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摘要]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

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放式的。这样的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的,与外界存在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耗散结构。必须从过去的刚性框架结构体系走向弹性结构体系,由严谨的、固化的课程结构组建过渡到开放的、生态的课程观。这种弹性的结构不仅带来课程的变化,而且势必带来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

3.效率性。效率性即系统的有效性,是系统功能体现的保证,是确保创新体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属性。一要打破体系局限,效率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行体系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及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局限。打破现行专业实践体系的局限,进而打破现行专业教师队伍体系的局限,在教师、教育与教学的层面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二要切实利用院校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工作环境、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顺利推进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建设创新体系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大跃进”式的运动。高校首先应当从自身资源出发,在院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给予创新教育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其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与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创新教育工作环境,进一步挖掘学生社团潜力,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提供舞台。切实利用院校现有资源的关键在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与重组。三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与调动社会要素资源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由途径。高校除了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公益活动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合作单位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外,还应调动董事会成员单位以及校友会、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创新教育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和可持续的支撑,提升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社会密切配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开放式的课程系统结构框架下,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教育才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诸多方面资源尚未被高校充分认识与有效利用。以企业为例,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大多是在人才培养后期才通过提供实习基地等方式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事实上,政府及企业界的参与可以更为全面化,能从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风险资金、科技经费、项目孵化的支持到联合开发创业教材、课程体系,从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为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兼职师资甚至是安排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等。要调动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相连,从而避免创新教育中新一轮的“本本主义”,提高学习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要素的利用率,避免改革创新中常见的激进与浪费。

二、构架思路

美国的高校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其基本涵盖创业构思、融资、企业设立、管理等方面。这是我们在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思路方面可以借鉴的

先进经验。

1.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事实上,创新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启蒙与体验教育,实施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并非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创办企业,而是要在他们心中植入“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便生根、开花。成功的创新、创业者显然是在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产生的。笔者于2009年11月15日至2011年7月24日期间进行了2010~2011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调查,调查小组由本课题组余文华、王立武、周凌宇、舒铁、许剑颖等老师以及金陵科技学院经济信息系2010与2011届毕业生组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132份。其中,有效问卷726份。被访者涉及全省13个地区的113所省部属院校98个专业的上千名应届毕业生以及少量往届毕业生。调查表明,多数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动机。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0%的被访者毕业后打算创业;76%的被访者毕业后选择就业,其中34.3%的同学认为“大学就是为了就业,没想过要创业”。因此,适时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建立新型学习的核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创新创业的目标建立明确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通过组织学生与成功创业者座谈、讨论等活动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使学生产生创新、创业冲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创办和运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因素,感受到创业者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创业中的作用;感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与快乐等。

2.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层。说到底,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普及开设“创造学”课程是实现创新体系建设的第一步。高校“创造学”课程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开设“创造学”课程,为大学生奠定创新创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层。实践证明,创造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特殊的作用。如西南交大设计了9门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包括“知识经济与创新” “发明创造与技巧”“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等,已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提倡一至二年级选修“知识经济与创新”和“发明创造与技巧”,三至四年级选修“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创造学”课程的普及开设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构架课程建设的骨干层。实用的“创业学”课程建设是构建创新体系的骨干层。长期以来,高校创业教育课没有被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即使作为一门辅导课程开设的做法也不常见。调查表明,只有4%的被访者接受过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而且主要集中在四年级第二个学期,往往开课的时候正值学生求职的高峰期,出勤率难以保证,况且开课的老师也多属于“学院派”或来自“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部门,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而聘请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实用的“创业学”课程的建设需从树立学生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实际出发,着重讲解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管理进行案例式和模拟式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