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
等高线地形图
图1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2为与图1对应的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
A.山谷、山顶、山脊
B.山脊、鞍部、山谷
C.陡崖、鞍部、山谷
D.山脊、山谷、峡谷
2.图1中的P地对应图2中的()
A.M处
B.N处
C.X处
D.Y处
我国铁法盆地是典型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煤炭与煤层气储量丰富,由于地质构造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使不同构造部位煤层厚度差异显著。下图左、下图右分别为“铁法矿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煤层含气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分别是()
A.甲丙乙丁
B.甲乙丙丁
C.丁乙丙甲
D.丙乙丁甲
4.影响大兴矿煤层气储量最多的主要因素是()
A.背斜构造
B.埋藏深度
C.地下水运动
D.地表形态
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湖南省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该市旅游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最不可能开发的旅游活动是()
A.漂流
B.攀岩
C.滑雪
D.赛龙舟
6.M、N两个观景台之间有一条登山步道,其呈蛇形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游客登山难度
B.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
C.让游客有时间观赏湖光山色
D.缩短游客登山路程
读某地等高线图,其中数值为海拔,单位:米(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A.40m
B.45m
C.55m
D.60m
8.图中陡崖的最大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8m
B.21m
C.39m
D.43m
9.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结伴前往南方城市一景区旅游,下图为该市景区示意图。
(1)几位同学欲在甲、乙、丙三地选取一处进行攀岩,请你为其推荐合适地点,并说明理由。
(2)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了一条旅游步道,指出其布局特点的成因。
(3)若P处有一艘小船,指出甲、丙、丁哪一处能够看见小船,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平时所学的地貌学相关知识:山脊是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组合而成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态。鞍部是两山顶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不难出图1中的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山脊、鞍部、山谷。所以选B。
2.图1中的P正处在东部山顶的正南面,山谷的东面,由此可以看出图1中的P地对应图2中的Y处。所以选D。
答案:3.A; 4.B
解析:3.读图可知,甲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为大于—100米;乙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为—500~—300米之间;丙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为—300~—100米之间;丁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为—700—900米之间,因此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为甲丙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知,大兴矿煤层气储量最多,与大兴矿煤层底板的海拔高度最低有关,且基本呈现正相关的特点,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煤层的埋藏深度,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特点,有煤层和煤气含量的地区,不可能有地下水,也没有给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ACD错误。故选B。
答案:5.C; 6.A
解析:5.湖南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降雪概率较小,不适宜开发滑雪项目,故选C。
6.该登山步道呈蛇形有利于降低道路坡度,可降低游客登山难度,故选A。
答案:7.C;8.C;9.B
解析:7.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图中陡崖处等高线最大数值为50,等高距为10米,因此陡崖顶的高度大于50米但小于6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其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图中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为3,等高距为10,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20m≤△H<40m。题干要求选择最大的相对高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断。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知,P的数值应小于50m,Q的数值应大于60m,所以40m
10.答案:(1)乙地;理由:乙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坡度陡,适合攀岩。
(2)旅游步道总体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弯曲,有利于降低坡度,便于游客步行。
(3)甲;理由:甲处位于山脊处,视线无遮挡;丙、丁两地有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几位同学想要攀岩,攀岩的地形应该是地势非常陡峭,几乎呈垂直陡崖状的地形最适合攀岩,图中甲处和丙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而乙地等高线重合,出现陡崖的地形,坡度非常陡峭,最适合攀岩。
(2)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MN线穿越多条等高线,且中途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为方便游客步行观赏风景,选择“之”字型,沿等高线修建,可以降低步道的坡度,故该旅游步道总体上沿等高线修建。
(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山脊的东侧,P点处到甲处,无任何较高的事物阻挡,因此甲处可以看见小船;而丙位于山峰后面,被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丁处至P点处,被山峰阻挡,因此无法看到小船。故甲处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