如同世界
对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确切性翻译,钱钟书的化境与
现都可能被认为是被解东西的一种历史可能性…… 其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
对于同一部作品,其意义的充满正是在理解的变迁之 写道“: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
中得以表现。”[12]显然,任何对原作理解并不是一种简 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
“诱”、“讹”和“化”,分析了翻译中的可译和不可译、译者与原作者、译作与原作、文本与意义、翻译确切等问题,与西方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翻译有时是一个不可译的事件,翻译不是复制原作,原作需要打开封闭
性,为开放性阐释提供思想张力,由此,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真正确切的、好的翻译文本是
础,但我们认为,翻译本质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一种语 1963 年钱钟书发表《林纾的翻译》,首提“化境”一说,
收稿日期:2011-12-10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B39);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课题(2007S027)
作者简介:冯立新(1970-),湖北大冶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
中西方传统哲学都存在一个超验中心,哲学把世
学意蕴。蓝红军、穆雷认为翻译思想中有着休谟哲学 界的事物维系到哈贝马斯所说的“一”上,即逻各斯,
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 体现了钱氏对西方理性中心主 它构成了神话后的哲学在概念层面上安身立命的终
义思想的反拨[2]。李文革将钱氏翻译思想与西方解构 极本体,如同早期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火”,这就是世
思想影响之大。针对钱钟书翻译思想,学界进行了深 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钱氏翻译思
二、解构主义下的钱钟书翻译思想
想的分析。罗新璋、朱宏清、佘协斌等人分析了钱氏
“化境”、“雅译”等议题,认为其译学主张中的“化”是
1.翻译终极目标的逻各斯与化境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