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的范例

文本细读的范例

作者:王静汪鉴利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1期

师:《在桥边》的作者是德国作家伯尔,伯尔被称为二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所谓“废墟文学”,是指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中,一些德国作家发表文学作品描述战争灾难给人们留下的一片瓦砾和心灵创伤。

点评:简介作家及创作倾向,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便于留出更多时间来探究赏析作品。

师:小说开头的文字很有张力。“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分析一下,他们是谁?我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

生:“他们”是医生,“我”是受伤的士兵。小说的背景是“=战”。

生:“他们”应该不是医生吧?因为医生不能给病人安排工作,医生也不管新桥上一天走过多少人。我觉得“他们”可能是政府官员,他们安排医生来给“我”治伤。

点评:这个问题确有张力,它关系到主题的把握。关于“他们”的回答,谁理解得更到位,学生一听就有了答案,无需拖泥带水。

师:把这句话改为“他们替我医治了腿”好不好?

生:不好,原文用“缝补”这个动作很形象。一般来说,“缝补”的对象是破衣服、破鞋子之类,表明他们做事情是敷衍了事的,胡乱应付一下就完事。

师:他们拿“我”当一块破布,根本没把“我”当人看,更不要说对我有丝毫的关爱和同情。

生:“缝补”这个动作应该是很熟练,很迅速的,就像飞针走线一样。它表明伤员太多了,医生只能速战速决,不可能一个个地精心医治。

师:可见,“我”的不幸遭遇是很有代表性的。战后的伤员安置是个社会问题。

生:“缝补”只是缝合表皮,而里面的骨头断了,他们却不管,这根本不能算是“医治”。

点评:采用改写法,让学生品味“缝补”含义,学生结合语境从词语使用对象、表层含义等角度深入剖析,挖掘出平常词语不平常的含义,因“语”悟“文”。

师:像外科医生治箭伤、夹板医驼子一样,只做表面工作,哪管病人死活。其实,“我”最大的伤痛在哪里?

生:在心里。因为失去双腿,我的内心很无助,感觉前途很渺茫。

师:他为国家光荣负伤,应该很自豪啊?

生:他不是英雄,因为他是德国兵,在二战中是属于侵略者一方,而且还打败了。

师:这是一批被法西斯蛊惑、利用的年轻人,纳粹分子用军国主义思想煽动他们为荣誉和梦想而战,如今受伤了,战败了,才知道自己受独裁者欺骗和愚弄。对他们来说,身体的伤残不是最痛的,更要命的是信仰的失落和价值观的崩溃。德国政府关注到这一点了吗?

生:没有。

点评:教师这里的评点很重要,揭示出“我”内心之苦的原因,为深入理解人物和主题作铺垫。

师:他们只关注新桥多么宏伟,每天有几千几万人通过。其实,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桥梁、房屋,还有人的心灵。心灵的重建绝对不像修桥补腿这么简单。文章的首句,我再改一下,“我们政府替我缝补了腿”,好不好?

生:不好,说“我们政府”,好像很亲近,很感激,而“他们”,就带有一种界限,一种隔阂。

师:似乎有一段很远的心理距离,看来,要把“他们”变成“我们”,政府必须在自己与民众之间架一座“心”桥,而不是“新”桥。不过,也许有人会说,政府也还不错,至少在战后经济那么困难的时候,还给伤员安排工作,你们如何看待在桥边数人的工作?

点评:“他们”与“我们”,“新桥”与“心桥”,这两个比较点语文味很浓,进一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分析人物和主题。

生:这份工作枯燥乏味,毫无意义,把人变成了一台计数的机器。

生:让一个不能走路的人整天看着成千上万的人在眼前走过来走过去,那简直是一种折磨。

生:如果你看到一个残疾人整天坐在桥边,你可能会抛给他几块硬币。因为他太像乞丐了。所以这个工作是对他人格的侮辱。

师:德国政府对伤员缺乏这样的人文关怀,他们只关心什么?

生:只关心过桥的人数。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

师:数字为什么有这样的魔力呢?

生: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他们就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

师: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生:我们考试分数越高,父母的脸上越是容光焕发。

生:我们学校门口拉着一条大横幅,新洲一中今年高考上一本线人数662人,校长、书记看了,脸上都笑开了花。

师:所以,数字不是单纯的数字,它代表的是什么?

生:是成绩,是脸面。

师:那么小说《在桥边》中的政府官员为何热衷于并不可靠的大数据呢?

生:为了显示他们的政绩,标榜自己的功劳。

点评:工作与数字这两个问题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又一个切入口,也为反讽手法运用找到依据。

师: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叫做“好大喜功”。就像有些领导标榜自己的城市幸福指数多么高,我不知道人的幸福感是否真能用数字来衡量,但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幸福感倒是差点被数字给扼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小说中的“我”爱上一个在冷饮店工作的姑娘,每天目送她从桥上走过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不愿把她数进统计数字里,但上面派人来检查,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桥了。

师:我为什么不愿意把姑娘数进去呢?

生:因为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心爱的小姑娘不是空洞的数字,她是什么?

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师:她有着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是一个美丽可爱又温柔可亲的姑娘,我能够赢得她的爱情吗?

生:不能。她是“我”暗恋的对象。“我”爱她,但她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师:为什么不愿意?

生:因为“我”是一个残疾人,不能给她幸福。所以我不想去打扰她的生活。

师:多善良的一个人啊!既然明知无法得到爱情,为什么还要痴痴地守候呢?

生:因为对姑娘的依恋能使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让他在枯燥单调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快乐和甜蜜。

师:身心遭受重创的“我”其实是把姑娘当作什么?

生:当作精神支柱。

点评:分析“我”的暗恋,重点是三个问题:为什么不愿意把姑娘数进去?为什么不让她知道?姑娘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分析“我”的心理,分析“我”的个性。

师:对,姑娘的存在给了“我”莫大的精神安慰,她成为“我”心灵荒漠上唯一的风景。如果说数字代表着假、大、空,那么姑娘象征着什么呢?

生:真、善、美。

师:用姑娘象征真、善、美,我们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见过吗?

生:《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生:《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达。

生:《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

生: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翠翠。

师:这些美丽纯洁的少女都是乱世中的美神,都寄托了作者对假、丑、恶的现实世界的鄙弃,对真、善、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我们来品读小说结尾两段,“我”是如何看待数马车这份新工作的?把相关句子读出来。

点评:品析姑娘这个形象的意蕴,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列举类似人物,收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生: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师: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吗?

生:不是的,数马车和数人一样,都是单调乏味的,都是堆积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字。

师:那这里为什么反复强调是交了好运呢?

生:是反语,有讽刺作用。

师:你能读出这种讽刺意味吗?

生: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师:你重读了“美差”、“运气”和“鸿运”三个词,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所谓的“美差”、“运气”、“鸿运”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想法,他们以为给“我”换个工作就是莫大的恩惠。“我”一定会感恩戴德。

师:讽刺了为官者的自以为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老百姓心里真正需要什么。还有谁能把这种辛辣的讽刺味读出来?

生: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师:你为什么把“当然”、“从来”、“简直”三个词重读,还把音拖得这么长?

生:这样读出一种故意做作的感觉,让人一听就知道是说反话。

点评:重点把握小说中反讽手法,文本中这类句子很多,这里让学生自由选择,采用重音法读出讽刺意味。两个学生处理方式不一样,分析却是一样的精彩。

师:就像你们笑话别人傻,却故意说,“你真是太有才了!”当然了,数马车还是比数人要好一点点的,小说结尾说,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看看,送她回家,你怎么看待这个结尾?

生:我觉得这也是在说反话,因为他没有腿,怎么可能去散步,甚至送姑娘回家呢?这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师:是苦恼人的笑!

生:我觉得这个结尾很温暖,战争剥夺了他恋爱的权利,但是不能剥夺他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只要心中有爱,就不会泯灭希望。

师:就像小说《边城》的结尾,翠翠在渡船上等待心上人,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生活虽然残酷,有爱就有希望。

生:我认为这个结尾暗含了对战争的控诉。一个年轻人,渴望散步,渴望恋爱、结婚。这原本是最平常的幸福,却因为战争而变成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小说控诉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师:法西斯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小说结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既有无奈,又有憧憬;既有喜悦,又有隐忧,甚至还有控诉。所以,小说以省略号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像开头“他们替我缝补了腿”一样,极富情感的张力,耐人寻味。

点评:结尾的解读,三个学生分别读出了苦恼、温暖和控诉,教师作了充分的肯定,回应开课时的“张力”,启发学生思维,这样的引导或许还能引发出新的问题。

【总评】

这堂课至少在两个方面做得很突出:一是以教师精心预设促使学生课堂生成;二是从语言人手达成了小说教学价值的巧妙实现。

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精心预设的问题:“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分析一下,他们是谁?我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然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读全文。第二个大问题是“你们如何看待在桥边数人的工作?”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故事的发展铺好了路,接着以“我的幸福感倒是差点被数字给扼杀,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出了“我”的爱情——暗恋故事,着重分析了在姑娘身上所寄予的美好感情,以及这个(爱情故事)无言的结局。在这几个主问题的串联下,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上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对小说结尾的讨论,三个学生各执己见,多角度地挖掘出了小说的意蕴,互为补充,构建起对结尾的多元解读,扩大了学生的视域。

语文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往往出现偏向文本内容的空泛讨论,他们打着人文性旗号,甚至以文本为原点,大肆拓展、开掘其人文性价值、意义,严重背离了文学的语言属性。这堂课就有意识地避开了这种倾向,着意引导学生转向切实的文本语言体悟,是对泛人文性的矫正,是实实在在的工具性回归。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对这篇小说的人物、主题,甚至反讽的艺术手法,这节课都是立足于小说语言的揣摩、句子的品味来完成的。例如开头把“他们”、“缝补”改为“我们”、“医治”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揣摩出两个词的特别意味,这对分析小说主题有着重要意义。再如对反讽手法的分析,直接让学生品读“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这简直是交了鸿运”。甚至对结尾省略号的分析,都有很浓的语文味。实现了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的教学思想。其实对语言点分析越到位,小说的人文性也就越能体现出来,两者是水乳交融的。

这节课以文本写作顺序为教学顺序,以问题为中心,以语言为原点,来组织教学,完成了对人物、主题、手法的探究,显得杂而不乱,极有章法。如果能对小说情节予以重视,那就更好了,毕竟情节是这个小说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

责任编辑:刘艳

文本细读——读出“语文味”

文本细读——读出“语文味” 一、文本细读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性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标的理念渐渐地深入人心。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课程,自然首当其冲。一时间“四人小组合作”成了一道保留的“风景线”;“启发式教学”被理解成了“填空式的提问”;公开课中,没有多媒体的参与似乎也就不成其为“新课程”了。 当人们进行了许多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尝试之后才发现,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成了一种顽症,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应该洗去铅华、返朴归真的时候了。我们不得不反思: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何才有语文味?然而当我们想静下来,沉浸到教科书中的时候,却发现难以抵挡无所不有的网络和铺天盖地的教参的诱惑,一不小心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于是乎,由于缺乏细读文本的过程和体验,语文课常常陷入缺乏文气、生气和灵气,难以出新、出彩、出色的尴尬之境。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认识到,教师只有自己先走进文本,进行细读,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文本认识,才能有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否则在教学上就好似隔靴搔痒,终难深入。 二、什么是“文本细读”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文本细读”的概念是在2007年10月的区教研活动通知上。在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后,在同行们不同角度的解读下,“文本细读”慢慢褪去了神秘的面纱。这里简单作一概述。其实从更早前开始,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涉及文本细读的方法,只是当时并未命名以确切的概念。文本细读原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这里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探讨文本细读方法在教学中的可能性、适用性,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 文本是课堂的根本所在,脱离文本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但这里所说的文本并非仅指课本。文本更强调其“原生价值”,而“课文”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它是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的“文本”。教学若要达到精益求精,应当率先做到对教材全面细致的文本解读,以对文本“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文本“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只

文本细读范例

日本读书会文本细读式鉴赏案例 文本细读通常分为解体、解题、注释、翻译、赏析五大部分。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解体(词调+词体+词韵+韵字,建议在PPT 展示时,将韵字直接在词作中标示出来)此词以《鹧鸪天》为调。《鹧鸪天》为 双调小令,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姜夔此词叶词韵第三部: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韵字为期(四支)、思(四支)、啼(八齐)、丝(四支)、悲(四支)、

知(四支)。

(解体部分知识点参看《唐宋词格律》) 解题(作者生平简单介绍+本作品创作情况,如:写于何时?为何而作?写了什么?注意首先把握住这首作品的内容,再注意把握题目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 此词为南宋姜夔所作。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人。姜夔妙谙音律,善自度曲。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终身未仕。有《诗说》、《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等著作存世。 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据词题可知,词人于元宵之夜有所梦,所梦当为词人在合肥所遇的女子。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云:“白石遇合合肥恋人时,约二十岁。宋绍熙二年(1191)年,白石两次到合肥,作《浣溪沙》?《摸鱼儿》、《凄凉犯》诸词。到宋庆元三年(1197)作此词,距离合肥初遇,已有二十来年。”

(解题部分知识可查阅《二十四史》、《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四库全书》、《全明词》、《清词钞》、地方志等资料) 注释 [1]肥水:水名,即淝水,在今安徽省。肥水源出合肥市西北将军岭,为今东肥河和南肥河的总称。肥水出县西南八十里蓝家山东南,经合肥市流入巢湖。 [2]相思:树名,又名红豆树,木质坚硬。唐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丹青:指画图。 [4]红莲夜:红莲喻灯,红莲夜借指元宵夜放灯。宋周邦彦《解语花·元宵》云:“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即以红莲喻灯。(可参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语文文本解读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如何细读 一注重文本,在阅读文本时要多疑和善思,一步步走进文本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 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的意义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 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 因此,作品最终必须由读者完成,也只能由读者完成。这就是我们“走进文本”的理论依据。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英国、40年代在美国得到发展的新批评派理论,更强调对具体的个别的作品的研究,他们强调文本是文学活动的本源,文本是文学的本体,研究文学就 是通过对作品的仔细阅读,去发现构成文学的特殊性质。因为他们强调细读,这种批评也被称 为细读法批评。 这种理论,对于细读文本,有直接的指导和示范意义。所以,走进文本,就是带着情感,按照 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 《故乡》有这样一段话:“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 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 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的“别人”指谁呢?教参认为指杨二嫂。我发现把杨二嫂理解为“辛苦恣睢”生活的典型,与 小说的内容不符,细读文本,从小说主题和杨二嫂的生活实际两方面加以分析,闰土和杨二嫂 虽有主次正反之分,但他们都应是“辛苦麻木”生活的一类人,再者,杨二嫂的生活虽不检点, 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为了生活,到处贪小便宜,蝇营狗苟,用这种可怜的手段,做 些可鄙的事情,然而和那些公然抢劫,仗势欺人且无法无天的放纵凶暴,任意胡为的“恣睢”者 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不可同类而语。 我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一是品味悠悠的追忆之情。 文本既有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有对初到台湾早年生活的回顾和眷恋之情,文中有相当篇 幅把现在的台北生活和以前相对比,点明现在的台北已无处可听雨,其间还穿插和恋人雨中躲 在三轮车油布篷里的风情,回忆或是想象冷雨中初恋的浪漫与淋漓。这些内容,就很难以乡愁 来概括。 二是感悟深深的文化情思。研读文本,不难读出,文中大量的古典诗文的引用和化用,对这些 诗文所描绘的听雨境界的倾心和神往,对这种境界不再的感叹和伤感,无不表达了余先生对古 典文化的深深情思,对古典文化的赞美和眷恋。 三是剖析理念的躬亲实践。余先生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的评论中,提出“现代 散文的”概念,并指出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而创作于1974年的散 文《听听那冷雨》,就是对这种理念的成功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自己,专心思考,深入研究。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读出发现和感悟,欣 赏文本的精妙,触摸文本的灵魂。 进而引导学生读细文本,共同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二、阅读中不仅走进文本,还应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文学欣赏要走进文本,还应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更要“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吟咏 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一个时代。”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 (一)、内容纲要 一、文本细读理论起源 1、文本细读的含义 2、文本细读最初在诗歌教学上的应用 二、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2、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文本分析能力的要求 三、文本细读方法详解 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准备工作 四、文本细读方法的个案演练 1、作者简介 2、作品意义 3、作品细读 (二)、正文 一、文本细读理论起源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作"充分阅读"(adequate reading),同时与法国的"原文诠释"(explication de texte)传统也有着相近的所指。众所周知,细读是随着新批评派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勃兴而被光大的。 新批评的兴起也是源于文学教学工作。新批评奠基人之一瑞恰兹20世纪20年代在剑桥大学讲授诗歌,他给学生们分发一些去掉署名和题目的诗篇,要求他们进行评论。在完全不必考虑作者声誉、作品文学史地位的条件下,学生们根据文本,畅所欲言。这种"实用批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进行语义与结构分析等内部研究,这成为后来新批评的细读法的起点。30年代,新批评主将柯林斯· 布鲁克斯和罗伯特· 潘· 沃伦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州立大学讲授文学课时发现"虽然学生中许多人智力颇佳,有相当的想像力,生活经历也很丰富,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读短篇小说和戏剧,尤其不懂读诗。"于是二人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抛弃通行教材中作家生平、创作情况、盖棺定论的陈旧体例,注重精选作品,注重对每一首诗内部的语言、声音、意象、结构、版式诸多层面的详细分析。这本教材就是后来成为新批评重要著作的《理解诗歌》。雷内· 韦勒克曾经这样论述过该教材的意义:"研究诗时不靠生平和传统的文学史,这在美国各大学和学院的文学课程中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革新。将注意力转向作品本身主要是靠柯林斯· 布鲁克斯和罗伯特· 潘· 沃伦的《理解诗歌》的成功实现的。这本书在四十年代攻陷了文学研究的要塞。细读法成了新批评的教学武器。"

《乡下人家》文本解读

《乡下人家》文本细读(一) 作者简介: 陈醉云:浙江上虞县人。现代小说家、诗人。曾任国立大学教授。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其中《玫瑰》一书,收《玫瑰》、《月光》、《海的舞曲》等新诗八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为其特色。高节傲然的“玫瑰”,毫无偏私的“月光”,落地苦笑的“秋叶”,都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作者以大自然的景物来衬托令人失望的社会现象,感叹之中带有哲理。 题目解读: 读《乡下人家》这个题目,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不禁使人想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 整体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七个自然段,前六个自然段写景,分别描写了屋前瓜架,门前鲜花,屋后竹林、房前屋后鸡觅食、屋后河中鸭嬉戏、门前院落晚餐、秋夜歌声入梦。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抒发感情,赞美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细细阅读后可以发现,一、二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可爱的植物;三、四两个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下人家自在的家禽;五、六自然段描写了乡下人家和谐的人们。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 , 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 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具体分析: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点出了方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

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结合插图帮助孩子理解棚架、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在这里读一声,是开花结果的意思)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这两句描写了瓜架的样子及生长,抓住“青、红、绿”感受瓜架的美,抓住“攀、爬、落、结、挂”感受瓜的生长过程,学习作者利用动词把静物写活的方法)“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装饰”指在身体和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作者把农村常见的“瓜、藤、叶”与城市里代表着威武、庄严的“石狮子和大旗杆”进行比较,的确是农村那“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可爱多了,城乡对比写出了乡下人家独特的房前装饰,突出了农家小屋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的特殊意境。)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方位)的场(读二声)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理菊,(这些花学生大多没见过,可以借助图片感受一下它们的美丽,并介绍它们的开放时间,为后面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做铺垫)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朴素”与“华丽”是一对矛盾的词,引导学生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句话。因为这些花很常见,很平常,被人们很随意地种在场地上,所以说是“朴素”,但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每个季节都能看到不同的美丽的鲜花,将农家小院装点得朴素而不失华丽。)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读二声)春雨过后,(点明季节)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

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细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话先从医生讲起。到医院看病,你或许会经历这样的情景——听说你感冒了,对面的医生看你一眼,验血、验尿、照胸透,然后对照着一大堆化验单给你开最贵的药;若说身体哪个部分不舒服,医生告诉你最便捷的办法——“B超”“彩超”“CT”,情况不重的打点滴、吃进口药,情况严重的留院继续观察。总之,医生成了各种高科技医疗器械的附属品,而自身“望、闻、问、切”的本领却退化了。华佗再世、扁鹊再生,难了。夸张一点说,医生运用的手段越现代,自身的医功却开始越来越退化。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一、为什么教师要文本细读 教材好比一个需要你诊断的人,当然不一定是病人。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语文老师们都应当问问自己,你能静下心来,什么现代手段的也不凭借,独立解读教材吗?拿到教材后,你究竟是如医生凭借医疗器械一般,靠着上网查阅,复制粘贴的方式寻找答案,还是能够拥有一份面对文本的底气?今天一切都那么现代化,上网查阅,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课件,稍加改动皆可以为我所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先进,使得我们教师缺少了“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还有一些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教材分析”。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这就引出了文本细读。 二、什么叫文本细读 1、概念的说明 从几年前开始,我们的教材解读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涉及文本细读的方法,这里旧事重提,并不新鲜。但由于没有专门写过体会,于是还有必要“赘述”一番。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这里借来用于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探讨文本细读方法在教学中的适用性、可能性,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 首先来谈谈“文本”。“文本”是一种编织体。作为术语的“文本”,指具有层次结构的

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实践文本细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文本细读的方法。 1.抓住关键字词仔细推敲 文本细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特别是对那些关键字词,要仔细推敲,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小儿垂钓》写的是: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乱草和青苔上,身影掩映在草丛中。听到有过路人问路,他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而不敢答话。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的“招”字,就值得细细琢磨:既然小孩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为什么不向路人“摇”手,反而要向路人“招”手呢?只要做做动作,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就能明白。“招”字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路人”的问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一点,他会轻声作答。教学中,通过对这个字眼的推敲,可以使得垂钓小儿天真、可爱和机灵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地构建起来。 2.抓住文眼还原真实情境 在细读文本时,可以通过抓“文眼”来还原情境,揣摩人物精神。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课《梅兰芳学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着力描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揭示出“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细读时如果能抓住“眼神”这一文眼,在教学中还原当时的情境,就能使学生对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文中有一处是这样写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牢牢地盯,专注地看。他不是只偶尔看一会儿,而是“常常”这样看,一看就是数小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还原真实的情境,看看眼睛有什么感觉。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注视教室的时钟秒钟的转动来体验“紧盯”和“注视”。可以说,用不了数分钟,学生就会觉得眼睛疼,脖子酸,身体僵硬。如此,便能引领学生充分领悟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3.通过对比阅读来加深理解 一些名家的作品在编入教材时会有删减改动,我们可以将课文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课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的一篇优秀散文。它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如果细心地读这篇课文,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这句话中有一个“也”字,上文并没有讲别处还有夹竹桃,这里的“也”似乎有点承接不上,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我们可以去阅读原文,原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

范文: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标正确地指明,文本的意涵是丰富的、多层面的。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主动地发掘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确实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完成了文本的阅读与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一线教师对文本重视不够。或者说,有重视文本的意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对此,孙绍振指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脱离文本的倾向。有些教师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以致喧宾夺主,没有真正做到重视文本、细读文本。正如孙教授所指出的,在一些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了教学的形式与过程。比如说,较多地去关注多媒体的制作,如声音、画面、背景等等。与此同时,反倒忽略了文本的具体分析。再比如,为达成互动,在教学当中进行一些不着边际的提问。这些提问没有构成一种链条式的深入过程,而是流于形式、浅表。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细读重视不够。要进行文本细读,首先要了解何谓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形式主义学派“新批评”的重要方法论。“新批评”为什么要这么重视文本的分析与“细读”呢?这与他们倡导文本中心论有关。相比于“作品”,“文本”是20世纪才新兴的一个概念。在以往,这个术语也出现过,不过指称的是原文、版本等。比如所谓的文献学、文本校勘批评等。在20世纪的主流文学理论中,文本不是指著作版本,而是指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实体。它是“作品”的替代称谓。这种替代主要与作者的放逐这一形式主义理论诉求相关。放逐作者首先体现在俄国形式主

义当中。1914年至1930年的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率先将批评的重心转移到了文本的形式、结构。这是现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转折,其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西方结构主义思潮的真正发源地。新批评是试图强调和凸显作品的形式因素的第二大理论流派。在这里,文学著作从作者的巨大阴影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系统。“新批评”的开山鼻祖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与《批评的功能》中,阐发了他对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见解:诗人不能超越传统;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着眼于诗篇。 新批评完全抹杀作者并不可取,但他们对文本本身的重视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那么,在批评与鉴赏中,应当怎样具体地着眼于文本(诗篇)呢?这方面,新批评的重要理论家韦勒克、沃伦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他们敏锐地指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然而,奇怪的是,过去的文学史力消耗在对环境及其背景的研究上”,这一分析无疑有其合理性。尤其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忽视文本内部研究的倾向相当严重。在课堂上,我们习惯于分析文本的主题思想、社会背景,以及作家的生平、简介等。不是说这些完全不重要,问题在于,将这些外部研究作为重点予以介绍,无疑极大地忽视与遮蔽了文本本身的复杂性,这正是韦勒克、沃伦所批评的。通过综合新批评的相关研究成果,韦勒克、沃伦认为文本的内部研究应当包括如下八个层面:(1)声音层面,包括谐

细读文本,于寻常处悟音乐——以《小河淌水》一课为例

细读文本,于寻常处悟音乐——以《小河 淌水》一课为例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我们常常会思考: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是什么?怎样去抓作品的重难点?教学拓展如何有度有效?这些困惑都围绕着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文本教材进行分析和挖掘。所以,教师对于教材的分析和领悟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分析教材呢?这里我们就要“细读文本”。 音乐教学需要怎样的“细读文本”?带着这样的问题,细细品析每一堂课,发现原来这种对于音乐作品的“细”读不仅贯穿于整节课的备课、教学设计的落实和实践,而且呈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我以欣赏课为例,从“细读文本,细在何处”?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细读作品,准确领悟,把握切入点——精打“细”算 随着音乐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更新,我们在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面对一部部音乐作品,教师会让学生仔细听辨音色、节奏、旋律及调性调式等,哼唱音乐主题,感受旋律之美,想象音乐意境,让学生陶醉在音乐的世界中,分享聆听后的感悟……这样的欣赏课模式已经成为新课程下音乐教学的一道风景。那如何进行呢?我们老师就要对文本(音乐作品)进行细读。我们要重新认识理解文本(教材),钻研处理教材,整合改编教材,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聆听细读不仅仅从音乐要素上着手,把集中体现音乐艺术人文属性的风格流派,创作背景、相关剧情、作者情感等“文化元素”与“音乐要素”结合起来,使音乐作品解读更加深刻入微,把欣赏教学设计的层次提高到文化的高度。 课例分析:《小河淌水》 管弦乐《小河淌水》是作曲家鲍元恺先生的管弦乐作品《炎黄风情》第二组曲中的的一首。全曲全长5分27秒,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是一首即景生情,

文本细读范例

文本细读范例

文本细读范例: 《小狗杜克》文本细读 《小狗杜克》,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小狗杜克是玛丽家养的宠物。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里,玛丽一家去野餐。当玛丽睡着时,玛丽六个月大的儿子尼科爬到了铁路上,此时火车风驰电掣地驶来,小狗杜克为了救尼科,被火车轧去了一只爪子。从这篇课文里能感悟小狗的品质,感悟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课文第1、2节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暖暖的太阳”、“轻轻的风儿”、“甜甜地进入梦乡”。第3节中“谁也没想到”和“竟”引导故事向前发展,终于走到了危机的边缘。第4节中火车“风驰电掣”、司机“拉响汽笛使劲刹车”、一番努力后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这些情景的描写都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突出了情况的危急,与故事开始之温馨形成强烈反差。第5节重点写了在千钧一发之际,小狗杜克赶来。“黑影一闪”、“蹿”“一口咬住”都写出了小狗行动之神速和不顾一切的勇气。整篇文章刻画了杜克对人的忠义,这些都来自平日和玛丽一家建立起来的感情。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自然界的一切都不容藐视。 太阳暖暖地照着,玛丽带着六个月的儿子尼科在公园野餐。(“太阳暖暖的”,说明天气很好,所以玛丽带着小尼科出来野餐,而且是在公园里,给人的感觉很舒适。“六个月”告诉我们尼科很小,已经会爬了,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照顾是很危险的,这也对后文尼科擅自爬到铁轨上作了铺垫。)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玛丽不时丢一片香肠给它,惹得它一个劲撒欢。(“跑前跑

后”可以看出小狗和主人待在一起很高兴,而玛丽丢给它食物时,它会撒欢,说明小狗和主人的关系很亲密。这也为后文小狗能挺身而出救主人做了铺垫)几十米外,有一条铁路穿过公园。每隔半小时左右,一列火车便飞驰而过。(“几十米外”说明铁路离玛丽他们野餐的地方不远,“每隔半小时左右”说明火车的频率,也就告诉我们潜在的威胁,给后文飞驰而来的火车作铺垫。)

一篇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范例

一篇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范例 《背影》文本解读范例 《背影》是一篇情感真挚、文笔细腻的散文,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该文本的解读,从七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文本背景介绍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创作于1925年。当时,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朱自清在文中通过描述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传统家庭和亲情的深深眷恋。 二、主题思想分析 《背影》的主题思想是对父爱的颂扬和对亲情的怀念。在文中,作者通过对父亲在火车站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述,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怀念。 三、人物形象解读 文中的父亲形象丰满,具有代表性。他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有着深厚的爱和期望。他亲自为儿子买橘子,叮嘱儿子路上小心,这些细节都展现了父亲的关爱和牵挂。而朱自清则以儿子的身份,对父亲充满了感激和敬爱。 四、语言特色鉴赏 朱自清的文笔细腻、质朴,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情。《背影》的语言特色在于其用词简练、准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文中的叙述方式简洁明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艺术手法探讨 《背影》的艺术手法独特,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方式。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作者通过抒发

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产生了共鸣,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六、情感表达理解 在《背影》中,朱自清的情感表达丰富、真挚。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同时,文中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家庭观念的重视。这种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温暖。 七、文本意义与价值 《背影》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展示了朱自清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通过《背影》,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亲情、家庭和爱的真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因此,《背影》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

杜甫《宾至》《客至》之文本对比细读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琅琅上口,情感真挚,深 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其中,《宾至》和《客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宾客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待客人的礼节之道和大度胸怀。 本文将从文本对比的角度,对这两篇诗进行细读分析。 一、总体对比 1.《宾至》和《客至》的篇幅相当,各十句诗,行文简练明快, 表现出唐代文学的特点。 2.从诗题来看,《宾至》是宾客到达主人家里的情景,而《客至》则是主人迎接客人的情景。两篇诗所描写的角度不同,但主题相近, 都是表现了主人务虚待客的美德,给人以深刻而较为普遍的启示,是 两篇经典图画诗。 二、诗歌分析 1.《宾至》 第一、二句:“古台摇落后,往事思悽然。地北海南逐,长安道 路间。”开篇即引起人们的共鸣,诗人表达了他对过去事物的怀旧之 情和时空之间的巨大变化。随后,他用写实的手法,勾勒出宾客到达 主人家的情景,着力刻画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热情相待,表现出他尊 贵待客、富有胸怀、感恩知礼的风度。 第三、四句:“洛水参差漾,梁山若可攀。多情应笑我,早晚游 仙难。”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美景的追求,同时表现出他气度不凡,不畏艰险,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体现了诗人的志向和精神。 第五、六句:“昔日戏鱼邑,今来宴雁丘。笑迎忽相识,惊觉已 三秋。”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客人见面时的神情和情感,体现出了彼 此之间的亲近和相知,充分表达了主人的好客之心和人情味。 第七、八句:“乐游原上路,离言 Tears 相流。君看扁舟云, 不与群鸟俦。”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客人分别的情景,展现出主人送 客的细致料理和温情款待,让人感受到主人深情厚谊的同时,也体现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作者:吕媛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年第02期 新课标提出在小说与戏剧系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丰富历史和人生涵义。笔者认为,这些目标的达成都有赖于文本细读。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咬文嚼字,分析语言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解读,挖掘幽美的语言之境,探寻文本的特色。朱自清曾说过,要在学习时对文字字字求了解。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解读呢?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段落划分、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内容,这并不是实质性的文本语言。 对于小说阅读教学来说,要从咬文嚼字入手,深入解读内容背后蕴含的人文意境。如在讲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时,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显然,从文本的语言形式来看,“大约”和“的确”两个词语截然相反,但作者却将其并列放在一起,如果单纯从语言形式来看,分明是有语病的。但从文本的实质涵义来分析,正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慨:“我”并没有见到孔乙己的尸体,孔乙己也没有举行过葬礼,那么孔乙己的确不能说是死了。但根据现实来看,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又没有生活来源,人们对他充满冷漠的讥讽和嘲笑,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还有什么活路呢?从“大约”与“的确”这个语言之间形成的悖论,可以挖掘到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张力,也正因为此,才将作者的人文情怀揭示了出来,表现出“我”对孔乙己的怜悯和希冀,希望他不要真的死去,但与此同时又表露出孔乙己的“可恨”之意。从这里可以探视到鲁迅先生内心深处对延续千年的礼教文化中的国人的悲悯。 细读文本语言,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蕴蓄在小说中的人文底色,使他们获得深厚的人文滋养。整个过程教师要充分引导,结合文章的语境细致考查,多元探寻,从一滴水中看出太阳的光辉。 二、以实济虚,挖掘空白 小说文本中常常有许多空白。挖掘其中的空白之处,并能够细思其中的奥妙,这是小说文本细读所具有的魅力所在。对小说中“空白”的解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作者可以留白的字里行间,常常蕴含着深意。关键在于,这些空白点没有确定性,给解读提供了空间,也带来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以实济虚,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意义的探寻。

文本细读方法探索

文本细读方法探索 作者:王纵横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09期 一、细读要结合实际文本,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文本的解读需要具有一定的依据,所以应加强对文本实际内容的理解。文本细读同样要参照文本的实际内容来进行,文本的阅读与文本的真实内容若有所脱离,在进行细读的时候便会失去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会有误差。我们在实施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引学生首先学习倾听文本,这样的倾听必须要以实际文本为基础,学生用心的深入体会文本。重视文本实际是指在实施文本细读和分析时,需重视文本的背景,重视作者写作思想和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动向。例如,学生在对吴敬梓《范进中举》一文进行细读教学时,从文中可以读出从20岁一直考到54岁的范进,在整整考了35年后一遭中举,此时的他已花白了胡子,而且对于读书人来说所怀揣的梦想与抱负已经被磨灭。中举前,他已没有信心,并极度自卑,当邻居告诉他中举时,他认为是邻居在“哄他,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语言与动作细节的分析,更应将这一突出人物形象所反射出的讽刺意味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在对范进的情感变化进行充分的对比分析与把握下,让学生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细读需依托文体,掌握文章内容的细节描写 文本中包涵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文本也属于教师和学生间进行对话的重要介质,正是因为对文本的详细阅读和深入体会,教师才可以用自己独到的情感体会调动学生对于文本的情感品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有着无法取替的重要作用。文本细读需坚持以文本为核心,如此是文本细读中的基本要求。以文本为核心是指细读时需重视文本实际,从文本作品本身开始来品味和体会作品,如文本细读未以文本为核心,便会变为无限制的盲目解读,所以我们在实施文本细读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细读的原则和界限,在有界细读的前提下,再对文本实施多元性的解读。虽然文本细读坚持的是以文本为核心,但并不是仅限于文本本身。也就说在重视文本实际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品,也可通过文本之外的有价值性的因素来辅助理解文本的内涵。在胡适《我的母亲》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导入,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母亲”的认知,在善良、无私、勤劳等字眼出现后,让大家通过全文阅读了解与认识了胡适的母亲,一位宽容、善良、容忍、温和而又“刚气”的中国女性。在掌握一定细节描写的前提下,认真体会胡适所写的母亲所具有的品质特点。 三、细读应围绕文本,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文本细读中主要的事项并不是教师领导学生对每篇文本进行细读,而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实践学习中积累文本细读学习的方法。文本细读需突破传统教文本的习惯,切实做到用文本来教学。教师需转变过去单调乏味的文本教学方式,需以文本为基础再结合教师的亲身体验来引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作者:罗婷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9年第01期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一是要“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要进行文本细读,就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二是要“读”,南宋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自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并结合语境把握文本的“美”。 一、结合语境,把握文章整体之美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文本语境,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读懂作者。文本细读的大语境是指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阅读教学时,联系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有两个典故,一是姜子牙在渭河垂钓得遇周文王,受周文王赏识重用,助周灭商;二是伊尹乘小舟从日月旁经过被商汤聘请重用,助商灭夏。要理解诗人李白在此处用典的意图,就得联系李白的生平经历。原来在写作此诗时,李白受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抑郁苦闷下写了这首诗,此处用典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等机遇,自己未必没有,对于自己能受朝廷重用又再次充满了希望。联系语境,品味感情。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诗中的“喜”字用得妙。作者写红军过雪山时,为什么要突出“喜”呢?联系当时的红军长征情景,因为翻过雪山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目的地就在前面,三軍即将会师。所以用“喜”既突出了红军战士过雪山时的乐观心情,又表现了战士们对胜利的信心。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才能体味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文本细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情感。如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收到异于传统教学的特别效果,呈现别样的精彩。 二、以“读”为本,咀嚼文本语言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一是要“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所以,要进行文本细读,就必须从语言入手,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二是要“读”,南宋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自精熟,精熟了理自见得。”结合这两点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朗读朗读是亲近和理解语言的前提,也是进入文本的必要一环。 在朗读中,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辞质朴,情感真挚,就适宜在朗读中体会,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

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

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 王毅(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从诗集《饿死诗人》开始,伊沙坚持着口语化或者被人称为“后口语化”的写作。近年来又由于种种原因,伊沙和于坚、韩东等人一起,声称坚持“民间立场写作”,以与“知识分子写作”相抗衡。这些因素都往往使得伊沙作品看起来十分简单。似乎,能阅读报纸的读者就能领会伊沙的作品。但实际情况恐怕远非如此:如果不是用读报纸的方式来读解诗歌,我们就会发现,看似简单的作品,也完全可能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在批评方法中,英美新批评派强调,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具有复杂性或者说对矛盾对立的包容性。笔者曾经主要运用新批评方法,读解过穆旦《诗八首》那样相对比较复杂的作品(《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现在试图同样运用新批评的方式,来读解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个诗歌文本,这就是伊沙的《张常氏,你的保姆》: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 这你是知道的 我在我工作的地方 从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你也是知道的 你不知道的是 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 闻名全校的张常氏 在我眼里 是一名真正的教授 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 我一位同事的母亲 她的成就是 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 带了四年

并命名为狗旦 一把鼻涕的患子 随其母离开中国时 满口地道秦腔 满脸中国农民式的 朴实与狡黔 真是可爱极了 下面依次读解。 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 这你是知道的 我在我工作的地方 从不向教授们低头 这你也是知道的 这几行诗非常简单。从策略上讲,诗歌中的说话人,假设了一个对自己的情况有所了解的听话人,即“你”,借以展开后面的述说。 前两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你”知道的事实:“我”在外语学院任教。语句干净,意思清楚,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外语”一词,对“学院”进行了限定:“我”任教于一所从事外语教与学的专门大学。 接下来的三行陈述了“你”所知道的另外一个事实:在“我”的外语学院里,“我”从来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个陈述跟前面一个相比,就出现了明显不同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事实,而且还夹杂着了说话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把“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个简单的事实引向了新的方向:它至少表明“我”虽然也是学院教师,但却是他们中的异类。“我”跟他们是对立、不一致的,而且是很大程度上的不一致—在别人面前自愿地“低头”,是对他人友好、尊敬的表示,而“我”是“从不向教授们低头”。“从不”表示了一种决绝的态度,一种相当尖锐的矛盾对立。“教授们”,首先是代表知识以及有关知识的承传等事项。当然,不同的教授,在知识承传的方式乃至知识掌握的多寡等方面肯定会有区别,我们可以对某个教授表示不满,不以为然,从不向他/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