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5224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4.png)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一起由氢气导致的破坏性燃爆事件,深入讨论了这起事件中参与者的行为,环境因素,以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失误等,以期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从这起事件中可以得出的是,氢气所提供的可燃性特性很容易造成爆炸和火灾,应注意避免将其使用在容易造成火灾的环境中,并采取一些实际措施,例如在储存、输送、使用氢气时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关键词:氢气燃爆事故,火灾和爆炸,安全检查一IntroductionCase DescriptionOn July 17, 2023, a hydrogen gas explosion occurred at a metal processing plant in Southwest Chin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explosion occurred when workers were trying to troubleshoot a malfunctioning hydrogen gas generator used to power the facility’s alloys production line. The explosion produced a powerful shock wave, and reportedly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facility and neighboring areas.Participants’ Behaviour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workers at the metal processing plant had failed to follow safety protocols when handling and maintaining the hydrogen gas generator.Workers were not properly trained to use the generator, and had not taken the necessary steps to safely inspect and maintain the system. Furthermore, the workers had failed to identify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prior to operating the generator, which could have prevented the accident.Environmental FactorsIn additio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d significantimpact on the explosion. The facility had inadequate ventilation, which meant that the flammable hydrogen gas was not able to disperse quickly enough, and the risk of an explosion was increased. Furthermor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due to the close proximity of the generator to other equipment, sparks and heat generated from the generator could easily ignite the hydrogen gas.Government MistakesThe investigation also revealed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had failed to properly enforce safety regulations at the metal processing pla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failed to perform regular safety inspections of the facility, which could have identified potential safety risks and prevented theaccident from occurring.Conclusion。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及后果分析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及后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5348f1aef8941ea76e0558.png)
两 种 方 法 , 其 开 展 事 故 模 拟 和 后 果 分 析 。 利 用 自行 编 制 的 对
M A AB高斯 扩散 程 序 得 到 爆 炸 危 险 区 域 的 浓度 曲 线 , 析 TL 分
环 境 风 速 对 氢 气 扩 散 的影 响 , 风 速 越 大 , 险 区 域 越 向 泄 漏 即 危
>9.9 9 9
泄 漏 位 置
泄 漏 压 力
储 氢 罐顶 部
4 a 3MP
快 速 发 展 与 之 配 套 的 加 氢 站 等 基 础 设 施 。有 专 家 预 测 ,
欧 洲 、 国 和 日本 将 在 未 来 的 五 到 六 年 内实 现 氢 燃 料 电 美 池 、 能生 产 和 加 氢 基 础 设 施 的 商 业 化 。我 国 燃 料 电池 氢 技 术 虽 刚 刚起 步 , 在 政 府 能 源 、 保 战 略 的 推 进 下 , 但 环 发 展 速 度 不 断加 快 。 国 外学 者 研 究 表 明 , 能 量利 用 的角 度 分 析 , 压储 从 高 氢 是 最 为 经济 合 理 的选 择 , 由此 也 会 带 来 较 大 的安 全 而 问题 高 压氢 气 一 旦 发 生 泄 漏 , 可 能 引 起 火 灾 和 爆 炸 , 很 造 成 巨大 的 人 员 伤 亡 和 财 产 损 失 。 因此 , 安 全 是 制 约 氢 氢 能 发 展 和 推广 的 主要 瓶 颈 。 加 氢 站作 为 高 压 氢 气 储 存 较 为 集 中 的 区 域 , 安 全 其
某 高压 氢 气 加 氢 站 主 要 设 备 包 括 : 容 量 高 压 氢 气 大
管束 车 、 油 隔 膜 式 氢 压 机 、 气 站 高 压 储 氢 瓶 组 、 压 无 加 高 氢 气 加 注 枪 、 压 氢气 专用 阀件 和 泄 漏 检 测 报 警 装 置 等 。 高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及后果分析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及后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6b5a666529647d26285248.png)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及后果分析摘要:针对加氢站安全,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其开展事故模拟和后果分析。
利用自行编制的MATLAB高斯扩散程序得到爆炸危险区域的浓度曲线,分析环境风速对氢气扩散的影响,即风速越大,危险区域越向泄漏口收缩;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加氢站氢气泄漏全场景二维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无风情况下,氢气水平和垂直扩散速度很快,容易富集并形成爆炸气团,而在风速10m/s情况下,泄漏氢气被带动、吹散和稀释,难以富集,爆炸区域仅限于泄漏点附近。
环境风不利于氢气稳定扩散,对安全有利。
氢气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可循环利用、储存方式多样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之星。
在氢能的众多前景中,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应用之一。
而伴随着各国氢燃料电池项目的开展实施,势必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有专家预测,欧洲、美国和日本将在未来的五到六年内实现氢燃料电池、氢能生产和加氢基础设施的商业化。
我国燃料电池技术虽刚刚起步,但在政府能源、环保战略的推进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高压储氢是最为经济合理的选择,而由此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问题。
高压氢气一旦发生泄漏,很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氢安全是制约氢能发展和推广的主要瓶颈。
加氢站作为高压氢气储存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安全性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
国际上常用的加氢站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快速风险评级和量化风险评价,前者为定性评估,后者虽为定量评估,但在量化指标上存在较大争议。
国内浙江大学较早开展相关工作,研究了不同泄漏位置以及环境温度、风速对高压储氢罐泄漏扩散的影响,但场景较为简单,不适合于真实、复杂设施的事故模拟和后果分析。
考虑到氢气泄漏实验的危险性和高昂的费用,笔者选取某加氢站为工程实例,采用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CFD)两种方法对其开展氢气泄漏事故模拟和危险性分析,模拟结果可以为同类场所预防和抑制氢气扩散,减小燃烧爆炸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提供工程依据和参考。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资料
![氢气使用事故案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6e77891fd0a79563c1e724a.png)
案例一:
盐城市某化肥厂合成车间 管道氢气外泄爆炸事故
2
1、事故经过:
2001年2月27日16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某化 肥厂合成车间管道突然破裂,随即氢气大量泄漏。 厂领导立即命令操作工关闭主阀、附阀,全厂紧急 停车。大约5分钟后,正当有关人员紧张讨论如何 处理事故时,合成车间突然发生爆炸,在面积约千 余平方米的爆炸中心区,合成车间近10m高的厂房 被炸成一片废墟,附近厂房数百扇窗户上的玻璃全 部震碎,爆炸致使合成车间当场死亡3人,另有2 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6人受伤。
9
10点左右焊工对定子冷水正走出水管路放水管 砂眼开始焊接工作,当点焊时突然听到定冷水箱处 “砰”的一声,在场人员均听到此响声,初以为是 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抬头查找,发现连接定冷水箱 的管道上面有灰尘落下,焊工讲焊接的管道有轻微 的震动,立即停止工作,收回了一级动火工作票, 向上级汇报并进行原因分析。 2、直接原因: 定冷水正走出水管道内有残留的氢气,在电焊 过程中导致管道内的残留氢气浓度大于4%后产生的 爆燃。
16
遂决定重新建立内冷水压查看漏水点,当压力达 到0.2MPa时,发现汽侧端部约3点钟位置11号下层线 棒渐开线部分距铁心约500mm处向外漏水,但具体漏 点位置仍无法看到。经研究决定对发电机进一步解体, 拆出定子线棒。 鉴于以上情况,该发电机定子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 经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并请示国华公司及调度同意转入 A级检修,工期批准自4月15日至6月30日。
21
2、事故原因: 由于在发电机检修时,制氢站到发电机内部 的氢管道未采取彻底的隔离措施,而该管道两道 阀门又不严密,使发电机内氢气达到爆炸浓度, 而检修工作中使用的日用电风扇的按键,在启停 特别是换档时,产生电火花,从而造成了发电机 内发生氢气爆炸。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55cd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6.png)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氢能源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得到认可,氢气燃爆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此类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了解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2024年6月20日,在氢能源研发企业的实验室中,由于操作失误,一名实验员在搬运氢气罐时不慎碰撞,导致氢气泄漏。
实验员在察觉到泄漏后,立即通知了现场的其他人员,并寻求到了控制泄漏的方法。
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及时的应急响应,泄漏的氢气没有及时得到控制,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导致多名实验人员受伤。
首先,该事故的原因在于操作失误导致氢气泄漏。
实验员在搬运氢气罐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没有穿戴防护装备,并与罐体发生碰撞,导致密封性能受损,氢气泄漏。
这反映出在实验室等潜在危险环境中,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培训和教育不到位。
其次,该事故的后果在于缺乏规范的应急响应和控制措施。
实验员虽然发现了氢气泄漏,及时向其他人员报告并尝试控制,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应急响应计划和培训,没有有效地控制泄漏。
即使其他人员到达现场,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装备,无法有效处理事故。
特别是在氢气的泄漏和爆炸性质上,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非常有限,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范氢气燃爆事故的发生,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规范性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2.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
针对氢气泄漏和燃爆事故的特点,建立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培训员工并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3.配备专业设备和装备。
针对氢气泄漏和爆炸性质,提供专业装备和设备以进行应急处理,例如泄漏探测器、灭火器等。
4.加强监管和检查。
对潜在危险环境中的氢气使用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氢气燃爆事故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操作失误和应急控制不力等问题,对此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制定完善的应急响应计划,配备专业设备和装备,并加强监管和检查,为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保障。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81f9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4f88f781711cc7931b716ea.png)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某制药单位采用葡萄糖加氢工艺生产山梨醇,氢气储存于Φ3500×5200的立式储罐内,压力为1.0MPa(表压),温度为常温。
该储罐属于压力容器,若由于某种原因,氢气压力升高,超过设计压力,储罐将发生物理爆炸,氢气体积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爆破能量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的形式进行释放,而用于形成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约占总能量的5%~15%,形成冲击波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85%~95%,破坏作用最大,而冲击波在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P是引起破坏作用的主要因素。
影响超压△P的因素有发生爆炸的氢气压力、体积、绝热指数、与爆炸中心距离、空气的稀薄程度及传播途径障碍物等。
爆炸能量越大,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冲击波波阵面上超压越大,其破坏作用也越大,随着冲击波在空间的自由传播,能量逐渐减弱。
1爆破能量当氢气储罐发生物理爆炸时,氢气释放的爆破能量[1]:Eg=P×V÷(K-1)[1-(0.1013÷P)(K-1/K)]×103式中Eg——气体的爆破能量,kJ;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1.101MPa;V——容器的容积,50m3;K——气体的绝热指数,氢气的绝热指数为1.414[2]。
氢气释放爆破能量:Eg=P×V÷(K-1)[1-(0.1013÷P)(K-1/K)]×103=(1.101×50)÷(1.414-1)×{1-(0.1013÷1.101)(1.414-1/1.414)}×103=8770.42(kJ)由于用于产生冲击的能量约85%~95%,应对上面的结果进行修正,但从安全角度考虑,也可不进行修正。
为能较好表示实际状况,取最大值即95%进行修正。
即:Eg冲击波=95%×Eg=95%×8770.42=8331.9(kJ)将爆破能量换算成TNT当量:q=Eg÷qTNT=8331.9÷4500≈1.85(kg)qTNT为TNT爆热,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为4500kJ/kg。
氢气储罐物理爆炸评价
![氢气储罐物理爆炸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42f7f4fbe1e650e52ea9938.png)
氢气储罐物理爆炸评价一、简述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1)爆炸的特性一般来说,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①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②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③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④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2).爆炸类型按爆炸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其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
本分析的氢气储罐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二、爆炸的后果模拟1、爆炸能量(以工作压力计算爆炸能量)氢气储罐工作压力P=2.5MPa单台氢气储罐容积V=20m32.5MPa下氢气爆炸能量系数C p=3.75×103KJ/m3氢气爆炸能量L=C p V=3.75×103×20=7.5×104KJ2、将爆破能量q换算式成TNT当量qTNTTNT爆热值qTNT=4.23×103KJ/Kg(将爆破能量q换算式成TNT 当量qTNT,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kJ/kg,取爆破能量为4230KJ/Kg )故20m3氢气储罐的爆炸能量的TNT当量值:Q=L/qTNT=17.7Kg(TNT)3、确定爆炸的模拟比α标准炸药量Q0 1000Kgα=(Q/Q0)1/3=(17.7/1000)1/3=0.26式中α—模拟比Q0—基准炸药量取1000kg TNT kgQ—爆炸的能量TNT kg4、根据表附,表中列出的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以及破坏作用的超压值,从表4中找出对应的超压△P(中间值应用换入法)时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0,列于表5、表6中。
5、根据R0=R/α,算出实际危害距离,(距爆炸中心距离):R=R0α=R0×0.26式中R0——相当距离, m;R——实际距离, m。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b618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a.png)
氢气燃爆事故案例分析氢气是一种常见的燃烧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物性及易燃易爆特点,氢气燃爆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氢气燃爆事故为案例,对事故原因、后果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工业企业生产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燃烧反应。
天,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使得氢气泄漏到了工作区域。
由于工作区域存在明火,氢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引发了爆炸。
事故造成数名操作人员受伤,设备损毁严重。
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使用氢气的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氢气泄漏情况,导致泄漏继续扩散。
这可能是工作疏忽或未接受足够的培训所致。
2.置放明火:工作区域存在明火,但未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明火与泄漏的氢气相遇时,引发了爆炸。
3.设备检修不到位:泄漏氢气的原因可能是设备存在漏洞,未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
事故后果分析:1.人身伤害:多名操作人员受伤,其中部分人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氢气燃爆事故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爆炸、火焰和高温,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2.设备损毁:事故造成的爆炸和火灾使设备严重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生产停工、损失显著。
防范措施:1.操作人员培训: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氢气使用及泄漏处理的认识,使其能够妥善应对突发情况,避免操作失误。
2.检修维护:定期对使用氢气设备进行检修,修补漏洞和损坏,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杜绝泄漏的可能。
3.防火措施:在使用氢气的工作区域,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如禁止明火、配备灭火器材等,以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4.气体检测装置:安装氢气泄漏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氢气泄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泄漏源治理。
5.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对氢气燃爆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结论:氢气燃爆事故由于其特殊的物性和易燃易爆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为了预防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并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
氢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氢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ab8eca844769eae109ed3a.png)
氢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摘要: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食品、电子等多种行业,氢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盛装在气瓶中。
本文通过对氢气气瓶物理爆炸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为使用氢气气瓶的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氢气气瓶物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1 氢气的危险性分析氢气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252.8℃,气体密度0.0899g/L,极易燃。
氢气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食品、电子等多种行业,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盛装在气瓶中。
氢气气瓶属于压力容器,由于气瓶质量不合格或储存使用不当等均可能会导致气瓶发生爆炸事故。
氢气瓶爆炸属于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
气瓶爆炸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相关。
容积与压力相同而相态不容的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产生的爆破能量也不同,而且爆炸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其能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2 事故后果模拟2.1 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1、气瓶爆炸能量计算氢气瓶中的氢气是以气态形式存在而发生物理爆炸,爆炸的能量与气瓶内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有关,其释放的爆炸能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Eg—气体的爆炸能量,kJ;P—容器内的绝对压强,MPa;V—容器的容积,m3;k—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
2、爆炸冲击波及其伤害、破坏作用压力容器爆炸时,能量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破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3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后两者所消耗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3%~15%,即绝大部分的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释放,冲击波是由压缩波叠加形成的,是波阵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超压准则认为,只要爆炸波的超压达到一定值,便会对建筑物构件及各种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超压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表2.1-1和表2.1-2。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aec6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及应对措施一、事故后果分析1.人员伤亡:氢气储罐爆炸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造成自身与周围环境的伤害。
在爆炸事故中,人员可能会受到直接的爆炸冲击波和剧烈的火焰伤害,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2.重大财产损失:爆炸事故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火灾,火灾在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量财产的毁坏,例如储罐、设备、周围建筑物等。
因此,在事故后处理火灾以及恢复受损的财产是重要的任务。
3.环境污染:氢气爆炸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气体,其燃烧将产生大量烟雾、热辐射和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4.经济影响:氢气储罐爆炸事故对所在地区的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爆炸事故可能致使企业停产停工,造成不可估量的生产停滞和经济损失。
同时,逃逸的氢气可能还会破坏周边企业的设施和设备,间接导致更广泛的经济影响。
二、应对措施1.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事故应急机制。
该预案应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及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包括应对爆炸事故的救援程序、人员疏散程序以及火灾扑救等。
2.安全管理:加强储罐及相关设施的安全管理,按照规定定期对储罐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对于储罐内的氢气应按照规定进行泄漏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人员培训:对储罐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熟悉、紧急逃生和急救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储罐内氢气泄漏等危险情况的判断和处理。
4.监测系统:建立可靠的氢气泄漏监测系统,及时预警、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灵敏度和可靠性,能够实时监测氢气浓度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警。
5.安全设施:加强储罐区域的安全设施建设,包括防爆墙、消防设备、泄漏收集装置等。
防爆墙的设置能够减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并防止爆炸事故扩大。
消防设备和泄漏收集装置能够快速控制火灾和泄漏,减少事故损失。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3f31f37caaea998fcd220e4e.png)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简述某厂芳烃分离装置开工前向氢气瓶群中的一个气瓶充装外购高纯度电解氢,充装结束后,对瓶口的法兰拆装“8”字形转换盲板时,发生瓶口着火引起单瓶粉碎性爆炸,造成了站毁人亡的特大事故。
该贮气站共有氢气瓶12只和氮气瓶10只。
站内有面积为109m2的充氢压缩机房及氢气压缩机两台,并有附属的充氢管系。
爆炸由V204/4瓶引起并呈粉碎性破裂,紧靠它的V204/8瓶被爆炸冲击波拔断M30的螺栓6只,整体飞出16m。
2.事故原因分析(1)气瓶站是为装置开停工设置的,而设备、管系、阀门长年维修计划不落实,阀门内漏情况不清楚,在要使用时的气密检查又没有发现问题,使用中保留了泄漏的阀门。
(2)充氢量没有检查、平衡、控制。
现场已充完250瓶,按0.04m/瓶计,已充10m3的氢气;而V204/4的设计容积为4.3m3。
若稍加平衡,在事故前可发现充氢过程的不正常状况,事故有可能避免。
(3)法兰拆装作业。
工人在爆炸环境下用铁质搬手拆装,当有氢气泄漏时,铁质金属间的机械撞击、摩擦均可导致燃爆事故的发生。
(4)瓶站中其它气瓶的估计从V204/4残片机械性能分析,瓶体在瞬时高压的冲击下,壁厚有不同程度的塑性减薄,使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此种状态的材料对氢脆特别敏感,易发生氢脆开裂。
3.事故预防措施(1)必须对氢气充装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存在缺陷的部件,及时更换。
(2)对充装计量系统进行改造,使原有的人工控制,更改为带安全联锁的自动化控制,防止出现超量充装的问题。
(3)加氢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杜绝再次发生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铁质扳手等不发火工具的情况。
(4)对加氢站内储氢容器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壁厚符合安全强度要求。
对不适用于氢气长期贮存的设备材料进行更换,增加其防氢脆能力。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2343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d.png)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危险事件,对于确保加氢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进行模拟及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的模拟及分析,来评估事故的可能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在模拟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时,首先需要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的原因可以包括设备故障、操作错误、不当维护等。
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氢气的泄漏,从而造成爆炸发生。
因此,在模拟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模拟。
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包括氢气泄漏的速率、泄漏的位置和泄漏持续时间等。
通过对加氢站的结构和设备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的数据,可以预估这些参数的数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氢气的特性,例如其容易燃性、爆炸极限等。
这些参数对于事故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在模拟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估计和处理。
在对高压氢气泄漏模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爆炸模拟。
爆炸模拟需要考虑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爆炸范围、爆炸能量等因素。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现场实验或者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
通过模拟,可以评估爆炸的威力和影响范围,并为事故后果评估提供参考。
在模拟及分析了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氢站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此外,应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于氢气泄漏的监测和控制,可以采用氢气泄漏报警系统和风速及风向监测系统等设备,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对于确保加氢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模拟及分析,可以评估事故的可能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应加强对加氢站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工业氢气爆炸实验报告(3篇)
![工业氢气爆炸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fbc5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b.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氢气(H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高度易燃易爆的特性,氢气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氢气的爆炸特性,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工业环境下的氢气爆炸实验,探究氢气爆炸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氢气爆炸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氢气爆炸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氢气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三、实验原理氢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比例范围内,遇到点火源时会发生爆炸。
实验中,通过控制氢气浓度、氧气浓度、点火能量等因素,模拟工业环境下的氢气爆炸。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氢气、氧气、氮气、点火器、爆炸容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
2. 实验设备:爆炸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氢气、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
2. 安装实验设备:将爆炸容器、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设备安装到位,并连接数据采集系统。
3. 气体混合:通过流量计调节氢气、氧气和氮气的流量,使混合气体达到预设浓度。
4. 点火实验:使用点火器点燃混合气体,观察爆炸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包括爆炸压力、爆炸温度、爆炸持续时间等,评估氢气爆炸的影响因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气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氢气浓度的增加,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也随之增加。
当氢气浓度达到4%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
2. 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对氢气爆炸的影响较大。
当氧气浓度低于18%时,氢气无法燃烧;当氧气浓度超过18%时,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随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3. 点火能量:点火能量对氢气爆炸的影响较大。
点火能量越高,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越高。
4. 实验事故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氢气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氢气泄漏、点火源存在、混合气体浓度过高等。
氢气闪爆事故分析
![氢气闪爆事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09f93290c69ec3d5bb75ee.png)
氢气闪爆事故分析10月18日14时20分,某石油化工公司实业公司二氧化硫车间在检修中发生一起闪爆事故,造成1人重伤、1人轻伤,重伤者经抢救无效于11月3日0时18分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一、事故经过该实业公司是隶属于锦州石油化工公司独立经营的综合性企业,位于锦州市古塔区重庆路2号,成立于1989年。
系某石油化工公司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
经营范围包括:炼化检维修、化工生产、机械加工、工程施工等。
二氧化硫车间原来为某石油化工公司化工一厂闲置装置和设备,实业公司按照石油化工公司领导的要求盘活固定资产。
二氧化硫装置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采用硫磺纯氧燃烧、硫酸精制、全无油压缩液化工艺。
10月11日,实业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例会,针对二氧化硫车间近期生产不稳定、罐存已满等情况讨论确定5项整改措施,并决定在装置停产时进行部分检修。
10月13日,二氧化硫车间将检修项目、检修用料单、施工图纸上报到实业公司生产科,第二天生产科将检修任务移交实业公司工程部,当日工程部将检修任务安排给实业公司综合施工队。
10月17日9时,二氧化硫车间操作员刘某、王某对2#硫酸干燥塔处理后,从塔内向酸池排出浓硫酸(98%)约5.5吨,13时30分向塔内注水清洗了3遍。
10月18日9时,综合施工队作业组刘某等4人(焊工2人、起重工1人、作业组长1人)到达施工作业现场,在车间技术、设备负责人蔺某、安全员刘某签发的用火票、用电票到位后用水焊将1#、2#酸塔封头螺栓切割掉(因酸腐蚀螺栓无法拆下)。
13时30分对1#、2#酸塔封头管线进行吊装拆卸,14时20分水焊工杨某斜背向塔顶部,在距塔顶部南面约3米处,用水焊切割与2#酸塔顶相连的Ф80管线时,2#硫酸干燥塔发生闪爆,塔顶封头炸至地面,将站在酸塔顶旁边的临时工张某和附近作业距离塔顶3米处的临时工刘某灼伤(杨、刘、张三人均与塔顶部在同一层平台)。
实业公司当即将两人送往解放军第205医院住院治疗,并向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监督部报告。
氢气瓶发生物理爆炸模拟分析
![氢气瓶发生物理爆炸模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8d00acda38376bae1fae4b.png)
心 R 和目标与与基准爆炸中心的相当距离 R0之比与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所消耗
的炸药量 q 和基准炸药量 q0 之比的三次方根相等, 则所产生的冲击波波压相同,
用公式表示如下: 若 R/R0=(q/q0) 1/3 =α , 则⊿ P=⊿ P0
本公式也可写成为:⊿ P(R)=⊿P0(R/ α )
利用上式可以根据某些已知药量的试验所测得的超压来确定任意药量爆炸
听觉器 官损伤或 骨折 内脏严 重损伤或 死亡 大部分人员死亡
对应伤害半径
R3(轻伤半径) R2(重伤半径 ) R1(死亡半径)
5.7.3.4 冲击波的超压
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与产生冲击波的能量有关, 同时也与距离爆炸中心的
远近有关。 实验数据表明, 不同数量的同类炸药发生爆炸时, 如果目标与爆炸中
时在各种相应距离下的超压。
表 5.7.3.4 1000kgTNT 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
距离 R0/m 20
25
⊿ P0/MPa 0.126 0.079
30 0.057
35 0.043
40 0.033
45 0.027
50 0.0235
综上所述, 计算压力容器爆破时对目标的伤害、 破坏作用, 可按下列程序进
5.7.3.2 压缩气体的爆炸能量
当压力容器中介质为压缩气体, 即以气态形式存在发生物理爆炸时, 其释放
的爆破能量可按下式计算: Eg=[PV/(k-1)] ·{1-[0.1013/P] (k-1)/k } ×103
式中, Eg——气体的爆破能量, kJ;
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MPa; V——容器的容积, m3;
贮氢罐物理爆炸事故后果定量分析
山东电力研究院 马义河
氢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1eaa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6.png)
氢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氢气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化工生产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极易燃性和爆炸性,氢气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某氢气火灾事故为案例,对事故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人们对氢气安全意识,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背景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氢气作为生产原料。
8月15日晚上,某生产车间内突然传出爆炸声,随后火势迅速蔓延,整个车间瞬间被火焰吞噬。
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组织应急救援,但由于火势蔓延迅速,5名员工被困在火场内,造成3名员工死亡,2名员工严重烧伤。
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操作人员失误通过调查,事故初步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在使用氢气的过程中存在失误操作。
据事故现场监控录像显示,当时有两名操作人员在车间内操作氢气相关设备,其中一名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发生了动作不慎,导致氢气泄漏并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引发了爆炸。
2. 设备故障另外,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氢气设备也存在故障问题。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发生前,氢气生产设备存在泄漏现象,但是因设备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导致了氢气泄漏和爆炸。
3. 未能及时处置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措施不当也加重了事故的后果。
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火灾,造成了火势蔓延迅速,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1. 事故影响此次氢气火灾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2人严重烧伤,以及大量设备和物资的受损,导致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事故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应对措施对于此次氢气火灾事故,企业应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规范操作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因操作失误导致氢气泄漏。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07e53bc1c708a1294a4448.png)
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模拟及分析摘要:运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FLACS软件模拟上海世博加氢站内高压储氢气瓶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的情况,研究不同环境风速对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基于FLACS的模拟方法,能够实现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全过程的模拟,对爆炸超压波进行实时的三维展示;爆炸强度随障碍区域拥塞度和环境风速的增大而显著增强,危害距离随环境风速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对比危害距离模拟值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可以发现,计算值略高于模拟结果,经验公式偏保守。
为了解决传统燃油汽车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石油紧缺以及大气污染问题,清洁、高效的氢能汽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
加氢站作为实现氢能汽车商业化的必备基础设施,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2013年3月,全球范围内正在运行的加氢站已逾200座,此外还有107座计划待建[2]。
氢气具有密度小、扩散系数大、点火温度低、爆炸极限宽(体积分数为4%~74%)、燃烧火焰速度快等特点[3],加氢站内存储的大量高压氢气若发生泄漏,极易形成大规模可燃气云,一经点燃便会引发剧烈的爆炸事故,对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对加氢站高压氢气泄漏爆炸事故进行研究,认清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发展规律十分必要,对防爆区域划分、事故防范控制措施制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评估可燃气体泄漏爆炸事故后果常使用基于经验或半经验的扩散和爆炸模型的传统方法[4]。
传统方法将气体泄漏后的扩散和爆炸从时间和空间上分割[5],显然与实际不符.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针对泄漏爆炸事故新的数值方法不断涌现,其中FLACS(flame accelerate simulator)是一种基于CFD技术的专业模拟气体扩散、燃烧和爆炸的软件,能够耦合火焰与装置、管道、设备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直接对气体爆炸波进行计算,实现对泄漏爆炸后果的量化计算及分析。
另外,该软件特别针对氢气的扩散和爆炸对模型进行修正,形成了针对氢气扩散和爆炸的模块。
氢气钢瓶充装、加氢工艺事故案例分析
![氢气钢瓶充装、加氢工艺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e69b75af1ffc4ffe47acf8.png)
3.10 氢气瓶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的基本情况2004年7月23日13时50分左右,连云港新力源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3只氢气瓶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间平房倒塌,另有1间平房严重变形,墙体开裂,距爆炸地点60m上的房屋窗户的玻璃被震碎,事故中1人死亡;18时20分左右连云港东海县宏伟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又发生一起2只氢气瓶爆炸事故,死亡1人,瓶组间炸塌;18时35分左右连云港鑫安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再次发生一起3只氢气瓶爆炸事故,爆炸导致瓶组间隔墙倒塌,死亡2人,受伤2人,距爆炸地点60多m远处的房屋窗户的玻璃被震碎。
2对事故的调查调查组作了现场勘查和大量的调查工作。
从现场勘查和调查中得到了如下信息:①瓶组间的建造均不规范:3家单位的瓶组间均为混砖结构,房屋的泄压面积均很小,瓶组没有可靠接地,而且都没有另设重瓶库和空瓶库,而是将待用重瓶和换下的空瓶直接堆放在瓶组间;②发生爆炸的气瓶数量多,3起事故共发生了8只气瓶爆炸;③爆炸均发生的换瓶(开瓶阀)过程中;④爆炸特征相似,8只气瓶均被炸为数块,气瓶残片断口形状相似,大部分断口与瓶壁呈45°,少部分呈90°。
气瓶残片均未发现腐蚀、机械划伤、裂纹等缺陷,气瓶残片壁厚未见明显减薄;⑤爆炸气瓶无必然联系,尚能辨别基本信息的5只气瓶分属3家制造厂制造,制造日期各不相同;⑥气瓶的充装为同一单位。
3事故定性为了准确的分析事故原因,首先必须对事故进行定性,即确定爆炸属于物理性还是化学性爆炸。
3.1初步分析由于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发生的机理不同,因而两者爆炸呈现不同的特征:①达到化学爆炸条件的气瓶,无论气瓶质量如何,均会发生爆炸,因此会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而物理爆炸通常会呈明显的个性特征。
②所瓶发生物理爆炸一般不产生碎片或只产生少量碎片,而气瓶发生化学爆炸一般会产生碎片或碎片数量较多。
③气瓶发生物理爆炸时,断口的撕裂方向一般和气瓶的轴向大体一致,而发生化学爆炸时,断口的撕裂方向一般呈无规则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2T16:16:36.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张野[导读] 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工作人员的作业岗位也应尽量布置在爆炸范围之外,以减少爆炸带来的人员伤害。
摘要: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气体,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食品、电子等多种行业,氢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盛装在气瓶中。
本文通过对氢气气瓶物理爆炸进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为使用氢气气瓶的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氢气气瓶物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1 氢气的危险性分析
氢气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252.8℃,气体密度0.0899g/L,极易燃。
氢气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食品、电子等多种行业,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盛装在气瓶中。
氢气气瓶属于压力容器,由于气瓶质量不合格或储存使用不当等均可能会导致气瓶发生爆炸事故。
氢气瓶爆炸属于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
气瓶爆炸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相关。
容积与压力相同而相态不容的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产生的爆破能量也不同,而且爆炸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其能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2 事故后果模拟
2.1 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
1、气瓶爆炸能量计算
氢气瓶中的氢气是以气态形式存在而发生物理爆炸,爆炸的能量与气瓶内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有关,其释放的爆炸能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g—气体的爆炸能量,kJ;P—容器内的绝对压强,MPa;V—容器的容积,m3;
k—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
2、爆炸冲击波及其伤害、破坏作用压力容器爆炸时,能量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破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3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后两者所消耗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3%~15%,即绝大部分的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释放,冲击波是由压缩波叠加形成的,是波阵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超压准则认为,只要爆炸波的超压达到一定值,便会对建筑物构件及各种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超压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表2.1-1和表2.1-2。
表2.1-1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准则
则
式中:R—目标与爆炸中心距离,m;
R0—目标与基准爆炸中心的相当距离,m;
q0—基准炸药量,TNT,kg;
q—爆炸时产生冲击波所消耗的炸药量,TNT,kg;
△p—目标处的超压,MPa;
△p0—基准目标处的超压,MPa;
α—炸药爆炸试验的模拟比。
本文采用TNT当量法对氢气气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的伤害、破坏作用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选用1000kgTNT作为基准炸药量(q0),1000kgTNT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超压见表2.1-3。
表2.1-3 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
将爆破能量q换算成TNT当量qTNT。
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能量4500 kJ/kg,故其关系为:
3、氢气气瓶爆炸计算过程
①根据公式(1)计算出气瓶爆炸的能量;
②根据公式(3)将气瓶爆炸的能量换算成TNT当量;
③根据冲击波对人或建筑物造成不同后果的冲击波超压值在表2.1-3中计算相对应的目标与爆炸重型的距离R0(中间值用插入法);
④根据公式(2)计算出气瓶爆炸造成的不同事故后果的半径。
2.2 模拟计算结果
本文选用工程压力为12MPa,容积为40L的氢气气瓶进行物理爆炸事故后果模拟计算,氢气的气体绝热指数取1.412,计算结果如下:表2.2-1 爆炸对人体伤害事故后果模拟表
3 结论
由计算结果可知,氢气瓶一旦发生物理爆炸事故,会对爆炸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和建构筑物造成伤害。
因此,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和使用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国家相关规定,气瓶必须是具有“气瓶制制造可证” 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气瓶应定期检验,不得超过有效期,瓶外表面的颜色标志要符合规定,新瓶首次充装前一定要进行抽空处理,严格落实气体八不充装的规定,防止气瓶爆炸事故的发生。
使用单位宜设置专用的气瓶间,气瓶间根据潜在的破坏程度进行专门的防爆设计,严格按照有关安全使用规定正确使用气瓶,工作人员的作业岗位也应尽量布置在爆炸范围之外,以减少爆炸带来的人员伤害。
参考文献
[1]郑建国,丁德馨,叶勇军.小议氮气气瓶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12):9.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安全评价第3版[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563-568.
[3]赵英汉,金浩.氢气瓶爆炸原理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爆破,2011, 28(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