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浅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导入的恰当与否,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息息相关。
巧妙的导入引人入胜,既可以促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新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那么,怎样的课堂导入是成功的呢?我认为,一次成功的导入需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
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由此可见,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地学习。
2.针对性
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切记,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讲授新课打下伏笔。
3.新颖性
新时代的高中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如能利用时下流行的素材,或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者多媒体图片进行导入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通过问答和讨论的形式及言简意赅、提纲掣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话题,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并为下一步的Reading 做一个好的铺垫。
如教Unit1 Lesson One时,可根据文中插图设计以下问题:Is the man in the first picture so fat? Why? What kind of lifestyle do you think he has? 接着引出题目:A Couch Potato。
2. 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之一。
播
放电影片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Unit2 L3 Sports Stars可用NBA或奥运会比赛片断作导入。
3. 音乐欣赏导入法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相关的英文原版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
如教Unit5 Lesson Three Experiment in Folk 时,可让学生先欣赏一些著名的classical music,Chinese folk music, rock N Roll等,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讨论,引出Kong goes for folk这个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上好本堂课做很好的铺垫。
4. 时事导入法
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
这些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模块一Unit2 Lesson One Modern Heroes, 可以举例北京刚刚成功举办完奥运会。
通过师生谈论奥运英雄英雄们,引出题目:National Hero,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
5. 实物导入法
实物导入法是最直观和最形象的导入方法。
把实物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而且方便、简洁、语境真实。
例如,模块二Unit6 Lesson Three Chinese Paper Art时,笔者把一些事先备好的剪纸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提问学生:
T: What’s this?
Ss: It’s a paper cut.
T: That’s right. It’s a Chinese folk art. Have you ever tried paper-cutting?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history of paper cuts? 之后引出本课的中心话题:The Art of Paper.
6. 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学一些有关历史题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呈现相关的历史图片,并以介绍作者和讨论课文背景知识为切入点,引入新课。
例如,《庞培古城》。
7. 问题导入法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
例如,模块一Unit3 Festivals 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T: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Ss: Spring, autumn …
T: What festivals happen during your favorite season?
Ss: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导入时应注意的问题:
1. 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 其次:“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
如较沉稳班级和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
对于同一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 最后,从系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
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个整体,缺一不可。
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旦学生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课文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其目的祝是激发学生学可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英语好学、易学。
因此,只要我们能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就以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教学也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