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版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与考点整理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交通定义:广义交通是运输与邮电的总称。
狭义交通专指运输,即人和物在空间上的移动。
➢什么是交通工程学?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交通工程学研究范围:
1. 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人、车、路、交通流特性)
2. 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量、速度、密度、出行、延误等)
3.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交通流动力学特征等)
4.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路段、交叉口、公交线路、线网)
5.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需求预测、规划方案、评价)
6. 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交通法规、TSM、TDM、交通组织、点线面交通控制等)
7. 交通安全技术(事故发生机理、事故预防、安全设施)
8. 静态交通系统规划(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等)
9.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合理结构、交通环境污染、交通能耗等)
10.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
➢交通工程学科的性质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
➢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
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交通工程学科的综合性:
5E:工程,法规,教育,能源,环境
6E:5E+经济
➢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诞生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
第二章: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三要素:
人、车、路
➢交通流特性三参数:
流量、速度、密度
➢交通特性分析的意义
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运营、交通管理的基础。
➢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
出行者,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运营者,交通系统的决策者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
反应特性:信息刺激→感觉→知觉→判断→操作→汽车运动表现选择特性:选择的基本行为,影响出行选择的要素
➢车辆交通特性:
动力性能:
1.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力;
2.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
制动性能:
1.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制动方向稳定性
3.制动性能与停车视距
➢道路基本特性
1.路网密度
2.道路结构
3.道路线形
4.道路网布局
➢道路分类:
按使用特点可分为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道路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
若相交道路主线标高相等时为平面交叉,
若相交道路主线标高不等时为立体交叉。
➢平面交叉口的交错点类型: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
三路交叉口:3个冲突点3个合流点
四路十字交叉口:16个冲突点8个合流点
五路交叉口:50个冲突点15个合流点
➢交通量的定义
也称为交通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计算题P22
➢速度基本定义:行驶距离/所需时间;
1.地点车速(Spot speed):也称为即时速度,指车辆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断面)时的瞬时车速;
2.行驶车速(Running speed):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的比值;
3.运行车速(Operating speed):中等技术水平的司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4.区间车速(Overall speed):也叫行程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5.临界车速(最佳车速,Critical speed):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时用;
6.设计车速(Design speed):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最常见车速:观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速度值。
➢交通密度的定义
是指在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间内单位长度道路上一条车道内的车辆数
-临界密度(最佳密度):交通流量最大时的密度。
-阻塞密度:车流密集到车辆无法移动时的密度。
➢车头间距
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或间隔)。
➢车头时距
连续行驶的相邻两辆车通过车道上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第三章交通调查
➢交通量(Traffic Volume))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是描述交通流特性最重要的三个参数之一
➢交通量调查:是为了获得人、车在城市道路或公路系统的选定点处运动情况的数据,以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交通量调查的调查方法
1.人工计数法
2.浮动车(试验车)法
3.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
➢重点掌握计算:浮动车法p41
➢行驶速度与区间速度调查方法:
1.牌照法
2.浮动车法
3.跟车法
4.基于GPS的车速调查方法
➢重点计算:浮动车法、跟车法
➢交通密度(Density)定义
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
➢交通密度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
2.地面上(高处)摄影观测法
3.航空摄影观测法
➢道路占有率
空间占有率
在一瞬间测得已知路段上所有车辆占用的长度占路段长度的百分比
时间占有率
在一定观测时间内,道路的任意路段上车辆通过时间的累计值与观测总时间的百分比
➢行车延误
1.延误: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或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
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s或min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