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人才的教育,其特点是在完成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同时也进一步为高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对技术工人需求是相对应的,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青海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经济比中东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工业、企业较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青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从以下方面进行工作:
一、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对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所关心的不仅时能就业更希望是高质量,高起点的就业,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职业教育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投影仪下开机器,它要让学生动手,需要实训基地、需要先进的设备、需要材料消耗,这些就需要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当具备了这些条件后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和高素质负责任的实训指导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技术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教材因根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所设计的教育体系应着力体现出“发展”二字,因为职教学生向上发展留出通道和空间。
二、关爱学生的思想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的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职业中学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满足型,这类学生觉得考入职中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他们在初中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德育量化一般为。良好因此,进入职业中学后,学习上可以应付,只要求顺利拿到毕业证。
消极型,因没有实现自己预想目标而一蹶不振,中考落榜后因进入职中而大失所望,因为没有进入职业中学的心理准备,加上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进入职业中学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抗拒型,对学校教师抱有不满情绪,对批评有强烈抵触情绪,他们在初中被称为’问题学生’。经常受批评,甚至受过学校处分,心理自卑,性情暴躁易怒,学习完全没有上进心,成绩低下,不能正确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识,言语行动常带有攻击性。这些学生进入职业中学后只要有人指出他的问题,就公开抵抗,甚至恶作剧等。
学校教师应根据各种思想类型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客服各种错误的认识和心理压力,使他们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用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转变对人才的观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但究竟什么是人才?人才并不仅仅限于传统观念上少量的“精英”,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俗语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所有的社会公民来说,只要对社会对人民有强烈的责任心,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无论在哪一行,都会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都会对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成为人们尊敬的人才。一个孩子数理化或者古文稍微差一点,但动手操作能力强,那就可以优先考虑上职校,这就是因材施教。学生在职业学校并不是学会一种陌生手段更重要的是这种技能赋予人生一种意义,比如说价值观念,职业认同等。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致力于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现代的思想和眼光重审职业教育。目前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上,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有些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孩子进入职业学校就无前途可言,所以他们不愿把孩子送入职业学校去学习。因此,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就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四、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因直接与市场对接,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设置相应专业。传统职业教学往往是重理论,轻动手。在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有脱节现象,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片面的知识和狭窄的技能,创造能力低,适应社会能力弱,毕业出路窄。
由于我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没有根据我省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适应的专业。所以毕业生毕业后,学校将毕业生输送到外省人才市场,造成所学非所用。上岗快,下岗快,转岗慢的局面。
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经济和社会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固有模式,改变其管理体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设置专业,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当地市场发展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经济设置专业,做到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
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办学机构要尽力满足当地市场经济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办什么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要突出地方性和时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经济思想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式道路,坚持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增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聘请相关经济界、产业界的专家参加教学指导及其他形式的决策、咨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聘请有丰富经验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