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错误亦美丽》教育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错误亦美丽》教育案例
一、主题背景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犯错纠错的过程。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在理解上会有偏差。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是回避、遮盖还是正视出现的错误?针对错误,引导分析并找出原因,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其错误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面临的抉择。
我们要将学生的错误视为一个必然的过程,允许学生犯错,并把错误作为与学生沟通、成长的资源。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正是有出错的课堂才显得真实。
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所以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出错。
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学科教师,面对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的不扎实,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自信心不足更是怕犯错误,掩盖错误,于是出现有错不敢问,不会的题目抄袭他人的现象。
当教师能够正视错误,接纳错误,把错误当成培养教育敏感、机智和智慧的资源时,从而更加珍惜这份“美丽的错误”。
二、情境描述
师: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习画圆。
学生很多画得不规范,我自己挑个画得规范的学生讲讲怎样画吗?这样可以让课堂顺利进行下去,可是平时学生在操作时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于是,放慢脚步,我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作品实物投影给学生们观察。
作品有把圆画成椭圆形的;有将弧线画得不清楚的,有粗有细;有的起始线与终点线没有重合的。
看到这些作品同学们哈哈大笑,开始评头论足了。
师: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生:老师,这些画错了。
师:同学们,老师首先要感谢这些同学提供的资源,老师希望与大家一起发现、分析错误的原因。
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犯错,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于是有了同学们下面的发言。
生1:画圆的时候圆规的两脚距离发生了变化,起点和终点就不能重合了。
生2:老师,他把圆心的位置移动了。
生3:他在画的时候,有时用的力气大,有时又用力小,所以粗细不均匀。
生4:老师,他在画的时候肯定没有规范操作。
……
师:同学们,我们在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得说一说,怎样操作才规范呢?
学生们慢慢地得出规范操作的注意要点。
根据学生们的方法,我随即规范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师:同学们请你们再试一次看看。
这一次,同学再也没有出现上面的几种情况了,而且全部画对了。
师:同学们,老师在这里再次感谢刚刚几位同学提供的错误资源,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探讨和学习。
看着那几个犯错的孩子,脸上从害羞,不自在,怀疑,慢慢的有了自然的神态了。
三、问题与讨论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在学习中必然会犯错误,课堂的教学就是为学生服务。
如果学生都不犯错,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最终要把学生培养成独立
自主,自我负责的人。
所以,我们首先要接纳学生犯错;其次把错误看成一种信息,从中有所学习;再次,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一)把学生会犯错,看作一种常态,接纳学生在学习中会犯错。
成年人尚且会犯错,更何况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还比较低,犯错更是正常不过了。
另外,不同的环境,包括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遗传因素等等,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在数学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
所以,同个班级学生,同个老师教,学生有的会犯错,有的不会犯错;有的在这里犯错,有的在那里犯错;有的一次出错,有的多次出错。
我们接纳学生间的差异,按照他们自己的发展来学习,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特别关注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我们知道,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着重要培养的心理品质是勤奋,不能扼杀孩子兴趣。
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接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犯错,学生犯错时一定不能大声呵斥,不要有色的眼光看待,不要态度蔑视和言语讽刺,小心呵护好他们那颗脆弱的心,平等、信任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生在被接纳犯错的前提下学习,有利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宽容、安全、理解的学习氛围的建立,学生学习信心会增强,更有利于数学学习。
反之,如果冷漠、讽刺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不良情绪,降低学习效率,造成本门学科的困难,进而有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老师要把它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探究。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犯错,肯定有其原因。
错误和原因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暗或明,或多或少。
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比如上面案例中,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就是需要一个过程,其次通过画圆,也理解了操作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更进一部运用于操作画圆。
在纠错过程中了解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
在规范操作中理解“圆,一中同长也”。
老师在学生错误原因的探究中,对学情分析把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
所以,全面细致地对待错误,不仅对学生有帮助,而且对教师更是获益多多。
(三)给学生提供探究空间,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没有自己苦口婆心教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给学生一个自主发现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反思,让学生们互补学习中完善,提出改进措施。
正是我重视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主动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学生才会在画圆时达到精湛的本领。
我在点评每个学生的作品时都会说“这位同学做到了什么什么,有待提高或需改正的是什么呢?”使出错的学生在犯错误中也有被肯定的地方,让其紧张心情有所放松,又给其他同学提供探究的方向。
“感谢这些同学提供的错误资源。
”我是用真诚的话语向这些同学表示感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提供错误资源方面是有价值的。
让这一次看似不好的错误变成一次正向积极的事件。
反思与分析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要客观看待问题。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萨提亚女士曾说过“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个人受到问题冲击的大小,在
于此人看待这个问题的认真程度”。
我们也知道不能给一件事太主观下结论是好的还是差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事,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
反之,如果对待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我们是对之“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蔑视,指责,禁止。
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首先是学生会封闭自我。
出现有话不敢讲,不敢讲真话,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没有真实的自己,就不会做真实的学问。
抄袭、代写,不诚信的事件屡屡发生。
其次学生会不自信,情绪消极。
不自信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学生会不敢越雷池半步,小心翼翼,保守,落后,消极,自卑。
谈什么生命的绽放与成长。
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像萨提亚女士所提到的,自我成长四大目标是提高自我价值(自尊);做更好的选择;更负责任;更和谐一致(表里如一)与自己接触,兼顾自我、他人、情境,并能够驾驭自己。
(二)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说,我们要建立自主、民主的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接纳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罗伯特.贝纳曾说过“民主就意味着要给予他人高度注意”。
面对学生,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民主、平等的地位和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学会积极主动去探索。
今天还没有掌握、理解、运用知识不要紧,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因为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那对每个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学生在行为、语言、态度上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就会有偏差,如果老师自己没有觉察到偏差,对孩子来说也是致命打击,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不喜欢老师或其他学科。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职责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育应该把对智慧启迪,潜能开发建立在完美人格之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分别是对教师思想的要求和对学生人生的追求,其精髓在于“真”。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亦“美丽”,就在于其不失本真,更在于需要教师善于在“错误”中捕捉、挖掘、积淀和培养。
让课堂中学生的错误焕发出它的魅力,让“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