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现代主义建筑及其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级其代表作品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级其代表作品

密斯.凡.德.罗的个人 介绍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 Maria Ludwig Michael ,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 更名为密斯· 凡· 德· 罗(Mies van der Rohe)。 密斯· 凡· 德· 罗是同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 四位现代建筑师之一。对于建筑本身而言, 三人在风格上还是不尽相同,但在建筑理念 上,总体还是差不多的。与柯布西耶一样,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 得· 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 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 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这位德国土生土长的 建筑师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 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 建筑系主任。
主要作品概况: ※ 1902年 ※ 1904年 芝加哥威利茨住宅(Willitts House) 纽约州布法罗市拉金公司办公楼(Larkin Building)
※ 1907年 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Isabel Roberts House,River Forest,Illinois) ※ 1908年 芝加哥罗比住宅(Robie House)
勒· 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 的重要奠基人,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 勒氏在朗香教堂的形象处理中最大限
度地利用了“陌生化”的效果。它同 建筑史书上著名的宗教建筑都不一样, 人们的眼光不能对之漠然。同时,朗 香的形象也还有熟悉的地方。那屋顶 仍在通常放屋顶的地方;门和窗尽管 不一般,但仍然叫人大体猜得出是门 和窗。它们是陌生化的屋顶和门窗。 正在所谓的似与不似之间。最大限度 然而又是适当的陌生化的处理,是朗 香教堂一下子把人吸引住的第一关键。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基本资料姓名: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国籍:美国、英国原籍:德国生日:1883年5月18日去世:1969年7月5日出生地:德国柏林职业: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个人简介格罗皮乌斯(1883~1969)Gropius,Walter德裔美国建筑师。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生于1883年5月18日,卒于1969年7月5日。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五大师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五大师

现代建筑五大师简介: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公认的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

他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经历: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同期的还有柯布西耶和密斯.范.德.罗,在贝伦斯的事务所使他们接受了很多的新观点,对他们后来的建筑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10~1914年:自己创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艺术工艺学校任教。

1919年:将魏玛艺术工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并同一些青年建筑师合作。

建筑理念:1、主张走建筑工业化的道路,试验过一些预制装配式住宅。

2、将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建筑的重要位置上,但也不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3、提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建筑作品:1911)(1)设计师是格罗皮乌斯与A.迈耶(2)设计手法:①非对称的构图;②简洁整齐的墙面;③没有挑檐的平屋顶;④大面积的1玻璃墙;⑤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处理(3)评价:法古斯工厂在平面布置和形体依据生产需要设计,打破了过去对称的格式。

利用工业制造的轻薄建筑材料组成的外墙改变过去砖石承重墙建筑的沉重形象。

将玻璃安放在柱子外皮上的处理手法增加了墙面的轻巧感。

这些建筑处理是格罗皮乌斯对过去出现过得一些手法的综合,并将它们提高为后来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语汇。

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的建筑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1914)1919)(1)由格罗皮乌斯创建的,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的高等学院。

中外建筑史第10章 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

中外建筑史第10章 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

古根汉姆博物馆外景 古根汉姆博物馆内景
• 10.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主要建筑活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都面临着住房短
缺问题。
• 住宅设计与施工方面做得比较好的首推德国,通 过总体布局上的革新使人们拥有享受阳光和空气 的权利;通过内部空间的合理组合来提高空间使 用率,通过来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来降低建筑造价; 通过自身而不是外加装饰来形成悦目的建筑形体。
• 20年代以后的国书馆,在如何满足新的功能要求 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 学校建筑则以鲍豪斯校舍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设计者格罗被乌斯将功能、材料等多方面灵活运 用,为学校建筑的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摩天大楼在这个时期中蓬勃发展。芝加哥学派的 成立为美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时的摩天楼形体呈塔形,垂直向上的线条是构 图的主要特征。30年代以后,随着悬臂楼板的应 用,促成了层层叠叠的以水平向带形窗为特征的 水平向构图。1931年,纽约第五号街上建成了70 年代以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帝国大厦。
桑•伊利亚的未来城市设想
• 10.1.3荷织,成立于1917 年。艺术家中包括画家、雕刻家、诗人及建筑师 奥得、里特维德。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几何 形象的组合和构图。
• 第一次大战后的俄国,一些青年艺术家成立了构 成派艺术团体。他们认为艺术的实质在于它的构 成,强调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空间,它原先以 雕刻为主,随后扩大至工艺美术和建筑。他们的 建筑作品很像工程结构物,如塔特林设计的第三 国际纪念碑设计方案。
• 西格拉姆大厦是密斯所设计的高层建筑中最有代表 性的建筑之一。这座38层高的大楼柱网整齐一致, 立面窗子划分相同,方格子的立面宜上直下,外形 极为简单。
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 西格拉姆大厦

外国建筑史-ch11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外国建筑史-ch11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构成派—俄国
把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成的 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 特别是雕刻,很像是工程结 构物。

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 设计:塔特林 设计思想:用构成来表现,用 造型自身的规律,将建筑分解 成一些要素来进行构成。
风格派

代表作 风格派荷兰乌德勒支住 —荷兰

由荷兰的 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 设计:里特维德 形象的 组合和构图。又被称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 由简单的立方体,光板片, 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 穿插成的建筑。 风格派和构成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密斯同样崇尚绝对主义绘画 的崇高性,并试图建造了一 座绝对主义的殿堂; 然而真正的震撼不是来自从 俯视的角度,而是当你走进 4)技术精美。密斯在60 这个美术馆,只有八根柱子 年代把自己的设计形式提 悬挑起来的巨大黑色正方形 高到精益求精的高度。 屋顶,盖在所有人的头顶上, 形成巨大的压迫感。 联邦德国的 柏林新国家艺 术博物馆:整个建筑空旷 单一,仅仅是一个大屋顶 下的巨大方形空间而已, 钢铁构架和巨大的玻璃幕 墙,简单,是当时世界建 筑界顶礼膜拜的圣殿。

城市设计方面:城市集中主义
–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 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 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 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

包豪斯教学特点:
–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强调各艺术间的 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 和新结构的 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 活。

外国建筑史——五位大师详述

外国建筑史——五位大师详述

外国建筑史——五位大师详述(2010-04-07 10:20:26)转载标签:分类:建筑考研——中外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五位大师详述校园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1.格罗皮乌斯(1887~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中外建筑史—现代主义建筑及其代表人物64页PPT

中外建筑史—现代主义建筑及其代表人物64页PPT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外建筑史—现代主义建筑及其代表人 物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1、格罗皮乌斯(1887—1969)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

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二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

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

他重视建筑构造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表达了他对构造一一空间一一形式的见解。

一方面简化构造体系,精简构造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准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根底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

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及代表人物共32页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及代表人物共32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及代表人物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Thank you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领袖人物:格罗皮乌斯(理想主义)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勒柯布西耶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尔托1、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现代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简称CIAM。

2、有机建筑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国建筑师赖特。

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是美求合情合理。

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3、阿尔瓦?阿尔托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

代表作有:维堡图书馆和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4、彼得?贝伦斯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

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和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1909-1912年,他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5、国际建筑师协会(UIA)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成立。

其会员必须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建筑师协会,并符合国际建协会章和细则要求的专业组织。

目前会员已逾100个。

建协每3年举行一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与建协代表大会同期举行。

7、密斯风格: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及代表人物课件

外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及代表人物课件
罗比住宅
2、东京帝国饭店
1915年,赖特受邀设计东京帝国饭店,平面大体为H形,有许多内庭院。墙面 是砖砌的,用了大量的石刻装饰。它是西方和日本的混合风格。 为赖特赢得声誉的是建筑结构上的成功。它采取了一些新的抗震措施,使它在 1923年东京大地震中奇迹般的保存下来。
东京帝国饭店
3、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最成功的地方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
被查封。 1937年应邀到美国,1938-1958年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并完成了校园规划和主要建筑设计,从此定居美国。 40年代后期,他不断发展钢和璃在建筑中的应用,设计了许多经
典作品,赢得了无数荣誉。
19.1.1建筑思想理论
1919—1924年间,密斯.凡.德.罗先后提出了5个 建筑示意方案,其中有两个玻璃摩天楼,强调建 筑要符合时代特点,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的 革新。
19.2.2主要作品评析
1、草原式住宅
草原式住宅大都坐落在郊外,用地 宽阔,环境优美。
平面常作成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 起居室、书房、餐室围绕壁炉布置,卧 室设在楼上。室内空间既分隔又联通。
建筑外形上,高低不同的墙垣、坡 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叠的水 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以垂直 的烟囱统一起来,显得舒展、安定而又 丰富。
在盘旋而上的坡道上陈列美术品确是别出心裁,它能让观众从各种高度看到 许多奇异的室内景象。但同美术展览的要求是冲突的。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室内
19.2.3建筑艺术特色
在建筑艺术方面,赖特确有其独特之处。 ➢ 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渗透, 又有幽静隐蔽的特色。 ➢ 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 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 特色。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第三章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3.1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3.1.1柯布西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基础中的形式美学勒·柯布西耶作为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体块,赞美简单几何体。

”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一直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普通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设计模式。

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体现了他对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精确控制。

正如勒·柯布西耶在1911年写到:“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

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他成功地利用明暗光线的对比,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使用大量的图样产生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

3.1.2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革命”。

他始终强调机器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所以更加具有合理性。

他曾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柯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张:“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东京帝国饭店
1 3
1、西塔里埃森 2、约翰逊制腊公司办公楼 3、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2
赖 特 其 他 作 品
设计原则:
● 重视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设计科学性; ● 注重发挥新型建材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征,灵活 布置,分隔空间; ● 考虑建筑的经济性,最少的财力、人力、物力打造 最舒适房屋; ● 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建筑形式与内容相一致; ● 强调建筑艺术处理重点是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 并考虑时间因素; ● 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逻辑性
1928-1930年
萨伏伊别墅
马 赛 公 寓
↑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昌 迪 加 尔 高 等 法 院

朗香教堂
密斯•凡•德•罗(1886-1969年 )[德]
密斯· 德罗是二十世纪中期 凡·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 大师之一,与赖特,勒· 柯布西 耶,格罗皮乌斯齐名。他出生 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 严谨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 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正 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 品一样,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很 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 留给二十世纪的伟大财富。
巴赛罗那展览会德国馆
范 斯 沃 简洁明净 斯 高雅别致 住 宅
西 格 拉 姆 大 厦
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
西柏林国家美术馆
赖特(1896-1959年)[美] • 赖特是20世纪美国一 位最重要的建筑师。 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 道路,设计的许多建 筑受到普遍的赞扬, 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 的瑰宝。
罗比住宅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一、形成及设计原则 二、格罗皮乌斯 三、勒∙柯布西耶 四、密斯∙凡∙德∙罗 五、赖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第二节: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一、彼得·贝伦斯
人物简介:
1、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2、著名建筑师; 3、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 4、“德国工业同盟”的首席设计师; 5、德国工业同盟最著名的设计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 6、主要成就: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教育; 7、设计观点: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字分析,拒绝复制历史风格,坚持几何 图形的理性主义的美学原则; 8、学生包括: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重要代表人 勒·柯布西耶、建筑理论家先驱密斯·凡·德·罗。
三、勒·柯布西耶
人物简介: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和城市规划专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机器美学 的重要莫基人。勒·柯布西耶即是理性主义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者。总的来说,他的前期作品如萨伏伊 别里、巴黎瑞士学生公寓等,表现奥多的理性主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作品如朗香教堂等,表现出更多 的浪漫主义。 他所写的《走向新建筑》被认为是20世 纪最重的建筑理论书籍之一。 代表作品有: 1、萨伏伊别墅 2、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3、马赛公寓 4、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5、朗香教堂
2、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美国 1949年—1950年 研究生中心位于哈佛大学校园北部一块楔形的用地上, 它包括 一组宿舍和一座公共活动楼,后者设有交谊厅 和餐厅等,为3000名研究生服务。 设计特色: 参差变化(楼的高低错落、面宽尺度、体量变化、形 体变化)
虚实(架空、天桥、连廊、玻璃和石材)
空间(院落、联系、独立)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
• 现代主义建筑在材料上大胆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工业化提供技术、材料代替传统木材、 石头、砖瓦。在设计形式上反对任何装饰,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 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 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形;在建筑艺术中 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现代主义建筑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在基木特征相同的情况下,结合各国各地的特点又有相对的差异。 每个建筑家也有自身的特点和思想,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建筑理念。
格多皮乌斯创办的包豪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办的艺术院校, 他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世界设计领域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品有: 1、法古斯工厂 2、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3、包豪斯校舍 4、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建筑代表作:
1、德国法古斯工厂 德国 1911年 德国法古斯工厂的设计开创性地运用功能美学原理,并 大面积使用玻璃构造幕墙,法古斯工厂建筑群的这一特 点对不仅对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 school)的 [2] 作品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欧洲及北美 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法古斯鞋楦厂位于下萨克森州莱纳河畔的阿尔 费尔德(Alfeld),厂房建筑按照制鞋工业的功能求
建筑代表作:
德国通用电器公司透平机车间,柏林,1909年 特点:由于机器制造需要采光,因此在柱墩之间开了大 玻璃窗;三铰拱屋顶避免柱子,为工厂提供了大空间的 可能。这个建筑被认为是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人物简介: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被公认 为现代主久建筑的奠基者和领导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建筑教育家。
入口门厅的内部空间也由于墙面的波 状运动产生予人印象深刻的动态效果。
学生们居住在沿着南方侧面许多单一走廊而建的个别量体中,以玻璃覆盖作为提 供房间光, 空气和景 观的一个构想。因为外壳无法产生最理想内部环境,不久便增加 了一些遮蔽装置,因而减少墙光滑的外观,也加强南方玻璃墙的合理存在性。沿着这 个走廊的北方墙面,在石砌的外壳上有一个钻孔的小窗户,这 墙壁使人联想到这是一 个未完成的作品但可能会实现的乌托邦环境,在对比到这无重力的玻璃墙壁中的暧 昧 尺度,pilotis有一个崇尚自然法则的形体,建造这个平板在表达是按照由人类的构成 而建造的,柯布首先 建议他们以修长的形体钢柱,作为构造地点上薄弱土壤的基础问 题的一个实际的解决办法。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1926年,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 1928年,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1929年,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这些建筑不仅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而且成为建筑史上的传世之作。 1927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斯咚}加特举办的住宅博览会,成为现代建筑的一次正式宜言。 1928年,在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的倡导下,在瑞士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现代建筑师组 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1933年,雅典会议专门研究了现代城市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 —“雅典宪章”。
中外建筑史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第四课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 第八章: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 第九章:中国建筑史绪论
第八章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在材料上大胆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工业化提供技术、材料代替传统木材、石头、 砖瓦。在设计形式上反对任何装饰,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 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第一节: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及设计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
• 从19世纪后期以来,欧关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筑 的发展也有了创新的尝试,但是未能形成系统的观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头几年,倾向革新的人士所做的工作带有很大的实验和畅想的成分。表现 主意、风格派、未来主义等流派出现,但没有解决建筑发展所涉及的实际的根本性问题。 直到20实际2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稍有恢复,战后城市重建过程中实际建筑任务逐渐增多,此时格 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等,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并积极 开展建筑实践活动,把新建筑运动推向高潮。
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从平而造型上看,包豪斯校舍呈两个倒插的L形,采用这种灵活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 来寻求平衡与灵活性。
包豪斯校舍与传统建筑的不同是它大而积 地使用了玻璃幕墙,特别突出地发挥了玻 璃墙与实墙而不同的视觉效果,创造出虚 与实,透明与不透明,轻薄与厚重的强烈 对比,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
建筑代表作:
1、萨伏伊别墅 法国 1930年建成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 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 限度地让光线射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伏伊别墅被列为法国文物保护单位。 巴黎人很喜欢这幢“从不同角度看都会获得不同印象”的房子,一位法国商说:“我从未见过其它的建筑,能够像它一样用
2、范斯沃斯住宅 美国 1945年 范斯沃斯住宅是密斯1945年为美国单身女医师范斯沃斯设计的一栋住宅,1950年落成。住宅坐落在帕拉诺南部的福克斯河右 岸,房子四周是一片平坦的牧野,夹杂着丛生茂密的树林。与其他住宅建筑不同的是,范斯沃斯住宅以大片的玻璃取代了阻
4、朗香教堂
法国 1955年落成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 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朗香教堂的弯曲 造型
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
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 加以塑造。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
1928年。密斯·凡·德·多提出“少就是多”的建筑义理原则。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密斯设计的建筑,精炼到不能再改动的地步了。密 斯·凡·德·多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建筑空间的新方法——“流动空 间”。20世纪50年代,密斯又提出了“全面空间”的新概念。 代表作品有: 1、巴塞多那博览会德国馆 2、范斯沃斯住宅 3、伊利诺理工学侠克朗楼 4、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整栋建筑立足于一排巨大的柱子上主要部分为一长方体,其中一个面由
玻璃帷幕构成,另一面则谨 慎的接续了以粗石砌,具有曲线外墙的楼梯间。
由立方体型式构成的主体建筑前方、楼梯间、入口门厅、 和服务空间较低矮 的外墙则很谨慎的被塑造成波状墙面。这种建筑群体的配置手法不仅给建筑 带来了“ 肖画”的效果,更在静态的主体建筑前带来了一种运动扩张的表现。
5、西柏林国家美术馆
建筑代表作:
1、巴塞多那博览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 1929年、1983年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一 个少女雕像和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 和处理手法。



1919年,格罗皮乌斯出任包豪斯学校校长,大力改组革新,推行全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培养 了一批有思想、有实践的设汁人才,充实了新建筑运动的有生力量。
1920年,勒·柯布西耶在巴黎同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创办了《新精神》杂志,为新建筑摇旗 呐喊。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
3、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印度 1956年
它的外形轮廓简洁,与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的 设计风格极为相似,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用一个 长100多米,由11人连续拱壳组成的巨大顶棚
罩了起来,顶棚断面为V形,前后檐翘起,既
可遮阳,又不阻断穿堂风。顶棚以下有四层, 底层为门厅和并列的8个小法庭以及一个大法 庭。法院入口没门,只有三个直通到顶的高大 柱墩,形成一个开敞的门廊,柱墩分别涂以红、 黄、绿三种颜色,鲜明地突出了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