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热解特性对富氧燃烧中NO生成规律的影响
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的NOx生成机理研究
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的NOx生成机理研究煤粉燃烧是一种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可以为工业生产和居民供暖提供大量的热能。
然而,煤粉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NOx)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机理,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NOx是指一类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在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主要是由两个主要反应路径引起的:热力生成途径和燃料成分生成途径。
首先,热力生成途径是指NOx生成与燃烧温度有关。
这个途径中,NOx的生成主要发生在大气氮气的三体反应中,该反应需要高温才能发生。
在煤粉燃烧中,燃料燃烧的高温区域通常是在燃烧器的燃烧区域。
燃烧室中的高温条件促使氮气分子发生不完全的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其次,燃料成分生成途径是指NOx生成与燃料中的氮化物有关。
煤粉燃烧过程中,煤中的氮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与燃料中的氢或氧发生反应,生成氨和硝酸盐。
这些氮化物在燃烧气氛中进一步氧化,生成NOx。
此外,煤中的有机氮也会发生同样的氧化反应。
因此,烟气中产生的NOx含量与煤中的氮含量、煤的粒度以及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氧浓度等因素有关。
针对上述机理,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
实验方面,通过调节燃烧温度、氧浓度等条件,并对生成的燃烧产物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在不同条件下NOx生成特点。
数值模拟方面,基于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等原理,建立了煤粉燃烧过程的模型,模拟了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场、浓度场等参数,从而预测和优化煤粉燃烧器的设计。
在实验研究中,一些控制措施和技术被提出,以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
其中包括燃烧器高效低氮燃烧技术、循环燃烧技术和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等。
这些措施通过改变燃烧室的设计、调整燃烧参数、添加NOx还原剂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
煤粉热解特性对其富氧气氛下着火机理的影响
第 3 期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V2年 6月
J u n l f m b sin S in ea dTe h oo y o r a o Co u to ce c n c n lg
煤粉热解特性对 其富氧气 氛下着火机理的影响
LEIM i g,W ANG u b n Ch n- o, WANG n —ig, YAN ipig So g l n We — n
(c o lf nryP we ad ca i l n i e n ,No hC ia l tc o r iesy adn 70 3 hn) Sh o E eg o r n hnc gn r g o Me aE ei r hn e r weUnvr t,B o i 0 10 ,C i t E ciP i g a
增加 ,着火方式逐渐 由非均相转变为均相.而挥发分初析温度高 、D 较小 的煤 ,着火方式则无 明显变化.热解活性高 的煤 ,在着火 机理转变后 ,着火温度显著降低 ,但燃尽 温度 基本不受影响.氧体积分数提高后两种煤粉 的燃烧特性指
数 S都有所增 大,但相同氧体积分数下不 同煤种之 间的 相差不多 ,说 明着火机理 的改变对 S无明显影 响.
雷 鸣,王春波,王松岭 ,阎维平
( 华北 电力大学能源动力 与机械:程学院 ,保定 0 10 ) l : 703 摘 要:利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两种烟煤的热解特性及 富氧下 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 明,煤粉 中低 温下
的热解行为对其富氧气氛下的着火机理有明显影响.挥发分初析温度低 、热解特 l 生指数 D 大的煤 ,随着氧体积分数的
关 键 词 :富 氧 燃烧 ;热 解 特性 ;着 火 机理 ;热 重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T 6 K1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70 2 1) 30 6—5 0 684 (02 0 —2 00
煤半焦富氧预热燃烧特性及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煤/半焦富氧预热燃烧特性及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
煤炭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烧发电,其燃烧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超过65%。
同时,通过燃烧发电方式实现煤炭热解产生的半焦的高效利用,是低阶煤梯级利用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且化学反应过程复杂等因素,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
高浓度的NOx会引起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光化学烟雾、酸雨和温度效应等问题,同时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
并且NOx会引起人体肺部疾病,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气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70%的NOx来源于煤炭燃烧。
因此,有效控制煤炭和半焦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势在必行。
煤炭的富氧(O2/CO2)燃烧技术可以降低NOx的排放量,且易于分离回收烟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CO2)。
本论文将在基于循环流化床预热燃烧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煤/半焦富氧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性。
并且利用该技术实现固体燃料的MILD(Moderate and Intense Low-oxygen Dilution)燃烧,为煤炭燃烧的超低NOx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空气气氛中煤/半焦均可实现稳定的预热燃烧过程。
在预热过程中,燃料碳部分转化为可燃碳基气体,部分与氧气燃烧反应放热维持循环流化床的温度。
高温预热煤气成分主要包括N2、CO2、CO、H2和CH4。
在预热过程中氮元素的释放率超过50%,这表明预热过程和燃烧过程的燃料氮迁移转化路径对于NOx排放都十分重要。
循环流化床内的强还原性气氛使得更少的燃料氮流入下行燃烧室内,有助于实现低的NOx排放。
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二次风喷口结构和将燃尽风配风位置远离喷口的方式来继续降低NOx,烟煤和半焦的NOx排放可低至15 1 mg/m3(@6%O2)和140mg/m3(@6%O2),同时保持高的燃烧效率(高于96%)。
煤粉细度对NOx生成的影响
煤粉细度对NOx生成的影响王康;许开龙;张海;董建勋;吕俊复;吴玉新;庞开宇【期刊名称】《燃烧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8(024)001【摘要】利用平面携带流反应器模拟煤粉在炉膛中燃烧的高温环境,研究了不同煤粉细度下NOx的沿程分布,并研究了煤粉体积分数对NOx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相同细度的煤粉,NOx体积分数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煤粉细度的减小明显降低了 NOx体积分数,而煤粉体积分数的增加会导致 NOx体积分数增加.基于实验中得到的煤粉细度与NOx排放的关系,对减小煤粉细度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对传统的煤粉经济细度定义进行了讨论和修正.【总页数】5页(P34-38)【作者】王康;许开龙;张海;董建勋;吕俊复;吴玉新;庞开宇【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辽宁中电投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辽宁中电投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34【相关文献】1.煤粉细度对回转窑内NOx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施海艳;李迎;张洪;苏灿洪;陈玉玲2.分级燃烧及煤粉细度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 [J], 肖理生;程俊峰3.氧分级对药渣O2/CO2燃烧NOx生成规律与反应机理的影响 [J], 孙浩家;佟海川;王长安;王超伟;唐冠韬;车得福4.煤粉燃烧时富氧部分气化对NOx生成的影响研究 [J], 程晓磊5.燃煤锅炉CO生成特性对锅炉效率及NOx生成的影响机制 [J], 吴运凯;向军;苏胜;王中辉;任强强;于鹏峰;黄海舟;徐俊;汪一;胡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Ox及N2O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Ox及N2O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引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当今世界上电力产量60%是利用煤炭资源生产的。
中国又是一个燃煤大国,一次能源能源76%是煤炭,到2005年我国煤年产量达20亿吨, 其中一半用于燃煤电厂,燃煤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左右。
在煤燃烧过程中大量的氮氧化物伴随而生,并直接排放于大气。
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在燃烧过程中有效控制NOx的产生和排放,是一种“清洁”的燃烧方式。
流化床内的燃烧温度可以控制在840~950℃范围内,从而保证稳定和高效燃烧,同时,在此温度下运行,抑制了热力NOx 的形成;采用一、二次风分级燃烧方式,又可以控制燃料型NOx 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其NOx 的生成量仅为煤粉锅炉的1/3~1/4 , NOx 的排放质量浓度可以控制300mg/m3(本文烟气量均指标准状态值)以下。
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二者通称NOx ,此外,还有少量的笑气(N2O)。
通常情况下,煤燃烧生成的NOx 主要是NO ,其含量占90%以上,NO2只有5%~10%。
1、NOx和生成机理火电锅炉煤粉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2和NO,其中的NO约占9O%以上,而NO2只占5%-9%,N20 的含量则更低。
根据煤粉和空气中各种氮的结合键能不同及与氮进行反应的介质成分的不同.火电锅炉燃煤过程中NOx生成机理分为三种。
1.1热力型NOx热力型N0x是指燃烧时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氮氧化物。
在高温下,氧气与燃烧空气中的N2按下述反应形成NO、NO2:N2+ O →NO + NN + O2→NO + ONO + O2→NO2+ O空气中的N2和02在高温下按Zeldovich机理反应的产物,是一种缓慢的反应过程。
按Zeldovich 反应机理,写成Arrhenius 形式,NO的生成速度为:k=A exp(-Ea/RT)根据流化床的运行温度范围(850~950 ℃) 和氧浓度水平,热力型NOx 的形成速率很低,故一般不予考虑。
燃煤过程中的氮氧化物介绍及生成机理ppt课件
硝酸过氧化乙醘 (PAN) 醛类
22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3O2==2O3(光照,NO2) { NO2==NO+O(条件为光照) O+O2==O3 2NO+O2==2NO2 } 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自由基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 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O(过氧烷基自由基包 括HOO)、RCO(酰基自由基)等自由基的生成。
(2)区域集中供热发展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规 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取缔市区矮小烟囱。
(3)推广燃煤电厂烟气脱N技术。
26
一、臭氧层概念及功能
臭氧层概念: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0~30公里
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如果在0℃ 下将大气圈中全部臭氧垂直向下压缩至 1013hpa,臭氧层的厚度只有3mm左右,大气 当中的臭氧含量近一亿分之一,有人形象地把 它比喻为大气圈中一层薄薄的轻纱。 紫外线(UV)就是太阳辐射中波长100~400 nm 的 电 磁 波 , 其 中 , UV-C 射 线 ( 波 长 为 100~280 nm)对人类和其他生命具有强大的 杀伤力;UV-B 射线(波长280~315nm) 对人 类和其他生物有害,能诱发眼病和皮肤癌;UVA 射线(波长315~400nm) 危害性较小。
伦敦烟雾事件 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农作物损失达2500多万美元。 日本东京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使一些学生中毒昏倒。与此同时,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此后,日本一些大 城市连续不断出现光化学烟雾。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也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迫使政府对该市实行紧急状态: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影院歇业, 孩子、孕妇和老人被劝告不要外出,使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处于“半瘫痪状态”。
浅析煤粉燃烧过程中NOX产生机理和控制技术
浅析煤粉燃烧过程中NOX产生机理和控制技术摘要:很多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粉,煤粉通过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
在煤粉燃烧的过程中,煤粉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并且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一种产物--NOX。
NOX简单理解来说就是氮氧化物,这种物质的产生对于环境来说有很强的破坏。
本文主要针对煤粉燃烧过程中NOX产生机理和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粉燃烧;NOX;产生机理;控制技术引言: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各种工业行业都呈现在出发展的态势。
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是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煤粉是工业燃烧的主要原料之一,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也是比较多的,只有详细分析出氮氧化物产生的机理,才能制定相应的控制技术。
一.NOX的产生的和危害NOX的产生主要是煤粉等化石燃料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发生剧烈摩擦从而生成的,氮氧化物包含的种类也比较多,比如在生活中常见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氮氧化物的存在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人体,一方面是对环境。
对于人体来说,氮氧化物的含量如果偏低,可能会造成头晕头疼等微微不适的状况,如果氮氧化物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的标准,会造成人瞬间死亡。
长时间在含有氮氧化物的环境中生活,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对于环境来说,氮氧化物的存在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对于臭氧层会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酸雨就是氮氧化物导致的。
而且氮氧化物的对于光线也有一定的遮挡作用,形成一定的烟雾,阻碍人们的出行。
二.NOX产生机理氮氧化物的产生是由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根据其具体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三种:和温度具有密切关系的热力型;和燃料浓度有密切关系的快速型;和氮的分解温度有密切关系的燃料型。
这三种产生机理是现存的氮氧化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接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1)和温度具有密切关系的热力型热力型的产生机理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在煤粉燃烧的过程中,温度是很高的,温度有一个分界点,这个分界点主要是一千五百摄氏度,温度在一千五百摄氏度以下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比较少,温度一旦超过一千五百摄氏度,氮氧化合物产生的效率大大增加,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
煤粉热解气还原NO的数值研究
煤粉热解气还原NO的数值研究
李小丽;孙锐;张晓辉;吴少华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
【年(卷),期】2008(28)11
【摘要】基于详细的化学动力学模型Dagaut机理(1006个反应,145种组分),利用Chemkin4.1软件中柱塞流反应器模型模拟了煤粉热解气再燃还原NO的反应过程,揭示了影响热解气还原NO2种主要因素(温度和当量比)的作用规律,并研究了热解气中含硫组分对NO还原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量比一定时,温度高于1100K 后不利于热解气还原NO,当量比为1.25时热解气还原NO的最佳温度是1100K;温度一定时,随着当量比增加NO还原效率升高,1200K时热解气还原NO最佳当量比范围为1.2~1.6,且随着当量比增加反应器中HCN和NH3浓度增大,而N2浓度减少;在模拟的工况中,热解气中的H2S和SO2对NO还原效率的影响不超过5%,且H2S对NO脱除的影响大于SO2。
【总页数】6页(P30-35)
【作者】李小丽;孙锐;张晓辉;吴少华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223
【相关文献】
1.热解气体流动的二维烧蚀热防护数值仿真研究 [J], 张涛
2.煤粉热解气还原NO的数值研究 [J], 贺东伟;程显峰;吴丽梅
3.SO2对热解气再燃还原NO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王英涛;范燕荣
4.煤粉热解气化耦合燃烧超低氮燃烧技术进展 [J], 刘兴;和宇;卢旭超;熊小鹤;谭厚章;惠世恩
5.CO2/N2气氛下煤粉热解气化特性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J], 张远航;赵菁;李德波;王长安;车得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Ox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52.99mg/m³升高至216.23mg/m³,将上述两指标上下限作为曲线终点得上线性关系图。发现在
NOx排放浓度控制在200mg/m³,煤质含硫量指标为1.482%。
|
【NOx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四、NOx控制技术考察
技术交流 咨询电科院环保所所长关于我厂NOx超标问题,祁所回复近期将派技术人员现场诊断。
NOx测量值偏大。
|
【NOx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二、NOx影响因素(二)煤质特性
+1.14
1#系统改造试验后数据
给料 机转 速平 均值
28.99
30.13
NOx排放 浓度为 124.63mg/m³
试验 后
现阶 段
1#系统近期运行数据数据 在给料机平均转速(给料量)基本相同 NOx排放 浓度为 212.50mg/m³
的情况下,在改造后一个阶段内燃用煤质含
硫量为1.853%的煤种时,NOx排放浓度平均 值为124.63mg/m³;在现阶段燃用煤质含硫 量为1.85%的煤种时,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为
212.50 mg/m³ 。
结论:煤质因素造成NOx排放浓度变化。
|
Hale Waihona Puke 【NOx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二、NOx影响因素(二)煤质特性
|
【NOx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三、NOx控制措施三(脱硫剂投加量)
脱硫剂的影响 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在循环流化床锅炉 运行的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石灰石,以提
脱硫系统改造前后对比
高钙硫摩尔比,但研究表明,富余的CaO
是燃料氮转化为NO的强催化剂,因此脱 硫剂的投入最终将增加NOx的排放。
脱硫系统改造前后排放浓度平均值 计划采取的措施 改造后严格 执行新标准
分级燃烧降低煤粉炉NOx排放的化学机理及影响因素
分级燃烧降低煤粉炉NOx排放的化学机理及影响因素煤燃烧对中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释放的SO2、CO2、NOx和粉尘量分别占到其总排放量的87%、71%、67%和60%。
燃煤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能源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更加快速发展。
在这之中,电厂排出的氮氧化物(NOx)对人类及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此,国家环保总局于1996年3月7日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96),明确规定了1997年1月1日起新、扩、改建300 MW及以上火电机组中固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650 mg/Nm3[1]。
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燃烧技术包括采用低NOx燃烧器、炉内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组织沿炉膛高度和水平方向的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燃烧,及尾部烟气再循环等技术。
根据西安热工研究院对中国21个电厂的51台锅炉NOx排放量的调查[2],采用空气分级燃烧等传统成熟技术后,锅炉燃用烟煤、褐煤时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燃用低挥发分的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时还远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针对降低燃用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电站锅炉NOx 排放的各类燃烧技术的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燃料分级燃烧作为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最为有效的炉内措施之一,在国外已经在电站锅炉中成功应用。
如日本的Nakoso电厂采用燃料分级燃烧后,NOx排放量降为120 mg/Nm 3;在美国的示范工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NOx的还原率为58%~77%。
主要探讨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对影响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各因素进行初步对比分析,以有利于进一步利用燃料分级燃烧降低中国燃煤锅炉的NOx排放水平,使大气质量得到改善。
1燃料分级燃烧对降低NOx的化学反应机理1.1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的基本原理NOx在遇到烃根CHi、未完全燃烧产物CO、C和未完全燃烧中间产物HCN基团、NHi基团时,会被还原为N2。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降低NOx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降低NOx的数值模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空气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燃烧工业中的排放量占了很大的比重。
因此,研究NOx排放的降低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降低NOx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在燃烧过程中向炉膛注入少量超细煤粉,利用煤粉再燃释放出的较为温和的火焰来限制主燃烧区内的高温区域扩散,从而降低NOx的生成。
因此,研究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对于燃烧过程中NOx的控制和减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在煤燃烧中降低NOx排放的数值模拟。
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模拟,分析超细煤粉再燃对煤燃烧中NOx生成的影响,探究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优化的可能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建立包含燃烧和化学反应的CFD模型。
2. 分析超细煤粉再燃对炉膛内气体流动和温度场的影响。
3. 研究超细煤粉再燃对煤燃烧中NOx生成的影响。
4. 探究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优化的可能性,为燃烧中NOx的控制提出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建立CFD模型,包含煤粉燃烧过程中的热传递、物质传递和化学反应等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煤粉燃烧过程中气体流动、温度场和NOx生成的情况。
四、预期结果通过建立CF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本文预期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 分析超细煤粉再燃对煤燃烧中NOx生成的影响,探究超细煤粉再燃技术优化的可能性。
2. 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为燃烧中NOx的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3. 为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降低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研究
降低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研究摘要:分析了煤粉燃烧生成NO X的3种机理,了降低NO X生成的措施,运用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催化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在综合各项降低NO X生成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NO X生成较为理想的燃烧方法:在燃料分级的基础上加入催化剂。
关键词:煤粉燃烧;降低NO X生成;机理1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大幅度提高,燃煤量也随之上升。
煤炭作为一种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氮氧化物,如不及时控制处理,会与碳氢化合物在晴天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数日不散。
这既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与人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相违背。
脱除燃烧生成的NO X,目前有2种方法,一种就是在燃烧过程中除去NO X,另一种即在排除烟气时脱去其中的NO X。
从NO X的生成机理上,主要从燃烧过程中寻找相应的措施,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理想的控制NO X燃烧技术。
2NO X生成机理煤作为一种化石能源,在数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它本身含有氮元素。
当煤作为一种燃料燃烧时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这些氮元素在不同的温度下与氧生成不同的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以NO、NO2、N2O、N2O5的形式存在,其中NO和NO2统称为NO X,NO X也是煤燃烧过程中的主要生成物,而NO在NO X中占到90%以上,NO2占5%~10%。
煤燃烧过程中,在生成NO X的过程中,同时也有NO X被还原成N2的化学反应生成,这些反应受温度以及燃料浓度的影响。
NO X 的生成主要有几个方面。
2.1热力型NO X的生成热力型NO X的生成是指助燃空气中的氮在15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遇到氧生成的氮氧化物,也称为温度型的NO X。
反应如下:N2+ONO+N,N+O2NO+O,N+OHNO+H.高温环境下总的反应方程式为:N2+O22NO,NO+12O2NO 2.热力型NO X生成预测式:=λ+1/2t式中,,,分别为相应组分NO,N2,O2的浓度;λ为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成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剧增大;t为时间。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Ox及N2O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O x及N2O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前言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因其燃料适应能力强、NO x和SO2排放低等优点,在以煤炭为主的固体燃料燃烧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然而,CFB燃煤的一个突出问题是N2O排放浓度较高,一般为(20~300)×10-6(φ),有时甚至达到400×10-6(φ),远高于传统煤粉炉N2O排放小于10×10-6(φ)的水平。
随着各国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除SO2外,燃煤过程中气体污染物NO x和N2O的排放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
研究表明,NO x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中,可导致对流层大气中O3增加,诱发酸雨,甚至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N2O则可穿过对流层到达平流层,诱发平流层O3空洞;同时N2O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CO2的几百倍,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
1.CFB燃煤过程中NO x和N2O产生机理1.1、NO x的形成机理燃煤过程中产生的NO x可分为热力型NO x、快速型NO x和燃料型NO x。
热力型NO x (Thermal-NO x)由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生成,当体系温度高于l300℃时,热力型NO x 的生成变得显著。
快速型NO x(Prompt-NO x)是由燃烧火焰中的CH i自由基和N2反应生成HCN,HCN又经其后的若干个基元反应被氧化而成。
燃料型NO x(Fuel-NO x)由燃料中的含N 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
由于CFB燃煤过程的燃烧温度低,通常为850~900℃,所以CFB燃煤过程中几乎没有热力型NO x生成;而快速型NO x生成需要自由基CH i存在,一般认为,自由基CH i在CFB燃煤过程中生成量极少,因此CFB燃煤过程产生的NO x主要来自煤中的含N化合物。
煤中N含量在0.4%~3%范围内,主要为芳香型的吡咯、吡啶和季氮3种结构.煤中的N在燃烧过程中分解,通过如图1所示的过程,形成CH i和HCN等中间产物,最终生成NO 和N2。
煤粉富氧燃烧下NO_x排放特性的模拟研究
煤粉富氧燃烧下NO_x排放特性的模拟研究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的大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主导着中国的能源结构。
氮氧化物(NOx)是煤炭燃烧生成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破坏生态均衡及人体的健康,而燃烧过程中大量排放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
富氧燃烧技术(O2/CO2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能够对CO2、SO2、NOx进行综合控制,是一项有极大发展潜力及优势的洁净燃烧技术,因此对煤粉富氧燃烧下NOx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别对甲烷及煤粉富氧燃烧下NOx排放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
首先使用Chemkin软件,对O2/CO2及O2/N2气氛下CH4/NH3、CH4/NO、CH4//NH3/NO火焰下氮转化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探究了高浓度CO2对燃烧过程中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H4/NH3火焰,O2/CO2气氛中,CO2通过CO2+H=CO+OH的反应生成高浓度的CO,从而改变了O/H/OH基元池的组成比例,增加了O、H、OH浓度,最终促进了NH3向NO的转化。
富燃条件下,CO2浓度对氮转化特性的影响存在三个区域,并且影响较大,而贫燃条件下其影响较小。
对于CH4/NO和CH4/NH3/NO火焰,高浓度CO2的存在不利于NO的还原,CHi-NO和NHi-NO的反应是NO还原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有利于降低NO排放量。
其次,本文基于CRN网络法建立了煤粉富氧燃烧的一维模型,结合前人的实验参数进行模拟。
模拟结果表明:富氧燃烧下氮转化率低于空气气氛,富氧燃烧具有较好的NOx减排潜力。
富氧燃烧下HCN和NH3浓度均高于空气气氛,有利于NO的再燃反应进行。
富氧燃烧煤粉的热解存在点火延迟现象,但CO2气氛对挥发分氮释放终值的影响不大。
当焦炭氮以HCN形式释放时氮转化率最低,HCN为焦炭氮的主要析出路径。
富氧燃烧中不会产生热力型NOx,并且Zelvioch机理会逆向进行,对NOx有一定的还原效果。
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
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煤炭的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颗粒物和酸雨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和控制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对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主要受煤种、燃烧温度、氧浓度、燃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煤种的煤粉燃烧特性各异,其中富含低挥发分的煤种NOx排放较高。
燃烧温度是影响NOx生成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燃烧温度促使NOx的生成和排放,因此降低燃烧温度是降低NOx排放的关键。
氧浓度是影响煤粉燃烧器中NOx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整氧浓度可改变NOx生成速率。
燃烧时间也会影响NOx的生成和排放程度,较长的燃烧时间会使NOx生成和排放增加。
针对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特性,有多种控制措施可供选择。
传统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低氧燃烧和燃烧过程控制。
低氧燃烧是通过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量来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低氧或过剩空气燃烧,从而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形成。
燃烧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延迟点火、燃烧器布置和燃烧器调整等。
延迟点火可以缩短燃烧时间,减少NOx生成和排放。
燃烧器布置和调整可以使煤粉燃烧器在更低的温度条件下运行,从而减少NOx的生成。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控制措施被提出来降低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
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
SCR技术是通过添加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氨气与NOx进行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
SNCR技术是通过向燃烧系统中加入氨水或尿素溶液,在高温下与NOx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这种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对温度的准确控制要求较高。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控制措施来降低煤粉燃烧器的NOx排放。
煤粉富氧燃烧CO_(2)富集特性与NO_(x)生成量模拟预测研究
煤粉富氧燃烧CO_(2)富集特性与NO_(x)生成量模拟预测研究严祯荣;钟布依;胡超;张涛;何翔;夏杰;滕澜;笪耀东【期刊名称】《动力工程学报》【年(卷),期】2024(44)4【摘要】分析了富氧下的煤粉燃烧特性、CO_(2)富集特性和NO_(x)生成特性,并模拟了CO_(2)富集和NO_(x)生成量的协同控制趋势。
结果表明:与空气燃烧相比,富氧燃烧条件下CO_(2)富集分布与NO_(x)体积分数分布是负协同效应;不同O_(2)/CO_(2)体积分数比的富氧下,随着O_(2)体积分数的增加,炉膛出口的CO_(2)体积分数和NO_(x)体积分数都先上升到最大值后稍微下降,呈正协同效应,但出现拐点的O_(2)体积分数不同;CO_(2)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能有效抑制NO_(x)的生成量;在富氧条件下,可实现炉膛出口的高CO_(2)富集与低NO_(x)生成量的协同控制技术。
【总页数】9页(P632-640)【作者】严祯荣;钟布依;胡超;张涛;何翔;夏杰;滕澜;笪耀东【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业锅炉低碳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上海金联热电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9.2【相关文献】1.高富氧鼓风时煤粉燃烧特性的研究:(高富氧大量喷吹煤粉操作技术...2.煤粉工业锅炉NO_(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器内二次风开度影响3.中心富燃料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4.氧分级对准东煤富氧燃烧NO_(x)生成与积灰特性的影响5.煤粉富氧分级燃烧NO_(x)排放特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粉炉富氧燃烧氮氧化物的产生
煤粉炉富氧燃烧氮氧化物的产生
在实际煤粉炉的燃烧过程中, 氮氧化物NOX的生成主要是三部分,即燃料NOX、热力NOX和快速NOX。
但其比例是不一样的。
对于快速NOX,即使α大于1,在局部区域也有可能因为混合不均匀而出现富燃料区域。
此时在该区域内产生快速NOX,由于其生成时间短,所以其生成量仅占总量的5%以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热力NOX占20%左右,且温度等对其生成有很大影响。
燃料占NOX75-80%左右。
由于燃料NOX又分为挥发分NOX和焦炭NOX,对高挥发分煤其挥发分NOX是主要部分,它在燃烧初期形成,即在离燃烧器很近的地方生成,运行工况对其影响很大。
而焦炭NOX受运行工况影响较小。
煤粉富氧燃烧过程中NOx生成和还原特性的研究(优选)word资料
煤粉富氧燃烧过程中NOx生成和还原特性的研究(优选)word资料国内图书分类号:TK224.1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 621.18 密级:公开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煤粉富氧燃烧过程中NO x生成和还原特性的研究博士研究生:曹华丽导师:孙绍增教授申请学位:工学博士学科:热能工程所在单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21年12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TK224.1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NO X FORMATION AND REDUCTION INOXY-COAL COMBUSTIONCandidate:Cao HualiSupervisor:Prof. Sun Shaoze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Affiliation:School of Energy Sci. & Eng. Date of Defence:December, 2021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摘要摘要煤粉的富氧燃烧技术是一种最具前景的碳捕捉及储存技术之一,可同时实现燃煤过程中CO2和NO等污染物的减排。
富氧燃烧(又称为O2/CO2燃烧技术采用纯氧结合一部分再循环烟气代替空气参与煤的燃烧,炉内低NO生成,有利于简化尾气净化装置实现CO2低成本捕捉,因此对富氧燃烧过程中NO生成和还原特性的深入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燃料氮和富氧燃烧特有的循环型NO,研究燃料氮在CO2气氛下向挥发分氮和焦炭氮迁移特性,弥补此研究的实验空白;着重于燃料氮以挥发分氮和焦炭氮形式在富氧燃烧过程的转化特性,以及循环型NO在挥发分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子过程中的还原特性,以新的方式获得对整个过程NO生成和还原特性的认识;采用自定义函数加入循环型NO以及燃料氮的中间路径,实现煤粉富氧燃烧过程中NO 的数值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热解 实 验 .
m ∞ 如
验系统及 方法 的详 细介绍参 见文献 [] 3. 煤 粉 的燃烧 实 验在 固定 床实 验 台上进 行 , 图 1 如 所示 . 式 炉 的出 口通 过加 热 的硅胶 管与 烟气分 析仪 管 相连 , 煤粉 燃烧 的气体产 物 由载气 携 带进 入 烟气 分 析 仪进 行 实时 监测 . 实验 时首先将 固定床 反应器 升温至 目标 温度 , 两 只热 电偶 温差小 于 1℃时 即认 为反应 待 区域温 度 已基 本恒 定 ; 然后 通人 总流量 为 1 / n 的 mi L 02 O 混合气 , 动 电脑 及烟气分 析仪 ; 01 / 2 C 启 取 .g煤粉
N0 ee s a e f o h c a si c e s n e ma i u o c n a i n f r la e r t so t o l r a e a d t x m m c n e t t so b n h r o NO o u t e s o t rr l a e p o e so g D wi t h re e e s r c s f h h
煤粉 的热解 实验 在热 天平 实验 台上进 行 .由于反 应温度较 低 时 ( 小于 1 0 0℃) 煤粉 低升温速 率下 N2 0 , 和 C 2 O 中的热解过程 大体一致 [, 本文 N2 5故 J 中的热解
实验 可基 本反 映煤 粉 富氧气 氛 中 的热 解过 程 , 有关 实
c n et t n r ih hc a sohg e o v r o ts f tn o 1As x g nc n et t nr e ,te o cnr i s ehg ,w ihl d ih r ao a e t NO cn es nr e o gca. y e o cnr i ss h i a o Da o ao i
分 释放 过 程 的改 变 可 能会 对 O2 O2 氛 中燃 料 N / C 气
的 释放 产生 一 定影 响 .
1 实 验 过 程
实验 中选 取大 同和神华 两种 高挥 发分 烟煤 , 元 其
素分析 和工业分析 见表 1 原煤经破碎 和研 磨后 , . 筛取
为 了研究 O /O 气 氛对不 同热解 特性 煤粉燃 料 2 2 C N 释 放过程 的影响 , 选取 挥发分及元 素 N 含量 相近 的 两 种典 型烟 煤 , 主要探 讨 热解 杼 I 同的煤 粉在 富氧 生不
第 1 8卷 第 5期 21 0 2年 1 0月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Vl .8 N O. 0 1 1 5 0c . 01 t2 2
J ur a fCo b sinS in ea dTe h oo y o n l m u t ce c n c n lg o o
煤 粉 热解 特性 对 富 氧燃 烧 中 NO 生成 规律 的影 响
王松岭,雷 鸣 ,黄江城 ,陆泓宇 ,王春波
( E 华j 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 院,保定 0 10 ) 70 3 摘 要:利用热天平确定两种挥发分含量相近烟煤的热解特性 ,然后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 比研究 了两种煤样富氧燃烧
中 NO 的释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热解特性优的大同煤 N 释放速率快 ,质量浓度高 ,最终转化率也要 明显高于神 O 华煤.随着 氧体积分数的增加 ,两种煤样燃烧过程中的 NO 释放速率加快 ,最大质量浓度升高 ,NO 释放过程逐渐缩 短.两种煤样燃料 N 的 N 转化率随着氧体积分数 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且大 同煤 NO 转化率下降更多.随着温度的 O 升高 ,两种煤样燃料 N的 NO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 ,且大同煤高温下 NO转化率下降较多.
Cha a t rsiso x — e m bu to r c e itc fO y Fu lCo si n
WANG o g l S n —i ng, LEIM ig, HUANG in c e g,LU n y n Ja g—h n Ho g- u, W ANG Chu b n— o
b t mi o sc a i h h v i lrv l t e c n e t a d t e eNo ee s h r ce si so h u v rz d c aswe e i u n u o l wh c a e smi o ai o t n . n n t a l h h r la e c a a tr t ft e p l e e o l i c i r s d e x d b d r a t r T e r s l e e a l d c t h t h u t i d i a f e . e e c o . h e u t g n r l i i a et a e NO ee s ae fDao g c a r a ta d t eN 0 n i s y n t r la er ts o t n o l e f s n a h
ta) C 作为最有希望实现 火 电厂 近零排 放 的技术之 一在 近十年 内得到 了快速 的 发展 _. 煤 电站 采用 富氧燃烧技 术后 , J燃 J 烟气 经干燥 脱 水后 可得 体积分 数高 达 9 %的 C ( 0 O2干基 ) 然后经 压 ,
图 2是 大 同烟煤 和神 华 烟煤 的热解 特性 曲线 }. 3 I 如 图所示 , 由于 煤 粉在 热解 前 进 行 了干 燥 , 两种 煤 故
样 在 2 0℃以前都没有 明显失重 . 0 随着温度 的继续 升高 , 同煤 的 DT 曲线 首 先 开始 下 降 , 明大 同 大 G 说 煤 的热解 反 应 已经 开始 , 发 分正 逐 渐析 出. 挥 与此 相
Abta t h r gai tcep r nsweefs p r r dt td ep rls h rce s c f wokn so s c :T emo rvme i x ei t r r me r i t ef me osu yt yoyi c aatr t so id f r o h s ii t
Ke wo d : o y - e o u to y rs x -u l mb si n; p r l s s h r c e it s NO e e s r c s ;N O o v ri n r t ; o y e o c n。 f c y oy i a a t rsi ; c c r l a ep o e s c n e so e a x g nc n e 。
N0 o v r i n r t f Dao g c a r p r h n t a f S e h a C a . e NO o v r i n r t s o o h c a s g c n e so a e o t n o ld o s mo e t a h to h n u O 1 Th c n e so ae fb t o l o
有所变化. 热解作为燃烧 中的一个重要初始过程 , 可 显 著 影 响 煤 粉 的 着 火 行 为 , 而 影 响 到 燃 烧 过 程 中 进 氮 氧 化合 物 的 生成 规 律 . 富氧 燃烧 中 , 氧化 合 物 在 氮 基 本来 自燃料 N, 而燃 料 N 主 要 以挥 发分 N 的形 式 释放 , 因此 煤 粉燃 烧 过 程 中 NO 的排放 水 平 主要 取 决 于 挥 发 分 的燃 烧 L.文 献 [] 2 J 3 中作 者 发 现 由于 煤 粉
—
・
4 6・ 0
燃
烧
科
学
与
技
术
第 1卷 8
第 5期
热 解特 性 的 不 同 , 富 氧燃 烧 中 , 在 两种 挥 发 分含 量 相
燃烧 中 NO 的生成 规律
近 的烟 煤 着 火 行 为 有 着 明显 的 区别 , 而 影 响 到 煤 进 粉 燃 烧 过 程 中挥 发 分 的 释 放 .由 于 大 部 分 燃 料 型 NO 是 由挥 发分 N 氧 化生 成 _, 4 因而 富氧 燃烧 中挥 发 ]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热解特性 ;N O释放过程 ;N O转化率 ;氧体积分数
中 图分 类 号 :T 6 K1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0 70 2 1) 50 0 .5 0 684 (0 2 0—450
Efe t f y o y i a a t rsiso u v rz d Co l n NO n r t n f c r l ssCh r c e it f l e ie a o P c P o Ge e a i o
(c o l f n ry o e dMeh nc l n ier g S h o o E eg P w r n a c a i E gn ei ,Not hn E et c o r nv r t ,B o ig 7 0 3 hn ) a n r hC ia l r P we U iesy ci i a d 0 1 0 ,C i n a
粒径 为 7 5~9 m 的煤 粉放人干燥箱 中, 15。下 6x t 在 0 C 干燥 3h以除去水分 .
表 1 煤样 的 工 业分 析 和元 素 分 析
煤 种
d
工业分析
v. d Am 民 WC d a . id a
元素分析
WOa , d WNd ia , WSd a
缩 冷却得 到液 态 C 2并 同时除去或 回收其他 污染物 . O, 由于 煤 中氮 在 燃烧 过程 中 的迁 移 机 制受 煤 质 及 燃 烧 气 氛 的影 响 显 著 , 此 富 氧 燃 烧 与 常规 燃 烧 反 因
1 收 稿 日期 :2 1 1 一 6 Ol — O .
应 气 氛 的差 异 可 能使 得 氮 氧 化 物 的生 成 及 转化 规 律
大 同烟煤
30 . 9
2. 76 4
1.l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