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措施

合集下载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X〕24号)精神,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X〕99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要求,全面做好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建设。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农业、水务、统计、金融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农委。

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两个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

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 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XX〕133号)和《XX省农委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的通知》(XX农计〔XX〕4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求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

划定“两区”是落实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以及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自给的重大举措。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通过建立“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两区”为平台,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各乡镇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建设。

二、组织领导成立XX县“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两个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推进“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工作任务(一)细化任务,将划定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按照我县“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各乡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粮食和大豆种植用地面积等因素,确定各乡镇“两区”划定任务。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最新)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33号),全面做好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一)划定“两区”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粮食产业是我市农业最大的优势产业,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稳步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划定“两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作物区域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过划定和建设“两区”,进一步聚焦主要作物和优势产区,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用地细化落实到地块,有利于我市进一步调整农作物和优化种植结构区域布局,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保证。

(三)划定“两区”是完善农业调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以“两区”为平台,集成农业科技和农机推广应用,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方式,有利于实现强农惠农政策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监测和精准评价,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生产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建立,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二、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统计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领导小组下设划定工作推进组、建设工作推进组,分别负责“两区”划定和建设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两区”划定和建设工作,并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工作目标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总的任务指标为672.6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628万亩(水稻89万亩、玉米53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44.6万亩(大豆44.6万亩)。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3.12.10•【文号】财发[2003]93号•【施行日期】2003.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废止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通知(财发[2003]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水平和成效,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将《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将贯彻落实情况于2004年2月底之前报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财政部二○○三年十二月十日附件: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政部2003年12月3日)为贯彻落实新一届政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次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现对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为促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有效整合,高效利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搞好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坚持创新驱动,品牌带动。

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强化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

坚持绿色加工,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绿色清洁生产,健全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融合互动,利益共享。

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聚,有效链接产加销各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多重增收。

(二)主要目标。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00亿元,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1.8∶1。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8000亿元以上,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 2.5∶1。

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农产品加工业强省。

二、重点任务(一)全面提升加工水平。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加强产地初加工设施和装备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加强薯类、蔬菜、果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产后处理。

五年内新建或改造升级50000个储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初加工设施装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60%以上。

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蒸馏等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多种类型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重点打造小麦、玉米和乳品、肉类、油料、蔬菜、果品、杂粮、薯类、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十二大加工产业链,到2020年,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到2011年,连续下发了 8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三农”实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对这些“三农”政策措施,我从十一个方面做一个简单梳理,不到指出,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两减免政策所谓两减免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对农业征税的制度,这对于过去一段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税收的作用逐步消退,反而制约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征收的成本高,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相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

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传统农业将受到以孟山都、先锋等为代表的西方高科技现代农业的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力度,基本目标是彻底免征农业税,建立城乡一体化税收体制。

从2000年开始,国家首先在安徽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开始全国推开,逐步降低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到2006年,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两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我国广大农民的负担,带来了我国的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为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第一个政策,就是两减免的政策,是中央出台的发展“三农”政策措施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几千年来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一直以来,我国的粮食补贴,主要是补在粮食的流通环节,也就是补贴在粮食的收购环节,补在国有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近出口企业),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

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就是把粮食补贴和流通环节脱钩,彻底改变多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13•【文号】国办发〔2019〕50号•【施行日期】2019.11.1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

为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夯实基础,确保产能。

突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等规划,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特征,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标准和内容,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

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1抓科技创新,引领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强化管理,全面培训,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引进、培养目前急需的农产品加工、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

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协作,在新品种开发引进和配套应用技术、优质高产高效种养技术、重大疫情防控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保护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其标准化技术、农产品储运和精深加工技术、防灾减灾等方面寻求突破。

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为良种扩繁、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提高良种覆盖率。

鼓励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优势特色农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农业机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上级财政支持,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和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一是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

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检疫,配套农艺措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积极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结合优质瓜菜、果品、养殖等产业开发,积极推广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遮阳网覆盖、活动板房等基础设施,加快施肥、产品收获、病虫害防治、产品储藏、自动化养殖等机械化操作配套建设。

五是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实施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支持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

3抓资金投入,增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后劲认真研究各级财政投资方向,科学储备和申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改善和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做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势精品”实施方案

做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势精品”实施方案

做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优势精品”实施方案各类市场主体较快增长,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企业品牌创新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一、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服务。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为企业入滇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发挥优势,融入全局。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成为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创新引领,人才支撑。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加制度供给,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创新生态,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绿色低碳,集约发展。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起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

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合理布局,集群发展。

增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立足各州(市)资源、区位、产业特色,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开放平台,促进要素合理配置,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功能布局合理、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二、总体目标到2024年,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

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从新世纪以来9个一号文件看中国“三农”从2004年至今,中央已经先后发出了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9个一号文件突出农业“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

专家认为,从9个一号文件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我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更加完善,加快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更加明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更加有力,“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已经到来。

从“支农”到“强农惠农富农”——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今年的一号文件在“三农”政策体系上,明确提出“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提出强农惠农三大指向还是首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分析说,过去我们一直提“支农”,后来提“支农惠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地表述为“强农惠农”,这次一号文件又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

这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富裕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9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更加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气象。

2006年,我国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实行农业生产补贴,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四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先行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果断决定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产品市场化改革迈出决定性步伐……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而且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

在9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下,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思路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强农惠农富农的长效机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怪圈”开始被打破,粮食生产取得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八年快速增长。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06.09.26•【字号】鲁农发计字[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农发计字〔2006〕41号)各市农业局(农委):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着眼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不突出,优势产品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因此,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加快培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新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1.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市场和环境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不断加剧。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搞好产业布局,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2.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力地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

但是,从全省情况看,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棉主产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出台追踪

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出台追踪

20 0 7年 ) 》也 光 荣 地 走 完 了 自 己的历 程。一 和优 势互补。几年来 ,在 中央领 导的关心和有 关部门 的 ( 03~ 2 0
支持 下 ,农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 不断完善规 划体 系 ,加 项 使 命 的完 成 ,也 意 味着 新 任务 的开 启 。针 对 《 划 规
大 资金投入 ,强化科技支撑 ,制定修订质 量标 准 ,健全 ( 03~ 20 年 ) 20 07 》到期 的实际 ,农 业部 审时度 势 ,果
务 院 批 准 通 过 《全 国 优
势 农 产 品 区 域 布 局 规 划 ( 0 8~ 2 1 20 05年 ) 以 下 简 》(
称 《 规划 》o这是农 业部 为 贯 彻落 实党 中央 、国务 院一 系列重大 战略部 署 ,保持 工 作 部署 的稳定性 、连续性 采
取的重大 举措 。
却是一 大步。站 在 2 0 的新起 点上朝 前看 ,优 势农 取 得 主 动 权 ,这 考 验 着 中 国农 民 ,更 考验 着 相 关 职 能 部 08年 域布局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 品产业带 ”的构想 ,主张立
铿锵足迹彰显 引导效应
来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复 杂变局。作为传统弱势产业
20 0 7年 4月 ,农 业部 召开 部 署会 议 ,启动 新一 轮
《 优势农 产品 区域 布局规划 ( 08~ 21 》编制工作。 20 05)
过 去 的五 年 ,优 势农 产 品 区域布 局 工作 的加 强 有 部长孙 政才在会上作 了重要讲话 ,就 上一轮优势农产 品 力地促进 了我 国优 势农产品 区域化 生产格局的形成 。水 区域布 局工作 的成效 ,以及 深入推进优 势农产 品区域布
早 在 2 0 底 ,为 应 对 0 2年 “ 世 ” 挑 战 , 促 进 农 业 稳 入

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更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邮政局•【公布日期】2023.08.03•【文号】中财办发〔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8.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中央财办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财办发〔20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财办、农办、商务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市场监管局(厅、委)、邮政管理局: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农村流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农村流通设施和业态全面融入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农村流通体系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加快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农业农村特点。

农村地域辽阔、运营成本高、流通规模效益不均衡,要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

产业发达地区重在提质增效、打造品牌,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重在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产业薄弱地区重在兜底服务、保障基本流通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畅通两个“一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24•【字号】新政发[2010]45号•【施行日期】2010.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10〕45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推进我区现代农业从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提升全区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经营层次,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进我区从特色农产品大区向强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

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 的农产品品牌滚动发展良好局面;基本完成瓜果、棉花、畜禽、特色农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商标注册申报和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农产品商标得到广泛注册和使用;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产品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同类农产品品牌并形成区域性名牌,培育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农业名牌产品,5个以上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和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形成各层次有机结合的品牌集群;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品牌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全行业的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良好机制,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决策部署和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的通知等精神,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全链发展、生态优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调结构、转方式、创品牌,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集中力量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走出一条生产、加工、贮藏、冷链物流、销售等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围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实现高品质生产、高科技装备、高水平经营、高值化利用、高效益产出。

聚焦打造一批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不断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制度框架体系。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地产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特色农业占比达到85%以上。

绿色农产品比重显著提升。

扩大绿色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地产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70%o地产农产品品牌覆盖率显著提升,打造5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

科技装备处于国内领先。

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设施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2%o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o生态循环发展深入推进。

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方式,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显著下降,耕地质量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o 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率达到60%。

粮食产业。

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要求,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增不降,口粮绝对安全。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02•【字号】•【施行日期】2020.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0〕18号)精神,加快推进安阳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四化”方向,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综合提升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我市由粮食资源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推动市场主导。

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针对短板,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坚持突出重点,促进转型升级。

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以小麦、玉米、油料等三大产业为重点,统筹兼顾杂粮等特色粮食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坚持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

推进粮食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产业,强化新动力,激发新活力,提高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

4.坚持龙头带动,实现集群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 大力发展优质 品种
要注重对优势农产 品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 对 品质好 、 优 势 明 显 的 品 种 予 以 保 留 并提 纯选 优 , 对 品 质 差 、优 势不 明显 的 品种及时进行改进或更换。同时 , 对优势农产品生产 区域进行调 研, 规划 出优势农产 品生产的优势区域 , 在优势区域加大优质品种 的推广力度 。引种和 自创结合 , 更换与新建并举 , 建成一批优质农 产 品生产基地 , 组织优势农产 品技术人员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 经营技 术的推广普及 , 引导农民严格按 照标准化进行优势农产品 的生产 , 切实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 , 依靠过硬 的质量赢得 国内外 消费市场。
措。
关键 词 : 优势 农产 品 ; 区域 布局 ; 重大举措 2 0 0 7 年6 月, 农业部发布 了 《 特色农产 品区域布局规 ̄ 1 ( 2 0 0 6 — 2 0 1 5 ) ) ), 该 《 规划 旨在 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 促进农 业区域专业分 工, 深化农业结构 战略性调整 , 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 农业生产力布局 。实践证 明, 各地根据本地 的农业资源条件以及 区位 优势等 ,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 建立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 是提 高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 民收
业。
二 健全和完善政 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体 系
市场经济是优 势农产 品产业带形成 的基础 , 但 由于农业外部 性 、公共物品性 、弱质性 、波动性 的存在使市场机制在许多方面 失灵 , 需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 。为体现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的政策倾斜 , 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尤其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 建设区 实行对农 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由于某些优势农产 品产业的税收 占 当地 财政收入的很大 比例 , 取消农林特产税后 , 地方政府对公共物 品的支 出能力将 明显减弱 , 应加大上级 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 移支付力度。此外 , 应加强对优势农产品和 农用生产 资料市场的 宏观调控 , 建立和健全储备吞吐机制 , 平抑价格 , 并通过加强政策 引导、利益诱导和健全农业保 险体系等措施推进农产 品区域布局 规 划 的顺 利 实施 。
T h e I n d u s l : r i a [ S l u d g I产业研措施
程 立东 黑 龙 江 北 大荒 农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江滨 分 公 司 黑龙 江 萝北 1 5 4 2 4 3
摘要 : 推进 优 势农产 品 区域 布局是建 设现 代 农业 的主要 任 务之一 , 本文提 出 了推进优 势 农产品 区域 布局 的重 大举
入 的有 效 途^ 全。

四 提 高农 民组 织化程 度 , 形成 和完善 优势 农产 品发展 模 式
鼓励建 立优势农产 品产业发展协会 、优势农产 品生产者 协 会、运销协会和 贸易联合会等中介组织 , 增 强农 民联合起来闯市 场的能力。推广并完善 “ 公司十基地十农户”、 “ 专业市场十基 地 十衣户”、 “ 合作社十企业十农户”等多种一体化组织模 式 ; 推广应用契约制 、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分配 机制, 通过资本营运和资产重组 , 形成一些类似于美国新奇士那样 的优势农产 品经营专业公司 , 实现优势农产品产销一体化 。

改革 现行管理体制 , 健全优 势农产 品产业领导机构
各地农业部 门要适应新 的形势,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综合运用 经济 、法律相行政手段 ; 在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市场需求及其变 化趋势 的基础上 , 采取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提供服务和改善环 境等综合性措施 ; 尊重农 民的意愿和 自主权、尊重 自然规律和市 场规律、发挥规划的宏观导向作用。 组织涉及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生产 、加工、流通 、外贸等 部 门成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协调领导小 组 , 负责制定相 关的政策法 规 、立项建设重大项 目和工程 、综合各方 资金 、技术和项 目, 全 面推进优势农产 品生产、加工、流通 、外 贸等 的整体发展 ; 组织 有关人员对优势农产品生产 、加工 、流通、科技开发和推广等环 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 找出制约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瓶颈 , 提 出改善优势农产品发展宏观环境 的对策建议 。提高农 民经营优势 农产品的积极性 , 使优势农产品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五 、鼓励 企业 参与优 势农 产 品产业 发展 , 推进 产业 化经
菩 目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开 发优 势农产 品产业 , 特别是从事产前 、 产后服务 , 带动种植和养殖者发展产业化 经营 。积极引进外资 , 建 立规范化的示范基地 , 利用外商的市场和销售 网络 , 直接将优势农 产 品输入 国际市场,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 特别是对外贸型 龙 头企 业的扶持 。鼓励龙头企业 以资金、技术形式参与基地 建 设 、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多方面开发。加强优势农产品领域的国 际交流与合作 , 积极引进外资参与优势农产 品产业开发。鼓励 龙 头企业参与 国际竞争 , 在财政、信贷和税收上给予扶持。但在 产 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上 , 应从 国家和省级的宏观层面上规划和扶持 , 通过改制 、并购等措施促进 资产重组和优化组合 , 扶持形成一批 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能够辐射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大型龙头企
产业化经营是运用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对传统农业分散 经营进 行 改造 , 其基 本特 征是市场化 、专业化、规模化 和企业化经营 。 通过优势农产 品产业化经营 , 实现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组 织化 , 有利于经营规模 的扩大和优 良品种和技术的推广 。推进优 势农产品产业化 经营 的主要措施可包括 : 积极发展多种形 式的产 业组织( 包括涉农公司、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 , 提高农 民的组织 化程度 , 开展农业社 会化服务 ; 制订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产 业政策, 引导工商业资本投资优势农产品经营 , 整合现有 的生产要 素, 提高经营 的组织化程度 ; 扶持有市场 、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 建设生产 、加工销售基地 , 加强基地 与农户 、基地与企业之间的 联合与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