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汉时期帝王冕服形制的承袭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秦汉时期帝王冕服形制的承袭与发展
作者:王钠
来源:《美与时代·上》2022年第05期
摘要:冕服与装饰其上的十二章纹作为礼制和身份的象征,服务于宗教神学统治,能够体现天子受命于天、不可僭越的正统地位。
古时“以冠为纲”,冕冠能够起到统服的作用,而十二章纹也是封建舆服制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从周代冕冠形制、冕服衣裳形制和其中关于十二章纹的问题入手,分析秦汉时期帝王冕服对于周代冕服形制的承袭与发展。
关键词:秦汉时期:冕服;冕冠;十二章纹;承袭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创建‘三度一体’横向平台与艺术学科‘大视野’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5832012220)研究成果。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凸显自己的权威或力量,会在身上装饰禽类的羽毛或者在身上涂满彩绘,以此展示美的特殊含义,表明对上天的虔诚崇拜。
这种彩绘装饰可以说是服饰纹样发展的萌芽,为冕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周代开始,统治阶级的服装、旗帜以及使用器物上绘制被称为“十二章纹”的各种图案。
周礼严密,帝王所穿的吉服皆有明确的规格,其中,十二章纹不仅起到图案的装饰作用,也能作为君臣不同的身份与等级象征,并作为固定模式贯穿使用于整个封建王朝。
出于政权统治需要,将现有的纹样样式标识在衣服上,既符合审美需求,又彰显统治者身份地位的冕服就此产生。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
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1]冕服制度为宗教神权统治服务,包含一种神学色彩,体现了统治阶级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子受命于天,通过等级秩序统治四方,其服饰有别于其他隶属阶级,属于不可僭越的规章。
另外,天子在不同场合也会穿着与之相配的冕服。
一、服饰传承——周代帝王冕服形制
在周代,冕服的使用仅限于特别隆重的场合,如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祀四望山川,祭社稷等。
汉代服制“以冠为纲”“以冠统服”,可见“冠”在冕服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故在研究帝王冕服时,应主要考察冕冠形制,继而研究衣裳形制和关于十二章纹的问题。
(一)冕冠构成形制
冕冠是礼冠中最为尊贵的一种,古人头戴之冠,以“冕”为最高形式,早期的冕冠又称为“爵弁”,成语“冠冕堂皇”也由此引申而来。
总的来说,冕冠的构成要件有延、衡、卷、纽、笄、旒、缨、纮、天河带、充耳等。
延是冕冠的冕板,位于冕冠顶端,也可写作“綖”。
历代延板的形制不尽相同。
譬如周代延的尺寸宽八寸、长一尺二寸,到东汉永平二年(59)则改为宽七寸、长一尺二寸。
延通常是形状前圆后方的长形木板,有着天圆地方的含义,并一直沿用到明代以后,随着冕服的停用才消失。
戴冕冠时,需使冕板前低后高,角度向下倾斜,用以警示戴冠者谦恭勤勉、关怀百姓。
包着延板的板衣是用缯做成的丝织物,朝上的部分是玄色,朝下的部分是朱色或纁色。
延板下有玉制的“衡”,在冕冠上起到维持延板平衡的作用。
冕版的前后都垂有玉旒,这是为了遮挡戴冠之人视线中的不正之物,有“视而不见”的含义。
帝王的冕冠为最高形制,前后都垂有十二道旒,每道旒上有十二颗玉珠,因此共计二十四道旒,二百八十八顆珠。
穿旒的丝绳是由五彩丝线编织而成的,“五彩”通常有赤、白、青、黄、黑,亦可说是朱、白、苍、黄、玄。
丝线上每相隔一寸会打一个结,这个结被称为“就”,可以起到防止玉珠之间互相并和的作用。
冕板之下有帽卷“武”,冠武的两侧都有小孔,可以从中贯穿玉笄来固定冕冠。
笄的两端系有两根彩色的丝带,丝带下垂到下颌处打结,又在耳旁各垂系一颗圆形的玉石“瑱”,别名为“充耳”,以示“充耳不闻”,有“非礼勿听”的含义[2]。
冕冠的形制世代相承,一般在继承传统制度的前提下有局部创新。
(二)冕服构成形制
据记载,周代冕服的构成包括:上衣、下裳、中衣、袴、袜、舄、腰带(革带、大带)、蔽膝、佩玉、绶、剑、圭。
冕服的用色也强调了冕服的正统意义,历史上记载的冕服,上衣使用正色,下裳使用间色,帝王冕服为玄色上衣和纁色下裳,朝臣则需穿着彩色的朝服才能上朝议事。
1.玄衣纁裳
冕服的一般形制为上衣下裳,上衣用表示天色未明之色的玄色,下裳用表示黄昏之地色的纁色。
天子冕服的上衣通常用被称为缯的黑色的丝织品来制作,里衬用素纱制作。
从正面看衣领为“Y”形,即交领右衽。
衣襟用带子系结固定,即在上衣的左领下角与右腰侧各有一根可系在一起打结的衣带,衣襟在古文里写作“衿”,也可写作“紟”。
正统的冕服都为“玄衣纁裳”,天子冕服的上衣使用二尺二寸的正幅布帛制作而成,以玄缯为表,内有里衬。
冕服的里衣通常用素色的纱、罗等丝织品制作而成,上衣与下裳连在一起,里衣的长度通常控制在不露出皮肤和不接触地面之间,腰上系縓色(浅红色)的、缘饰为黼纹的带子。
冕服中的袴和袜都是赤色,同中衣的缘饰一样表示穿着者“赤心奉神”。
袴是古代的腿衣,用来遮蔽膝盖以下的位置;袜是古代的足衣,在小腿处系袜带用以固定。
到了两汉时期,由于染织工艺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出现了罗、绢、麻及织锦等多种材料的袜子。
2.赤舃絇履
除了“玄衣纁裳”,冕服制度中还有“赤舄絇履”的规定。
舄是一种木底的浅帮鞋履,冕服中的舄都为赤色,舄上有絇、繶、纯等以丝织物为原料捻合而成的装饰,由于帝王的赤色舄上统一装饰黑色的饰物,所以絇、繶、纯都是黑色。
舄上通常有两条鞋带,被称为“綦”,被缝制在鞋帮的后部,使用时由后绕前,收紧后系结固定,可以起到防止鞋履滑脱和装饰的作用[3]。
3.服用之色
古时的染色有专门的称谓分类,一般“染的次数越多越高贵”。
丹秫是一种浅绛色染料,可以用来染赤色;皂斗又称为“栎实”,可以用来染黑色。
根据历史记载,布帛在前三道时放入赤汁中染,依次可以得到縓、赪、纁三色,染第四道时,加入赤汁,可以得到朱色;加入黑汁,可以得到绀色。
如果还想继续染色,将布帛都放入黑汁里染,依次可得緅、玄、缁三色。
因此,根据布帛加入染缸的次数,依次可以得到縓、赪、纁、绀/朱、緅、玄、缁等色。
(三)十二章纹及其应用
关于十二章纹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益稷篇》,相较于后世冕服中运用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共十二种章纹,还记载了名为“作会”“絺绣”的两种章纹。
总的来说,十二章纹的用法是将不同色彩的章纹通过绘、绣的方式呈现在五色冕服上。
春秋战国时期,华美的服饰可以称为“黼衣绣裳”或“黼黻文章”,此处的“文章”,指的是衣上的装饰或者形容色彩的搭配。
古时十二章纹代表着帝德至善至美,象征着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之大如日月之明,临照于八方之内。
十二章纹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也是封建舆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服装上十二章纹中章数的多少可以体现穿着者的身份,譬如天子的服装齐备十二章;公用“山”以下九章;侯、伯用“华虫”以下七章;子、男用“藻、火”以下六章;卿大夫用“粉米”以下三章。
不同章纹各有其寓意: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象征帝王皇恩浩荡,恩泽普照穹宇;
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永固江山;
龙,取其神异,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国家大事,及教诲人民;
华虫,为雉鸡,有五彩。
取其文美,象征王者要“文采昭着”;
宗彝,是一种祭祀礼器,在其中绘一虎一猴。
虎猛蜼智,至孝而有德,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能净水,取其洁净之意,象征帝王品行冰洁;
火,取其明亮,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粉米,取粉和米滋养之意,帝王重视农桑,人们食禄丰厚,万民乐业;
黼,为左青右黑的斧形图案,取其决断,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
黻,由两个半黑半白之色的相背“己”字组成,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
帝王有谦言纳谏、知错就改的美德。
黻纹在十二章纹中排位最低,因此用于衣领,人们最易见到的地方[4]。
二、服饰变化——秦汉时期帝王冕服形制及其发展
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的政策。
秦朝以水德为尚,推崇黑色,废除礼制,仅选用全身黑色的袀玄作为冕服。
汉朝初代,由于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也直接承袭了这种制度。
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9年间,都没有明确的舆服制度实际推行。
汉武帝以后,逐渐重视服饰制度,初步制定了朝臣的服用等级制度。
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才制定了全面的服饰制度,并付诸实际行动。
汉代皇帝所着衮冕的样子,可以在汉画像石中看到简略的形状,于意象中感受气势。
(一)秦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之间冕服的形制变化
秦汉时期,皇帝在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仍遵循戴冕冠、穿冕服的制度,冕冠上有十二旒仍是皇帝的特权,还废除了周朝时高官皆可戴冕冠的制度,改冕冠为通天冠,冕冠、冕服时成为帝王的专有服装。
袀玄可以看作是天子六冕中的玄冕,上衣没有刺绣,下裳绣有黻纹。
玄色符合了秦尚水德,以黑为尊的审美理念。
秦时改冕冠为通天冠,袀玄的构成要素除首服、玄衣袀裳(或袀色上下相连之服)外,还有中衣、绔、䌩、革带、白带等。
建初三年(78),汉章帝刘炟为悼念阴太后,曾经留下“五时衣各一袭”的诏令。
“五时衣”即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黄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这种形制类袍、上衣与下裳相连并且颜色各异的外衣,除了在祭祀时穿用,也是君臣常用朝服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被视为服装正色,强调了冕服的正统意义,五色之外的其他间色、杂色多用于平民服饰[5]。
秦汉时期所形成的五方正色信仰,构成了传统礼仪服饰的基色而代代相传。
汉代服用制度的划分尚未十分严密,根据《后汉书·舆服志》的记载,上至皇帝、下至卑微的役卒,其朝服除了在冠上有所区别,身上着装是相同的,都包括了五色衣袍、单衣、有着
皂缘领和袖的中衣这几个部分。
服用衣料在这时也非皇室专属,西汉时,天子和后妃们服饰的布帛衣料,富商大贾可能也穿以为常。
(二)汉明帝永平二年制——舆服令
汉明帝崇尚儒学,非常重视礼仪制度。
永平二年(59)时诏相关官员参考《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等典籍,按等级建立了一套关于天子、王侯、百官的舆服制度。
这套制度可以称为“舆服令”,主要包括冕冠、衣裳、鞋履和佩绶等服用规定。
重点在于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这是中国服饰史中首次出现的全面而系统的官服制度。
汉明帝在永平二年(59)改革,将袀玄改为旒冕,所定的冕服为衮冕,缩小了冕冠的延板尺寸,改为宽七寸、长一尺二寸,冕旒不再采用五色而改用单色,旒上统一缀白玉珠,并用一种黄绵材质的小球作为充耳,称为“黈纩”。
衣裳上齐备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采用五彩服色,随五时而变化。
舆服令在秦制佩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大佩(佩双印、佩刀),冕服中佩双印和佩刀是永平二年(59)制度中十分独特的内容,在后来的冕服制度中未曾再出现过。
这时的袀玄还单独存在,在天子祀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坛及斋时穿用,通天冠服为常服,头戴通天冠时,身穿深衣形式的袍服,服装颜色随着五时而变化。
可能是由于冕服制度弃用已久,汉代恢复后的冕服制度,不论是具体形制还是使用规定方面,都比周代简略。
三、结语
东汉永平二年(59)的正月,汉明帝及公卿大臣们首次穿着冠冕衣裳举行祭礼,标志着儒家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
尽管汉代服饰制度没有完全采用周代帝王六冕六服的繁缛服制,衮冕是臣子在一切祭祀场合的礼服,以冕旒和章纹的多少来区别身份,但也对后世服制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范晔.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38.
[2]贾玺增.中外服装史[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8:112-114.
[3]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256-259.
[4]武金勇,尚莹辉,肖世孟.“黻”纹的特征及来源探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61-363.
[5]楊懿.“五时朝服”、“绛朝服”与晋宋齐官服制度——《唐六典》校勘记补正一则[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3):148-154.
作者简介:王钠,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设计思维。
通讯作者:李正,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服装文化与时尚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