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冗官
资料回放:养兵千日用兵难
宋初至中期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军队数目(万) 宋太祖建国时 太宗至道年间(995 —997) 真宗天禧年间(1017 —1021) 仁宗庆历年间(1041 —1048)
冗兵
资料回放:入不赙出的国库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总表
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 必要性 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
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 提供了经验教训 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 可能性 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 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推行变法。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 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 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朱镕基总理 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 畏惧
北宋农民负担沉重
项目 景德年间 庆历年间 1975万(贯) 1710万(贯) 715万(贯) 商税 450万(贯) 酒税 428万(贯) 盐税 355万(贯)
总计 1233万(贯) 4400万(贯)
王小波、李顺起义
战争赔款、大兴土木 北 宋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一职多官 恩萌、科举 扩充军队 冗官 冗兵 军队战斗力弱 冗 费
范仲淹(989一1052)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
直接原因: 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措施: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结果: 失败 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失败原因 宋仁宗动摇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祖宗之法不足守。” “三不足”的大无畏 ——王安石“变法精神”
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二、变法的内容——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 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 社会不满.
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变法的结果:
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A.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B.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提高;C.一 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D.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
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变法的结果:
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主要 太 皇 宋(局限): 2.失败原因 太 皇 神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阻力大) 后 太 宗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 后
2013课标Ⅱ人物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 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 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 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 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 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 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 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 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 用的方法。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冗费
——(宋)欧阳修
资料回放:游牧民族的侵扰
1、政治危机——农民反抗不断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 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 有”。
土地兼并严重 (政府纵容兼并) 苛捐杂税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反抗不断
作用(目的):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政府支出
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 定将官带军队 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
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
祖 宗 之 法 王 不 安 足 石 守 ——

人 言 不 足 恤 ,

天 变 不 足 畏 ,

第 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 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 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背景
(积贫积弱的北宋)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皇帝 愁什么?
财 积 政 贫 危 机
收回兵权 分割军权
分化事权 守内虚外 土地兼并
积 贫 积 弱 社 会 危 机
积 边 弱 境 行政效率低下 危 机 少数民族崛起
苛捐杂税
阶级 矛盾
人民 起义
政治 危机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曾任枢密院枢密使,积极主张 对辽、西夏用兵,整顿北宋吏治。 失败后与欧阳修等被贬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资料回放:庞大的官僚机构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 荐辟之广,恩萌之滥,杂流之猥,词禄 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 贤平四年(1001年),有司减天下冗吏 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见这 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少“以 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 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 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 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 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 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 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 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 (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 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年代 真宗天禧五年(1021 年) 收入(单位:贯) 10585万余 支出(单位:贯)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 (1049年)
英宗治平二年 (1065年)
12625万余
11613万余
“所出无余”
13186万余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 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之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 且,不已五代之时。
改革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 治,富国强兵。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
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 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 不能盲目继承效法;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 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
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王安石向仁宗皇帝上万言书,分析当时 社会政治问题,提出改革主张,但是没有受 到重视。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的 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 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 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 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 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神宗坚 定了变法决心。
措 施 内 容 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要 求考生联系实际。 择优录用,克服 “恩荫” 的弊病。 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 做官,开新学科,设学田。 作 用
改革科举 惟才用人 整顿太学
发展了教育, 使有真才实学 的新进之士取 代了反对改革 的旧官。
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抚州)
纪念馆内王安石像
说明:由于受时代环境、阶级利益、价值取向等影响,人们 对同一事物评价往往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占有资料不同 (2013,海南,评卢梭) 如何评价:①历史的评价;②辩证的评价 、动机与效果
2013山东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 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 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 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 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 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 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 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 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 证。
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 并增力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
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 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四、评价王安石变法
性质: 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
政治改革运动。
积极作用:
1、增加了政府收入; 2、促进农业发展; 3、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4、对改变北宋三冗两积局面和实现富国强兵 有一定成效。
局限:
(1)改革用人不当,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从一开始 就遭到激烈反对
起民间不满 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 司马光(1019—1086)
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
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 ④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 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 司马光说: 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 “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年)九月行将兵法。
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变法的结果:
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②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及变质
2.失败原因(局限):
主要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 对.(阻力大)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 现象,引起民间不满 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④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 ⑤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 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 的财政收入
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 货款等原则
二、变法的内容— —
2、强兵措施:整顿军队
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 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 “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 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 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 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 论断。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 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 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人 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 新的精神。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 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 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 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 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
是非成败转头空,任凭他人千古评说 。
材料一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 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 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 四海。 材料二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 日莫之能废……――梁启超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 价(态度)及原因? 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7分) ①朱熹批判王安石变法。原因:王安石变法以理财、强兵为核心;用人 失当,与理学家仁、义理念发生冲突 ②梁启超高度赞扬王安石变法。 原因:梁启超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