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海新区概况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以下简称茂名滨海新区)东毗阳江,西临湛江,面向南海,背靠我国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地处泛珠三角、大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的交汇点和重叠核心地带。东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相接,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和北背靠我国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内陆腹地广阔;南临辽阔的南中国海,地处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的交通走廊,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滨海新区石化产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是粤西地区正在崛起的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增长极。

滨海新区规划面积1688平方公里,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两区一县的19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茂名滨海新区地处泛珠三角、大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的交汇点和重叠核心地带,东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相接,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和北背靠我国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内陆腹地广阔;南临辽阔的南中国海,地处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的交通走廊,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开发条件优越。滨海新区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港口、岸线、土地、海洋、旅游等资源丰富。港口吞吐能力超过22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已经形成1350 万吨炼油和100 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规划到2020年,将形成4000 万吨炼油和200 万吨乙烯生产能力,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开发潜力巨大。滨海新区开发密度较低,除不到50 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和基本农田之外,大部分地区为可大规模开发的丘陵和滩涂地区,海岸线除水东港之外均未大规模开发。新区毗邻南海,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影响范围广阔。滨海新区地处湛茂阳经济圈的核心,东接阳江,西联湛江,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和辐射带动范围广。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港口)、管道、航空(湛江机场)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洛湛铁路在区内设立编组站和茂湛铁路加快建设,为茂名港发展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出海口、滨海新区辐射影响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创造了条件。

(二)重大战略意义

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既是茂名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势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战略需要。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有利于茂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在粤西培育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湛茂阳经济圈的崛起,提高粤西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和带动大西南和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广东在发挥珠三角的主体带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同时,在粤西地区构建新的战略平台,激活两翼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完善广东沿海区域经济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有利于推动广东全面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深度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和大西南的开发建设,打造广东对东盟开放的新门户,构建广东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格局。

(三)滨海新区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在粤西地区振兴发展中率先实现战略性突破,注重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创新发展。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用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用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用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用新模式打造新优势,使

创新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驱动力。

坚持互动发展。统筹滨海新区各功能区联动发展,滨海新区与老城区协调发展,滨海新区与周边区域互动发展,把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开创区域发展新局面。

坚持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提高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群众参与度,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形成经济发展、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

坚持绿色发展。把循环低碳理念贯穿到开发建设全过程,注重产业集聚和价值链提升,注重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环境的压力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战略定位

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以港口建设为龙头,与湛江港共同建设国家重要港口,建设面向东盟、辐射内陆腹地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加强滨海新区与珠三角、粤西、大西南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建设,加强与各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拓展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功能,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新的便捷出海口,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广东能源、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发挥石化产业优势,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培育形成上中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大型石化产业集群,打造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广东重要的能源基地,形成粤西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支撑点。抓住国家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发挥滨海新区海陆运输便捷的优势,积极吸引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到新区落户,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承接信息技术产业转移,建设信息产业基地。

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茂名滨海新区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海洋产业,培育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集约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建设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积极参与粤桂琼海洋经济圈经济技术合作,提升滨海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

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度假

旅游、高端滨海商务旅游、游艇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进一步推进滨海资源与周边的温泉资源、森林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机组合,努力创建现代化滨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将水东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海滨风情和生态文化特色的全国知名的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

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以开放促开发,构建广东对东盟的开放合作平台,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合作规模和水平,建设广东—东盟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示范区和保税港区,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粤西地区扩大开放,辐射带动大西南和中南地区对外开放,成为开放水平高、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大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资金、人才及服务辐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构建以新区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形成与周边区域和中心城市分工合作、互动多赢的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资源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成为辐射带动内陆腹地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新兴增长极。

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依托中央商务区、物流会展区和滨海旅游区等功能区,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建设快速交通体系,重点发展以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高等级城市快速通道,大力建设绿色慢行系统,支撑滨海新区人流、物流便捷流动。利用滨海新区山、海、岛、滩等生态资源的空间组合,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型新区,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富有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三、开发战略

按照“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区的战略目标,实施“以港兴区”、“产业振兴”、“城市南拓”战略,从根本上盘活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全局。

“以港兴区”战略。港口资源是滨海新区的优势和特色,是盘活全局的关键。港口兴,则新区兴。以增强港口功能和拓展腹地为重点,下大决心加快港口、通道和交通网络建设,形成范围较广的腹地和辐射圈。重点加强连接港口、机场、中心城镇的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性和顺畅性。通过与洛湛铁路、茂湛铁路、沿海铁路及各管道等干线网连接,为吸引和承接更广范围、更长距离、更大规模的物流提供重要通道。与湛江港共同建设国家重要港口,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引入港口开发战略合作伙伴,促进茂名港跨越式发展。

“产业振兴”战略。产业是支撑滨海新区发展的根本,是提升位势的核心。产业强,则新区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大型、配套、临港、集约”特点,建设大型工业项目、关联发展配套企业,促进工业临港布局,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海洋科技等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会展、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观赏农业、精准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