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10章社区工作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旨在帮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等改善社会功能,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正的专业服务活动。

它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2. 特征(1)专业性:社会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伦理素养。

(2)利他性:社会工作以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为宗旨,强调无私奉献。

(3)多样性: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

(4)综合性: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服务、政策倡导、社区发展等。

(5)持续性:社会工作不仅关注眼前的危机干预,也关注长期的个人和社区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1. 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1)慈善事业阶段(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宗教组织和慈善家开始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给贫困群体。

(2)科学慈善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改革者如简·亚当斯提出社会服务应基于科学研究和专业方法。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世纪初至今):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协会和法规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2.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1)传统慈善阶段:古代中国的慈善活动以官府救济和民间互助为主,如义仓、粥厂等。

(2)近现代社会工作阶段: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社会工作理念开始在中国萌芽。

(3)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2006年,我国颁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加快。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1.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公平正义:社会工作追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旨在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版 名词解释汇总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四版 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

社会工作既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也是一份职业。

社会工作的要素有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经历了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有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要素之一,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有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等。

3、受助者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案主,是社会工作的要素之一。

指的是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

受助者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也是社会工作的主体。

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只有受助者生活状态的改善才是社会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4、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要素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与受助者关系的看法等。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这使它与其他助人活动区别开来。

5、助人活动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要素之一,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

某些场合,助人活动表现为干预行动,即社会工作者对某些不合理或负面现象的干预,通过干预使这些现象得以向期望的方向转变。

社会工作导论各章重点

社会工作导论各章重点

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也称助人者。

他们是受雇于社会福利机构专职从事社会服务的人。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专业的助人者,以与一般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工作者等相区别。

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解决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

4、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成年案主或其他案主所面临的问题。

5、《社会诊断》: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的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被看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第一次把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体系予以专门的研究和讲授,从而奠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6、慈善组织会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英美的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为弥补政府推行济贫活动的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方位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7、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也称“社区改良运动”。

是19世纪末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通过社区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运动。

它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它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8、伊丽莎白济贫法:英女王政府综合以前的各种济贫法案,于1601年颁订,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也是英国的济贫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法。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的概念(p12)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p14)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3、社会工作的特点 (笔记)服务性、客观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批判性和建设性4、社会工作的本质(p12)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5、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区别(p12)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立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

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于盈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性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6、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p15)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7、社会工作对个人及社会的主要功能(笔记)对工作对象的功能:解决困难与问题、促进案主个人发展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稳定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1、瑞奇蒙德的贡献1917年玛丽·瑞奇蒙德出版《社会诊断》一书。

该书的出版通产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瑞奇蒙德因此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社会诊断》: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研究,她在该书中创立了一个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来界定个案工作以及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922年瑞奇蒙德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文,从从操作意义上把个案工作看成一个特殊的过程,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试来发展人格,并通过系统的收集资料来理解人的有组织的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社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理论强调通过社区自身的努力实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详细描述
社区发展理论认为,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依靠社区自身的努力和资源。它强调社区的自主 性和创造性,以及通过制定计划、组织活动和开展合作来实现社区的发展。社区发展理论认为,这种 由下而上的方法比单纯的外部援助更具有持久性和可持续性。
创新服务模式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
拓展服务领域
针对不同群体和社区特点,拓展 服务领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 求。
注重个性化服务
针对不同居民的需求和特点,提 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 的满意度和效果。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经验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社区社会工作经验交流 活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方法。
05
社区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拓展。
专业人才匮乏
社区社会工作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专 业人才数量和素质都存在不足。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服务提供者众多,服务质量存在差异,影响 了服务效果和客户满意度。
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社区资源调查
了解社区内的资源状况,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
资源整合与优化
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用与反馈
及时反馈资源利用情况,为社区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
居民参与意识培养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 能力。
03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
社区服务方案策划与实施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第一章绪论1、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2、社会工作的职能(简答)首先,恢复的职能。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可以简单的归结为解决问题。

包括治疗和康复两个层面。

其次,预防的职能。

社会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及早地预测、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和条件。

再次,发展的职能。

社会工作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发挥个人和制度的潜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特征(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简答)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

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

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

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

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

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1、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业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德国的汉堡制(1788)爱尔伯福制(1852)3、睦邻组织运动(1884)社工与问题人生活在一起4、1917年里士满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

使社会工作更加理论化,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发展的里程碑。

5、在我国古代社会组织中还存在一种乡约制度。

所谓乡约,即同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案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范围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和原则1.2 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国家的特点1.3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掌握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和内容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领域的实践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基础2.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原理2.2 社会工作理论框架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框架和理论基础理解社会工作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3 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主要模式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过程3.1 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步骤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理解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3.2 社会工作实务技巧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3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分析社会工作实务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干预培养社会工作实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社会工作者角色与素质4.1 社会工作者角色理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职责掌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4.2 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培养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4.3 社会工作者的伦理与责任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责任掌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决策和责任履行第五章:社会工作计划与评估5.1 社会工作计划制定掌握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理解社会工作计划制定的原则和目标5.2 社会工作计划实施掌握社会工作计划实施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了解社会工作计划实施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5.3 社会工作评估与反思理解社会工作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社会工作评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第六章:社会工作与政策6.1 社会政策概述理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的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构成和制定过程6.2 社会工作与政策的关联理解社会工作与政策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工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6.3 社会政策分析与评估掌握社会政策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技巧培养对社会政策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估能力第七章:社会工作与群体7.1 社会工作与不同群体的实践理解社会工作在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挑战掌握社会工作在与不同群体合作中的方法和技巧7.2 社会工作与特殊群体的干预策略理解社会工作在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中的干预策略掌握社会工作在与特殊群体合作中的专业素质和能力7.3 社会工作与群体的合作实践分析社会工作与群体的合作案例,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干预培养社会工作与群体合作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八章:社会工作与社区8.1 社区概述理解社区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8.2 社会工作与社区实践理解社会工作在社区中的作用和意义掌握社会工作在社区实践中的方法和技巧8.3 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理解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工作在促进社区发展中的策略和方法第九章:社会工作与服务9.1 社会服务概述理解社会服务的定义和目的掌握社会服务的基本构成和提供方式9.2 社会工作与服务提供理解社会工作在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和职责掌握社会工作在服务提供中的方法和技巧9.3 社会工作与服务的评估和改进掌握社会服务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技巧培养社会工作在服务评估和改进中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十章: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10.1 社会工作在国际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工作在国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社会工作在国际的挑战和机遇10.2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历程掌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0.3 社会工作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理解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和创新方法掌握社会工作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社会工作定义和范围的理解2.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掌握3.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评估和干预策略4. 社会工作者角色与素质的认识5. 社会工作计划与评估的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1. 社会工作定义和范围的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到人类行为、社会环境、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

《社区工作》课件PPT-10社区工作者

《社区工作》课件PPT-10社区工作者
敬业精神:体现在职业态度和事业心,职业追求 和社会责任感
平民意识: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 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 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
二、 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1、知识结构模式: 宝塔型知识结构 网络型知识结构 帷幕型知识结构
2、社区工作者应有的知识结构
盾和压力。
• 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 (1)实地工作者,它类似促成者的角色, 它必须与当地居民经常保持联系;
• (2)咨询者,它是顾问或有雇佣机构的咨 询者;
• (3)倡导者,它不同于以上两种角色,它 从社区居民的期望出发,促使社区居民了解 自己的具体需要,加深对其需要的认识;
2、执业资格
基本资格:大专以 上的专业文凭通过 执业资格考试,获 准为注册社工或取 得从业执照
其他要求:受社工 专业伦理约束,为 社会工作专业组织 的成员,以社工为 一种职业生涯
•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 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 06年7月20日发布,中国民政部)
途径:教育和训练;激励和督导
3、职业保护与监管
从立法层面保护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权益 和服务对象的权益。制定社会工作者条
例,颁布社会工作师法等一系列政策、 法规和法律
总结
•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 者。他们受雇于政府机构,或者在非营 利的社会福利机构,在社区中运用社区 工作方法,组织社区居民,动员社区资 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和发 展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务的分工合作关系。
工作形式: 社区服务中心,如青少年中心、老人托管中心等; 项目工作组,如问题社区或贫困社区
社会福利机构对社区工作实务活动产生影响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社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社区社会工作
个案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这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维护 和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个案工作的基本过程
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诊断、制定计划与签订协议、实施计划与收集评估资料、结案与追踪。
个案工作的核心要素
个别化、人本取向、案主自决和系统理论。
03
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发展
01
02
03
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的发展是社区社 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不断增多,培养规 模不断扩大,为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
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断丰富和 完善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推动社区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023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社区 社会工作
目录
• 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 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 •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社区社会工作的实践应用 • 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 结论与展望
01
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
服务对象
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于社区中的 所有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和
社会网络理论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促进社 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提高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社区权力理论
社区权力理论强调社区内部的权力 分配和运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社区 权力运行规范,保障社区居民的合 法权益和民主权利。
VS
社区权力理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规 范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社区居民 的参与和民主决策,增强社区的透 明度和公正性。
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是一种致力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福祉、权益保障和社会正义的专业领域。

它旨在通过提供支持、咨询、引导和协助服务等手段,帮助人们克服各种生活困难和挑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领域涵盖了广泛的专业角色和工作岗位。

社工可能在社会福利机构、学校、政府机构、医疗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各种组织中工作。

他们与各个社会群体合作,包括儿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族裔、流浪者、精神疾病患者等,以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通常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能。

这些方法包括评估和辨别问题、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提供支持和指导、协调资源、促进社会变革等。

他们与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整个社会合作,以发展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尊心。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是其核心。

社工的工作是基于尊重、公正、人权、不可偏离和专业承诺等伦理原则。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与受危害群体和社会代表合作,确保他们的权利得到保护和尊重。

社会工作还重视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

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政策、社区发展、人类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等。

这些研究为社会工作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研究,社工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群体和社会问题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社会工作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和实践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不同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资源的可用性也各不相同。

然而,无论在哪个国家,社会工作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福祉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社会工作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社会变革和新兴问题对社工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工作者需要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总之,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专业工作。

它通过关注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为人们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福祉。

无论是从实践、研究还是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都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 (名词解释、简答梳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 (名词解释、简答梳理...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考研笔记整理(名词解释)【共34页】此材料将全书章节重点:主要为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罗列了出来,方便考研记忆,建议配合书本复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必考社会工作的要素(名词解释或简答,论述会用到):(1)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7、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目录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2)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3)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5)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6)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6)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8)第八章社区工作 (10)第九章社会行政 (11)第十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12)《社会工作概论》总结与复习 (13)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专业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成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实际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

4.慈善组织会社a)1869年建立于英国,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志愿救助活动。

b)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首先,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的产生;●其次,它们在促使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相互合作时,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产生。

5.睦邻组织运动a)1884年兴起。

b)兴起的原因:英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

另外,发起人认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活,既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又可以使知识分子加深对贫民的了解,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在这种背景下,巴尼特牧师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汤恩比馆。

d)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社会工作应配合社区的实际需要;●安排,并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社区工作方法应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问题1.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2.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考研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考研笔记

目录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 (1)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1)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 (1)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 (1)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1)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1)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1)第三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1)第四节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1)第二编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与理论 (1)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1)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1)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1)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1)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1)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1)第四节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1)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1)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2)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2)第三节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第三编社会工作方法 (2)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2)第一节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2)第二节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2)第三节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2)第四节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2)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2)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2)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2)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2)第八章社区工作 (2)第一节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2)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 (2)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2)第四节中国的社区工作 (2)第九章社会行政 (2)第一节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第二节社会行政的内容 (2)第三节我国的社会行政 (3)第四编社会工作实务 (3)第十章儿童社会工作 (3)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涵义 (3)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3)第十一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3)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历史 (3)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3)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3)第四节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3)第十二章老年社会工作 (3)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老人问题 (3)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3)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3)第十三章妇女社会工作 (3)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3)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 (3)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 (3)第四节中国妇女社会工作时间 (3)第十四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3)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3)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4)第三节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4)第十五章家庭社会工作 (4)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 (4)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状况 (4)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4)第四节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4)第十六章医务社会工作 (4)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发展 (4)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理论基础 (4)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和实务方法 (4)第四节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4)第十七章工业社会工作 (4)第一节工业社会工作的概述 (4)第二节工业社会工作的理论 (4)第三节工业社会工作的内容、方法与实务模式 (4)第十八章农村社会工作 (4)第一节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4)第二节农村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和方法 (4)第三节中国的农村社会工作 (4)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4)第一节贫困问题概述 (4)第二节反贫困的国际经验回顾 (5)第三节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5)第二十章矫正社会工作 (5)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5)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5)第三节中国大陆的社区矫正工作 (5)第二十一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5)第一节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5)第二节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5)第三节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5)第五编社会工作的发展 (5)第二十二章社会工作教育 (5)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 (5)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 (5)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 (5)第四节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5)第二十三章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 (5)第一节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与目标 (5)第二节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与过程 (5)第三节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5)第四节中国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发展 (5)第二十四章社会工作研究 (5)第一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涵义与功能 (6)第二节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与伦理 (6)第三节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 (6)第四节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6)第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第三版《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是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该书主要介绍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哲学基础和专业伦理以及社会工作理论,阐述了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介绍了各类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教科书,可以作为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专业的参考教材,对政府官员、人民团体成员、社会组织成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其他实际工作者了解社会工作是有帮助的。

[1]书名《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 [1]作者王思斌 [1]ISBN978-7-04-041201-7 [1]类别“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页数460页 [1]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出版时间2014年10月30日 [1]装帧平装 [1]字数480千字 [1]开本16开 [1]目录1 内容简介2 教材目录3 教材特色4 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基于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成果,该书介绍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哲学基础和专业伦理以及社会工作理论,阐述了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介绍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国社会工作的进展,对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反贫困、社区矫正和民政领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做了阐述;对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做了介绍。

[1]教材目录教材特色该书注重国内外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的介绍,同时对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做了介绍和分析。

[1]作者简介王思斌,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社会学组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期刊》联合主编,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主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社会学学科规划组副组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

社会工作概论第10章 社区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第10章 社区工作.
18.10.9 xuaihua


19


4.社区工作者角色 是社会行动中的策动者,案主的辩护者与代言人。 5.案主角色 案主通常只是社区中的一部分人,包括劣势团体以及处 于劣势地位的个人,他们特别需要社区工作者的支持。社 区权力精英往往是社会行动针对的目标,不属于案主体系。 案主被认为是现有体系的牺牲者,也是所进行的社会行 动的得利者。
20
18.10.9
xuaihua
(四) 社区工作三模式比较
地区发展模式
目标
社会策划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
自助、社区能量与整 实质社区问题的解决 权力关系与资源的 合(过程目标) (任务目标) 改变,基础制度的 变迁(任务与过程 目标) 各方人士参与决定与 依最理性的行动程序 议题具体化,以及 解决他们自己的社区 来收集有关问题的事 组织居民采取行动 问题 实资料 对抗
2
一 社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1 社区概念的含义 2 社区和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3 社区的分类
3
18.10.9
xuaihua
二 社区工作的定义与特征

(一)社区工作的定义
1.与社区工作相关的概念
(1)社区组织 ① 工作方法说 ② 工作过程说 ③ “方法”“过程”结合说 (2)社区发展 ① 社区发展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 ② 社区发展是在特定指标下进步的改变过程 ③ 社区发展的方法是为达成某一目的的一组活动 ④ 社区发展是一种促进进步的社会运动 4
18.10.9 xuaihua

18
(三) 社区行动模式

1.目标 必须实际地改变社区中的权力关系与资源分配,或者通 过基本制度的变迁提高一部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2.社区结构与问题条件假设 社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区中存在着权力与地位的 分化,社区中的一部分人处于劣势地位,他们被剥夺、被 忽视,失去了权力,由此导致了社区问题的产生。 3. 基本变迁策略 "让我们组织起来去对付我们的压迫者!"即组织大众行 动起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法是辩论、 磋商、直接采取行动或施加压力,以促成社区制度、法规 或政策的变迁。

201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章节复习题:第10章

201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章节复习题:第10章

2019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章节复习题:第10章名词解释l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水准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这在民政工作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问题1. 民政工作的社会功能是什么?a) 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的民主进步。

b) 广泛提供社会服务,保证改革顺利实行。

c) 实施社会行政管理,促动社会良性运行。

d) 协调军政、军民关系,促动巩固国防建设。

2. 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企业、城市社区服务。

b) 救灾救济:救灾、五保、扶贫、社会救济。

c) 优抚安置d) 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e)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

3.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的实施特点是什么?a) 民政部门有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网络和信息渠道。

b) 注重基层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是民政部门的职责所在。

c) 民政部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悉心网络渠道采集基层的信息、制定社会政策、小范围试点、以立法形式推广政策。

d) 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需要民政部门与上、下级政府部门由下沟通协调。

e) 民政部门与社区、社团关系密切。

4. 中国社会工作为什么会表现出民政模式?l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很大水准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这在民众工作中尤其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5. 你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l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大水准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这在民政工作中尤为突出,于是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我们称之为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特点:a) 民政部门有一个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街道)直至村、居民委员会的遍布全国的行政网络和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信息渠道。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10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全文-大学课件-在线文档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10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全文-大学课件-在线文档
♦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 4. 自食其立 ,寻求经济独立 ♦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 ,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见、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等。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2.主要服务内容 ♦ (1)辅导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规
律 ,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
♦ (2)辅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 ,
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 (3)协助青少年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
同一性;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二.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 ♦ 1.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 2.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
界。
♦ 3.小组规范会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
制约作用。
♦ 4.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
者 ,这样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 ,有助于 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 5.小组工作为青少年创造了安全开放的交往环境,
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 ,改变他们与社会 隔离的封闭状态。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三.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 1.主要工作层面 。一是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 ,整
合社区内的有效资源 ,更好地为社区青少年提供 服务; 二是将社区内的青少年组织起来 ,动员他 们参与社区发展 ,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提升青少 年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 2.保障服务的内容 ♦ 包括:基本权利保障服务、司法保护、教育权益

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

3. 制定計畫
社區工作的計畫分為整體規劃與具體 規劃。整體規劃涉及社區組織和發展 的全局,又可以分為近期規劃和長期 規劃。具體規劃是對社區亟待解決的 問題而制定的具體方案,是整體規劃 的一部分。
4. 社區行動
社區工作者組織社區居民實施工作計 畫,其中包括著各種具體方法:會議 、教育與宣傳、人事、財務、協調、 評估成就等。
4. 活動程式設計技巧,包括策劃活動、制 定目標、宣傳策略的技巧,以及調動資源 、評估的技巧等;
5. 行政管理技巧,包括檔處理技巧,財務 管理技巧,計畫與評估技巧等。
二.社區工作的過程
1
2
3
4
建立 收集 制定 社區 關係 資料 計畫 行動
1. 建立關係
社會工作者通過拜訪社區重要人物與 機構,開展活動吸引社區成員,使社 區居民熟悉社區工作者,同時工作者 尋求未來工作的支持者。
2. 收集資料
社區工作者需要對社區類型、所面對 的問題、可運用的資源、為居民提供 服務的組織等各方面情況進行瞭解。
②社區發展
➢社區發展主要是二戰以後由聯合國宣導,開始 是在發展中國家農村推行,後來逐步擴展到發 達國家城市社區。一方面以鄉村社區為單位, 由政府有關機同社區內的居民團體、合作組 織等進行合作,發動全體居民投身於社區建設 ,以此來加快落後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社 區發展可以用來解決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的一 系列問題。
2. 社會計畫模式
這種模式依靠專家的意見,通過有關方面 專家的調研、論證、計畫,然後落實、推 行,去解決社區內的問題。
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用以處理複雜 的社會問題,屬於機構層面的工作,使得 居民參與比較被動,只限於提出意見修改 計畫。這樣容易忽視居民意識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9.12.1
xuaihua
4.工作程序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发展目标 2 找准存在问题 3 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4 案主的范围与角色
15
19.12.1
xuaihua
社区计划模式
1.目标
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强调理性设计的社会计划在社会 变迁中的作用。只有专门的计划者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才能 制订合理的社会变迁计划,引导复杂的变迁过程,才可能 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服务,解决犯罪、住宅、心理卫生 等社会问题。
7
19.12.1
xuaihua
三 社区工作的目标
社区工作目标二分法
1.罗斯曼
任务目标,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
2.托马斯
分配资源,组织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让居 民的权
益得到保障
发动居民,培养居民的政治责任感,培养居 民的社
区凝聚力
社区工作具体目标
8
19.12.1
xuaihua
等同于社 区工作, 是社区工 作的方法 之一
社区工作 中的一个 工作模式
等同于社 区工作
19.12.1
大陆
等同于社区 建设、社区 服务
xuaihua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社区工作的特点
(1)以社区为对象 (2)采用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 (3)介入的层面较广 (4)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 (5)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并重 (6)强调社区资源的运用和整合 (7)具有政治色彩
4.社区工作者角色
“促成者”、“协调者”或者教导者。他协助人们表达不满,发现 自身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社区建立组织与制度。
5.案主角色
案主通常是一地域性的实体,包括社区中的各种团体,其中,社区 中的权力精英也是社区工作中分工合作的一部分。
案主被看成是有相当丰富的未开发潜能的公民。案主在相互的互动 以及与社会工作者的互动过程中,被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与地方发展模型寻求解决问题的普遍面机制相比,社会 计划更着重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2.社区结构与问题条件假设
社区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缺乏 合理的社会计划与实施能力而产生,所以,解决问题的途 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3. 基本变迁策略
"让我们获得事实真相,并采用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区工作方法
(一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社区组 织
1 社区组织界定 2 社区组织的服务对象、工作目标和功能 3 社区组织的方法和技巧
10
19.12.1
xuaihua
(二 )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二: 社区发展
1 社区发展界定 2 社区发展的一般原则 社区工作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综合
11
19.12.1
xuaihua
五 社区社会工作三模式分析
(一 ) 社区(地方)发展模式 (二 ) 社区计划模式 (三) 社区行动模式
12
19.12.1
xuaihua
社区发展模式
社区发展模式是在一个社区之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 助的方式,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 发展。其工作重点表现在: 民主的工作程序、志愿合作、自助、培养社区工作领导人 以及社区教育等。 1.目标: 注重发掘与培养地方领导人才,发掘地方资源, 强调民主程度,志愿性的合作,居民自助与教育。 如社区服务中心执行邻里工作方案,实施于村镇的社区发 展方案、成人教育领域的社区工作等。 着重于建立社区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着重于培养一种 态度、氛围、程序与机制。在这个基础上,社区成员就能 自发地、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
xuaihua
一 社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1 社区概念的含义 2 社区和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3 社区的分类
3
19.12.1
xuaihua
二 社区工作的定义与特征
(一)社区工作的定义
1.与社区工作相关的概念
(1)社区组织 ① 工作方法说 ② 工作过程说 ③ “方法”“过程”结合说
(2)社区发展 ① 社区发展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 ② 社区发展是在特定指标下进步的改变过程 ③ 社区发展的方法是为达成某一目的的一组活动 ④ 社区发展是一种促进进步的社会运动
4
19.12.1
xuaihua
社区工作的定义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 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有 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 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 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 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 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 的潜能。
5
社区工作具体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 居民的社会意识
2.调整和改善社区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
满足社区需要,促进社区进步
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居民的潜能,培养社区领袖 6.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惠的美德 7.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第九章 宏观社会工作
1
19.12.1
xuaihua
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社区工作的定义与特征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四、社区工作方法 五、社区工作模式 六、社区工作过程 七、社区工作原则 八、社区工作的技巧 九、中国的社区工作
2
19.12.1
19.12.1
xuaihua
社区工作、社区发展与社区组织的比较
社区工作 社区发展 社区组织
6
英国 美国 香港 台湾
社会工作方 法之一
较少用这 个名词
社会工作 的方法之 一
等同于社 区组织
第三世界的 发展工作及 发展中国家 的自助计划
社区组织 的工作模 式之一
等同于社 区工作
地区组织的 联系统,合 力为社区服 务
返回 13
19.12.1
xuaihua
2.社区结构与问题条件假设
地方社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技术,社区中的居民是 孤立的。或者社区为传统所束缚,社区领导者思想保守,对民主程序 一无所知,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基本变迁策略
"让我们聚集在一起来商量这件事",也就是激发广泛的参与。强调 一致与共识,即通过各不同的个人、团体、党派间充分的讨论与沟通, 来实现一致与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