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贵州工业化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贵州工业化发展之路
摘要: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作为工业化发展落后的贵州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分析贵州省发展工业化的方案,提出贵州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能性和加快贵州省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9-02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有着丰富的资源,土层肥厚,水利条件突出,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种多样,而且还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是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这些都为贵州省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各地市经济圈的建立和发展,也为贵州省工业化发展之路铺平了道路。

一、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新形势下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和目标
贵州的工业化发展应定位为“加速发展,扩大总量,走绿色发展的现代工业化道路”。

目标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要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
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贵州工业化要做到五新:新优势,即充分发挥贵州的各项资源优势;新平台,即建立信息技术和人才服务平台;新途径,即走新型绿色工业化发展之路;新环境,即实现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即建立贵州工业发展的科学化管理机制。

(二)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推动工业化进程
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本、机器设备资本一样都是发展工业化的基本要素。

贵州的资源优势:贵州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

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中国共有120个资源型城市,贵州的六盘水和福泉都在其中。

贵州的工业化道路要体现贵州特色,一方面要要合理保护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来发展能源工业,以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等能源工业来引领贵州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三)贵州的新型工业化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思路是走新型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实质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贵州的工业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坚持三个协调:一是要坚持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二是要坚持工业化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

三是要坚持发挥传统优势与创造新优势的协调。

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贵州的工业化既有内生动
力,又能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行性分析
(一)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政策支持优势
政府高度重视是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动力。

政府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统筹兼顾,在市场准入、示范推广、基础设施、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市场消费。

贵州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贵州将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技术基础,把握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明确的发展方向加上贵州省政府在系统布局、资源配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市场培育、产业发展、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进行系统规划与布局,必然可以促进贵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基础优势
“十一五”以来,贵州在新材料、生物产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实施产业化项目1848项,投资4.65亿元,为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材料领域,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精密铸造叶片和定向结晶叶片生产线;在生物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中药材生产体系、中药研究开发体系、中药制药开发生产体系、中药现代化产业保障服务体系、中药现代化产业市场和信息服务网络;在装备制造领域,已开展了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关键零部件、关键系统和整机的设计、制造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三)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企业集聚优势
近年来,贵州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工业园、江南航天高科技工业园、贵阳软件园、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集中了全省9成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这些企业已成为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

三、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布局
(一)建立开放型发展布局
目前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销售额占这50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83%以上。

贵州工业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外力,也就是要积极扩大开放,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外资与内资。

贵州的工业化需要大力引进外资,通过引进外资实现贵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也应积极引进国内资本,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二)构建集群式发展布局
企业在园区内发展,不仅可节省公共投资10%,节约土地15%,降低治理污染费用5%,而且还可以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形成产地品牌。

贵州应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重点放在培育工业园区和基地上,引导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应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要求,集聚同类或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推进产业发展组团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

(三)培育绿色化发展布局
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要求贵州的工业化不能走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应具有全局意识和前瞻意识,构建绿色工业化发展模式,即在产业布局、重点产业选择、支柱产业培育等方面都要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培育科技型、清洁型绿色工业;建立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经济的自主创新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

四、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用足用好现有政策
贵州应对当前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进行整合,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挖掘政策潜力,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创造新经济优势,为实现贵州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奠定基础。

尤其应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如新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促进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等,努力提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率,加快对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类
型认定。

(二)建立人才强省新平台
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3支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加紧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化程度高、技术能力强的新型产业工人。

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育机制,采取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广度及深度;建立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人才和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三)申请建立国家级工业化发展基地
贵州应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政策,申请建立1—2家国家级工业化发展基地。

目前国家重点推动的工业化发展基地有三类,一是商务部推动的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基地,二是工信部推动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科技部鼓励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贵州应积极申请建立这些基地,给予政策支持,全面提升贵州工业化的质量和水平,全方位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京、钱津.促发展:贵州需要探讨新思路[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2).
[2] 钱津.感受腾飞——论中国工业化与通货膨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银联信咨询.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r].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2010,(08).
[4] 曾胜.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j].中国产业,2010,(05):7-10.
[5] 郭俊华.产业融合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