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可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e4c0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2.png)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实验设计
01
提供多种相关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验。
镜子、透光玻璃板、刻度尺、白纸、 方格纸、支架、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平面镜、大头针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实验设计
启示学生
怎样利用像物找 到像的位置?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2、了解虚像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法选择
探究实验分析法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
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
启示式教育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
的自主性,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等大
等距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原虚
理像
揭
由于平面镜后并
秘
不存在光源S`,所
以把S`叫做虚像。
光的反射
物体
平面镜
虚像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3、平面镜成像应用 释疑 “蜡烛在玻璃板后的水杯中燃烧”
透光玻璃板后的蜡烛是虚像,水杯处 在透光玻璃板后虚像的位置,所以呈 现出“蜡烛在水中燃烧”的现象。
应用平面镜成像知识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探究性物
通过“平面镜成 像特点”的探究, 经历物理过程, 学习对实验过程 中信息的记录和
理活动,使学 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提高学 生的参与意识 和自信心。
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32张)
![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a37cf4c680eb6294dd886c81.png)
3、知道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知道虚像 的含义和形成原因。 4、知道平面镜在生产生活 中的一些应用。
四、重难点
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教学重点
利用成像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利用成像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知道虚像的形成
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 中考易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五、教法学法
教法 1、DJP学案导学 法 2、小组合作学习 法 3、科学探究法 4、直观法 5、谈话法 学法 1、自我讲解法。 2、自主探究法。 3、讨论法。
2 心理特征 3 能力储备
有了自学的习惯,有小组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复述。并能利 用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对称作图。
2、经历并熟悉探究的各个环节,观察并领略物理现象的简洁对称之 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与人共 处、合作学习的习惯。
(七)课后作业
搜集关于光污染的资料 设计有关平面镜的小发明或者小制作 观察生活中的凸面镜和凹面镜所成的像的 特点。
八、板书设计
教科版初中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5
6 7 8
教法学法 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2
3 4
重难点分析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特点
凸透镜成像
原理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 “替代法”“模拟法”这些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关于物像特点的练习
1、一座120m高的山峰,倒影在2米深的湖中,则山峰 在湖中的像高为_____m 2、若小明同学身高1.5,穿衣镜高为1m,他站在大衣柜 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 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 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四、重难点
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教学重点
利用成像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利用成像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知道虚像的形成
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 中考易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五、教法学法
教法 1、DJP学案导学 法 2、小组合作学习 法 3、科学探究法 4、直观法 5、谈话法 学法 1、自我讲解法。 2、自主探究法。 3、讨论法。
2 心理特征 3 能力储备
有了自学的习惯,有小组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复述。并能利 用特点解决实际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对称作图。
2、经历并熟悉探究的各个环节,观察并领略物理现象的简洁对称之 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与人共 处、合作学习的习惯。
(七)课后作业
搜集关于光污染的资料 设计有关平面镜的小发明或者小制作 观察生活中的凸面镜和凹面镜所成的像的 特点。
八、板书设计
教科版初中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5
6 7 8
教法学法 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2
3 4
重难点分析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特点
凸透镜成像
原理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 “替代法”“模拟法”这些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关于物像特点的练习
1、一座120m高的山峰,倒影在2米深的湖中,则山峰 在湖中的像高为_____m 2、若小明同学身高1.5,穿衣镜高为1m,他站在大衣柜 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 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 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432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5.png)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四、实验步骤: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 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五、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解析: 作图方法: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2. 改变光路
潜望镜
塔式太阳能电站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例题3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以前,小明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不
到自己所开车的车身,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B )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新知讲解
知识点4 凸面镜和凹面镜
2.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可以把焦点处发来自的光变成平行光。太阳灶
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课后总结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
面
镜
平面镜成像
成
像
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
光源发出的发散
光线进入人眼
s
s
经过镜面反射后, 人感觉这些光是光 线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S '发出来的。
s'
新知讲解
平面镜成像说课PPT
![平面镜成像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4596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2.png)
平面镜成像还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和艺 术领域,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艺术 装置等。
光学仪器
在科学实验和光学仪器中,平面镜成 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望远镜、显 微镜等。
03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特点,如物像对 称、物像等大等距等。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如调整实验器材、 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等。
平面镜成像说课
目 录
• 课程导入 • 知识讲解 • 实验探究 • 学生互动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导入目的
01
02
03
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有趣的导入内容,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对平面镜成像的好奇心。
建立知识背景
帮助学生回顾与平面镜成 像相关的旧知识,为后续 学习奠定基础。
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 目标和重点,使他们能够 有针对性地学习。
分组讨论
01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让他们围绕平面镜成像的主题展开
讨论。
02 03
讨论内容
可以让学生讨论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理发店的镜子、医 院的检查镜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探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以 及其在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总结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 价,强调平面镜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提高探究能力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学生能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 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
平面镜
蜡烛或其他光源 实验支架
尺子 笔和纸
实验步骤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68a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知识巩固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 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
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B )
A.30° B.45° C.60° D.90°
平面镜的应用 各式各样的铜镜
新课学习
舞蹈室用镜子来检查动作
新课学习
牙医用口镜检查牙齿
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组成
实像 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成像原理 承接方式
实际光线的 实像既可以用
交点
光屏承接,也
可以用眼睛直
接观看
光线反向延 虚像能用眼睛
长后相交所 直接观看,但
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承
接
成像位置 实像在反射成 像中,物、像 处于镜面同侧
虚像在反射成 像中,物、像 处于镜面异侧,
知识巩固
1、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C )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新知导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新知导入
为什么猴子摘不到 水中的月亮呢?
新知导入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为什么有一 个和我长的一样 的人呢?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实验探究 动动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支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 烛、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实验探究
平 面 镜 成 像
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退 出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平面镜成像课件ppt
![平面镜成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19a5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a.png)
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按照反射定律反射回来,形成虚 像。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物像等大
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时,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且像的位置与 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 对称。
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 对称。
提出平面镜成像的问题
总结词
产生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疑问和 探究欲望。
详细描述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的 现象,提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总结词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详细描述
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平面镜成像 的基本原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掌握如何使用平面镜进行成像等。同时 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02
平面镜基础知识
平面镜的定义和分类
平面镜的定义
平面镜是指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它 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反射和成像的 功能。
平面镜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平面镜可分 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等。
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反射面时,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 规律反射回来。
平面镜的反射
要点一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要点二
难点
如何确定物体的像的位置和大小。
学生作业布置与要求
01
02
03
04
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物像等大
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时,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且像的位置与 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对称。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 对称。
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平面镜 对称。
提出平面镜成像的问题
总结词
产生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疑问和 探究欲望。
详细描述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的 现象,提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总结词
明确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详细描述
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平面镜成像 的基本原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掌握如何使用平面镜进行成像等。同时 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02
平面镜基础知识
平面镜的定义和分类
平面镜的定义
平面镜是指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它 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反射和成像的 功能。
平面镜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平面镜可分 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等。
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反射面时,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 规律反射回来。
平面镜的反射
要点一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要点二
难点
如何确定物体的像的位置和大小。
学生作业布置与要求
01
02
03
04
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说课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d19d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教学方法
• 实验法 • 讲授法
教具
• 平面镜 • 白纸 • 蜡烛 • 刻度尺 •笔 • 火柴五、教学过程Fra bibliotek 五、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 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 猜想与假设: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关于 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五、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步骤: 1、作垂线 2、标直角 3、找等距 4、标符号 5、画虚像
五、教学过程
2、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1、成像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4.3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 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 作垂线、标直角、找等距、写符号、画虚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
③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
中信息的记录。
② 通过定位平面镜的虚像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 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好与和 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 设计与进行实验:
蜡烛的
次 数
蜡烛到平 面镜的距
离/cm
蜡烛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 /cm
像与蜡 烛的大 小的关
系
1
2
3
…
…
五、教学过程
• 分析与论证: 蜡烛及蜡烛的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它们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 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公开课课件
![《平面镜成像》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6ce3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a.png)
PART 0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像的位置和大小
总结词
像的位置与物相对镜面是相对的,像的大小与物是相等的。
详细描述
当物位于平面镜前方时,像会出现在平面镜的后方,且像的位置与物的位置关 于镜面是对称的。同时,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即物大像大,物小像小。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光的反射原理
光的反射
当光遇到平面镜时,会按照“入 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形成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平面镜的特性
01
平面镜是平滑、透明的光学元件 ,能够将光线按一定规律反射。
观察日常生活中镜子中的自己,理解镜像的形成 和特点。
眼镜和化妆镜
了解眼镜和化妆镜等物品如何利用平面镜成像原 理来改善视觉效果。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
观察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出的影像,了解其反 射和成像的特点。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 本原理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 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 神。
学会设计并完成平面 镜成像的实验,观察 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与步骤
• 实验器材:平面镜、尺子、笔、纸、橡皮等。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平面镜垂直放置,稳定不动。
2. 将尺子放在平面镜前方,测量并记录镜面到尺子的距离。
建筑物的外观镜面
通过反射,使建筑物外观 显得更加宏伟、现代。
平面镜成像(4)PPT课件(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4)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eca9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5.png)
3、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光的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线段AB在镜中的像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的应用
科学世界:
后视镜
街头拐弯处反光镜
凸面镜
科学世界:
凹面镜
奥运圣火点燃
太阳灶
1、人照镜子,视察像的情况(1)人的像在平面镜的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2)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 。(3)人靠近平面镜,人的像 平面镜,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像 平面镜。(4)人移动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交流与合作
②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
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记录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与像大小的关系
物与像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五.交流讨论实验探ຫໍສະໝຸດ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光的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线段AB在镜中的像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的应用
科学世界:
后视镜
街头拐弯处反光镜
凸面镜
科学世界:
凹面镜
奥运圣火点燃
太阳灶
1、人照镜子,视察像的情况(1)人的像在平面镜的 (选填“上方”“下方”“前面”或“后面”)。(2)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 。(3)人靠近平面镜,人的像 平面镜,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像 平面镜。(4)人移动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交流与合作
②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
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记录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与像大小的关系
物与像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五.交流讨论实验探ຫໍສະໝຸດ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秦绍界 倘塘镇第一中学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法学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 难点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虚像
凸透镜成像
一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一 教材分析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谢 谢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3.设计实验
2.猜想假设 4.进行实验
5.分析论证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像和物有 什么关系?填好 实验报告。 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 和想象力。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2.猜想假设
立足视频 ,鼓励学生大 胆地猜想和假 设,避免了学 生毫无根据的 乱猜、瞎想。 培养学生 的抽象思维。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4.进行实验
探究过程中,学生 作为探究的主体,老师 不能包办代替,只能在 教室内“巡航,精确指 导、启发”。 有利于学生交流、 合作能力的提高,动手 操作能力的加强; 我发挥多媒体的优 点,弥补实验无法实现 的效果,从而抓住本节 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5.分析论证
三 教法学法
教法
实验探究 中,创设 情景, “巡航会观察、 会实验、 合作探 究、合 作学习
四 教学过程
一 二
•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 合作交流,总结分析
三
一
•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 的兴趣,加强 兴趣在智力开 发中的作用。 起到了亊半功 倍的成效。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3.设计实验
自选器材,设计实验: 平面镜、薄厚不同的玻 璃板、相同的红色蜡烛 2支、自制相同的三角 形带针尖旗帜2个、手 电筒、一块 40mmx40mm纸板、8K 白纸两张、刻度尺、三 角板2个、实验报告。
恰当分组,避免自主设计探究 方案时无从下手的尴尬。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镜 成像的 原理以 及虚像 的概念
探究平 面镜成 像的特 点
重点 和 难点
二 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学期 刚学习物理,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平面镜, 但对平面镜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上,错误认 为平面镜成的虚像“物近像小,物远像大” 。前面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 射》以及实验探究体验为这一节的学习奠定 基础。可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缺乏理性的认 识和科学的探究。
1.像与物大小相等; 引导学生结合 2.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 实验现象和实验报 距离相等; 告,分析总结得出 3.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 结论。 镜面垂直; 培养了学生的 4.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分析概括能力和语 对称。 言表述能力,锻炼 5. 正立等大的虚像。 了抽象思维。
三
• 合作交流,总结分析
让各小组自主交流、讨论,完成实验报 告,全班再交流、讨论,评出优秀小组幵给 予奖励,形成竞争的氛围。领略物理现象的 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 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秦绍界 倘塘镇第一中学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法学法 四 教学过程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 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 难点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虚像
凸透镜成像
一 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一 教材分析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谢 谢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3.设计实验
2.猜想假设 4.进行实验
5.分析论证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像和物有 什么关系?填好 实验报告。 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 和想象力。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2.猜想假设
立足视频 ,鼓励学生大 胆地猜想和假 设,避免了学 生毫无根据的 乱猜、瞎想。 培养学生 的抽象思维。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4.进行实验
探究过程中,学生 作为探究的主体,老师 不能包办代替,只能在 教室内“巡航,精确指 导、启发”。 有利于学生交流、 合作能力的提高,动手 操作能力的加强; 我发挥多媒体的优 点,弥补实验无法实现 的效果,从而抓住本节 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5.分析论证
三 教法学法
教法
实验探究 中,创设 情景, “巡航会观察、 会实验、 合作探 究、合 作学习
四 教学过程
一 二
•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 合作交流,总结分析
三
一
•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 的兴趣,加强 兴趣在智力开 发中的作用。 起到了亊半功 倍的成效。
二
• 老师引导,自主探究 3.设计实验
自选器材,设计实验: 平面镜、薄厚不同的玻 璃板、相同的红色蜡烛 2支、自制相同的三角 形带针尖旗帜2个、手 电筒、一块 40mmx40mm纸板、8K 白纸两张、刻度尺、三 角板2个、实验报告。
恰当分组,避免自主设计探究 方案时无从下手的尴尬。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镜 成像的 原理以 及虚像 的概念
探究平 面镜成 像的特 点
重点 和 难点
二 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学期 刚学习物理,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平面镜, 但对平面镜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上,错误认 为平面镜成的虚像“物近像小,物远像大” 。前面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 射》以及实验探究体验为这一节的学习奠定 基础。可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缺乏理性的认 识和科学的探究。
1.像与物大小相等; 引导学生结合 2.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 实验现象和实验报 距离相等; 告,分析总结得出 3.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 结论。 镜面垂直; 培养了学生的 4.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分析概括能力和语 对称。 言表述能力,锻炼 5. 正立等大的虚像。 了抽象思维。
三
• 合作交流,总结分析
让各小组自主交流、讨论,完成实验报 告,全班再交流、讨论,评出优秀小组幵给 予奖励,形成竞争的氛围。领略物理现象的 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 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