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f63a5233d4b14e852468fa.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选择题1.《金史》中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战争B.战争场面惨烈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D.火药威力巨大2.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实战是在()A.西汉末期B.三国时期C.唐朝末年D.宋朝初期3.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战国B.汉朝C.北宋D.明朝4.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A.科举制的创立B.印刷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政权的并立5.下图是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
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A.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C.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D.南宋末期开始用于航海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7.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不小心印成“”。
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A.东汉B.北宋C.南宋D.元朝8.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9.玄奘大师曾大量印刷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
这种印刷方式应是()A.拓石B.活字印刷C.雕版印刷D.激光印刷10.下图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他是()A.沈括B.蔡伦C.毕昇D.祖冲之二非选择题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开始运用于军事?(2)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最早运用于航海是在何时?(3)作为一名中国人,面对祖先伟大的发明创造,你有什么感想?2.请结合图片及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习题2(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习题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97886f12d2af90342e675.png)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5.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7.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80d4616fc700abb68fcd2.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选择题1.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
在元朝,政府极为重视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对此元政府为学习伊斯兰天文历法而设置的机构是()A.回回司天监B.市舶司C.回回药物院D.宣政院2. 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对世界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
根据你所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①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②发明者个人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③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④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4.MH370失联以来,我国海军舰船和飞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一直奔赴于相关海域搜寻飞机疑似踪迹。
舰船在海上航行用罗盘针指向,始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5.《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6.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
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8.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10.下列发明中属于宋代的有()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及答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816e2af45b307e9719741.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答案【自主学习】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刻版费工费时。
(2)毕昇、轮转排字法。
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丝绸之路、蒙古人的西征。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司南。
(2)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明。
(3)唐朝、唐朝末年、(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丝绸之路、驿站、(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
(2)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
【真题演练】1.D2.B3.A4.B5.D6.A 7、D8.(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自主学习】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
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_________(2)北宋的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_________。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______,之后传到________及__________,又经______传到波斯,后来经过________等途径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战国时,人们制成指南工具是_______(2)北宋时人们制成________,_______时期,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发明的作用是______(3)火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到_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发明的作用是: ___________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
宋朝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宋代的海路可通往_______,远至_______,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c91c130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e.png)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选择题(共9⼩题)1.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时期,许多数学、⼯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使学术得到⼴泛传播。
宋代在数学、天⽂、历法、地理、医药、农学等⽅⾯的探索与成就都达到了可喜的⽔平,这说明印刷术( )A.对世界产⽣了深远影响B.印刷术与造纸术相辅相成C.推动了宋代⽂化的繁荣D.印刷术有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2.这是⼀个值得⼤书特书的朝代,中国的“四⼤发明”它占三个……说起(这⼀时期)⽂⼈优雅淡定、含蓄从容的诗意⽣活,更是让⼈羡慕不已。
因此,它被⼈们誉为“⽂⼈的乐园”。
这个“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中国古代科技灿烂,⽂化昌盛。
下列⼈物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屈原﹣﹣《离骚》B.蔡伦﹣﹣发明造纸术C.毕昇﹣﹣活字印刷术D.关汉卿﹣﹣《窦娥冤》4.“从汗⼋⾥城(今北京市),有通往各省……的道路。
每条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四⼗或五⼗公⾥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
”这段材料证明( )A.唐代⽔陆交通平衡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C.元代交通四通⼋达D.明代重视民族团结5.印刷术尚未普遍应⽤的年代,⽂献的传播基本依赖⼿抄,⼿抄耗时长且较难保证与原⽂本⼀模⼀样,印刷术的普及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反映出印刷术( )A.推动了⽂化出版业的产⽣B.促进了教育⽂化事业的发展C.提升了⽂献传播的质量和效率D.产⽣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6.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明朝时仍未推⼴……因为古代中国书籍出版内容主要是历书、农书等⼯具书和儒家经史⼦集等经典(这些书籍⼀旦雕刻成版,“易成、难毁、节费、便藏”,且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艺)。
这反映了( )A.活字印刷术技术落后B.雕版印刷术更加灵活C.技术的推⼴有滞后性D.宋朝⼈们思想不开化7.近代欧洲很多发明影响⼈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某项科技发明深刻地影响了近代欧洲,对欧洲作战⽅式产⽣巨⼤影响、促进欧洲社会变⾰,该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药8.《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即…若⽌印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6f0d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1.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训练1.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改进C.科举制的确立D.宋词的繁荣2.《梦溪笔谈》记载毕昇的活字用胶泥刻制,“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
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
由此可见()A.古文献资料时代久远均不可推B.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因而可信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判断D.多种方法互证可甑别史料信度3.下图是河南省两处古迹遗存,它们反映出中原地区()A.悠久的星象观测史B.先进的建造技术C.高超的耕作水平D.精准的测绘水平4.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的探究主题是元代火铳泥活字版司南(模型)日本书籍封面C.古代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D.领先世界的中国发明5.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王朝。
”下列成就属于“赵宋王朝”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韩非子·有度》戟:“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A.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B.传说中的黄帝发明战车C.鬼谷子代表道家学派D.战国时期已使用指南针7.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①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①火药推动了欧洲社会历史变革①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8.对于活字印刷术,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详解):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详解):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1fe2203665ce050877321319.png)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识点一宋元时期科技的影响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A.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B.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条件D.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2.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
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3.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B.北宋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C.炼丹时偶然发明的火药,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D.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创造条件知识点二宋元科技的发明4. 下列人物中,通过科学发明的方式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马可波罗、亚历山大大帝B.毕昇、蔡伦C.郑和、阿基米德D.玄奘、鉴真5.下列叙述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是A.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临安城B.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C.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D.鉴真东渡日本时船上带有指南针6.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不包括A.纸币的流通B.火器的普遍使用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D.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升篇1.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6be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9.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学案(含答案)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史实,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
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史实,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3、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自读文本,预习评价1、我国_________发明了雕版印刷术,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字印刷术是怎样传到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时期人们制成指南的工具司南,_________时期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到___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_________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火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___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___比较发达。
元朝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________等欧洲国家,东西方的商人、使臣往来非常方便。
5、___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6、元朝在中央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科技人才受到重用。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一:归纳我国宋元时期取得哪些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有哪些原因?探究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我的问题与疑惑:四、学习小结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昇-----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元时期指南针北宋时期发明开始用于航海的科技火药唐朝时期发明,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和中外中外交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五、当堂检测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课堂检测题1、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36c0baaea998fcc220e3d.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D )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2.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
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D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3.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发明并应用于航海是在(B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4.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B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5.下列发明中属于宋代的有(B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D )A.罗马人B.印度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7.中国的四大发明的评价较为准确的是(C )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8.活字印刷术是谁最先发明的(A )A.毕昇B.沈括C.王选D.李冰9.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0.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11.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954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1.png)
课题:13.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 能说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制作工序、影响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和影响。
2. 能分析出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3. 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59-64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发明了什么印刷术?该技术有何弊端?(2)北宋时发明了什么?发明者是谁?(3)元朝时期科学家是谁?有何著作?印刷术有何创新?(4)活字印刷术有何影响?找出传播的时间及路线?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汉代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到宋代指南工具演变成什么?(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时间、传播途径、影响是什么?(3)火药发明于何时?于何时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4)宋元火药武器有哪些?(5)火药传播的时间、途径、影响是什么?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上交通:何时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什么?宋元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什么?元代的陆路通向哪些国家?(2)海上交通:宋元时期海路发达的条件有哪些?宋代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哪些国家和地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何时?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1、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2、宋元时期科技高度发展,分析发展原因。
(给与提示: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 A.秦朝B.三国C.北宋D.西汉2.史学需要具有历史情境再现能力。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67509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a.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北味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北味城市商业的繁荣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 “瓦子”的出现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
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
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B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C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D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3.“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B .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C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D .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4.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大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 .罗马人B .印度人C .日本人D .阿拉伯人5.“当11至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
”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 )A .造纸术的改进B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C .火药的发明D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6.《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
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材料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7.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到13世纪末才被欧洲水手掌握,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则是在( )A .唐朝初年B .北宋末年C .元朝末年D .明朝初年8.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996871195f312b3069a528.png)
七年级历史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2、“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3、下列是几个反映宋元时期历史的影视剧片段,其中有一个片段并没有真实再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它是()A.毕昇将黏土做成泥活字,用来排版印刷B.李某乘坐装有指南针的商船南下做生意C.文天祥在竹简上给皇帝写奏折D.蒙古军队在西征中用火炮攻打敌营4、下图为转轮排字法的模型,发明这一排字法的科学家是()A.毕昇B.王祯C.关汉卿D.祖冲之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造纸术②行省制③活字印刷④分封制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6、我国四大发明中北宋时期发明的是()A.造纸术和火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指南针D.指南针和造纸术7、“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这反映了()A.元朝建立了发达的驿站系统B.元朝城市防御设施完善C.宋朝驿站比较发达D.元朝城市设计合理,巨大美观8、古代出名的丝绸之路是中西方交往的严重通道。
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9、“渺小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其中提到的指南针传人欧洲与______人有关。
( )A.阿拉伯B.美国C.英国D.日本10、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以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1f4e22a300a6c30c229fb0.png)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 1 )发明:隋唐时期。
( 2 )局限: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知识点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3.指南针.火药4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知识点3 发达的中外交通5.概况:宋代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6.陆路( 1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 2 )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 3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7.海路( 1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 2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 3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8.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宋太祖时刻印《大藏经》,历时12年,雕版13万块。
雕版印完后,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人力与物力浪费。
后来谁的发明成功解决了印刷浪费这一难题( C )A.蔡伦B.沈括C.毕昇D.王祯知识点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B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3.宋神宗设置军器监,生产火药武器。
史书记载:“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作业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作业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e18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9.png)
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基本情况及影响。
【知识结构】【基础练习】1.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记载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2.《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
这体现了宋元时期()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由此可知元朝()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4.两宋时期,中国有三大科技发明者传播到西方,被马克思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被培根称为“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
这三大科技发明是()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B.传统农耕经济发展的反映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6. 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元朝时期,到广州进行买卖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明朝1368—1640年间,广州港已成为沿海地区最大的港口。
由此可见古代广州()A.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贸易中心 B.士贵商贱的观念逐渐被冲破C.长期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商帮成为了海外贸易的主体【综合应用】1.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据此能说明()A.活字印刷术是当时主要印刷技术 B.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领先C.学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 D.印刷术发展促进学术传播2.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b61c05e53a580217fcfe35.png)
2.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C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3.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4.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燃放某种物品特别多,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D)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8.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C )A.发明了中国象棋B.发明了火药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1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段史料反映的是(C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15.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B )A.造纸技术的改进B.印刷技术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D.对外交流的发展17.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北宋时,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C.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D.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武器有运载火箭等1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C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20.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
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C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发明了火药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21.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4839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d.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练习题及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烧成“”。
中国发明这一技术是在( )A.东汉B.北宋C.南宋D.元朝2.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A.印刷量大为增加B.印刷时可以套色C.印刷质量明显提高D.活字可以反复使用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这一徽标中有最早的指南仪器图像。
这一指南仪器是()A.罗盘针B.司南C.指南针D.磁针6.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
它是( ) 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船技术7.《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8.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
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金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9.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892485fbfc77da369b173.png)
七年级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
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D.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2、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应用于军事。
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金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3、如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4、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A.印刷量大为增加B.印刷时可以套色C.印刷质量明显提高D.活字可以反复使用5、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B.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C.指南针由印度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创造了条件D.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武器有运载火箭等6、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
它是( )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船技术7、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可通往的地区有( )①日本②高丽③波斯湾④印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被誉为“水手的助手”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 (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9、与中国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有关的是()A. 西域人B. 伊朗人C. 印度人D. 阿拉伯人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作业设计(解析版)
![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作业设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853b3958fb770bf78a55ec.png)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作业设计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和“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BD 与印刷书籍无关,所以答案选C 。
2. 转轮排字盘的发明,提高了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是排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他的发明者是( )
A. 毕昇
B. 王祯
C. 沈括
D. 朱彧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转轮排字盘,是由元代科学奖王祯发明的。
转轮排字盘的发明,提高了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是排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A 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 项沈括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其代表作品是《梦溪笔谈》;D 项朱彧是北宋地理学家。
ACD 项人物与材料内容无关,故选B 。
知识点2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3.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请看这幅图,它是我国人民发明的(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习题1(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习题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31a56561252d380eb6e82.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练习一、选择题1、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2、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5、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6、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7、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主要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C.造纸术的改进D.书籍销售的扩大9、“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对这段材料不正确的理解是()A.火药的使用为资产阶级摧毁中世纪封建堡垒提供了武器B.西方世界利用指南针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指南针的使用,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D.印刷术的推广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10、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2019·福建·真)诗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反映了()
A.陆上丝路贸易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七下西洋
2.(2019·鄂州·真)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
图所示小涵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突火枪
3.(2019·黄冈·真)“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
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4.(2019·淮安·真)“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
C.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5.(2019·宿迁·真)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6.(2019·青岛·真)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
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7.(2019·南充·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2019·南充·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作战方式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和火器 D.造纸术
9.(2019·沈阳·真)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
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10.(2019·常德·真)“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D.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11.(2019·孝感·真)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2.(2019·常德·真)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
”其谜底应是()
A.秦汉时期特征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征
C.隋唐时期特征 D.宋元时期特征
13.(2019·新疆·模拟)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庆典、庙会等场合,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对下图所示的燃放物使用得特别多。
在中国古代,对这种燃放物的生产起了直接促进作用的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发明④火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④D.①④
14.(2019·泰州·模拟)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D.宋代发明火药
15.(2019·菏泽·模拟)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是( )
①火药②造纸术③印刷术④指南针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16.(2019·咸宁·模拟)“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17.(2019·太原·模拟)(2019·山西太原期中)某学者认为:“两宋319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
”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民族政权并立,战争频繁②商业贸易繁荣
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④削弱宰相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8.(2019·滨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
人们将看到,这些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
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要说出我国古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发展的历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列举一例说明三大发明问世后,是如何改变当时人们生活状态和面貌的。
19.(2019·遂宁·模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该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为治理辽阔的疆域,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是什么?
【宋词赏析篇】
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分析上面两首词,指出它们的风格有怎样的共同点。
【科技发明篇】
材料五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15世纪前,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尤其是宋元时期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4)列举一项宋元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5 ACADD 6-10 CDCCA 11-15ADDDB 16-17BB 18.
(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战国时期,我国发明了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2)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19.
(1)科举制。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蒙古族。
行省制度。
(3)词风豪放。
(4)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